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智能平臺產品副總裁李學朝,以「AI助力構建教育新生態」為主題,闡述了數據能力和AI技術在教育行業中的重要作用,推動著教育走向數位化。
截止2020年3月,在線教育規模超4.2億人,用戶增長規模為1.9億,增幅達82%,春季學期全國K12群體幾乎都在接受在線教育。
在大量用戶「一窩蜂」地湧入線上教育平臺後,加重了平臺管理的難度,平臺曾因為沒有做好應對大規模的線上分散式教學和管理的準備,而造成了在線平臺及應用的卡頓、崩潰等,並且教育管理者也很難在海量的數據裡,有效獲取區域教學信息。
老師無從得知學生遠程學習的效果,學情的難以獲得讓老師無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
同時,應用平臺的切換繁雜、操作複雜等原因使得老師的線上教學效果不顯著。並且,學生長期面對電子屏幕,容易睏倦疲勞,在線教學也缺乏線下課堂面對面的強互動性。
AI能力助推教育全面升級
線下課堂有一定的問題存在,如教師備課效率低、作業批改難度大、學情分析工作量大且偏主觀性等。
因此,藉助科技力量,汲取在線教育的優勢,輔助線下教育往數位化新生態方向發展,將教學工具、內容、管理進行升級才是教育發展當前的重要目的。
管理者需要穩定的平臺,可及時掌握教學管評數據分析結果;老師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了解和評價,線下數據結構化、智能推薦等服務;家長則需要隨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要達成這些需求就需要對教育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
教育數據能力在新時代智能教育建設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些數據的挖掘與分析,需要教育大數據智能平臺通過數據整合-安全共享-立體呈現-自助分析-預警預測-精準教學等數據能力,層層遞進,讓這些教學數據幫助教學管理者對區域的教學和管理情況進行區域化、可視化的分析和評估。
聚焦教育AI能力 打造高效智能教學場景
線上線下雙向協同發展才能互取優勢,得到更和諧穩定的用戶增長。
比如,線上教育缺乏師生間生動的互動氛圍,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線下教學才能彌補這一缺陷,而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大數據分析等則能通過在線教育的AI技術來輔助完成。
騰訊教育應用平臺將數據收集與自動化分析處理滲透到課前、課中、課後的每個環節,清晰直觀地將相關學習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展示給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家長,教學管理者,讓老師能一眼看出學生多個維度的學習情況,幫助提高教學效率。
老師的備課也可以實現線上完成,利用個性推薦海量資源迅速完成備課,騰訊作業君可以支持客觀題自動批改、主觀題智能識別輔助批改,極大提升教師工作效率。
「科技+教育」 構建教育應用新生態
教育AI能力不只是協助學科教學,還能夠為學科考試提供服務。在英語中高考聽說考試上,騰訊通過AI能力在教育行業的沉澱和積累,形成了符合全國中高考聽說考試標準化的口語評測引擎,這套評測引擎有著優於市場上同類考試引擎的獨特優勢。
通過引擎的能力,聯合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了能夠覆蓋教學、考評、管理全方面的中高考聽說軟硬一體的完整解決方案。它解決了教學管理者對聽說考試缺乏標準化流程,權責不明確的痛點需求;通過引擎自動評分,幫助老師減負增效,促進考試公平。讓學生通過模擬考試熟悉考場環境,對個人的考試過程和結果可視化,讓考試結果不再存疑。
由此可見,「科技+教育」的組合正在邁向一個新的起點,雖然我國的AI教育還在起步階段,但像類似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已有豐富的技術沉澱,接下來就需要大量跨學科、跨機構的合作研究,以支撐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系統的深度滲透與應用,推進人工智慧基本素養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讓全國各個地區的K12群體都能享受到高質量教學資源。
素材來源:北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