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當初看愛情公寓的時候,悠悠出場,呂子喬喊了一聲「小姨媽」,引得全場爆笑。《愛情公寓5》中悠悠和關谷結婚,子喬想了一個問題:該叫關谷兄弟呢,還是該叫關谷小姨夫?
這樣的尷尬問題我們村的一群年輕人也遇到了。村裡有幾個青年,學生時代都是同校,同年級,甚至同班的好夥伴,長大後又一起創業做事情,親如兄弟。一天,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提議:大家不如拜個把子,以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這個提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響應,搬了桌子,上了香爐,好酒好肉擺上,大家跪了一排,向上天作了禱告,並按年齡排了大哥、二哥、三哥……
村裡老人們知道這個事驚呆了:按照輩分,他們的大哥是五弟的爺爺,四弟是二哥的叔叔,三哥輩分最大,六弟要喊三哥老太爺才對!幾個年輕人的父母知道以後也都哭笑不得,見村裡其他人議論這個事都是低著頭走過去。
中國普遍流傳著:同姓人「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說法,在農村,一個村的人基本都是同一個姓氏,大的村落雖然有幾百戶人家,但是按照家族宗譜來分的話也不過幾大家族。所以農村很少按年齡來稱呼一個人,都是按輩分稱呼,有的人一生下來就是爺爺輩的。
所以在農村如果把輩分搞錯了,是會被人笑話的。不光輩分上有嚴格規定,很多村裡還約定:同姓的不能結婚,哪怕同輩,哪怕沒有血緣關係,一個村的相互之間都不通婚。
有人會問:這樣的規定是不是封建思想,是不是陳舊觀念?如果從法律層面上來說,這些完全是不合乎規定的。但是從社會層面來說,它不無道理。
首先,這樣的規定維護了農村的氏族禮法,有利於鄉鄰的團結和自我約束;其次,可以保證下一代的質量。有人說男女之間祖籍區域跨度越大,下一代生出來越聰明。雖然不知道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依據,但是,至少可以規避近親結婚的風險。
對於農村的這些觀念,你有什麼看法?你所在的區域有沒有類似的規定?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