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當結拜的時候,人們總說「拜把子」,其中「把子」代表什麼?

2020-12-17 一點文化筆記

我們對於歷史事件總是有著很多的一些不同的認知,畢竟在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之後,一些事情早已經是面目全非,在這樣的一種情景之下,我們要想認知到其中的真諦就存在很大的苦難,而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古人結拜的一些事情。這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很多人熟知的桃園三結義了,當初在梅園當中,劉關張三人結拜為兄弟,從此是開始了他們傳奇的一生,當然之後也曾經發生過很多的這種結拜形式,而如今我們也有很多人結拜,而經常能夠聽到的詞語就是「拜把子」。

要說我們在結拜的時候,拜關二爺或者是拜天地等等這樣的一些個詞語都是能夠理解的,但是這其中所講到的「把子」是有著什麼樣的一個含義呢,他是人名還是某種東西呢?實際上這個詞語的出現並不是很久遠,他最初是出現在《紅樓夢》當中,在小說當中我們看到芳官說到:姨奶奶犯不著來罵我,我又不是姨奶奶買的梅香,拜把子都是奴才罷哩!在這裡我們是可以看到,在當時「拜把子」實際上所指的就是底層生活人們的一些個活動。

而我們熟知的關羽等人結拜,還有之後出現的梁山兄弟之間的結拜,實際上他們之間的這種結拜也是社會底層的一種行為方式。然而在我國南方的一些個城市當中,曾經也是發生過一些個社會組織,而其中很多的一些個幫派之中的老大往往就將其稱之為是「扛把子」,這一點我們在之後出現的香港電影當中也是經常見到的,其中的《古惑仔》也是贏得了很多人的喜愛。當然在我國的內地一般是將其稱之為「舵把子」,但是在整個的社會上是出現了很多的一些個分舵。

那么正是有這樣的一些個社會現象的存在,這個詞語也就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眼之中,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在結拜的時候,往往就採用了這樣的一種方式,而其中很多結拜的人往往是社會當中的一些個底層的人物,之後他們也就逐漸說成了「把子」,在他們結拜的時候,自然就是將其說成了「拜把子」。其實這不過就是一種社會文化的演化,他的產生自然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在如今我們也是能夠看到這樣的一些個事情發生,兄弟之間用這樣的話好像就更加能夠體現出他們之間的一種感情,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古人志趣相投就要「結拜」「拜把子」!這種習慣到底是怎麼來的?
    文丨深度歷史觀對於古代的「拜把子」習俗,大家可能多少都有所了解,這是古裝武俠片和武俠小說裡的經典畫面,好像古代的人都喜歡跟自己合得來的人結拜為兄弟。那麼古代人熱衷的「拜把子」的習俗究竟是怎麼來的呢?看過金庸武俠小說的都知道,「拜把子」、「義結金蘭」是小說中人物劇情的一個經典套路。比如《天龍八部》的蕭峰和段譽;《笑傲江湖》的令狐衝和田伯光;《倚天屠龍記》的張無忌和常遇春;《飛狐外傳》的胡裴和趙一山,還有諸如「江南七怪」、「落花流水」等等。
  • 古人結義時,為何叫「拜把子」,「把子」是什麼?
    現在一些人結拜時,還是會點三柱半香,前三柱香分別是代表羊左的仁義、劉關張的忠義和108將的俠義,而半柱香則是瓦崗的「有仁無義」。這些異姓的好漢們在結拜為兄弟時,常稱為「義結金蘭」。這是因為,古人結拜之後,常常會寫個名單譜,譜名「金蘭」,取其「情比金堅,義如蘭香」之意。
  • 古代「拜把子」的時候,竟然有「五不拜」,知道這個規矩的人不多
    那麼,為何古代的能人俠士都喜歡結拜?義結金蘭到底代表什麼含義?具體結拜的形式又都有哪些呢?通俗的講,義結金蘭,就是指和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朋友,結成異姓的兄弟或姐妹,也就是俗稱的「拜把子」。下面,我們就來講一講古人在義結金蘭時,都有哪些形式。通常,古人在義結金蘭的時候,都是要互相交換譜帖的,俗稱「換帖子」。
  • 據說有孫子才能結拜,古人的拜把子竟是好基友?知曉的人不多
    結拜需要報備自己的祖宗三代,有孫子才是拜把子的前提,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曉了。現在的好朋友與古人間義結兄弟有什麼差別?在茫茫人海中尋得知音並不易,他們之間時不時有桃園結義,竟然是今天所謂的好朋友?不僅僅是愛好結交,對儀式還頗有講究。講重義遵禮節,名望家族的人長幼尊卑明顯,見長輩跪拜禮,平輩之間也要禮讓客套。為什麼有的人說有孫子才能結拜?
  • 兄弟義結金蘭,為何稱為「拜把子」,「把子」到底是什麼?
    在古代,這不是簡單的說句話就可以,而是需要專門準備一個儀式,在所有人都是自願的基礎上,選一個良辰吉日,再選擇一個適當有儀式感的地方,比如祠堂等等,在中間擺上關公像,神像前在專門放上豬肉、魚肉等祭品,最重要的是還要有一隻活雞。
  • 古時候拜把子除了要喝血酒,還要注意些什麼?
    文/周子,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古代的時候,一般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經過交談之後,認為兩人適合結交的就會燒香喝酒拜把子。在現在很多的小說或者是電視劇中,大家也會經常看到有人拜把子。其中,大家聯想到最多的應該《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了,也就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在桃園結義,結為生死與共的兄弟的感人故事。拜把子是屬於兄弟之間的說法,就是比較通用的。如果是志向相同的女子的話,那就叫做義結金蘭。這兩者的意思其實就是一樣的。而志向投緣的人在結拜之後,會在生活事業上互相支持,幫助和照顧,而這也就已經成為了一種人們比較嚮往的禮儀習俗。
  • 結拜是一個很傳統的文化,現在都拜關公,那關公拜的是誰?
    十分傳統的結拜儀式在看一些古裝劇的時候,兩個人各種原因相識之後,如果感覺對方非常合自己的胃口的情況下,都會選擇歃血為盟拜把子。那麼拜把子這個風俗到底從什麼時候來的呢?它的意義又是什麼?記載暫時比較早的拜把子的事情應該就是劉關張三人了。
  • 古人「拜把子」,竟有「五不拜」,知道這個「江湖規矩」的人不多
    他們用自己的犧牲,成就了如今的大好河山,都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有時候找到一個志趣相投的朋友是人生一大喜事,也算沒有白白度過這一生了。所以說很多古人都喜歡交友,大部分都出手闊綽,四處結拜,俗話說朋友多了路好走,古代同樣如此,那麼所謂的義結金蘭有沒有什麼內涵呢?結拜的方式又有哪些呢?
  • 古人崇尚知己愛拜把子,有五種情況不可以結拜,流程很繁瑣
    「拜把子」就是這樣延伸出來的。大家都知道「拜把子」是異性兄弟姐妹之間結成親近關係的行為。它的流程是這樣的:一、拿一張紅紙,把各自的姓名、生辰八字,家住哪裡,家裡還有誰健在,祖上三代叫什麼都得寫清楚;二、在天地牌位前自行按照年齡排序,依次給天地老爺焚香;三、喝一碗血酒。注意是血酒,不是清酒;四、宣誓。古人很重承諾,宣誓是最重要的環節。
  • 「拜把子」所拜何物
    文 / 宋旭「結拜」,又稱「結義」,古人雅稱「義結金蘭」。它所反映的,是中國傳統社會中一種具有儒家「義」文化色彩的人際關係。即非親屬關係的人與人,因感情深厚或有共同目標相約為異姓兄弟(姐妹)。其源頭或為三國時代的「桃園三結義」。
  • 農村拜把子父母去世,有必要披麻戴孝嗎
    農村拜把子,就是結拜稱成兄弟,在一起稱兄道弟。不求有福同享,但求有難同當。互幫互助,共同擔當。如果是在古代,那關係非同一般,那是相當親近的,相當於同一個爹媽。而現在,雖然禮數沒那麼多,既然結拜了,對方的父母雖然不是自己的親生父母,也應該像親生父母一樣對待。
  • 老蔣靠「五子」得天下,卻因「一子」而失去一切,一子是什麼?
    但是卻沒有想到的是,在戰爭後期的時候卻因為他的一個孩子而失去了對整個中國的統治,那麼我們可能會問蔣介石究竟是失去的哪一個孩子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講解一下。首先講,把子是他的五個孩子中的一位。當時人們對蔣介石有一個稱號,這一個稱號就是三不知這三部只包括不知道蔣介石有多少的官職,不知道蔣介石有多少的手令,三是不知道長戒指的一生中到底拜了過多少把子。
  • 男的叫拜把子,女的叫金蘭結義,統稱八拜之交,八拜之交為哪八拜
    引言:中國有句俗話已經深入人心了,叫「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意思是在家裡的時候,最大的依靠是父母,當長大後步入社會,父母能幫到的忙就有限了,而這時候朋友,才是最大的依靠。還有一句,則是比較功利的,為「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朋友少一個敵人」如今人們交友,已經不講結拜了,結拜的場景,更多的是見在拍古惑仔的港片中。古時候的結拜,男性結拜則成為拜把子,女性結拜,則被稱為金蘭之交,除此之外,人們聽得最多的,則是八拜之交。八拜之交是怎麼來的呢?其中的八拜又指哪八拜呢?
  • 不妨給「拜把子」官員來個有禍同當
    在「結拜」的兄弟中間,可以互通有無、互相提攜,可以攀援汲引、易子而仕,從而使公道溺於私情,讓正義虧於嗜欲。(3月2日中國新聞網)眾所周知,近年來各類違紀違法案件頻出「新動態」,「圈子」二字也成為一大熱詞,輕則三三兩兩、重則塌方腐敗,對「抱團式」違紀的打擊力度也愈發加強。
  • 拜把子叫「義結金蘭」,這金蘭是什麼?大老爺們叫這個合適麼?
    比如什麼八拜之交、刎勁之交之類的,為什麼非要用義結金蘭這個詞兒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理解一下這個詞兒的意思。義結金蘭這個詞最早源自於《太平御覽》這部文獻,裡面有段話是這樣說的:「張溫英才瓖瑋,拜中郎將,聘蜀與諸葛亮義結金蘭之好焉。」說的是東吳有個叫張溫的人,非常能幹,他被派往蜀漢搞外交,結果和諸葛亮一起促成了漢、吳兩國的秦晉之好。
  • 民國拜把子流行填寫金蘭譜
    我國古時朋友相交,意氣相投之下,素有結拜為異性兄弟的習俗,俗稱「換帖」或「拜把子」。如春秋時期齊人管仲與鮑叔牙的管鮑之交,東漢末年劉備、關羽、張飛的桃園三結義,均留下一時佳話。
  • 後代人拜把子都跪拜關公,劉關張當年桃園三結義,他們拜的是誰
    道教將關羽奉為「關聖帝君」,即人們常說的「關帝」,為道教的護法四帥之一。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關羽,被尊稱為中國武聖,是漢末三國時代蜀漢的大將,關羽變成武聖的歷程很繁雜,可是卻得到大家的尊重。
  • 結拜文化:只有夫妻才能拜天地、喝交杯酒嗎?古人一臉大寫的不服
    酒過三巡後,朋友打著嗝感慨道:「這一次真的是不虛此行啊,以前總以為只有夫妻才拜天地,喝交杯酒,萬萬沒想到兄弟結拜也能這樣做。」我當時聽了,哈哈一笑:「你真的以為只有成為夫妻才能拜天地、喝交杯酒嗎?我替'劉關張'三兄弟表示不服氣!」
  • 揭開歷史:蔣介石靠「五子」得天下,卻因「一子」而失去一切,一子是什麼?
    五子之一:把子在當時人們都說蔣介石有」三不知「,這三不知分別是:一不知道蔣介石的官職有多少;二是不知道蔣介石寫的手令有多少;三是不知道蔣介石到底拜了多少把子。
  • 古代人動不動就結拜,但結拜要遵守的規矩,男人們都得了解一下
    後來,人們紛紛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緣的人,通過一定的形式,結為兄弟姐妹般的關係,生活上互相關心、支持幫助,遇事互相照應。久而久之,遂演變成一種具有人文色彩的禮儀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