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仙居:盤活工業遺存 老廠房將變身文創園

2020-12-20 圖說浙江

2020年12月18日拍攝的仙居熱電有限公司廠區場景。據了解,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將通過招商引資,在原工業遺址的基礎上,將熱電有限公司區塊改造為文創園,成為時尚新地標。

仙居熱電有限公司位於仙居城南工業區南側龍凰山腳下,佔地面積26013平方米。公司前身是國有企業仙居熱電廠,1999年1月改制成股份企業。

眾所周知,上世紀後期,仙居的工業一度非常繁榮,叫得響的大企業有化工廠、化肥廠、棉紡廠、熱電廠等。在我們的記憶深處,這些廠區是令我們嚮往、令我們驕傲的地方。今天,這些企業大都不復存在,即將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

將「工廠記憶」與「工業遺址保護和文化創意產業新型園區」相結合,打造集遺址保護、創客空間、文化交流等功能為一體的文化創意聚集區,是一種工業遺存的開發利用。

對於歲月感十足的紅磚廠房、斑駁的管道、巨大的鍋爐、數米高的大型設備……將在原址進行保護展示。通過這些工業遺存讓大家感受到工廠曾經火熱的生產場景……

王華斌攝

相關焦點

  • 浙江杭州臨安: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打造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
    國家旅遊地理浙江杭州9月26日訊(通訊員 張偉星 童耀南 黃玭)品嘗一杯香濃的咖啡,翻看一本記錄著時光印記的書籍,眼前是地方特色鮮明的非遺文化創意作品,耳邊是悅耳動聽的輕音樂·····這本是「大城市」裡嚮往的生活,現在,在杭州市臨安區昌化鎮一座建於上世紀60年代的老建築裡成為了可能。
  • 老廠房變身 高顏值+文藝範 重慶天府后街文創園開園
    老廠房變身 高顏值+文藝範 重慶天府后街文創園開園 2020-11-09 17:2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
    鄉村振興 | 工業遺存「變身」文創中心,昌化打造「工業風」鄉村振興文化新地標!原來,這是8300文化體驗中心「新鮮上市」的「臨安線上市集」,也是當地部門通力協作,將老一輩昌化人情結深厚的工業遺存改造提升的「又一力作」。
  • 老廠區變身工業博物館 煙臺開發區新建亞東文創園
    水母網12月9日訊(YMG全媒體記者鄒春霞 通訊員 楊超 )提起亞東文創園,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到由亞東標準件老廠區和西部熱電換熱站,很多開發區人都清楚。亞東文創園就由這兩部分組成,共佔地15232.3平方米。
  • 舊廠房「變身」文創園,太驚豔!
    近日,在東浦街道一處舊工業廠房經過改造
  • 通州:昔日塑料模具廠變身弘祥1979影視文創園
    建設先進文化之都系列報導之十一 聚焦「工業遺存變文創園」地址:地鐵八通線九棵樹站往南近1公裡 看點:既招商文創企業,又為百姓提供公共文化活動在地鐵八通線九棵樹站往南近1公裡的九棵樹西路東側,矗立著紅磚砌成的大門
  • 燦坤舊廠房"變身"失敗:轉型臺商急需政策助力
    反面案例:湖裡燦坤舊廠房「變身」失敗  提及工業廠房轉型改造,很多人都會提到過去在湖裡的燦坤工業園區。三年前,燦坤工業園區曾經高調宣布,將投入5億元人民幣,用於將閒置八年的廠房,改造成為燦坤文化創意園。這個改造計劃曾被寄予厚望。
  • 踏春好時節,來探尋工業遺存奧秘之旅,觸摸寶山歷史文化
    點擊觀看大圖小編今天就帶大家走進首批微遊線路推薦中的「探尋工業遺存奧秘之旅」,尋訪寶山工業文化的前世今生。寶山昔日濃煙滾滾的老廠房在產業轉型中變成博物館、展覽館、文化創意園區不僅實現了環境由「黑」變「綠」產業由「重」變「輕」更成為後工業時代最前衛的風景線線路概況: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半島1919文創園
  • 廈門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原標題:湖裡打造影視產業發展福地 老工廠將變身影視「夢工廠」 廈門·永青樂竺影視文創園落地啟動儀式現場。(本組圖/記者 林銘鴻 實習生 陳鷺彬攝) 昨日上午10點,湖裡區殿前街道萬利達工業廠房內,掌聲陣陣,熱氣騰騰。在這裡,人們迎接一座新影視文創園的崛起。
  • 鄭州二砂文創園開園 將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
    「二砂」變身生態文創公園二砂文創園是鄭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32個核心片區中,涉及中原區的三個核心片區之一,也是鄭州市文創項目的「重頭戲」。二砂文創園在老廠房基礎上改建,也凝聚了鄭州人滿滿的期待。面對新時代新風口,二砂文創園從二砂舊址上崛起新生,重拾二砂精神,再擔城市大任,有望成為鄭州工業歷史文化地標、中原科技文創新經濟高地及國際化城市消費新領地。在開園儀式上,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曉紅髮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孫曉紅說,二砂文創園旨在打造鄭州工業歷史遺存文化地標,中原科技文創新經濟產業高地,國際化城市文化消費新領地。
  • 傳承記憶華美變身 鄭州二砂文創園開園
    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顧建東緙絲作品在二砂文創園展出。  本報訊(記者徐建勳何可)10月17日,鄭州二砂文創園正式開園。曾經全國最大、亞洲第一的鄭州第二砂輪廠變身生態文創公園。  二砂文創園從二砂舊址上崛起新生,旨在打造鄭州工業歷史遺存文化地標、中原科技文創新經濟產業高地、國際化城市文化消費新領地。多位重量級的非遺大師,來自北京、雲南等地的頭部文創企業等籤約入駐園區。  二砂廠區內有亞洲最大的包浩斯建築單體。
  • 青島「藍天」老廠房變身文創園,今年年底對外開放
    今年年底,位於遼寧路98號的藍天實業舊廠(原第三針織廠)將完成一期改造,在此建設的綜合性新型文創產業園——青島繁花文創園將開園試運營,屆時青島再添一處文創新地標。歷經半個世紀的時代變遷,針織廠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現有的廠房前期一直處於分割出租狀態,各門頭主營業務基本都是廣告印刷等產業,產能較低,同時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為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老舊廠房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 亞洲第一砂輪廠華美變身,鄭州二砂文創園首期盛大開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嵐文圖  說起鄭州第二砂輪廠,不少老鄭州人耳熟能詳,它曾是全國最大、亞洲第一的砂輪廠,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規劃期間建設的57個重點項目之一,曾經寫下鄭州工業輝煌,磨料、磨具產量最高佔據全國產量的
  • 再添新地標 餘杭大運河1986文創園服務中心正式啟用
    為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效提升利用工業遺存,運河街道以零土地招商吸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該文創園,總投資近億元。「這讓我們運河又多了一個文創新地標、人才集聚地!」運河街道有關負責人說道。 「大運河絲綢研究院」現場籤約揭牌在服務中心啟用儀式上,浙江理工大學與浙江運商投資合作共建「大運河絲綢研究院」籤約揭牌,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浙江農藝師學院在園區設立
  • 「「飛閱」中國」「老」廠房玩兒出「新」花樣——紅梅文創園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紅梅文創園位於瀋陽市鐵西區衛工明渠西側,北三西路南側,佔地6.16萬平方米,共擁有13棟特色工業建築,其中1棟為文保建築,5棟為歷史建築,由原紅梅味精廠舊廠房改造而成為挖潛老廠房的資源、改善老城區環境品質、保留歷史文化價值,瀋陽市鐵西區政府引入國際設計資源,對紅梅文創園改造升級。如今,昔日的老廠區已煥發光彩,瀋陽故宮文創體驗館、發酵藝術中心、味覺博物館等眾多文化IP項目陸續進駐,讓老廠房綻放異彩,成為瀋陽的新名片。(唐曉瑭)
  • 中國最早兵工廠 明年初將變身國家級文創園
    洋炮局1862文創園策劃負責人介紹,這裡是重慶主城區28個傳統風貌街區之一,佔地面積約323畝,有29處區級文保建築,擬建成國內知名兵工主題旅遊目的地和國家級文創園。  這裡曾經是抗戰時期兩家兵工廠所在地,其中一家是第21兵工廠,前身可追溯到1862年清政府創辦的上海洋炮局,不僅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家工業企業,也是中國最早的兵工廠,新中國成立後改名長安機器製造廠;另外一家是第10兵工廠,新中國成立後改名江陵機器廠。1994年,兩廠合併為長安公司。  剛剛走進老廠區,重慶晚報記者便感受到一股獨特的「兵工」風。
  • 洛陽東方文創園,由生產一拖建機的老廠房改造而成,被譽河南798
    伴隨著社會的發展,城市的高樓大廈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現代化的廠房層出不窮,而在解放初期,有些廠房已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那些伴隨著市民幾十年的工業文明記憶讓許多人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於是許多城市將著名的舊廠房建成博物館、文創園,將傳統文化與時代文明相結合,使之成為各個城市的文化新地標
  • 淄博:「文化+」1954陶瓷文創園如虎添翼
    中國山東11月12日訊(記者 徐鳳超 通訊員 閆盛霆 仇慧清)老舊瓷窯車間變身創意休閒餐廳,陶琉燒制工廠成為熱門旅遊景點,泥漿池進了陶瓷博物館,大碾盤改建成音樂啤酒廣場,陶瓷博物館、大師工作室免費向公眾開放,陶瓷體驗區、文創門店內遊客絡繹不絕……高端的設計與舊廠房有機地結合起來,老工業廠區煥發出魅幻魔力。
  • 文創園,創造城市新生活
    城市更新 留存記憶朝陽區曾是工業重鎮,本市的紡織、電子、機械、化工、汽車五大工業基地都落戶於此。幾十年前俯瞰京城,車間、倉庫、煙囪、高爐,星星點點分布在城區東部,支撐起了北京的經濟發展。而今再度打開地圖,會發現很多工業遺存變成了文創園。
  • 變身網紅打卡地!洛陽這些舊廠房的華麗變身,創意園區令人驚豔
    在洛陽有很多老舊廠區通過創意改造,華麗變身成為文藝街區,成為了城市特別的存在。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看看這些老舊廠區的華麗變身記吧!書店、咖啡館、鋼琴音樂廳、遊泳健身館、蹦床公園、特色餐飲、民宿……充滿懷舊氣息的老廠房加入時尚元素煥然一新,美食、運動、文化產業等的融入,將半個世紀前的工業輝煌轉換成時尚、創意的文化元素,展現了歷史和現代、工業和藝術結合的獨特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