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消費金融競爭加劇 場景/風控決定未來格局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我們認為,強調科技賦能、場景合作和風險控制的參與者能夠提升市場份額,同時為集團提供客戶、數據、AUM和業績的多維度貢獻,主要包括部分傳統銀行機構、螞蟻金服、微眾銀行等。考慮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市場份額和對集團貢獻度等指標,我們認為,招行、平安等銀行信用卡業務更具競爭力。

摘要

疫情衝擊放大了風險暴露幅度,信用卡業務不良溯源,更多是高速擴張之後必須的業務調整。值得注意的是,較高的資產收益率允許業務發展有一定的風險暴露;同時,不良壓力暴露呈現結構化特徵,相當數量的銀行仍然能夠獲得盈利。向前看,我們預計企業逐步復工復產和失業率數據恢復至常態,不良壓力逐步放緩,客群結構佔優的銀行有望率先看到不良率企穩回落。

不止於營收貢獻,更是獲取客戶、經營客戶的重要戰場。我們估算2019年樣本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為~7,800億元,2015-19年CAGR錄得23%,對全行營收貢獻度由2015年的9%提升至2019年的17%。另外,2019年主要上市股份行信用卡發卡量佔零售客戶數量比例高達72%,已成為銀行觸達和獲取客戶的重要渠道。相比其他金融產品,信用卡消費支付更具高頻特性,滲透至客戶的衣、食、住、行、康、樂、教等細節,多維高頻數據幫助銀行實現KYC和價值兌現。

消費金融市場短期進入調整期。我們估算2019年調整後人均信用卡持卡數為1.76張(VS央行披露的0.53張),信用類產品客群覆蓋比市場預期更為充分,這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共債問題和增長短期放緩。向前看,中國經濟增長、社消貢獻度提升和消費信貸滲透率提高決定了未來市場規模,我們預計2030年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高達66萬億元,未來十年CAGR為14.6%。

風險控制、金融監管、場景/流量決定未來市場競爭格局。銀行機構資金成本端優勢仍在延續,但場景/流量不足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客戶獲取和大數據風控等,Fintech機構市場份額在過去幾年明顯提升。我們認為,風險控制是信用業務的根本,決定企業能否基業長青,本輪消費信貸不良周期和近期疫情是行業一次重大壓力測試,風控不力的機構陸續出清;信用卡與花唄借唄等產品有相似的功能特質,但牌照決定了監管內容差異,功能監管能否推動相關政策趨同值得關注;場景/流量決定了未來客群規模和市場份額,自建場景的嘗試效果欠佳,部分機構嘗試第三方合作引流,傳統銀行機構亟需突圍破題。

風險

金融監管政策變動,經濟波動失業率數據走高。

正文

Q1:如何理解近期信用卡風險暴露?

近期疫情讓市場聚焦信用卡業務不良壓力,實際上自2017年信用風險已經逐步暴露釋放,疫情只是加快了釋放節奏。

圖表:信用卡不良壓力自2017年開始釋放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信用卡風險暴露追根溯源,我們認為,短期源自疫情衝擊,更多是消費信貸業務高速擴張後必須的業務調整。值得注意的是,較高的資產收益率允許業務發展有一定的風險暴露;同時,不良壓力暴露呈現結構化特徵,相當數量的銀行業務發展穩健,仍然是盈利能力最強的產品條線之一。

圖表: 根據信用卡分期ABS估計的信用卡逾期率,4月份較3月份環比下行,尤其是逾期1-30天的貸款比例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統計的樣本包括招行、浦發、廣發、光大、平安、中信、交行近三年(2017年6月2020年5月)發行的所有ABS項目

圖表: 消費金融公司個人消費ABS逾期情況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統計的樣本包括湖北消費金融公司、馬上消費金融公司、捷信消費金融公司、興業消費金融公司、蘇寧消費金融公司、四川錦程消費金融公司近三年(2017年6月2020年5月)發行的所有ABS項目

向前看,我們預計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和失業率數據回復至常態,信用卡不良壓力暴露節奏將逐步放緩。

疫情衝擊與不良周期共振,信用卡業務發展進入調整期

近期上市銀行披露年報和一季報,數據顯示信用卡為代表的零售類貸款不良率環比走高,4Q19上市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同比走高33bps。1Q受境內外疫情影響,上市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加速攀升,以業內資產質量紮實的招商銀行為例,1Q20信用卡不良率環比走高54bps,前瞻性指標的關注類佔比/逾期類佔比環比走高60/140bps。信用卡不良率走高,我們認為主要源自以下因素:

1)短期因素主要是疫情衝擊。1Q信用卡不良率環比大幅攀升,招行披露單季增幅明顯超過以往年度增幅,短期主要源自疫情衝擊。年初以來的疫情影響了企業生產活動,2月城鎮調查失業率環比提高0.9ppts至6.2%,1Q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計同比增長0.5%(增幅同比/環比皆大幅收窄),居民工作和債務償付能力受到影響。

圖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速回落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失業率亦走高2月份至6.2%,錄得近期高點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其次,疫情影響了消費支出,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減少-20.5%,3月單月同比增速收窄至-15.8%,信用卡貸款餘額增幅有限甚至絕對規模下降,影響了不良率分母端。最後,疫情也影響了信用卡催收業務的開展。

圖表:疫情衝擊了居民消費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累計數據

圖表:和企業生產投資活動

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銀行,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2)2016-18年消費信貸高速擴張期客戶覆蓋率提高過快。2015年上市銀行增加零售類信貸資產配置比例,尤其是以信用卡為代表的狹義消費信貸(剔除按揭貸款),信用卡發卡速度明顯加快,2017/18年信用卡發卡量同比增長26.5/16.7%,明顯高於2015/16年的-5.1/7.6%,信用卡應償信貸規模快速擴張,2017年底錄得五年內的增速峰值(36.9%),明顯超過同期一般貸款增速的12.7%。同期,持牌消費信貸公司、小貸公司、P2P公司、網際網路金融巨頭相繼進入消費信貸市場,低準入門檻和客戶體驗幫助迅速獲取客戶發展業務。截止2019年底,僅考慮互聯金融巨頭授信客戶規模和信用卡客戶規模,測算調整後「人均持卡」數據為1.76張,明顯超出披露信用卡持卡數據,接近美國等發達市場水平。消費信貸業務高速擴張,不可避免覆蓋了一批相當的長尾客戶,徵信不完善也導致了嚴重的共債問題。

圖表:2015年上市銀行增加零售類信貸資產配置比例,尤其是以信用卡為代表的狹義消費信貸(剔除按揭貸款)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國人民銀行,中金公司研究部

業務風險容忍度更高,且風險暴露呈現結構化特徵

信用卡發展速度放緩,業務進入調整期,除信用成本攀升外,銀行機構營收能力亦會受到影響(包括淨息差水平和信貸投放規模)。但值得注意的是,本身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高於其他產品條線,假定信用卡中心FTP和成本收入比與集團/母行一致,業務本身風險容忍度更高,允許信用成本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另外,信用卡不良風險暴露呈現結構化特徵,招行、平安和大部分大行等銀行信用卡經營穩健,風險處於可控範圍內。最後,放眼至整體消費信貸市場,疫情衝擊在一定程度壓力測試了小貸、消費金融公司和Fintech機構的商業模式,我們預計疫情後信用卡競爭生態環境更為明確。

信用卡業務的風險容忍度較高。信用卡屬於資產收益率比較高的業務條線,使用上市銀行2019年披露的全口徑的信用卡業務收入與信用卡貸款期初期末平均餘額計算的收益率在11%-13%的水平,遠高於包括信用卡在內的零售貸款收益率5%-7%,假設信用卡業務的資金成本與成本收入比和集團/母行整體水平一致,其風險容忍度在4%左右的高水平,即,在較高的不良率的情況下,信用卡業務仍然可以錄得集團/母行淨息差相當的收益率。

圖表:上市銀行信用卡業務不良率走勢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2019年信用卡/零售業務收益率與不良率對比,信用卡業務風險容忍度更高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光大銀行未披露信用卡不良率

風險暴露呈現結構化特徵,不可以偏概全。首先,在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期,工行、建行、中行信用卡發卡量規模增速保持穩健,與2015年相比沒有明顯提高,也低於行業信用卡量增速。其次,披露信用卡不良率顯示,建行、郵儲環比大體持平,農行不良率仍然在下行。我們認為,信用卡不良壓力主要集中於符合以下特徵的銀行:2016-18年業務拓展速度大幅超出行業均值,且近期不良率明顯攀升。

Q2:如何定位信用卡業務?

過去幾年信用卡業務對銀行營收貢獻度迅速提高,我們測算2019年對樣本銀行貢獻度在17%,較2015年提高8ppts,其中,廣發、平安、光大等銀行信用卡業務貢獻度領先其他同業。另外,信用卡業務是零售獲客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股份行機構。相較其他金融產品,信用卡支付消費更具高頻特徵,幫助銀行機構多維度了解客戶和深度經營客戶。

1)營收貢獻度迅速攀升的業務產品,市場份額集中於大中型銀行

由於上市銀行披露數據有限,我們估算了樣本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我們測算2019年樣本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為~7,800億元,相當於2015年的~2倍,2015-2019年CAGR高達23%,信用卡業務收入增速明顯超出行業營收增速的5%。

信用卡業務營收貢獻度明顯提升。持續披露信用卡業務收入的樣本銀行2015年信用卡業務收入對營收貢獻僅為17.8%,2019年該數據提高17ppts至34.5%。另外,估算樣本銀行2019年信用卡業務貢獻度較2015年提高8ppts至17%。其中,廣發銀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等機構信用卡業務對全行營收貢獻更高,廣發銀行信用卡業務貢獻度更是超過了50%。

圖表:2019年樣本銀行信用卡業務收入對營收的貢獻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場份額集中於大中型銀行,股份行的交易額和貸款餘額市場份額更高。按照發卡量計算,2019年六大行市場份額為51%、主要股份行錄得42%,其中,工行、建行、農行、招行和中行市場份額排名前五;按交易額計算,六大行佔比僅為38%,低於主要股份行的55%,招行、平安、工行、建行、交行份額更為領先;按照貸款餘額計算,同樣是主要股份行市場份額較高,較大行的42%高9ppts,Top5為建行、工行、招行、平安、中信。按照發卡量、交易額和貸款餘額計算,大中型銀行市場份額皆高於93%,反映了大行的渠道和品牌優勢。

圖表: 2019年大中型銀行信用卡業務在樣本銀行中的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樣本銀行包括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交行、郵儲、招行、中信、浦發、民生、興業、光大、華夏、平安、浙商、廣發,主要股份行為上市的股份行。披露流通卡量的銀行使用流通卡量,未披露的使用累計發卡量替代

2)股份行零售業務重要的獲客渠道

2019年國有六大行信用卡發卡量佔零售客戶數量的比例為14.8%,而主要上市股份行高達72.2%,華夏、中信、光大比例均超過70%,另外,未上市的廣發銀行信用卡發卡量是零售客戶數量的將近2倍。

圖表:信用卡發卡量/零售客戶數,信用卡是獲客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股份行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粗體的銀行使用流通卡量,其他銀行未披露流通卡量,使用累計發卡量替代。由於各個年份樣本不一致,所以合計數據不同時間上不可比。主要上市股份行包括招行-平安

另外,國有大行信用卡發卡量與借記卡發卡量的比例大多小於20%,最低的郵儲只有3%,信用卡業務對大型銀行零售獲客貢獻度一般。同時我們看到,股份行「信用卡量/借記卡量」比例數據普遍較高,披露數據樣本銀行數據最高的興業銀行錄得90%,其他銀行也普遍超過了50%,可見信用卡業務對股份行零售渠道獲客的重要性。

圖表:上市銀行的借記卡VS信用卡發卡量或流通卡量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招行、中行、郵儲、浦發使用流通卡量,其他銀行未披露流通卡量,使用累計發卡量替代

從信用卡貸款金額和筆數的角度分析,20-40歲年齡段的人群是使用信用卡的主力人群,佔貸款金額和交易筆數佔比都在80%左右。另外,按照圖18所示的收費標準和收入結構,優質年輕客戶是目標客戶群體,即,收入與旺盛的消費信貸需求不匹配,但還款能力和意願較強。

圖表:2017年6月-2020年5月信用卡ABS數據畫像,20-40歲客群貢獻貸款金額/筆數的約80%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統計的樣本包括招行、浦發、廣發、光大、平安、中信、交行近三年(2017年6月2020年5月)發行的所有ABS項目

3)客戶經營平臺,KYC和兌現客戶價值的數據源

信用卡也是客戶經營的重要平臺和KYC數據的重要來源,相比其他金融業務,信用卡更具高頻特性,信用支付滲透到客戶的衣、食、住、行、康、樂、教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高頻多維度數據能夠幫助銀行更好的了解客戶,更好進行客戶經營和風險控制。

圖表:信用卡使用更具高頻特徵,是銀行機構經營客戶和兌現價值的重要戰場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各大銀行的信用卡app也在快速發展,樣本app 2016年至2019年月活躍人數平均增速39.1%,2019年12月月活躍客戶數是2016年1月的3.6倍,同時,客戶粘性也不斷增強,2016年至2019年客戶月使用時長和次數平均增速達到57.6%和35.0%。

圖表20: 2019主要銀行信用卡APP客戶數據,其中招行、交行、平安、中行表現突出

資料來源:Questmobile,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統計範圍為2020年2月月活客戶30萬人以上的銀行信用卡APP

在樣本app中,招行、平安、交行的信用卡app 2019年MAU和DAU位居前三,同時客戶黏性也較高,DAU/MAU分別為15.5%、15.8%、13.7%,另外,光大銀行信用卡app的DAU/MAU也高達15.8%,客戶黏性表現突出。

我們測算了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定義為「業務收入/授信規模」),招行、平安和交行排名靠前。從規模來看,除工農中建四大外,招行、中信、光大、交行、平安發卡量都位居前列,2019年在6,000萬張以上;從業務的經營效率來看,招行、建行、平安、交行表現突出。

4)如何評估銀行信用卡業務競爭力

我們嘗試用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市場份額和對銀行貢獻度三個維度衡量一家銀行信用卡業務競爭力,其中,招行、平安、建行、中信等機構排名較為領先。

?我們定義信用卡業務資產收益率為「信用卡收入/授信額度」,反映了銀行獲取目標客戶和深度經營客戶的能力,招行、平安、建行、交行領先。

?我們用交易額和貸款餘額而非發卡量衡量市場份額,Top5是招行、工行、建行、平安、中信。

?信用卡對銀行貢獻度包括營收貢獻和客戶貢獻兩個維度,中信、光大、平安、招行領先。

圖表:多維度評價上市銀行信用卡業務,招行、平安、建行、中信表現較好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市場份額與對全行的貢獻度分別是後兩列排名的均值

Q3:消費金融市場的未來成長性?

信用卡之外,P2P、小貸、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等參與方也迎來行業調整期。如何理解近期消費金融貸款規模增速放緩?我們認為,由於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展和近期風險暴露,消費金融市場短期進入調整期,即,消費金融規模增速放緩,市場份額向龍頭集中。中長期,包括信用卡在內的消費金融市場仍然有廣闊的成長空間,我們預計2030年規模高達66萬億元,相當於目前的4.5倍。

業務短期進入調整期,中國信用卡「人均持卡量」數據被低估

由於過去幾年的高速擴張和近期風險暴露,我們認為,消費金融市場短期進入調整期,部分機構會放緩增長中樞,更加強調對於存量客戶的梳理優化,進而帶動消費金融整體市場增速放緩。同時,頭部機構可以藉此繼續擴大市場份額。風險暴露倒逼機構調整的因素以外,我們認為消費金融實際覆蓋客群規模在過去幾年明顯放量,信用卡人均持卡量數據被低估,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過去兩年的市場增速放緩。

「人均持卡量」經常被用來度量中國信用卡市場發展空間,2017年美國信用卡人均持有數為3.2張,而央行披露的中國2019年信用卡人均持卡數僅為0.53張,市場普遍認為這一差距反映了中國信用卡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但我們認為,中國的人均持卡量數據被低估,其計算方法忽略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階段、居民儲蓄消費習慣、類信用卡產品未納入考量等。

?分母端:1)銀行信用卡申請條件一般都要求申請者有穩定的工作與收入,目前中國城鎮化水平等與歐美國家還有相當差距,部分農村居民不具備申請信用卡的基本條件,另外也包括一部分城鎮居民。計算人均持卡量時應該排除農村居民。2)中美居民的儲蓄消費習慣差異巨大,中國市場消費者代際之間的儲蓄消費觀念也有很大不同,因此信用產品目標客群範圍應在1)基礎上繼續收窄。3)主要銀行ABS樣本信息顯示,中國信用卡用戶90%以上年齡在20-50歲之間,年齡範圍比信用卡申請條件硬性限制的18-65歲範圍還要更窄。

?分子端:目前消費金融市場參與機構眾多,包括小貸公司、P2P、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網際網路銀行和信用卡等。除信用卡外,Fintech機構在過去幾年明顯提升了市場份額,為廣大長尾客群提供了與信用卡產品功能類似的產品服務,比如螞蟻花唄、借唄、微粒貸等。因此只考慮信用卡數量會低估「人均持卡量」。

綜合考慮數據可得性和計算便利,我們主要以信用卡、Fintech類信用卡產品的用戶數記作分子、以城鎮人口數作為分母進行計算。2019年調整後「人均持卡量」為1.76張(VS 披露數據的0.53張),超過了新加坡2018年的1.6張,接近韓國2019年的1.98張。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最近幾年中國信用卡發卡量、廣義消費信貸的增速都有所放緩。

圖表:主要國家/地區信用卡人均持卡量對比,調整後中國人均持卡量接近主要發達國家水平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中國2019年「人均持卡量」計算值使用信用卡數量與主要網際網路巨頭類信貸產品的用戶數之和作為分子、城鎮人口數作為分母來計算

消費金融市場前景廣闊,我們預計2030年規模高達66萬億元(相當於2019年的4.5倍)

中國經濟增長、社會消費貢獻度提升和消費信貸滲透率提高決定了未來中國消費信貸市場規模。我們預計2030年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高達66萬億元,未來十年CAGR為14.6%。

圖表:中性情景中國消費金融市場預計2030年達到66萬億元,2020E-2030E CAGR為14.6%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17年以前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近兩年來增速有所放緩,與整個宏觀經濟增速換擋、提質增效保持一致。向前看,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基準假設增速保持2019年的水平8%。

?目前我國居民消費信貸滲透率(剔除房貸的狹義消費信貸/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仍然處於較低水平,2019年錄得36%,遠低於同期美國的67%,大體相當或略低於美國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水平。2017/18年消費信貸的野蠻生長期,年均居民消費信貸滲透率在5.5-5.6%的水平,2019年市場調整和居民槓桿率問題導致滲透率下降至2.1%。向前看,我們預計中性情景年均消費信貸滲透率為3.0%。基於以上假設,中性情景對應2030E消費信貸市場規模為66萬億元,相當於2019年的4.5倍,CAGR分別為14.6%。

Q4:未來消費金融市場的競爭格局?

傳統機構與Fintech目標客群重合度明顯提高,行業競爭加劇。市場一般觀點認為,非銀行機構目標客群下沉,貸款金額更小,與信用卡目標客群重合度低,不構成激烈的競爭關係。但我們認為,中國調整後人均持卡數量已經接近主要發達國家水平,預計兩者目標客群重合度已經大幅提高。另外,信用卡或銀行的潛在年輕客群逐步適應支付寶等APP,未來客戶遷徙成本是銀行機構不得不考慮的議題。

圖表:網際網路銀行機構盈利能力高於傳統銀行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最後,目前消費金融市場進入調整期,增長中樞放緩至10%+,參與機構更加強調提高市場份額。

圖表:Fintech大幅提升其消費信貸市場份額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風險控制、金融監管、場景/流量是決定未來消費信貸市場格局的決定因素。銀行機構資金成本端優勢仍在延續,但場景/流量劣勢逐漸顯現,主要表現在獲客、大數據風控等方面。我們認為,風險控制是信貸業務的根本,決定企業能否基業長青,本輪消費信貸不良周期和近期疫情是行業一次重大壓力測試;信用卡和花唄借唄等消費信貸產品有相似的功能特質,但牌照差異決定了監管力度,功能監管趨勢能否推動相關政策趨同值得關注;場景/流量決定了未來客群規模和市場份額,處於明顯劣勢的傳統銀行機構亟需考慮突圍破題。

壓力測試期,預計部分機構退出市場

本輪不良周期和疫情是對消費信貸市場各類參與機構的一次壓力測試,我們預計缺乏風控能力的機構將陸續退出市場,疫情後競爭格局更加清晰。

2018年共債問題爆發,諸多P2P平臺破產出局,2019年底P2P運營平臺343家,較峰值減少90%,同期待還餘額4,915.9億元,較峰值減少5,775.8億元。

圖表:該輪不良周期中P2P平臺大量倒閉出局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網貸之家,中金公司研究部

相較銀行、Fintech頭部機構,諸多消費信貸公司在資金成本、客戶結構和客戶數據維度方面處於相對劣勢,逾期率較高且波動性明顯。

圖表:銀行負債成本優勢明顯,以期初期末平均餘額計息負債成本率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沒有2015年之前的數據,計息負債期初期末平均餘額使用期末餘額代替

對比銀行信用卡分期ABS和消費金融公司發行的個人消費貸款ABS的逾期數據,2020年3月底兩類ABS的底層資產逾期率都有明顯上升,消金公司ABS底層貸款逾期率8.4%,環比提高2.6ppt,信用卡分期ABS逾期率3.3%,環比提高1.7ppt,但是消金公司ABS逾期率超出信用卡5.1ppt;2019年末招聯消金、捷信消金的不良率以及趣店和宜人貸的逾期率數據也高於上市銀行。

圖表: ABS逾期貸款佔比對比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ABS逾期1-30天貸款佔比對比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傳統機構亟需突破場景/流量難題

Fintech頭部機構的場景/流量優勢明顯。社消總額中網上商品和服務零售總額佔比延續走高趨勢,2019年錄得28.8%,阿里、京東等機構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消費場景與信貸需求能夠有效匹配,場景/流量轉換客戶的流程效率優於傳統銀行機構。

圖表:支付寶、微信、京東、主要上市銀行APP月活對比

資料來源:萬得資訊,中金公司研究部

註:上市銀行APP選擇2019年2月月活人數最高的十個App。

以微眾銀行為例,2019年底服務的有效客戶數達到2億,比年初增長68%,覆蓋了31個省、市、自治區的近600座城市。客戶數與披露零售客戶數的銀行相比,僅次於工行、農行和郵儲,超過招行(1.4億),場景/流量優勢明顯。

圖表:從無到有,微眾銀行貸款規模快速增長,五年時間規模發展至大中型城商行水平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自建線上場景難度較大,未來更多在於合作。過去幾年,部分銀行曾嘗試過自建場景,以「融e購」app為例,月活數據增長緩慢,2019年底月活突破100萬,2020年2月又下降至70萬,與支付寶基數龐大且穩定增長的十億級月活客戶相差甚遠。我們認為,自建場景對於銀行而言可行性較低,通過類似「聯合貸款」的形式進行合作更為可取。

金融監管政策差異,影響經營成本和客戶體驗的變量

傳統銀行機構、Fintech、消費金融公司提供了相似功能的產品服務,但監管政策有較大差異。向前看,我國監管趨勢愈發強調功能監管,監管政策趨同是較大概率事件,這將深刻影響消費信貸市場參與機構的經營成本和客戶體驗,進而影響或改變市場競爭格局。其中,獲客成本和用戶體驗差異巨大。類信用卡的信貸產品,如螞蟻花唄、微粒貸等,其開通流程相對簡單,用戶線上一鍵申請,之後由系統直接綜合評估給出審核結果,無需人工幹預,整個流程可以完全線上操作,流程所需時間和客戶體驗較優。

相較之下,銀行信用卡申請流程繁瑣,即使銀行推動流程簡化。根源就在於監管制度不同,監管要求銀行信用卡發放過程中銀行工作人員必須做到「三親見」,即親見本人、親見申請資料原件、親見本人籤名,所以無論是銀行工作人員上門面籤還是客戶到銀行網點面籤,都無法繞開線下的環節,影響了客戶體驗,整個流程耗時較長。

圖表:相較網際網路信貸產品,信用卡申請流程更加複雜、獲取難度大

資料來源:公司官網,支付寶APP,中金公司研究部

銀行機構可申請消費金融公司牌照,覆蓋長尾客群。信用卡申請條件相對嚴格,部分年輕優質客群早期可能轉向Fintech提供的類信用卡產品服務,長期使用成為習慣,後期銀行遷徙客戶成本較高。因此,我們建議部分機構可以考慮通過消費金融公司牌照覆蓋未來客群。

相關焦點

  • 中金公司:抓住高頻消費和提供便利性是超市門店獲客的利器
    圖表: 2019年線下超市行業市場規模4.7萬億元資料來源:Euromonitor,中金公司研究部圖表: 2019年8.6萬億元超市相關行業的渠道結構資料來源:Euromonitor,國家統計局,中金公司研究部龍頭公司市場份額尚低,競爭格局較為分散中國超市行業參與者眾多,競爭格局較為分散,存在較大整合空間。
  • 玖富蠟筆分期CEO邵長春:消費金融平臺的風控邏輯和未來布局
    作為國內知名的消費金融品牌,玖富蠟筆分期CEO邵長春受邀參與本次大會,並在大會上發表了「消費金融平臺的風控邏輯和未來布局」的主題演講。本次大會以「從0到1」為主題,以「消費金融,因你而美」為方向,從資金來源開始,涵括場景獲客,用戶體驗及業務創新,貸前風控、貸後催收與不良資產處置等金融議題,會議現場匯聚了來自政府協會、銀行、電商、消費金融公司、大數據、徵信公司等行業的600餘名參會代表,開啟了一場全方位的思想盛宴。
  • 中金公司:食用油行業匠心積澱 迎接黃金時代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中國食用油行業市場規模約3,000億元,規模大,機會廣闊。依託消費升級,我們判斷食用油行業未來趨勢將是包裝化、品牌化、高端化,並由此帶來行業規模及盈利中樞的持續抬升。行業競爭格局集中,平臺型企業致勝:食用油行業競爭格局高度集中,在企業、品牌、小包裝三個維度上,行業前三名市佔率分別達到58%、54%、62%。我們認為高度集中的格局,體現出龍頭企業對產業鏈的全程把控能力,上遊壓榨環節強調效率,下遊產品環節側重消費品打造。
  • 中金全解析網紅經濟:場景革命提效賦能
    圖表: 中金網紅經濟研究框架資料來源:中金公司研究部網紅經濟帶來場景革命,產業鏈高速成長網紅經濟具有社交互動性強、精準觸達目標群體、高效轉化等特點,其快速崛起對傳統商業邏輯帶來變革與重構,2019年我國網紅經濟的整體市場規模超過
  • 蠟筆分期深耕教育分期 場景、風控兩翼缺一不可
    場景無疑將繼續輝煌。監管層面鼓勵有消費場景的網際網路信貸,因為資金去向更加清晰,有利於風控。而場景化金融是一片十分龐大的市場,下面又包括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細分領域,想想貫穿、遍布生活生命中的消費場景有多少,就可以想像這個市場有多大,只要有消費的地方都有做分期的可能,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在這些細分場景中,比較熱的有3C、醫美、旅遊、購車、教育、家裝等等,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有可能是萬億級的市場。
  • 中金醫療健康2021年展望:創新驅動成長 品質驅動消費 本土走向國際
    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雖然醫保控費每年都在進行,但我們預計醫保支出未來仍將保持雙位數增長,行業長期成長性無憂。從機構配置角度來看,經歷了2020下半年的調整,機構醫藥持倉都處於低位,隨著創新藥醫保談判的結束,板塊見底,我們預計後續整體配置有望持續提升。醫藥細分板塊依然會高度分化,成長性為核心因素,我們提出的三大方向是:創新驅動成長,品質驅動消費,本土走向國際。
  • 中金公司:複合調味品處於黃金賽道 龍頭崛起 景氣正當時
    我們預計,未來隨著調味品工業化、便捷化的發展趨勢,調味品品類有望趨向多元化、功能化、標準化,複合調味品的獨特優勢有望使其受益於消費趨勢的轉變。  ;4)西式複合調味品和其他品類:基於此兩品類消費場景假設 圖表: 火鍋調味料和中式複合調味料零售端渠道劃分(2019年)資料來源:頤海國際,天味食品,中金公司研究部火鍋調味料行業: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達584億元火鍋調味料市場高速增長
  • 風控隨意 誘導消費
    原標題:風控隨意 誘導消費 摘要 消費金融風口之下,醫美分期悄然興起。然而,看上去很美的消費方式背後,暗藏諸多隱憂。
  • 馬上消費金融大數據應用與風控技術部:揭秘大數據風控實時審批系統
    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快速發展,在金融回歸本源大趨勢下,線上線下的大量消費場景得到開發,但風控始終是消費金融發展的基石,在越來越強調普惠金融、服務效率、用戶體驗、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當下,消費貸款的審批對IT系統尤其是對核心風控決策系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和挑戰。
  • 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6家證券公司納入首批並表監管試點範圍
    原標題: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6家證券公司納入首批並表監管試點範圍 摘要 【中金公司、中信證券等6家證券公司納入首批並表監管試點範圍】中國證監會3月27日表示,
  • 中金公司:預計能源消費總量或在2060年達到67.3億噸標準煤 增速...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摘要碳中和目標加速中國經濟和能源轉型。我們認為隨著碳中和目標的提出,中國未來能源轉型發展的方向已經確定。資料來源:能源局,部分核電、光伏、風電公司年報,中金公司研究部3、三大因素決定風光成為主體能源製造業屬性+技術迭代帶來的可再生能源成本優勢傳統能源:資源屬性制約可經濟開發空間,成本穩中有升。
  • 風控面前屢屢失守 醫美分期「富貴險中求」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車寧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相較於其他分期場景,醫美分期更加依賴於催收,行業整體逾期率陡然升高。再加上疫情爆發後,人們對線下醫美項目的消費需求被抑制,多項線下業務也隨之遇冷。另一方面,疫情也影響了醫美行業主要客群的收入,無形中加劇了催收的難度。」但也有樂觀者認為,疫情只是「休止符」。
  • 海爾金控成中金公司第二大股東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入股
    至此,海爾金控將成為中金公司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5%。中央匯金持股46.2%,仍是中金公司第一大股東;騰訊控股持股4.95%,為第三大股東;阿里巴巴持股4.84%,為第四大股東。海爾金控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海爾與中金公司在財務顧問、跨境併購、引進戰略投資者等方面有著超過10年的合作歷史。
  • 消費金融信託常見交易結構及風控措施有哪些?
    來源:金融界信託作者:信託專家之前我們了解了什麼是消費金融信託?這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消金業務模式,及風控措施。目前消費金融信託的業務模式主要包括助貸模式(無場景消費貸款模式以及場景消費貸款模式)、流貸模式以及ABS模式3大類。
  • 百家風控公司揭秘系列8|掌控支付場景及億級消費數據的新國都&信聯...
    (一個比較成熟參考場景就是類似小米全套的智能家居)2017年11月14日,新國都轉讓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拿科技」)股權。大拿科技發展狀況無法滿足新國都未來業務協同需求,且標的新國都暫無盈利預期。
  • 消費金融場景困局:風險暴露端倪
    來源:貝果財經消費金融場景困局本報記者/劉穎/張榮旺場景為王,已經成為了消費金融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一方面,場景對於消費金融的獲客和風控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消費場景決定了圈定怎樣的客群、平臺提供服務的成本和資金的最終流向。另一方面,場景中的合作方頻「遇雷」也給消費金融機構敲響了警鐘。
  • 分期樂「網際網路+金融+消費場景」成校園市場隱性冠軍
    消費金融典型的代表有銀行,他們更多的是在線下的門店裡面植入服務,如果用戶需要分期,他們來辦理。這種效率太低,是一個1.0的消費金融模式。獲客是守株待兔式的,流量主要來自於線下。所以在傳統消費金融領域,所有的公司都是非常的龐大和臃腫。 而分期樂是自己做了一個消費場景,通過網際網路電商的方式,搭建了一個商城,通過網際網路來連接各個消費者。
  • 中金公司:全面剖析新能源電解液環節競爭堡壘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中金公司我們全面剖析了電解環節的競爭壁壘,並復盤了LiPF6 2015-2017年與本輪的漲價周期。我們認為,LiPF6目前的供需偏緊加速具備縱向一體化能力的電解液龍頭的份額成長,短期利潤加速釋放,中長期份額提升可期且穩固,格局清晰。
  • 著眼「科技+風控」助力消費內循環 金美信消費金融榮獲「卓越金融...
    新發展:把握趨勢推動穩健發展面對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機遇與挑戰,金美信消費金融充分把握線上化、場景化的消費新趨勢,以低息、平價、親民的消費金融服務贏得市場,在普惠金融行業拐點期夯實基礎,穩紮穩打,實現放貸規模和用戶數量雙雙增長。2020上半年,金美信消費金融營業收入達2.40億元,淨利潤0.25億元,較去年同期有所成長。
  • 富勤金融:人工智慧在汽車金融風控場景應用的創新與實踐
    當前人工智慧與大數據在量化經營風險方面更加突出準確性,包含了五部分,其一,人工智慧優化大數據風控模型更能確立最好的大數據收集和解決方案;其二,幫助企業平臺建立更好的風控模型;其三,在信用評級和風險定價方面比人腦更具有優勢;其四,便於數據存儲和提供處理方案;其五,更容易把所得到的相關風控要素集成到客戶數據化終端,提高客戶體驗感及公司運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