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家電後服務都是國內家電產業最薄弱的一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廣東佛山舉行的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上了解到,藉助網際網路,家電後服務O2O新興市場正「打得熱烈」。
據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預計,到2020年,我國家電服務業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這個巨大的市場容量吸引了各路資本湧進。記者留意到,近兩年來傳統家電廠商也紛紛推出家電後服務O2O平臺。除此之外,第三方渠道商國美、阿里巴巴等也殺入參與。一大堆專注於家電後服務的O2O創業項目也迎風而起。
然而儘管蛋糕很大,但也難啃。TCL家電後服務平臺「十分到家」總裁魏永剛在表示,目前TCL「十分到家」仍是補貼狀態,而且整個行業目前最大的一家的市佔率也不到1%,傳統廠商和他們目前是「合作大於競爭」。
各路資本湧入
家電後服務是指家電產品的安裝、維修以及新興起的清洗、保養服務。中國家用電器服務維修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家電後服務市場規模為2905億元,預計2016年行業規模達4500億元,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萬億。
萬億市場空間誘惑著各路資本瞄準家電後市場的商機。《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多家傳統家電廠商紛紛開始加大力度搭建家電後服務O2O平臺。
美的集團(000333)針對家電清洗保養推出「洗悅家」平臺,同時還投資設立專注家電維修的「美美家園」,海爾搭建「人人服務」平臺,彩電廠商TCL則推出「十分到家」。
而作為第三方渠道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菜鳥網絡今年開始也逐步進入家電的售後市場。菜鳥網絡相關負責人啟昊10月22日告訴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菜鳥網絡介入家電後市場主要是為了完善自身生態,同時也是「看好後服務市場,電商平臺也想要在這塊市場分一杯羹。」
同時,國美今年3月宣布2016年將重拳出擊家電後服務市場,並推出「國美管家」。
此外,家電後市場O2O創業平臺也在這兩年開始湧現,其中比較知名的包括家電管家、愛潔家、唯修匯等。唯修匯創始人、CEO周橋告訴記者,目前家電後市場O2O創業項目仍處資本熱階段。據了解,唯修匯今年年初剛完成4000萬元Pre-A輪融資。
「各傳統廠商都在孵化(後服務平臺),傳統廠商的初衷是接觸用戶,因為以前網絡銷售,我們接觸不到用戶,不知道用戶想什麼。現在很多公司加入做,目前傳統廠商和他們是既合作又競爭。」魏永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整個服務行業來講,行業做得最大的(市佔率)連1%也不到。所以大家目前是合作多於競爭。」
僅小部分可以盈利
記者了解到,國家「三包」政策使得傳統家電廠商成為家電後服務的成本中心。
「TCL『十分到家』目前還處在補貼狀態。」魏永剛坦言,對於傳統家電廠商而言,產品毛利越來越低,同時家電產品故障率也很低,家電後服務成本太高。「各家都必須開放,整合社會化資源,效率才會提高。每家單獨做,會做不下去。」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儘管行業市場巨大,不過由於後服務市場「服務費走賤」,這塊蛋糕並不好啃。
周橋則注意到,目前家電後服務市場的現狀為市場碎片化嚴重,上下遊資源整合難。「我面臨最大的挑戰是,一腔熱血如何跟傳統的思想『對抗』,改變別人的思維需要很漫長的時間。比如,我們要給下遊服務商更多的工單,理論上他們應該是很願意的,但是很多下遊服務商告訴我們『我不要』。他們認為夫妻店朝九晚五挺舒服的,給他們工單等於增加麻煩。」
還有一點,則是新生代不願從事家電後服務行業。用魏永剛的話說:「對於後服務來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TCL家電後服務平臺「十分到家」網站商家註冊頁面截圖
當然,魏永剛也告訴記者,目前家電後服務行業也有小部分可以盈利的企業(平臺),「只做toB和少數區域的一小部分(平臺)是可以盈利的。但一般(大家)開始都是先追求規模。」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z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