本文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背負校園貸畢業,是如今的大學生群體才有的事情,象牙塔的矇昧和欲望,成了初入社會的一道枷鎖。其中一些負債畢業族,承受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才走出陷阱過上正常生活,他們的經歷與反省,讓人唏噓。
王梓伊 25歲 畢業一年半
10萬校園貸,為創業的前男友埋單
2020年伊始,整個城市沉浸在跨年夜的狂歡中,我躺在出租屋的床上按下付款鍵,還清了最後一筆校園貸。
沒有預想中的激動,付完錢,我卸載軟體,關掉手機,試圖忘記這場噩夢。
一切開始於大三那年暑假,我在校外兼職時遇見了男友。他是一家小型網絡公司的老闆,為人成熟體貼,在他的追求下,我們很快走到一起。
他似乎對這段感情表現出極大的誠意,總說希望我能和他一起經營公司。我對他的說辭十分信任,在一起兩三個月後,他開始借我的身份證,說要為公司辦業務,我沒有絲毫懷疑。
這段感情一直風平浪靜,直到半年後,他突然失蹤,公司也人去樓空。我聯繫上他的朋友才知道,這半年他欠了不少錢,一直拖著沒還。我不停給他發信息、打電話,希望告訴他不管發生什麼我都願意和他一起面對。
等接到高利貸的催債電話,我才徹底醒悟,一切都是我自作多情。原來他一直在外面賭博,公司就是靠賭博掙來的錢辦起來的。可他不知道十賭九輸的道理,嘗到了甜頭就不願下賭桌,我也因此被推上賭場——我的身份證名下有12萬元的高利貸。
這個數字瞬間擊碎了我,我不敢回家,不敢回寢室,跑到小賓館裡躺了一個星期。我刪掉了通訊錄裡所有人的聯繫方式,生怕他們找到我的家人朋友捅破這一切。
可催債人的手段遠遠超出我的想像,他們不知從哪得到了我好朋友的聯繫方式,一直打電話威脅。我沒有辯解的餘地,又不能像男友一樣拋下家人一走了之,只好站出來面對。
和朋友坦白真相後,他們幫我湊了兩萬塊錢,還清了最緊急的部分。父母年紀大了,我怕他們無法接受,始終沒敢和家裡說,剩下的錢,我只好用借校園貸和刷信用卡的方式先還上。
舉著身份證拍照,很快就能得到一筆貸款,一想到男友當時也是這麼拿著我的身份證去借錢,我只覺得噁心。
為了按時還上校園貸,我在校外找了份兼職,經常要翹課出去上班,周末也不敢休息,到處找日結工資的工作。有時工作地點離學校遠,我早上五點就要起床,倒三班公交去上班。可這本不是我該經歷的生活,我開始羨慕室友能安心在學校上課,假期時能去圖書館學習,或者躺在寢室追劇。
轉眼到了畢業,同學們都開始找工作,寫論文,策劃畢業旅行,而我依舊守著兼職,不敢落下一天的工作,晚上才有時間寫幾行畢業論文。錯過了實習期,我沒有經驗沒有作品,拿著簡歷也不知道能投到哪裡。
畢業後,為了多掙些錢,我找了一份銷售工作,把所有的工資都攢下來,想儘快還完校園貸。為了別人的欲望,我失去了自己的全部欲望,每天的生活只剩下掙錢、省錢、還錢,騰不出時間去規劃未來。
這一年半來,我沒有任何社交生活,也不敢結交新的朋友,每到假期就把自己封閉起來,悶頭睡上兩天,幻想著一覺起來,發現一切都是場夢而已。
可惜生活從不給人重來的機會,直到還完最後一筆錢,我才算鬆了口氣。
趙曉寧 23歲 畢業半年
為了考公務員,掉入校園貸陷阱
掉入校園貸陷阱是我從沒想過的事,看多了有關校園貸惡果的新聞,我一直對超前消費保持著警惕,卻沒想到危機一直潛伏在身邊。
快畢業時,同學們紛紛開始尋找出路,我打定主意要考公務員。近年來,公務員考試越發激烈,相識的研究生學姐指導我一定要參加培訓班,在她的推薦下,我找到一家公考培訓機構,二十天的面試培訓課程收費兩萬元,機構老師承諾,面試不過,全額退款。
在學姐和機構老師的煽動下,我有些動心,但又不好意思向家裡要錢,便聽他們的話,選擇了貸款繳費。
籤完合同,我安慰自己這是為未來投資,何況考不過還能退款,沒什麼需要擔心的。可等第一期帳單發到手機裡,我就傻眼了,本來說好的一年期無息貸款,不知為何冒出了一筆手續費,每個月要多還將近兩百塊錢。
我將帳單發給機構老師,他一直含糊其辭,不肯承認這是合同問題。學姐知道後,立刻找來道歉,還義憤填膺地表示要幫我討個公道。我不想讓她在中間為難,只好告訴她,「算了,也不過才兩百塊錢,我就當買個教訓。」
那時我還沒有收入,全靠父母給的生活費維持,為了按時還款,我儘量縮減花銷,拿到生活費後先留1800元還款。可一次意外打亂了我的計劃,同住的室友說家裡有人生病,想先借點錢買票回家,我沒多想就把手裡的錢都給了她。轉眼到了還款日期,她卻一直拖著沒有還錢。
我怕貸款逾期會影響徵信,就去其他平臺借了些錢應急。這次我更加小心,仔細研究了條款,只借了2000元出來還款,拆了東牆補西牆地維持著,生怕一不小心就墜入深淵。
培訓的課程很水,我準備的也不充分,最終沒能通過考試。可當我找到培訓機構要求退錢時,那位老師立刻換了一張面孔,找盡藉口推卸責任,學姐也不再回我微信。我這才徹底醒悟,我這是被動掉進了校園貸陷阱中。
在學校群裡一打聽,原來不止我有這樣的遭遇。這家培訓機構在校內發展了不少下線,利用大家對學姐、學長的信任,將急於考試又囊中羞澀的學生拉入校園貸中,甚至有人在他們的連環鼓動下已經欠下了數十萬元貸款。
理清事情經過後,我本想諮詢律師維權,可惜後續要付出的成本太高,只能作罷。
畢業後,我趕緊找了份工作,雖然每個月1800元的欠款並不算多,但在這座小城市,畢業生平均起薪也不過三、四千元。我每個月省吃儉用地填著窟窿,不敢買新衣服,不敢隨便和同事出去聚會,即便這樣,還是入不敷出,欠下了不少信用卡帳單。
直到現在,我也不敢去想那些被騙數十萬的學生要怎麼爬出來。
張博陽 27歲 畢業兩年半
被架上校園貸的人生
畢業時,周圍人都收到了畢業證書,而我卻收到了數不清的催款簡訊。
大四那年,我成了個做直播的小網紅,每個月靠直播便能掙到一兩萬塊錢。儘管這需要我每天在屏幕前坐十幾個小時,但對於一個沒有專業技能的學生來說,還算是一份不菲的收入。
直播帶給我的不止是金錢,還有人際關係的變化,我交往的朋友逐漸從同學變成了圈子裡的小網紅。他們大多是家裡有些資本的富二代,平時出入的都是消費不菲的酒吧、飯店,為了和他們打成一片,我常和他們湊在一起,搶著買單。
社交成本的逐步攀升,讓我有些入不敷出,但不混圈子就沒人抱團提攜,我只好將這些消費看作工作成本,咬咬牙花出去。
那次,兩個本地的網紅攛掇我和他們一起開酒吧,我一聽就動心了。眼看就要畢業,我不想去做朝九晚五的工作,直播能賺到的錢已經滿足不了我的消費,開酒吧看似是個不錯的選擇。
可啟動資金遠遠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他們兩個可以從家裡拿錢,我不想露怯,便打起了貸款的主意。由於還沒有正式工作,很難從正規銀行拿到貸款,校園貸成了我唯一的選擇。
剛開始我在兩個相對正規的平臺上借了六萬塊錢,想著分期還款,壓力也不是很大。可這些錢用來開酒吧只是杯水車薪,裝修的每一步都要錢,隨便買個臺子都要上千元,六萬塊錢沒幾個星期就花光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突然退出我可能一分錢都要不回來,還會成了圈裡的笑話,可不退出,我手裡的錢也難以為繼,我像是被架到臺上,不得不把戲唱下去。
為了先把酒吧開起來,我又在幾個平臺上先後借來十幾萬塊錢。校園貸的利息滾的很快,算下來我每個月要還兩、三萬元錢。而只要一期還不上,接下來整個還款鏈條都會失控。
為了穩定地還錢,我一邊顧著酒吧的進展,一邊堅持沒日沒夜地直播,想盡辦法多掙些錢,趕上校園貸滾動的速度。實在趕上沒錢,就從其它平臺上再借一些出來救急。
手頭緊了,我開始想各種藉口推脫飯局。以前我總喜歡在親戚面前炫耀工資,覺得是給爸媽爭了口氣,後來再也不敢和人提起我的收入。
畢業後,我依舊重複著這種生活,沒有一天敢停下來,就連生病也不敢下播。酒吧的盈利情況沒想像中好,想像中坐著收錢的日子並沒到來。我每天都在為粉絲打賞減少、直播排名下降焦頭爛額。
白天獨自坐在酒吧裡,我經常在想,折騰這一場到底是為了什麼?如果安心做個小主播,也許我現在已經攢下一小筆錢,最起碼不會如此窘迫。
二十多萬的校園貸滾動了多少利息我已經算不清了。現在,我每拿到一筆錢,就要趕緊上軟體,看哪一筆貸款快逾期了,抓緊還上。
沒人知道外人眼中光鮮亮麗的生活,內裡卻是如此混亂不堪。
錢錢 23歲 畢業半年
無止境的欲望,讓我逃不脫校園貸的魔爪
掉入校園貸的陷阱是由於無止境的欲望。
從小我就知道,父母不會給我太多經濟支持。家裡有三個孩子,一個姐姐,一個弟弟,夾在中間的我是最多餘的那個。
上大學前,別人父母都急著給孩子置辦電腦,可我媽一直假裝沒這回事。等我開口說需要電腦,她才慢悠悠地說:「學校裡肯定有公用的電腦,也不是誰家都能買得起電腦,你以後自己掙錢買吧。」
我只好乖乖聽話,沒再提這事。上大學後,老師布置的作業只能去機房完成,我一直想要一臺屬於自己的電腦。
那次學生會拉來了校園貸的活動贊助,要求每個學生都要註冊一個貸款軟體。我仔細研究了好久規則,覺得沒什麼問題,只要申請一下,馬上就能擁有一個電腦,我再去打工賺錢還債就可以了。
貸款六千元,到手五千多,分期一年,總計還款六千二,我覺得這個數字還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拿到電腦後,欲望的空洞像是被餵飽了,每個月按時還上五百多塊錢,我突然覺得校園貸這件事也沒那麼可怕。
大四時,校園裡到處瀰漫著找工作的焦慮,我想去割雙眼皮讓自己形象更好一點。不能向家裡要錢,我直接在美容院辦理了一萬二的分期校園貸款。為我辦手續的姐姐笑得甜美,一直說這種方式最合適了。
我被甜蜜的夢吸引,覺得美好的未來觸手可及,沒想到隨之而來的卻是一場夢魘。辦貸款時,工作人員信誓旦旦地說沒有利息,沒有額外消費,但是等分期合同下來,莫名多出了一張八千塊的帳單。
醫院說這是手術的材料費,必須支付。我被一通恐嚇後,傻乎乎地籤了字。
貸款金額一下超出了我的預算,我有些心慌,卻還想著趕緊掙錢還清就沒事了。可手術的恢復時間比醫生說的要長,整整兩個月,我頂著紅腫的眼睛,沒法出去找工作。
帳單的到來並沒有因困境延遲,我只能先靠存款還了兩個月。到了第三個月,我實在拿不出錢,催款簡訊和電話紛至沓來。客服人員用很客氣的聲音說道:「您的欠款已經處於逾期狀態,如果再不處理的話,我們只能通知你的家人了。」
我不敢讓爸媽知道這件事,糾結了很久,才敢給姐姐打去電話。電話那邊的姐姐聽完我的哭訴,第一反應還是讓我別著急,不要衝動做傻事。最後剛工作沒多久的姐姐拿出自己存的結婚錢,幫我一次性還清了欠款。
現在,我已經畢業半年了,還沒有存夠還給姐姐的錢。
-----------------------------------------------------------------------
本期策劃:馬延君
視覺:曾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