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的背後,是學校管教的缺失,還是學生心靈扭曲的發洩?

2020-12-16 張媽育兒經

文\張媽

編輯\張媽

「校園暴力」一直是近年來的高頻詞彙,校園暴力事件更是頻頻發生。儘管學校出臺各種處分政策,仍然沒有辦法有效地保護孩子不受到傷害。最令老師和家長頭疼的事情無非就是在學生遭受校園暴力後往往不敢向老師和家長訴說,只能選擇獨自承受著校園暴力所帶來的的心理創傷,獨自在角落黯然神傷。

小案例

小郭是一名初三學生,她學習優異長相甜美,是老師眼中「好學生」的代表人物。在一天放學後她就被班裡的「小太妹」給盯上了。這天,小郭像往常一樣走著小路回家,突然被班裡的一群「小太妹」給圍住了,她們不由分說地便開始毆打小郭,嘴裡還念念有詞「讓你幫我不作弊,讓你向老師說我沒交作業!」

在持續了一個多小時的毆打後,終於在路人發現後停止了這場校園暴力事件,小郭也在此次校園事件中左臉留下了疤痕、右耳也因此失聰導致一輩子需要帶著耳蝸,從此留下了極大的心理創傷,變得恐懼學校恐懼學習,一個「好學生」在校園暴力中就此隕落。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呢?

學生發洩不良情緒許多學生因學習不好,被老師批評的同時又被家長批評。長此以往導致心中積怨頗深,便容易對學習好的學生產生仇視心理,而且也會本著「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我學習不好我也不允許別人好過,便欺負學生來發洩自己對老師對家長批評教育的不滿。

未成年人犯罪成本低廉我國現有的法律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違法不追究責任,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犯尋釁滋事罪不追究刑事責任,未成年學生在毆打他人後往往只需要賠償醫藥費和向受害者道歉便能了事,這也是助長校園暴力不良風氣橫行的原因之一。

那麼該如何有效地防止校園暴力的發生呢?

加大處罰力度

校方應該針對校園暴力施害者的相應校規,加大處罰力度讓明知故犯的學生想要實施校園暴力的同時也要掂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承受得起處罰,必要的時候校方也應該勒令施暴者退學或者轉學,這也是最有效的辦法,達到殺雞儆猴的效果。

在學習中加入校園暴力的心理課程老師應該定時為孩子做心理疏導,讓一些長期遭受批評的學生心中扭曲的心理得到及時的矯正,內心中的怨氣得到抒發,同時老師們可以在課堂上讓同學們知道相互尊重,在學習過程中發生爭執的話要互相包容等。

校園暴力又會給孩子帶來什麼影響?

心理出現問題校園暴力給受害人帶來的是心理和生理的雙重打擊,它最可怕的一點就是這樣的時事件重複出現的機率非常高,校園暴力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當「不良學生」盯上某個學生的時候就會長期的對其進行辱罵毆打,長此以往,這些飽受「校園暴力」侵害的學生的心理壓力逐漸變大,開始變得自卑懦弱,本來一個開朗的人或變得內向起來,也會因為精神壓力過大從而導致無法得到正常休息影響學習。

恐懼學校,逃避學習孩子遭受到校園暴力後,每天上學時都會提心弔膽,生怕再次遭受到校園暴力的侵害從而產生厭學的心理,他們會恐懼去學校和逃避學習,同時學習成績也會出現直線下滑

張媽有話說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的背後應該引發我們的思考,究竟是當今社會不良風氣橫行,還是法律法規未明確校園暴力應該承擔什麼責任,又或者是家長應注重對孩子良好心態的教育?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從源頭解決校園暴力,那麼就只有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必要時候懂得反抗,而不是一味的忍讓導致長期被校園霸凌。

我是張媽,有喜歡我文章的讀者歡迎你們點讚關注我,我將持續更新育兒方面的文章,與大家共同進步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校園暴力,是學校的放縱還是家長的疏於管教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是關於校園暴力的問題。湖北15歲男生疑遭校園暴力致死,8月25日20時許,湖北省襄陽市東津職教中心高一新生小陳(化名)在襄陽市智投匯文綜合高中參加軍訓時死亡,29日,一網友爆料稱小陳是在寢室被3名學生圍毆致死。
  • 2020山東事業單位面試熱點:校園暴力
    參考答案:近年來,不斷有校園暴力事件發生,被欺凌者面對欺凌暴力時往往束手無策。因為大多數暴力行為的實施者為未成年,無論是校方還是公安往往採取不處理的態度。致使暴力不斷升級,影響越來越惡劣。對於校園暴力絕不能敷衍了事,必須嚴加管控。
  • 暴力管教使人產生扭曲的天主形象(附音頻)
    作者丨金秀章七(4)暴力管教使人產生扭曲的天主形象.00:0010:08添加話題另一個讓孩子與父母產生情感疏離的是父母的暴力管教,無論是語言上的,還是肢體上的暴力,都會對孩子有很深的傷害。小孩子會將父母對自己的錯誤管教當成天主對待自己的方式;把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也當成天主對自己的態度,也會當成他人,甚至自己對自己的態度。指責、批評,甚至暴力,也會讓孩子對自己產生不信任、失望,使他們的自我形象產生扭曲。如果嬰兒在這一階段得到足夠的愛,就有可能建立起基本的信賴,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世界和天主,對生活有積極的嚮往,形成其希望的根基。
  • 面對孩子遭受校園欺凌暴力問題,學校、老師、家長該怎樣做?
    校園暴力問題近年來引起社會的普遍關注,據《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校園霸凌最常出現在初中階段,其次是小學、高中,校園霸凌最容易發生在學校廁所、宿舍等私密場所,五成校園暴力案件因瑣事而起。學校學校作為校園暴力發生的主要場所,在預防和管控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筆者認為應當重點加強思想品德、法制教育、心理輔導等工作,樹立良好的校風。尤其重點關注作風不端正的問題學生,發現苗頭及時疏導,預防不良事件的發生。
  • 初三女生遭多名教師毆打,校園暴力的背後,是家長的「冷漠」
    校園暴力多指學校內外,師生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等手段對另一方造成的身體和心理傷害、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的事件貴州省餘慶縣,一名初三女孩遭到學校多名老師毆打事件,再次讓校園暴力這一老生常談的問題回到人們的視野當中
  • 校園暴力的現狀、成因及預防對策
    2.三職類學校比例遠高於普通中小學校園暴力犯罪案件中,有近70%的案件發生在三職類學校,普通中小學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較少,但這並不意味著普通中小學的校園暴力事件少,只是暴力所造成的後果沒有達到刑事案件的標準,其中也有事後學校息事寧人沒有報案的因素。
  • 校園「暴力文化土壤」是怎麼形成的
    如果我們的學校教育中,能少一些應試教育,多一些人文教育,讓包容、友愛、善良、同情等人類美好的情感佔據青少年心靈,校園暴力事件無疑會減少很多。近日,又一段校園暴力視頻在網絡上轉發。姑且不談這場暴力事件的雙方孰是孰非,單看七名中學生施暴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瘋狂」,就足以令人心寒。而被打者在5分多鐘的時間裡,接連遭遇搧耳光、拳打腳踹卻始終不敢還手,也難免讓人心生「怒其不爭」的怨氣,為什麼不奮力反擊,或者嘗試逃跑、呼救?這起校園暴力事件的背後是一顆顆冷漠的心。「同學」這個在現代人際關係中分量很重的詞語,在校園暴力者心目中不值一提。
  • 學校不宜設立「發洩室」為學生緩解心理壓力
    有學校為了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竟然設立專門的「發洩室」,讓學生在「發洩室」裡暴打具有特定含義的「偶像」,這「偶像」可能是校長,也可能是老師。我們不難設想,讓學生在「發洩室」裡學生猛打「偶像」的行為,雖然可以暫時「消氣」,但誰又能保證在「發洩室」裡打順了手的學生不會將其移植到現實生活中來,轉而成為暴力的「發源地」。
  • 杜絕校園暴力,年齡小不應成「護身符」
    近日,一段浙江寧波學生被扇巴掌、棍打的視頻在網上流傳。12月19日,寧海縣教育局發布通報,對涉事學生以尋釁滋事依法處以行政拘留10日處罰,因兩人未滿16周歲,不執行行政拘留。另一名涉事學生不滿14周歲,依法不予以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通報一出,引發網友熱議。
  • 校園暴力大數據揭示了什麼?
    司法機關發布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揭示了校園暴力案件的一些帶有規律性的特點,有關部門可以據此編寫預防校園暴力的指導手冊,同時這也啟示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有必要對本地和本校發生的校園欺凌、暴力案件的成因進行梳理,針對比較集中的問題,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引導。
  • 廣東13歲女生遭暴力摑掌:面對校園霸凌,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校園欺凌與校園暴力之間只存在量的差異,沒有質的分別。校園欺凌主要表現在欺負弱小的同學,使其在身體和心理上受到侮辱和傷害。校園欺凌都是重複發生的,絕對不是單一的偶發事件,欺凌者隨著受害者的「懦弱、無助」,父母的不加管教,而逐漸加大攻擊力度。
  •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作為父母的我們,該如何有效地預防悲劇的發生
    這位父親的做法無疑值得稱讚,也值得很多家長學習,有時候校園暴力發生的背後,就有一對不作為的父母。校園暴力屢禁不止,那麼作為父母的我們,該怎麼去面對或者去對待這樣的校園暴力呢?特別是在家庭當中遇到一些情緒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對著家長去發洩自己的情緒,他們會把情緒帶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向身邊的小夥伴去發洩,向身邊比自己弱的人去發洩,見他們就形成了一種習慣。這也是形成校園暴力的重要原因。
  • 韓國校園暴力事件頻發 誰之過?
    更令人震驚的是,施暴學生讓受害者跪坐在地後拍下照片與朋友分享,並有恃無恐地問朋友「夠嚴重嗎?會進(監獄)嗎?」隨後,這張受害者渾身是血、低頭跪地的照片在網絡上瘋傳,惡劣程度震驚世人,引發群憤。 近年來,校園暴力事件在韓頻現,網絡上流傳大量的學生暴力視頻。暴力手段、情節之惡劣,觸目驚心。
  • 「校園暴力」不僅限於動手打架,這一種校園暴力,傷孩子更深
    1天, 女兒從學校回來後一直悶悶不樂,撅著嘴問媽媽:&34;。媽媽感到奇怪,不知道孩子為什麼這樣問。孩子說:&34;今天分組打掃衛生的時候,幾個男同學在背後笑說:&34;這是赤裸裸的校園暴力,儘管沒有動手打架,但它對孩子的傷害不言而喻。無論孩子有什麼缺點,都絕不應該成為校園暴力的原因。
  • 校園暴力何時休?
    一直以來,校園暴力和校園凌霸都是讓整個社會擔憂的事。而發生的校園的凌霸和暴力事件也並不在少數。韓國電影《懲戒者》的原型就是廣東人李創發。他從小學開始被校園凌霸,長達6年。因為膽小,他被毆打,潑墨水,扔垃圾石頭。放學被追到公路,踩壞書包,文具盒,被彈弓打眼睛,被脫褲子羞辱等等。
  • 語言暴力:長期被忽視的校園暴力形式
    老師給學生戴上「差生」頭銜,是否屬於校園暴力行為?主要應該看教師的行為是否對學生產生危害、危害達到了怎樣的程度。一、語言暴力屬於校園暴力,是一種精神傷害。了解一下「校園暴力」的幾種形式:1.語言暴力:通過語言上的欺負、譏笑、貶損、詆毀、造謠等來刺傷別人,使別人精神壓力增大,心理嚴重受挫和扭曲,喪失自我感。2.關係暴力:對某個人排斥和拒絕,讓他覺得被孤立。這種暴力通常通過語言暴力進行表達。3.肢體暴力:通過拳打腳踢砍傷打殘學生。如高年級學生或老師虐待、毆打弱小者,比如搶奪同學的物品、勒索同學的錢財。
  • 開學季丨共同努力,防範校園暴力!
    新學期已經開始,關於學生參與校園暴力、學生被校園暴力侵害的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校園暴力不僅給社會帶來危害,也給青少年健康成長帶來消極的影響。校園暴力的危害校園暴力對於學生、家長、學校各方面都會造成嚴重不良影響
  • 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是奮起反抗還是默默承受?
    ,相信有50%以上的人學生時代都受到過校園暴力,只不過有的很輕微,造成的後果不嚴重。,除了嫉妒之外就是為了發洩自己的情緒,於是在校園當中釀成了一個又一個的悲劇。據說還是跆拳道黑帶,還打過其他同學。班主任也知道,處理過,家長會都說過,過後還是打人!我這個局應該怎麼破呢?國家現在嚴厲禁止校園暴力,校園霸凌,作為家長卻沒有好的辦法。以前總是讓孩子碰到危險跑開並告訴老師,但是現在看來並不是一個好的方法,難道讓他拼命反擊對方的方法對嗎?
  • 校園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最近上映的《悲傷逆流成河》可謂是火了一把,演員們精湛的演技,將我們帶入到電影裡面,讓我們能更加直觀看到校園暴力帶來的危害。校園暴力真的很恐怖,當它真正發生在某個人身上,影響的會是這個人的青春,甚至是一生。
  • 校園欺凌:每個霸凌者心裡,都住著一個魔鬼
    校園欺凌再次上的熱搜:全世界每三個學生就有一個曾遭欺凌。長久以往,校園欺凌和網絡暴力一直是社會發展路上的兩顆毒瘤,等到群眾意識到這兩顆毒瘤的危害性時,它們已經對社會有了嚴重危害,不再是一個"微創手術"就能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