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順攜手,組團式幫扶顯成效——廣州越秀區對口幫扶長順縣醫療實錄

2020-12-20 天眼新聞

一天下午,正在長寨街道所把村開展送醫上門的葉詔偉,接到一通來自長順縣第三幼兒園的求助電話,學校裡一個5歲的小孩子出現腹瀉便秘、嘔吐不止病狀,老師們都急壞了。聽說縣婦幼保健院來了個廣州大夫很不錯,於是便打電話求助。

葉詔偉立即讓老師們將孩子送至醫院,自己也馬不停蹄地往醫院趕,經過40多分鐘推拿等治療,孩子病情有了緩解。晚上8點多,孩子的體溫降了下來,老師和家長那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此時的葉詔偉已是大汗淋漓,臉上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幫扶醫生與縣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醫生一同下鄉為群眾義診

時間倒回到2018年5月,時任廣州市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的主治醫師的葉詔偉追趕著廣東·貴州東西部扶貧協作的「腳步」,與同行的幾名醫護人員來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長順縣。

醫療協作要落到實處,人才幫扶是重點。他知道此行的目的並不是遊山玩水,而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幫助這個正在與貧困進行著殊死搏鬥的「戰士」。葉詔偉到長順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掛職副院長,開展醫療幫扶。短短半年多時間,這個操著濃濃粵語口音的醫生,就憑著過硬的醫療技術,在長順收穫了一批「粉絲」。

宣講團成員葉詔煒給長順四中的學生作心肺復甦演示

新生兒心肺復甦操作、危重患兒氣管插管技術、兒童異物吸入搶救等則是葉詔偉最擅長的新技術、新理念。他在掛職長順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副院長期間,協助長順縣婦幼保健院創建兒科中醫門診,把中醫適宜技術引入兒科領域,開展小兒針灸推拿、中藥貼敷、小兒洗鼻、霧化、排痰等技術,豐富了學科診療。

一枝一葉總關情,最是小事顯擔當。除了日常為群眾提供醫療服務之外,廣州醫療團隊幫扶組結合自身專業優勢,加大對縣醫療人才培訓力度,創新開展「越順健康直通車」,每月一個主題,開展互動式講座。每年組織專家隊伍近30人到集團中心醫院講課講學、教學查房、手術演示等。帶著設備、技術來到長順,他們凝聚起了跨越千裡的「山海」之愛、心手相牽的情誼。

宣講團進社區開展健康教育講座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讓人們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好的身心素質,正是國家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健康教育的目的。

健康教育是通過信息傳播和行為幹預,幫助個人和人群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提高居民健康素養、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和控制傳染病和慢性病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

由於潮溼、山多、重油重鹽的生活習慣,當地人患有心血管、中風、腰腿痛的風險很高。而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下屬的長順縣人民醫院、長順縣婦幼保健院等幾家公立醫院還沒有相應成立的健康宣講師團隊,健康知識的普及主要依靠醫護人員每天在門診、查房中短時間與病患短暫的交流來進行。這種方式很難全面、有效地進行健康知識的科普宣講,而且受眾面較窄。因此,建立一支有專業醫療知識,有醫療經驗的健康宣講隊伍為長順人民進行健康教育服務頗為有必要。

宣講團成員葉詔煒給長順四中的學生進行健康宣講

2019年3月份,經過廣州市越秀區駐長順縣工作隊的倡導推動和以及廣州市越秀區衛計局、教育局大力支持下,長順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組建了「健康宣講師團隊」志願者團隊。該宣講隊成員主要由廣州市越秀區個醫療單位派出貴州省長順縣執行幫扶工作任務的葉詔煒、陳紅霞、梁志超、朱偉亮4名醫療技術人員組成。

從2019年3月起,他們利用業餘時間,走進學校、社區、村寨,向長順縣基層人民群眾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傳播防病抗病、健康生活等科普知識,幫助群眾掌握衛生保健知識,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慢性病,提高全民健康素養,深入群眾好評。

幫扶醫生朱偉亮給縣裡的醫生教授中醫康復科指導

自成立以來開展健康宣講11期19場,受益人群有學生及家長、消防員、社區群眾、貧困地區移民安置點的群眾一千多人;舉辦業務培訓60餘次,受益醫護人員1493次。

梁志超是廣東省中醫骨科委員會骨關節感染學組委員、骨科專家,作為宣講團中的一員,在長順縣各中小學校,經常能看到他的身影,通過ppt多媒體演示,深入淺出的講解,加深了學生對健康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以輕鬆幽默的語言感染學生,得到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和歡呼,提高了學生們對健康問題和應對措施。據了解,按照廣黔扶貧協作實施規劃,2020年廣州市正骨醫院、越秀區骨傷康復醫院、越秀區婦幼保健院等醫療機構還將選派醫療專家組,到長順掛職、帶教,逐步補齊醫療人才短板。

扶醫生與縣醫療集團中心醫院醫生一同下鄉為群眾義診

幫扶期間,越秀區骨傷康復醫院委託康聯坊健康管理(廣東)有限公司聯合在長順縣人民醫院啟動了「越順」AI診療幫扶項目,突破「時間、空間、區域」的限制,建立了「點對點」遠程會診、諮詢、培訓系統,幫助診斷疑難病人和定期開展遠程教學活動。

據統計,自2017年廣州市醫療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累計派駐23人到崗駐點幫扶,接收36名中層幹部、專業技術骨幹進修學習,共投入項目資金276萬元用於長順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設備硬體設施更換、技術培訓、教學查房、手術示範、人才培訓等;幫扶專家幫扶期間,累計開展講座61次,教學查房93次,義診47次,手術示教680餘人次,培訓受益2800餘人次。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沈長志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

相關焦點

  • 國家衛生健康委就「十三五」期間組團支援與對口幫扶工作進展成效...
    國家衛生健康委12月15日在北京召開「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組團支援與對口幫扶工作進展成效。我們今天還請到了兩位嘉賓在臺下就座,他們分別是:日喀則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日喀則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上海市第六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醫療隊隊長萬興旺先生;喀什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廣東省第五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醫療隊隊長林天歆先生。請他們來介紹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援疆工作和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地區縣醫院工作情況,並回答媒體提出的問題。
  • 衛健委舉行「十三五」期間組團支援與對口幫扶工作進展成效發布會
    原標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12月15日專題新聞發布會 介紹「十三五」期間組團支援與對口幫扶工作進展成效  12月1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專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西藏自治區衛生健康委黨組副書記、主任格桑玉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顧瑩蘇
  • 廣州商務局對口幫扶興寧市葉塘鎮龍塘村成效顯著
    自2016年廣州市商務局對口幫扶興寧市葉塘鎮龍塘村工作開展以來,始終堅持省市扶貧開發工作要求,以「集體有發展、收入有增加、村容有變化、群眾得實惠」為目標,立足實際,真抓實幹,5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新建的綜合性文體場所及黨群活動中心自2016年廣州市商務局對口幫扶以來,共累計籌集幫扶資金635.00998萬元,其中:廣東省631資金 114.264萬元,廣州市財政引導資金300
  • 一附院榮獲陝西省衛生健康委醫療衛生對口幫扶成效獎
    11月19日上午,陝西省第三屆(2020)醫療衛生幫扶體系建設擂臺賽決賽暨三年工作總結表彰會在陝西省廣電大劇院舉行。省衛生健康委主任劉寶琴,江蘇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一級巡視員李少冬出席並致辭,陝西省發改委副主任、蘇陝工作隊領隊杭海,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楊聯昌等出席會議。一附院院長助理兼醫務部部長鄒餘糧教授應邀作為此次擂臺賽評委之一參加活動。
  • 「津醫」援甘 對口幫扶
    從2018年起,天津市10家醫院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展開「組團式」+「院包科式」幫扶。專家們通過科內講課、檢查示範、手術示教等方式,向當地醫護人員傳授臨床經驗與專業技能。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下,天津已累計選派99位醫學專家到甘南州人民醫院開展對口幫扶。  新華社記者 張睿 攝
  • 廣州番禺區幫扶赫章縣中醫院:東西協作重實效 用心幫扶惠民生
    「我以前聽別人說做膝關節置換手術以後就不能下地了,所以我不想做手術,後來聽說廣州的專家陳潮鋒醫生來了,我趕緊來做手術,現在恢復很好,也能下地走路了,太感謝這些幫扶專家們了。」11月10日,在赫章縣中醫院,今年75歲的孫成飛說。陳潮鋒是誰?
  • 「大白雲」幫扶「小白雲」
    2016年9月,長順縣成為貴陽市對口幫扶縣,貴陽市白雲區則定點幫扶長順縣白雲山鎮。  白雲區以實現2020年幫扶長順縣白雲山鎮1104戶貧困戶3603人貧困人口脫貧奔小康為目標,以協助白雲山鎮在園區建設、旅遊開發、小城鎮建設、投資融資、招商引資等方面全面發展為任務,全方面開展幫扶行動。
  • 「組團式」教育幫扶③|東部師資力量進貴州:教學新理念落地「造血」
    【前面的話】實施教育組團式幫扶,是貴州搶抓國家大力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支持服務薄弱學校質量提升,推進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一項具體行動,也是實現人才流動,推動人力資源開放共享的重要途徑。目前,貴州全面推廣「組團式」幫扶模式取得明顯成效,促進了先進理念植入、先進管理經驗落地、先進教育教學制度生根,有力推動了貴州教育品質提升和「內涵式」有特色發展。東風黔來育桃李,奼紫嫣紅遍地花。
  • 湛江柳州「攜手奔小康」醫療衛生對口幫扶3年 累計診治患者1.2萬人次
    近日,湛江市衛生健康系統落實2020年民生實事暨重點工作推進會召開,會議通報了湛江—柳州「粵桂攜手奔小康」醫療衛生對口幫扶工作成效。截至目前,湛江各支援醫院共派出專家178人次赴柳州,累計診治患者1.2萬人次。
  • 千裡送仁術,幫扶顯成效
    患者眼中的變化始於2017年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開始對口幫扶臨泉縣人民醫院。2017年 6月2日,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與臨泉縣人民醫院合作共建項目正式啟動,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定期選派骨幹醫生到縣醫院開展診療活動,幫助提升醫療水平。在一系列幫扶下,臨泉縣人民醫院醫院醫療服務水平明顯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新成效。
  • 大連市中山區·六盤水市水城縣對口幫扶第三次高層聯席會議召開
    會議強調,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做好扶貧協作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以更加有力的擔當、更加深厚的感情、更加務實的舉措,紮實做好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工作,攜手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 六盤水市委常委、水城縣委書記張志祥,六盤水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車民,大連市中山區委副書記、區政府區長曲壽巍出席會議並講話。
  • 打造「帶不走的專家」隊伍 浙黔醫療對口幫扶不斷深化
    從2016年開始,浙大二院與臺江縣人民醫院建立幫扶關係。截至2020年11月,浙大二院累計派駐專家44批次、共70人,每個月都有8—12名浙大二院專家派駐臺江,還有專家進行不定期的短期指導。從2009年起,浙、黔醫療衛生部門建立結對幫扶關係,開展健康扶貧。目前,共有118家浙江醫療衛生機構與貴州省9個市州共計105家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建立了對口幫扶關係。
  • 千裡「醫」緣一線牽——廣州市荔灣區婦幼保健院「組團式」幫扶...
    為深入貫徹廣州市·畢節市東西部扶貧協作決策部署,更好地落實《荔灣區對口幫扶七星關區醫療衛生框架協議(2017-2020)》及《廣州市衛生計生委關於落實市協作辦下達東西部扶貧協作新增任務的通知》文件精神,2018年10月,廣州市荔灣區婦幼保健院與七星關區婦幼保健院達成對口幫扶協議。選優配強幫扶隊伍,為醫療扶貧增添活力。
  • 濰坊市人民醫院組團對口幫扶南木林縣人民醫院行前座談會舉行
    會上,人力資源部主任蘇志德傳達了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務院扶貧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聯合下發的《關於再次調整部分三級醫院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對口關係的通知》,根據要求,濰坊市人民醫院此次派出5名醫務人員前往南木林縣人民醫院進行為期半年的「組團式」幫扶。
  • 凝心聚力 西南醫科大學對口幫扶成效顯著
    龍溝鄉脫貧奔康的背後,是千裡之外西南醫科大學對口幫扶的結果。  自2015年8月以來,西南醫科大學及所轄附屬醫院、附屬中醫醫院、附屬口腔醫院(以下簡稱「三附院」),承擔了合江縣、敘永縣、古藺縣、普格縣、昭覺縣及鹽源縣等24個市、縣(區)和681戶貧困戶的對口幫扶工作。
  • 天津東麗區持續推進「組團式」醫療幫扶甘肅臨潭縣 治「病根」拔...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進程中,東麗區圍繞甘肅省臨潭縣醫療水平不高、專業技術力量薄弱的民生領域短板,持續推進醫療專家「組團式」蹲點幫扶,守護當地群眾健康。臨潭縣洮濱鄉居民胡尕嫁患有類風溼多年,嚴重畸形腫脹的手腳關節讓她失去了幹活兒掙錢的能力。
  • 【支援】中山一院「組團式」緊密型幫扶封開縣人民醫院成效顯著
    > 2018年底,廣東省醫療衛生人才「組團式」幫扶工作啟動。「組團式」幫扶,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快速解決貧困落後地區「兩不愁三保障」中基本醫療保障問題,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體現,是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的創新舉措。
  • 中山大學:成立「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打造「組團式幫扶」力量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11月26日訊(記者 董魯皖龍 梁丹)今天,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直屬高校扶貧工作進展及成效。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9月,由中山大學牽頭,22所教育部直屬高校(含部省合建高校)自願組成的高校組團式扶貧協作組織——高校旅遊扶貧聯盟正式成立,搭建資源共享平臺、搭建人才培養平臺、搭建共同研究平臺,助力貧困地區充分利用自身優勢,發展旅遊脫貧攻堅。
  • 大連市中山區黨政代表團赴水城縣開展對口幫扶工作
    聯席會上,雙方分別介紹水城縣脫貧攻堅工作情況和中山區對口幫扶工作相關情況。水城縣縣委縣政府將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把脫貧攻堅工作做深做實做細,把資金使用好,把項目實施好,在住房、醫療、教育、組組通工程、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持續抓具體、抓深入,確保如期奪取脫貧攻堅工作勝利,回報黨中央、國務院和兩地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和支持。希望中山區在醫療衛生、教育等領域持續加大人才、技術的幫扶力度,幫助水城縣提高管理水平、技術水平、教學質量。
  • 【牢記總書記囑託】口腔醫院:對口支援幫扶基層醫院提升口腔醫療...
    為貫徹落實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有關部委聯合印發的《進一步深化城鄉醫院對口支援工作的意見》和《加強三級醫院對口幫扶貧困縣縣級醫院工作方案》要求,從2010年開始,西安交通大學口腔醫院先後與國內17家地、市、縣級醫院開展醫療技術幫扶,並開通雙向轉診綠色通道,認真落實政府指令性對口幫扶目標任務,紮實開展幫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