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K12教育構建新生態 後疫情時代下的教育突圍戰

2020-09-14 嘿財經

在疫後開學的第二周,教師節也如約而至,這是第36個教師節,也是疫情後的首個教師節。對老師們來說,今年的教師節很特別。上半年他們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的兩條戰線上,開展了大規模的在線教育。在開學後的下半年,在線教育推動了K12教育的信息化進程,教育體系也迎來了一次飛躍性的發展,K12教育將翻開新的一頁。

在教師節當天,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智能教育專場在線上召開,論壇聚焦數位化和新基建發展給教育行業帶來的衝擊和變革,探索前沿技術在教育產業上的應用。其中,騰訊智能平臺產品副總裁李學朝,以「AI助力構建教育新生態」為主題,闡述了數據能力和AI技術在教育行業中的重要作用,推動著教育走向數位化。


線上教育弊端凸顯 教育系統需升級

數據顯示,截止2020年3月,在線教育規模超4.2億人,用戶增長規模為1.9億,增幅達82%,春季學期全國K12群體幾乎都在接受在線教育。中小學集中爆發式的觸網,推進了教育行業智能化數位化進程,與此同時,也暴露出在線教育基礎建設跟不上用戶需求的問題。

一方面,在大量用戶「一窩蜂」地湧入線上教育平臺後,加重了平臺管理的難度,平臺曾因為沒有做好應對大規模的線上分散式教學和管理的準備,而造成了在線平臺及應用的卡頓、崩潰等,並且教育管理者也很難在海量的數據裡,有效獲取區域教學信息。

另一方面,老師無從得知學生遠程學習的效果,學情的難以獲得讓老師無法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進。同時,應用平臺的切換繁雜、操作複雜等原因使得老師的線上教學效果不顯著。並且,學生長期面對電子屏幕,容易睏倦疲勞,在線教學也缺乏線下課堂面對面的強互動性。而家長忙於工作只能讓孩子獨自在家學習,對孩子網上學習的情況、效果都難以了解。這些問題給三方都帶來不少困擾,同時也引發了線上教育平臺建設的一些核心需求。


線上線下雙向融合取長補短 AI能力助推教育全面升級

雖然線上教學的效果不如預期,但這也並不說明線下教育就是教育的最好的方式。目前來看,線下課堂也有一定的問題存在,如教師備課效率低、作業批改難度大、學情分析工作量大且偏主觀性等。

因此,藉助科技力量,汲取在線教育的優勢,輔助線下教育往數位化新生態方向發展,將教學工具、內容、管理進行升級才是教育發展當前的重要目的。

管理者需要穩定的平臺,可及時掌握教學管評數據分析結果;老師需要對學生學習過程和結果的了解和評價,線下數據結構化、智能推薦等服務;家長則需要隨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要達成這些需求就需要對教育數據進行深層次的挖掘。

教育數據能力在新時代智能教育建設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現階段,能夠簡單了解到的教育數據是顯性的、結構化的,如學籍管理、統一的辦公數據等;更多對教學管理起作用的數據是隱性的、非結構化的,是需要挖掘的。如教師教學行為數據、學生學習行為數據、教育輿情數據等,只有這些隱性的數據才能夠真正助力教育精細化。

這些數據的挖掘與分析,需要教育大數據智能平臺通過數據整合-安全共享-立體呈現-自助分析-預警預測-精準教學等數據能力,層層遞進,讓這些教學數據幫助教學管理者對區域的教學和管理情況進行區域化、可視化的分析和評估。

在智能教育專場上,騰訊雲小微展示了其教育大數據智能平臺的數據分析能力,以教育應用平臺為載體,助力數據場景化,提供多角色、多維度的數據解讀。目前,該平臺在上海浦東落地應用,搭建智能教育數據平臺,包括數據便捷服務、數據安全共享、多維立體呈現、自助探測分析、大數據預警預測、大數據精準教學六大技術服務,助力浦東教育實現「統管」,為浦東建設智慧教育示範區打下堅實基礎。

聚焦教育AI能力 打造高效智能教學場景

教育始終離不開人的管理,場地的約束,線上線下雙向協同發展才能互取優勢,得到更和諧穩定的用戶增長。比如,線上教育缺乏師生間生動的互動氛圍,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線下教學才能彌補這一缺陷,而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大數據分析等則能通過在線教育的AI技術來輔助完成。

正如騰訊智能平臺產品副總裁李學朝表示,騰訊希望用他們的智慧及AI能力鑽研到中小學學科中,用AI能力幫助解決教學中或者學習中的一些問題。

騰訊教育應用平臺依託騰訊在人工智慧、雲計算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內置騰訊雲AI技術,包括「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語音合成」等通用AI能力,還有專為教育場景研發的「知識圖譜、指尖算法、行為圖譜、口語評測、推薦算法」等教育AI能力,為學科教學與考試提供服務。

例如騰訊教育應用平臺為學生提供了口語評測功能,在對海量英語發音大數據的垂直研究,以及對中國學生發音習慣的深度挖掘分析基礎上,口語評測能夠對學生英語發音做出精細化,提供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為家長的學習輔導減輕負擔。

在這個過程中,騰訊教育應用平臺將數據收集與自動化分析處理滲透到課前、課中、課後的每個環節,清晰直觀地將相關學習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展示給教育工作者、學生和家長,教學管理者,讓老師能一眼看出學生多個維度的學習情況,幫助提高教學效率。

老師的備課也可以實現線上完成,利用個性推薦海量資源迅速完成備課,騰訊作業君可以支持客觀題自動批改、主觀題智能識別輔助批改,極大提升教師工作效率。


「科技+教育」 構建教育應用新生態

李學朝在數字生態大會上強調:「教育AI能力在行業多領域滲透應用,積極助力教育行業生態夥伴。」數位化、智能化的教育系統升級需要多方合作,協力共進,需要像騰訊教育應用平臺這類數位化「服務助手」利用教育AI能力助推教育服務商、開發者及軟硬體廠商來共建教育應用生態。

例如運用騰訊英語君優質且獨特的口語評測能力和內容資源等教育AI能力,助力英語學科教學科學化、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騰訊曾在廣東佛山南海區,建設了南海英語閱讀素養示範區,已經服務了10萬+師生,累計幫助老師完成14萬次的學習管理,幫助學生完成786萬次學習輔導。

教育AI能力不只是協助學科教學,還能夠為學科考試提供服務。在英語中高考聽說考試上,騰訊通過AI能力在教育行業的沉澱和積累,形成了符合全國中高考聽說考試標準化的口語評測引擎,這套評測引擎有著優於市場上同類考試引擎的獨特優勢。

通過引擎的能力,聯合合作夥伴共同打造了能夠覆蓋教學、考評、管理全方面的中高考聽說軟硬一體的完整解決方案。它解決了教學管理者對聽說考試缺乏標準化流程,權責不明確的痛點需求;通過引擎自動評分,幫助老師減負增效,促進考試公平。讓學生通過模擬考試熟悉考場環境,對個人的考試過程和結果可視化,讓考試結果不再存疑。

由此可見,「科技+教育」的組合正在邁向一個新的起點,雖然我國的AI教育還在起步階段,但像類似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企業已有豐富的技術沉澱,接下來就需要大量跨學科、跨機構的合作研究,以支撐人工智慧技術在教育系統的深度滲透與應用,推進人工智慧基本素養教育和專業人才培養,讓全國各個地區的K12群體都能享受到高質量教學資源。

這也將是教育界一場勢在必行的「改革」,一場教育化數字新生態的建設裡程碑。

相關焦點

  • 插上金融科技的翅膀,助力K12教育在」後疫情時代「突圍
    不少媒體報導,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導致線下門店復工反覆推遲,曾經的教培聖地變得空空蕩蕩,鮮有人跡。但和線下教育行業蕭條的場景不同,上半年,各家在線教育平臺推出了五花八門的網課,K12線上教育發展態勢格外火爆。而據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K12在線教育行業研究報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K12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765.6萬人。
  • AI助力K12教育全面升級
    騰訊智能平臺產品副總裁李學朝,以「AI助力構建教育新生態」為主題,闡述了數據能力和AI技術在教育行業中的重要作用,推動著教育走向數位化。截止2020年3月,在線教育規模超4.2億人,用戶增長規模為1.9億,增幅達82%,春季學期全國K12群體幾乎都在接受在線教育。
  • 巧口英語:「網際網路+K12教育」的反思與突圍
    有不少實施免費模式的k12教育企業目前正面臨著變現難的問題,這源於免費模式與K12教育的時效特性之間存在著難以調和的差異。其他領域的免費模式,主要套路是初期先利用免費聚攏大量人氣,再考慮通過產品迭代提升服務品質,最後利用「羊毛出在牛身上」等策略來實現變現,整個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來實現。而在K12教育領域中,學生在不斷地成長,受教育的時間成本異常寶貴。
  • 創世紀教育集團亮相2020福建民辦教育大會,助力重塑兒童素質教育...
    作為西部素質教育龍頭企業創世紀教育集團,其總裁楊傑先生也受邀出席此次盛會,分享了《三新模型-重塑藝術教育發展新高度》及《素質教育的「 革命時代 」》等前沿的經營模式和創新理念,助力全國更多教培機構實現疫後飛躍突圍
  • 後疫情時代教育機構如何實現逆襲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2020年對教育行業而言,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新冠疫情,讓教育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衝擊與變革。隨著疫情陰霾漸漸消退,教育行業也開始逐步復甦。但疫情帶來的影響卻遠遠沒有過去,與在線教育的繁榮相比,線下教育培訓機構則經歷著「寒冬」, 面對愈來愈高的獲客成本,如何招生拓客?如何留住學生?都成了教育機構最頭疼的問題。
  • 經開教育新生態,啟程!
    構建優質教育新生態、打造教育強區的藍圖正徐徐展開……8月26日,經開區社會事業局召開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及疫情防控工作會議。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旭鋒出席會議,社會事業局黨委書記、局長莊亞潔主持會議,副局長居顏萍、薛新洪及基層學校、幼兒園主要負責人、局機關教育條線相關人員參加了會議。
  • 掌門教育:平衡與創造,是後疫情時代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觀
    來源:時刻頭條今年年初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教育企業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為抗擊疫情作出了巨大貢獻。目前,疫情已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教育企業如何「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
  • 疫情困境下如何創新?混沌大學公益贈送億元好課,助力企業戰「疫...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商業機器「停擺」許久。幸運的是經過協力戰「疫」,國內疫情漸息,復工復產在即。但同時,疫情帶來的深遠影響還在繼續,國內商業將迎來結構化重組。在大變局的時代,企業不僅需在資金、人才、產品、營銷等處發力,基於戰略層面的創新變革更是勢在必行。
  • 第二屆「曼」談教育—後疫情時代未來國際教育與職業發展論壇
    在逆流中尋求生機,履步維艱的時刻已經過去,後疫情時代到來。對教育領域學者、海內外華人學子、各高等教育機構而言,探索在後疫情時代下的發展模式尤為重要。促進全球教育領域學者、業界大咖深度對話,以及給全球海內外華人學子傳遞未來國際教育、繼續教育、跨文化教育以及新職業教育在疫情下的機遇挑戰及應對方法,從而推動海內外教育資源的流動。
  • k12 教育市場,最值得關注的5個進展
    中小機構在疫情下的脆弱,直接體現在線下教培機構的倒閉上。今年以來已經不乏「暴雷、跑路」的k12培訓機構事件,這還直接加速了政策層面對培訓機構預收費模式的監管到來。作為流量平臺,今年雙十一教育榜單上,淘寶教育top銷售額的公司中,增加了k12網課等公司的名字,再更早之前這個榜單以成人教育品牌為主。阿里系除了電商平臺淘寶,對教育品類扶持「重啟」。還有企業服務軟體釘釘的「意外」登場,疫情期間,一度因「一星評價」、「求饒中小學生」的B站視頻,完成了一次與Z時代k12學生的「友好對話」。
  • AI教育,撬動智能家居萬億市場的支點
    家庭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在5G、雲計算、IoT、AI等技術的助力下,在居民生活水平提升、消費升級的拉動下,從智能單品、智能家居子系統到全屋智能家居系統,智慧家庭產業在我國迅速發展,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另一方,是智能家居同質競爭加劇,行業陷入紅海廝殺。面對這份誘人的巨量蛋糕,不少IT、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駐,新興的創業型公司、其他賽道的玩家也加盟。
  • 極光:疫情帶來K12在線教育新機遇
    文|極光JIGUANG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2020年K12在線教育行業數據研究報告》,從k12在線教育行業概述、k12在線教育市場競爭格局、k12在線教育企業案例分析等方面洞察2020年K12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狀況,展望k12在線教育行業發展前景。
  • 後疫情時代,線下教育怎麼轉型線上?
    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份,我國網民規模達9.04億,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32億,較2018年增長110.2%。由此可見,隨著網際網路的飛速發展、新生代網民的擴大以及疫情的影響,線上教育行業正呈現爆發式增長。因此,大部分線下教育機構開始不斷調整運轉模式,並積極將線下教育轉變為線上模式。
  • 猿輔導產品分析:K12在線教育賽道的突圍
    ,發展環境明顯改善,治理體系更加健全,網絡化、數位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初步構建,學習型社會建設取得重要進展。而在線教育也會逐步滿足智能時代的要求。1.4.1 移動化的程度加強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教育相關政府/學校以更開放的姿態對待社會各類業態的進入, 共建共享優質教育資源,提升教育公平與教育質量。同時2.0時代希望將1.0時代買來的設備用起來,收集並實現各類數據的連通,以數據為驅動來提升教學效率和體驗。
  • 後疫情時代,如何共建中國母嬰健康新生態?
    該論壇由中國新聞周刊、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主辦,來自政府、企業、公共組織、媒體等社會各界嘉賓代表出席論壇,聚焦後疫情時代共建母嬰健康新生態,共同探索健康中國建設新路徑。  國家衛健委在近日舉辦的專題新聞發布會透露,「十三五」時期全國健康促進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19.17%。
  • 雷朝滋:後疫情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六大引擎」
    隨著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這次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發揮了什麼作用,帶給我們什麼啟示?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將如何改變教育信息化未來生態?接受本刊採訪時,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表示,這次大規模在線教學,不僅有效抵禦了疫情給教育系統帶來的衝擊,為全國抗「疫」決戰決勝貢獻了積極力量,還給中國教育變革留下了新的基因,搭建了新起點。
  • 「網際網路+教育」構築智能教育新生態-中國教育新聞網
    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教育」交上合格答卷問: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一次「史無前例、世無前例」的最大規模在線教育。教育部啟動「停課不停學」,整個教育領域被迫體驗「網際網路+教育」,居家個性化學習成為新的學習方式。
  • 清大新媒體 打造教育服務新生態
    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現代教育報、央視網中國文化視窗、新華網、新浪網、騰訊網、網易、香港大公報等五十多家主流媒體與會並進行了重要報導。「網際網路+」時代,產品、工具、平臺、大數據,以不可思議的力量,衝擊市場。當教育遇上「網際網路+」,將催生出怎樣的商業模式?多年深耕網際網路教育領域的清大世紀,近日再以開創者姿態領跑業界,重磅推出引領未來教育服務發展的重大戰略——清大新媒體。
  • 重構後疫情時代的教育新常態
    這種探索不僅應對了疫情時期教育面臨的非常態,也讓我們大到對教育的發展格局小到對個體的培養有了更深的思考。今天,學者們提出後疫情時期教育甚至後新冠時代教育這樣的概念,不僅因為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科學界還沒有找到制勝的絕招,我們還要在一段時間內面對非常態的生活,還因為疫情期間對教育的深思本身所具有的對教育發展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