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頓半、永璞、雀巢……咖啡市場的宮鬥劇

2020-12-22 新零售商業評論電子版

作者:何意,新零售商業評論特約評論員

「精品速溶咖啡的銷量暴漲只是冰山一角,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遠不止於此。」

對於80後、90後而言,最早對咖啡的認知幾乎都來自雀巢。一大罐褐色的咖啡粉粒,加一大罐白色的咖啡伴侶,是上佳的送禮選擇,也是洋氣的代表。

陳晨在學生時代用雀巢三合一來對付考試複習的疲倦,熱水衝泡的咖啡液體,咖啡的苦味被糖和植脂末的香甜掩蓋,但高含量的咖啡因足夠提神。

工作之後,她每天早上喝一杯麥當勞套餐中的美式咖啡,加奶不加糖。若是午後打不起精神,偶爾也會來一杯星巴克。不過星巴克的價格常常超過一頓午餐,並不屬於日常消費品。於是,掛耳咖啡、咖啡凍乾粉、濃縮咖啡液開始出現在她的購物車中。

陳晨算不上咖啡愛好者,她的消費歷程是普通90後人群消費速溶咖啡的縮影,而這背後,是速溶咖啡乃至整個咖啡行業在國內發展的軌跡。

當咖啡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作為將咖啡從農產品變成標準化商品的代表,雀巢在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初代廣告語「雀巢咖啡,味道好極了」,以樸實的措辭拉近了咖啡與中國消費者的距離。

和很多舶來品一樣,速溶咖啡代表著新奇、潮流和時尚,是不斷嘗試與西方文化接軌的年輕人的選擇。在當時,雀巢就是咖啡的代名詞,國人飲用咖啡的習慣幾乎是雀巢一手培養起來的。

直到1999年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人們才知道,原來除了速溶,咖啡還有很多種類和搭配,而且更醇厚更好喝。

「拿鐵」「卡布奇諾」這些代表著小資情調的名詞符合人們對於精英階層的想像,而星巴克的「第三空間」也讓咖啡的社交屬性開始顯現。

此後,中國消費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美國咖啡市場發展類似,屬於精品咖啡的第三次咖啡浪潮興起。精品咖啡對咖啡豆的產地、運輸、烘焙與萃取方式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店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更精緻的咖啡零售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一度站在潮流前端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被忙著消費升級的人們打上「廉價」標籤,無情地拋至腦後。

2019年雙11,精品速溶咖啡品牌三頓半銷量一舉超越「老大哥」雀巢,登頂天貓咖啡類目榜首,2020年雙11蟬聯冠軍,銷售額超過1億元。咖啡液類目第一的永璞,今年雙11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10倍。

前浪被後浪拍在沙灘上的故事,不出意外地發生在了速溶咖啡領域。

與此同時,這一領域的資本動作也變得尤為活躍。今年2月以來,公開披露的融資就有三頓半、沃歐、時萃、永璞四起。三頓半在9月初完成B輪融資,目前估值已超過8億。

以三頓半、永璞為代表的精品速溶咖啡之所以能夠突圍,在於它們精準切入細分領域,在主打功能性需求的傳統速溶咖啡和販賣社交、情感需求的現磨咖啡之間,以創新的產品抓住了空白市場的機會,滿足了用戶在即時性場景中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也是推手之一。在疫情隔離期間,線下咖啡和外賣咖啡消費渠道受阻,精品速溶咖啡成為了現磨咖啡的重要替代品,同時也吸引了新用戶的關注。

據統計,疫情後天貓的咖啡品類實現了超100%的增長。其中,精品速溶品類銷量同比增長更是超1000%。

凱度消費者指數最新報告也顯示,在2020年9月11日之前的52周裡,速溶咖啡市場的網購渠道同比增長15%,主要歸功於在電商購買速溶咖啡的消費者基數顯著擴張,且招新速度快於上年同期。

超過36%的速溶咖啡購買者從電商渠道購買,貢獻了中國城市家庭接近50%的在家速溶咖啡銷售額。

其實,從過去雀巢的風靡到如今精品速溶的爆發,消費人群的特徵變化並不大:

曾經飲用雀巢的年輕人現在更多出現在星巴克或者小眾咖啡館,聊天、辦公、談生意;新一代年輕人則成長為職場中堅力量,在辦公室嘗試兼顧品質和價格的升級版速溶咖啡,並逐漸將其內化為一種日常的生活方式。

品質、營銷均在線

和諸多在細分品類迅速脫穎而出的新消費品牌一樣,這些精品速溶咖啡通過精準洞察年輕人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在產品結構、包裝設計和營銷方式上進行創新。

如果說瑞幸的崛起,是以足夠低廉的價格讓消費者享受到現磨咖啡的品質,那麼,自帶便捷屬性的精品速溶咖啡則在產品風味上下足了功夫。

無論是三頓半的凍乾粉,還是永璞的濃縮液、冷萃液,由於技術的革新升級,都能夠在更大程度上保留咖啡原有的風味細節,在口感上更接近於現磨咖啡。

更重要的是,這些咖啡產品還打破了傳統速溶只能用熱水衝泡的限制,不僅可以加入冷水,還能溶入牛奶、果汁、蘇打水等任意液體中,製作一杯花式咖啡。

以三頓半為例,會推薦每款咖啡最佳的搭配液體,用戶可以根據官方推薦衝泡,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口味自行搭配。

當下年輕人追求零脂零糖的健康養生理念,這些新咖啡品牌也都順勢推出了不添加蔗糖和奶精等成分的黑咖啡,成為打工人的續命利器。

此外,它們也在向新茶飲學習,通過不斷研發新產品來拓展邊界,延長「網紅」壽命

比如三頓半推出了即飲奶咖——超即溶燕麥拿鐵,將燕麥奶與冷萃咖啡液結合後通過凍幹技術製成;永璞則推出了融入茶風味的凍幹即溶烏龍咖啡系列。

在包裝設計方面,這些新品牌也都做了大膽革新,採用小罐包裝的方式,與傳統速溶品牌的袋(條)裝形成鮮明對比,並且以高顏值俘獲年輕消費者的心智,從而加深用戶的印象。

在定價策略上,這些咖啡單品的售價在5~10元,正好介於最低價的現磨咖啡和普通速溶咖啡之間。雖然當下的年輕人對價格不再敏感,消費卻更加理性,因此傾向於選擇性價比更高的升級版速溶咖啡。

當然,這些發跡於線上的品牌也都熟諳營銷套路,會講故事。

三頓半的營銷故事基於KOC,即關鍵意見消費者。三頓半最初走紅於下廚房App,在疫情之前,還未出圈的下廚房是美食領域的「小紅書」。

三頓半通過挖掘和培養下廚房的美食達人,以內測的方式,讓他們參與到產品設計和研發中來,並因此積累了第一批忠實用戶,然後借這些KOC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快速出圈。

永璞的玩法則是與品牌聯名,推出聯名款產品。據了解,目前永璞咖啡已經聯名過約400個品牌,包括史努比、網易雲音樂、日食記、《奇葩說》、澎湃新聞等不同領域的知名IP,並逐漸開始打造自己的內容IP和周邊產品。

永璞創始人鐵皮曾在採訪中提到,品牌聯名這種模式不僅是永璞的重要品牌活動,其帶來的效果也是傳統廣告投放所不能比擬的。

如何打好下半場

事實上,精品速溶咖啡的銷量暴漲只是冰山一角,中國咖啡市場的潛力遠遠不止於此。

根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數據顯示,我國咖啡消費年均增速達15%,遠高於世界2%的增速。到2025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1萬億。

萬億級市場和暗藏潛力的龐大數據背後,伺機而動的企業比比皆是,競爭者眾。

肯德基、Costa、Seesaw、Greybox、鷹集、魚眼等線下品牌紛紛入局,上線精品速溶產品,拓展門店之外的咖啡消費場景。其中,肯德基的咖啡品牌K COFFEE推出了三款冷萃凍幹速溶咖啡,由王一博代言。

上海啡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精品速溶咖啡並不是一個寬廣的賽道,支撐不了多個高估值的品牌,但這確實是一個高增長率並且消費者更加年輕化的咖啡細分市場。

在這一市場,初期由於同類產品少、進入門檻低,容易打造出爆品。但這在品牌成長期可能就成為了劣勢,因為技術上並不存在壁壘,產品優勢很容易被模仿,隨著大量競爭者的闖入,產品及場景的同質化會隨之變得更為嚴重。

同時,這些具有網際網路基因的新品牌,目前的銷售渠道基本都集中於線上,少有線下渠道的布局,而雀巢、星巴克等老牌咖啡巨頭已經在商超、便利店等各種線下渠道深耕多年。

從價格帶來看,精品速溶咖啡可能存在的競爭壓力也不小。加速布局咖啡市場的快餐連鎖巨頭不止肯德基,麥當勞在11月宣布升級麥咖啡品牌,未來3年將投資25億元,預計布局超過3000家門店。

線下便利店巨頭也在摩拳擦掌,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與連咖啡合作,推出自己的咖啡品牌。

而在全國擁有超1萬家門店的下沉市場奶茶之王蜜雪冰城,也在今年開始打造自己的咖啡業務線,主打平價現磨咖啡,美式5元、拿鐵6元。

可以看出,便利店咖啡和快餐咖啡很容易將現磨咖啡的價格降低至10元以下,再加上外賣咖啡的日益下沉,精品速溶咖啡可能會遭遇來自其他領域巨頭的跨界狙擊。

另一方面,國內消費者對咖啡的需求,不止體現在增量上,還在於對咖啡品質的追求。

隨著咖啡文化的持續普及和咖啡消費的日常化,人們在咖啡消費上越來越專業,產業端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

對於咖啡新品牌來說,如果不能保證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就無法獲取足夠高的復購率和用戶忠誠度,也就無力承受越來越高的流量成本。

與此同時,由於主力消費群體是年輕人,他們的天性就是喜歡嘗鮮,喜好捉摸不定,對新品的愛就像龍捲風,來得快去得也快。所以擊中年輕人消費興奮點的產品起量容易,守住難。一旦推陳出新跟不上,就很可能被消費者拋棄。

而且,消費者也在不斷成長,不見得會一直追隨某個品牌,新消費品牌的迭代周期越來越短。幾年前通過淘寶天貓爆紅的品牌,也曾一路高歌猛進,如今卻在各種榜單中難覓蹤影。

對比全球,中國咖啡市場仍是一個高度增長的市場,增量和存量都有可以挖掘的機會。如何鞏固已經打下的江山,在下半場的競爭中持續領跑?這些咖啡新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焦點

  • 4月內4家速溶咖啡品牌融資 永璞銷售增5倍「三頓半」估值8億
    而此前不久,同樣主打精品速溶的三頓半,也宣布完成第四輪戰略融資,且融資完成後,三頓半整體估值超過8億人民幣。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以來,包括永璞、三頓半在內共4家精品速溶咖啡品牌完成新一輪融資,速溶咖啡進入融資潮。一直被看作咖啡「鄙視鏈」最底層的速溶咖啡為何頻受資本眷顧?
  • 咖啡市場大變天,雀巢淪為鋪路石
    在這樣的時代浪潮之下,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店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精品咖啡零售產品更是迎來爆發式增長。曾經一度站在風口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被消費者們貼上了「廉價」、「不是真正的咖啡」等諸如此類的標籤,在滾滾洪流之中被無情地拋棄。與此同時,雀巢過去的消費群體迎著風口,投入了三頓半、鷹集、永璞等精品咖啡的懷抱。
  • 三頓半、時萃、沃歐……速溶咖啡融資頻繁,新興品牌加速更新換代
    2019年拿下了雙十一、雙十二天貓咖啡品類銷量第一名的三頓半是速溶咖啡屆近兩年最大的一匹黑馬。三頓半創立於2015年,名字來源於創始人吳駿「一天三頓正餐在外,還需要半頓精神食糧,就是咖啡生活方式」的想法。招牌產品為還原現磨風味的「超即溶小罐咖啡」,主打3秒即能溶於冰、熱水和牛奶的能力,根據烘焙深淺程度有6種口味 ,一顆均價約為8元。
  • 雀巢推高端新品 咖啡品牌競逐細分市場
    北京商報訊(記者 郭秀娟)咖啡市場正在上演激烈的競爭戰,細分市場布局成為各咖啡品牌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式。12月19日,雀巢咖啡旗下感CAF品牌推出新品——感CAF鎏光咖啡,持續加碼高端市場。近年來,隨著星巴克、雀巢、農夫山泉、伊利等巨頭企業紛紛加碼;網紅咖啡三頓半、永璞、時萃嶄露頭角……咖啡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隨著眾多品牌進入,中國咖啡市場賽道越發擁擠,如何在細分領域尋求差異化發展成為眾多企業考慮並在做的事情。
  • 從三頓半窺視:2014-2020年網際網路咖啡消費場沉浮
    既6.12純手工蛋黃大肉粽、7.10Espresso牛軋糖後,9.24吳駿終於推出第一款代表性產品——掛耳咖啡大滿貫套裝。三頓半前幾款產品至此,男主三頓半通過「抓周」,確定了未來成才方向。2016年5月,三頓半推出了夏日新品—Espresso速飲咖啡糖漿,6.08星球獎第一次出現(後面發展成星際領航員)。看到沒有,有男主的光環加成,這時三頓半開始摸索出一些自己的套路了。Anyway,我們男主總算是開始小樹發芽了。於是,按照小說邏輯,江湖迎來寶藏頻出的2年。
  • 雀巢推高端新品,咖啡品牌競逐細分市場
    咖啡市場正在上演激烈的競爭戰,細分市場布局成為各咖啡品牌獲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方式。12月19日,雀巢咖啡旗下感CAFé品牌推出新品——感CAFé鎏光咖啡,持續加碼高端市場。近年來,隨著星巴克、雀巢、農夫山泉、伊利等巨頭企業紛紛加碼;網紅咖啡三頓半、永璞、時萃嶄露頭角……咖啡市場競爭也越發激烈。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隨著眾多品牌進入,中國咖啡市場賽道越發擁擠,如何在細分領域尋求差異化發展成為眾多企業考慮並在做的事情。激烈市場競爭下,雀巢咖啡正打造從種植、研發到生產的上下遊產業鏈,從源頭把控質量,進而推出高質量高端產品搶佔市場份額。
  • 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獲得數千萬融資,明年將在上海開旗艦店
    圖片來源:三頓半官網三頓半成立於2015年,總部在長沙,其產品包括速溶精品咖啡、掛耳咖啡及咖啡周邊,試圖打破精品咖啡只在咖啡館販售的場景限制。在「第三次咖啡浪潮」影響之下,精品咖啡館在中國遍地開花。根據市場調研機構QYR數據,2014-2020年,中國精品咖啡豆進口額平均增長率達9.6%,消費升級趨勢明顯。
  • 咖啡賽道火了!國產咖啡品牌「三頓半」獲過億元B輪融資
    咖啡正在成為資本投資的風口。9月2日,國產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宣布已於今年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據了解,本輪融資由紅杉資本領投、老股東峰瑞資本跟投。資金將主要用於供應鏈升級改造、品牌建設及新品研發投入、創新消費場景打造等多個方面。
  • 三頓半,到底是精品咖啡,還是咖啡界的小罐茶?
    這兩年,有一個速溶咖啡品牌很火,這就是『三頓半』。這個火不僅僅是體現在傳播媒體上,而是真的出現在很多消費者的案頭,今年雙十一和雙十二大促,也賣得很暢銷。一些身邊的老咖啡,也都買了這個牌子的咖啡,而且有一兩位還發了朋友圈安利大家。
  • 中國咖啡市場出現新黑馬:一年賣出1個億,打敗雀巢成為銷量冠軍
    一方面,被可口可樂收購的COSTA、百事可樂、農夫山泉、蒙牛、伊利等紛紛推出罐裝即飲咖啡產品,再加上星巴克、瑞幸,市場可謂是巨頭林立。另一方面,三頓半、時萃、永璞等新興品牌迭起,崛起速度讓人咋舌。 3月份,新晉網紅三頓半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投後估值1.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億元),這是近一年半時間內獲得的第四次投資。
  • 最新數據:超越雀巢、星巴克,這個咖啡品牌躍升衝調大類第一
    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季數據公布,三頓半從2019年雙11咖啡類目第一名,躍升為2020年618衝調大類榜首。 咖啡只是衝調類目的子類目,衝調類目還包含衝泡奶茶、代餐、麥片等等。
  • 三頓半如何做到「打敗」雀巢坐上天貓雙11咖啡品類第一?
    亦如:完美日記、花西子、參半、三頓半等品牌。本次Morketing新消費觀察第10期,將圍繞咖啡品牌「三頓半」產品創新和營銷兩方面展開。"成立於2015年4月的三頓半,是一家以「回歸自然」為品牌理念的精品速溶咖啡品牌。作為一家「出道」才5年的品牌,三頓半在2019年雙11成功獲得咖啡品類銷量第一,超越雀巢登頂。
  • 咖啡行業如何打好下半場?
    在21世紀第二個十年,越來越多的精品咖啡店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更精緻的咖啡零售產品迎來爆發式增長。一度站在潮流前端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被忙著消費升級的人們打上「廉價」標籤,無情地拋至腦後。  2019年雙11,精品速溶咖啡品牌三頓半銷量一舉超越「老大哥」雀巢,登頂天貓咖啡類目榜首,2020年雙11蟬聯冠軍,銷售額超過1億元。
  • 登頂天貓咖啡榜首,爆紅咖啡「三頓半」是怎麼做到的?
    2015年,「三頓半」咖啡(Saturnbird Coffee)成立。2019年,「三頓半」咖啡年銷售額達到1.5億,其中僅雙十一收入,就已超過2018年全年收入,並超過老牌咖啡雀巢,躍居天貓雙十一咖啡類目榜首。
  • 從雀巢到三頓半,咖啡在中國這些年經歷了什麼?
    01 咖啡的進階之旅熟悉咖啡的人大概聽過,世界咖啡行業曾經歷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席捲上世紀40到60年代,以咖啡速食化為特徵。我們熟悉的速溶咖啡品牌雀巢、麥斯威爾都是速溶時代的典型。咖啡的「中國奇蹟」也是如此劇烈和迅速,在十幾年的時間跨度裡,中國咖啡愛好者迅速經歷了三波浪潮,趕上甚至超越了西方喝咖啡的步伐。中學時代,我們靠著一袋袋速溶咖啡在題海裡堅持。撕掉雀巢的紅色細長包裝袋,將卡其色的粉末一股腦兒倒進杯裡,升騰而起的小團粉霧,就好像腦海裡那些迷茫和瑣碎的幻想,在空氣裡彌散。
  • 速溶咖啡開打翻身仗
    新興品牌浮出水面隨著市場的變化,這兩年國內也浮現出了一眾速溶咖啡領域的新玩家,無論是在銷量上還是融資表現上都十分亮眼。其中,首先會被提到的必然是三頓半。2019年拿下了雙十一、雙十二天貓咖啡品類銷量第一名的三頓半是速溶咖啡屆近兩年最大的一匹黑馬。
  • 紅杉資本投資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而對於三頓半開始爆發性增長到現在為止,最核心的有三個方面: a、持續進行咖啡產品的創新,推出精品速溶咖啡產品,將冷萃咖啡做成凍幹咖啡粉的形式,一方面降低了精品咖啡的消費與飲用難度,另一方面讓三頓半直接進入了龐大的速溶咖啡市場; b、開設天貓旗艦店,依託於阿里零售平臺通過各種品牌建設與營銷推廣的方式讓品牌與精品速溶咖啡產品出圈,這讓三頓半有機會讓其創新性的精品速溶咖啡產品接觸到更加廣泛的消費群體
  • 新銳咖啡品牌三頓半:逆流而上,聚焦「精品速溶」小眾品類
    就連快餐陣營的麥當勞、肯德基,便利店陣營的 7-11、全家,甚至是賣雪糕的鐘薛高、賣汽油的中石化都紛紛加入咖啡賽道。不過,大批新進入場者聚焦的都是現磨咖啡市場,市場佔有率70%以上的速溶咖啡產品已經多年未見產品與品牌創新,市場上最大的兩家品牌雀巢與麥斯威爾都面臨品牌老化與低端化問題。
  • 農夫山泉推出掛耳咖啡,咖啡布局「梅開三度」
    瑞幸咖啡光速上市,一年股價漲幅高達106%;咖啡「黑馬」三頓半,去年雙11一舉超過雀巢成為咖啡品類第一品牌;還有永璞、時萃等咖啡品牌,也收穫了一批年輕粉絲。農夫山泉、伊利、可口可樂、百事公司等相繼以即飲方式切入咖啡市場;茶飲領域的「新貴」喜茶、奈雪の的茶也將目光轉向咖啡市場,上線咖啡類飲品。
  • 5年躍居天貓咖啡第一,三頓半的網紅之路
    2015年,三頓半成立,以「品質+便捷」方式切入市場,第一代產品是掛耳咖啡,他還給這個產品設計配套了一隻迷你的手衝壺。「掛耳咖啡的場景更多是在家庭,仍然需要去操作化。」他說,隨即三頓半2017年推出了第二代產品—冷萃濾泡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