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俗話說:遠嫁的女兒是父母丟失的孩子,但遠嫁的女兒又何嘗不是孤身一人呢,本以為是為了奔赴一場愛情,卻不想迎接自己的是生活中的各種瑣事和一地雞毛。
這個世界上還有無數人的生活是一地雞毛,只是有人選擇歇斯底裡發洩自己,有人選擇沉默不語壓抑自己,有人選擇放手解脫放過自己,還有人選擇擁抱明天去做更好的自己。
而遠嫁的朋友小靜,在面對自己一地雞毛的生活時,選擇了一邊沉默不語壓抑自己,一邊帶好孩子,擁抱明天去做更好的自己。我相信她,肯定可以做到的。
二、小靜:自以為嫁給愛情,卻不想婚後一地雞毛,人終究要為年少無知買單
小靜是家裡的獨生女,從小在父母的疼愛之下長大。然而小靜在出來社會工作後,認識了現在的老公,並且為了所謂的愛情不顧父母的反對,執意選擇了遠嫁。
小靜的父母在得知她交往了一個其他省份的男孩子,堅決不同意她嫁過去,小靜是廣東人,而她的老公是湖南人,兩家的距離太過於遙遠。父母只希望她能夠在家附近找一個條件差不多的就可以了。
然而小靜卻天真地以為從廣東到湖南其實也不遠,開車也就七八個小時左右,而且她非常喜歡老公,覺得她和老公就是因為愛情才走到一起去的,她要勇敢地追求愛情。
最後父母被小靜磨得只能同意兩人的婚事,結婚時,母親跟小靜說:遠嫁後你呀就再也不能靠我們護著了,你嫁得這麼遠我們想幫也幫不了你。
直到後來孩子的出生,小靜才明白母親說的話。她自以為的愛情,結果婚後也是一地雞毛。生活習慣的不同,公婆的刁難和矛盾,老公的不理解,懷孕生子的辛苦等等,差點把她逼瘋。
尤其是老公那一句:你不要一直盯著我在做什麼,你這樣會讓我喘不過氣來!小靜才知道,原來自己的愛竟然讓老公如此辛苦。而兩人的多次爭吵也讓小靜慢慢地安靜過來。
直到兩個孩子的出生,小靜才徹底地清醒過來。或許只有自己覺得她是嫁給了愛情,老公卻沒有這樣的想法。早在父母勸告她不要嫁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這樣的結局,所以母親才會說:遠嫁後父母即使想幫也幫不到自己。
經歷了兩次生產,生了兩個孩子後的小靜,慢慢地活成了潑婦的模樣,天天困在生活瑣事中,而老公也慢慢地開始厭煩這樣雞飛狗跳的生活,每次回家不是躺在沙發上就是找個角落玩手機。
即使兩個孩子哭鬧,老公也只會喊小靜看孩子,而他自己並不打算動手哄孩子。小靜經常會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停下炒菜或者洗澡。
母親在視頻裡看到這種現象時說:靜呀,你曾經也是我們疼愛著長大的,如果你嫁得近點我們還可以幫幫你,但是你嫁得這麼遠,我們也要工作,想幫都幫不了你。
小靜每次都會安慰母親說沒關係,她能熬得住,只是到夜深人靜時,每次想起母親說的話,小靜都會默默流淚。如果能夠重來一次,她肯定不會選擇遠嫁了。
現在的生活都是她自己選的,父母阻止過她,但她還是一意孤行地做了。她在嫁給老公的第3年,才明白人終究要為自己的年少無知買單,而小靜也是如此,雖然很貴但她也怨不得誰恨不得誰。
小靜在日記裡寫道:我的年少無知代價太大,但回頭一看全是活該,我不恨任何人,卻唯獨原諒不了自己。
曾經自己以為的愛情,在對方看來並不一定覺得是愛情,都說因為愛情走進婚姻的人都會幸福的,但只有雙方都覺得是愛情,那才是真正的愛情,真正的愛情又怎麼會是這樣難熬呢。
三、結語
我們往街上一看,有的是比我們更難熬的人,那憑什麼我們熬不過去?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孩子既是父母的軟肋也是父母的鎧甲,相信努力後生活會變得越來越好。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其實自己也是在成長,按照自己選擇的繼續走下去,等到自己變強的那一天你回頭看會發現,原來只要走過了那個過程,其他的都不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