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後內地現考生父母離婚潮 立案數達考前數倍

2020-12-25 搜狐網

  一年一度的高考,影響著多少家庭。就連離婚,也因「為了孩子」而選擇避開高考,高考之後考生家長進入「離婚潮」。

  記者統計發現,多年來這一現象一直存在。以離婚案件最多的朝陽法院為例,2009年至2011年,每年高考結束後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件都有較大增長趨勢。2011年最明顯,高考後的20天是高考之前20天離婚案件立案數的2.3倍。

  法律人士分析,一方面考後離婚是為了不影響孩子學習,另一方面,高考前起訴離婚被駁回的可能性大,有法院判決明確將「高考」作為不準離婚的理由之一。

  現象調查

  法官:高考後考生家長離婚案增多

  日前,記者從本市多家基層法院了解到,高考結束後,離婚案件立案進入高峰期。

  多名立案庭法官告訴記者,6月11日是高考結束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從6月11日至13日,立案庭受理的離婚案件比往常多。而在遞交訴訟要求離婚的當事人中,四五十歲的中年人約佔七成。

  「雖然從訴狀上看不出他們一定是高三考生的家長,但從往年民事審判庭反饋回來的信息看,6月份突然增多的離婚人群中,高考生家長佔了較高的比例。」一位不願具名的法官說。

  由於轄區內人口眾多,朝陽法院是本市辦理離婚案件最多的法院。

  經過數據統計記者發現,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每年高考結束後的20天,比之前的20天,法院受理的離婚案件數都有較大的增長趨勢。其中2011年最為明顯,高考後的20天,是高考之前20天離婚案件立案數的2.3倍。

  記者從通州、大興等其他多家基層法院也了解到類似的情況。其中大興法院2011年的數據最具代表性:高考前20天,該院受理的離婚案件只有38件,而高考之後的20天受理離婚案件145件,是之前的3.8倍。

  「離婚潮」持續到7月,從8月開始減少,逐漸回歸正常。朝陽法院的統計數據表明,2008年至2011年,高考之後的20天,與下個月同期的立案數都在205到235件之間;再下一個月同期,立案數則降到154到173件之間。

  多名從事民事審判的法官告訴記者,雖然法院的資料庫無法對「每年有多少高三考生家長離婚」進行準確統計,但從多年來的辦案經驗看,6、7月份離婚案件激增,其中相當一部分案件的夫妻雙方確實是高三考生的家長。

  婚姻登記處保安:

  辦離婚中年夫妻佔一半

  日前,記者聯繫了東城、西城、豐臺、海澱、昌平等各區婚姻登記處,了解「高考後家長進入離婚潮」的現象,得到的回應是「沒有相關統計」、「涉及個人隱私」等。

  昨天,記者來到海澱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實地走訪。該登記處的執勤保安告訴記者,這些天,每天大約有20對夫妻來辦理離婚手續,其中40歲以上的中年夫妻約佔一半。

  「前一陣,來辦理離婚的還是年輕人多呢。就這幾天明顯感覺中年夫妻多了起來。他們辦手續都很快,也不像年輕人那樣大吵大鬧,感覺早就在家商量好了。」該執勤保安說。

  各地情況

  媒體報導:

  孩子上大學父母辦離婚

  記者發現,從2009年以來,遼寧、湖南、青海、天津、重慶、山東、浙江和河南等多個省市的媒體,都曾報導過「高考後家長進入離婚潮」的新聞。

  據《瀋陽日報》報導,「高考結束一周以來,45周歲左右的離婚夫妻明顯增多。工作人員表示,近年來每年的7、8月份都能迎來一個離婚的小高潮」。

  《今晚報》曾報導,天津市內六區婚姻登記部門的統計資料顯示,7月中下旬,辦理離婚登記的夫妻數量是上半年離婚數量的總和,其中有相當多是在孩子考上大學後離婚的。

  《重慶晨報》報導,「記者走訪重慶主城各大婚姻登記處了解到,隨著高考錄取工作的進行,考生父母的離婚率也在增高。」

  人群特點

  考前偷偷諮詢

  考後起訴離婚

  日前,記者採訪了以離婚案件為主要業務的5位律師。有律師告訴記者,高考前一周,通過電話或上門諮詢離婚事宜的當事人每天有六七個,明顯多於平時。而這些當事人,高三考生家長佔到近一半。

  「一般離婚案,當事人都會先問能不能離;而這些當事人似乎和對方就離婚早有默契,一上來就問財產分割的事。如果不是財產問題扯不清,他們可能直接就去民政局了。」北京市中廣維天法律服務所主任蘆爭說。

  據了解,經過諮詢解答,這些當事人往往會在孩子高考前悄悄請好律師,高考結束後,再由律師陪同到法院起訴。

  庭上不爭不吵離婚態度堅決

  相對於一些年輕夫妻在離婚案庭審中情緒激動、互相指責,「家長離婚案」的最大的特點是情緒平穩。

  一名民事審判庭法官告訴記者:「無論是遞交訴狀,還是法庭陳述,你聽不到激動的聲音,看不到激動的神情。在法庭上,雙方即便面對較大的財產爭議,也都一臉嚴肅地、用一種很低沉的聲音對話。」

  承辦了幾十年民事審判案件的大興法院黃村法庭庭長田桂清表示,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這些夫妻的感情早如一潭死水。但另一方面,與年輕人離婚的衝動性相比,他們的離婚態度很堅決,幾乎所有的被告都同意原告的離婚請求,雙方都表示自己已經考慮了很多年。

  典型

  案例

  在法官的幫助下,日前記者聯繫到多名「高考後離婚」的家長。但出於個人隱私方面的考慮,這些人都明確表示拒絕接受採訪。記者為此請多名法官、律師對他們辦理的「考後離婚案」進行了介紹。

  女方:

  聽到女兒高考後說的話

  忽然特別想哭

  大興法院黃村法庭庭長田桂清:一次,開庭後女方告訴我,高考結束後,她和丈夫聽女兒說考得不錯,這才踏踏實實地來到法院。她說她和丈夫早就沒了感情,孩子上初三的時候,就約好等孩子考上大學就離婚。

  女方說,孩子高考後興奮地對她說:「媽媽,我住校以後就不總回家了,你和爸爸要好好地過『二人世界』」。聽到這句話,她忽然特別想哭。

  快宣判的時候,兩人把實情告訴了女兒。女兒開始以為父母在開玩笑,後來就掉眼淚了。哭了一會兒,孩子說:「我尊重你們的選擇,希望大家以後還能經常聚聚。」

  「現在終於可以放心地過自己的生活了。」拿到離婚判決後,女方笑了。

  男方:

  為不影響孩子高考

  推遲到6月底起訴

  北京市雙利律師事務所律師劉琳:李先生的兒子19歲,考上了北京一所重點大學。開學前,夫妻倆提醒孩子好好學習、照顧好自己,但繞來繞去,有句話總也說不出口——他們打了離婚官司,已經快開庭了。

  「兒子考上大學了,大家都無所謂了。」男方委託我的時候說,離婚是他4月就決定了的,只是為了不影響兒子備戰高考,才推遲到6月底起訴。

  李先生說,為了不影響孩子的高考,兩個人說好吵架一定要背著孩子。

  李先生告訴我,最開始他一想到這事就覺得憋悶,後來想開了,前半生是為了孩子活著,等孩子一上大學,就要為自己的幸福著想。

  原因分析

  一是怕影響高考二是孩子成熟

  通州法院的一位法官告訴記者,家長「高考後離婚」,原因很明確,主要是擔心考前離婚影響孩子學習。同時,孩子上了大學基本已年滿18周歲,已經心智成熟,且上了大學以後多數會住校,不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也會變小。

  另外,孩子上大學住校後,感情淡漠的夫妻間僅有的交集也蕩然無存,失去了最後的感情紐帶。因此一方提出離婚後,另一方基本都會同意。

  高考前離婚案大多被判不準離

  在數據統計時記者還發現,在本市各區法院審理的離婚案件中,在判決書中明確提及「高考」二字的,2008年至今有152件。這些案件絕大多數都是在高考之前提起的訴訟。

  正因為如此,被告往往會在法庭上痛斥原告為了「個人私心」不心疼孩子,幾乎全部以「孩子正在高考」為由拒絕離婚。

  這152件提及「高考」的案件,絕大多數被法院判決不準離婚。朝陽法院2011年作出的一份判決書,明確把「高考」作為判決不準離婚的理由之一:「本院認為,雙方應積極面對婚姻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特別是雙方的孩子處於高考階段,作為父母應擔負起對孩子的撫養教育義務,給孩子營造一個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

  對此,律師劉琳分析說,家長選擇高考後離婚,保證離婚成功率也是考慮因素。

  心理專家說法

  高考前不離婚,對孩子一定有好處嗎?中天問明心理諮詢機構心理諮詢師王婧表示,不一定。

  王婧表示,備戰高考的孩子往往心理更加脆弱敏感,對他們而言,需要的是能提供和睦溫馨家庭環境的父母。如果父母感情破裂,關係冷漠,孩子很容易意識到,同樣會讓孩子心靈受傷,產生焦慮情緒。

  王婧認為,有意或無意間,很多父母其實在用「孩子正準備高考」作為逃避婚姻危機的理由。

  王婧表示,年滿18周歲考上大學,只能說明孩子生理上「長大了」,但不能作為他們心理成熟的標準。從家長緊盯的高中,進入相對自由的大學,沒人管吃飯洗衣、上不上課,這樣的環境本來就容易讓孩子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父母此時離婚,更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

  文/記者付中毛佔宇

相關焦點

  • 高考完,一群父母集體離婚
    01孩子高考之後,終於能離婚了高考的熱潮在慢慢退去,但高考後的離婚潮又來了。那些為了孩子不離婚的爸媽們,在高考後迎來了一次總爆發。一些考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之前,先收到了爸媽的離婚協議書暨南大學輿情研究中心的學者,對&34;和&34;的輿情變化趨勢和兩者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他們發現,高考後這幾個月,是一年中媒體關注和網民搜索&34;這個詞最多的時段。孩子撫養權、財產分割、離婚協議書等詞彙的搜索率,也都在這段時間內達到了高峰。
  • 高考後的「離婚潮」,註定會慢慢回落!
    每年高考後,最關心的就是考試分數和填報志願,其次是考後的父母離婚問題。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業,很多婚姻出現問題的父母對離婚避而不談,萬事都要等到高考結束後,據統計,每年高考過後,離婚都會突增,形成一個離婚的「小高潮」。
  • 數數高考中的烏龍事件
    又到了一年一度萬眾矚目的高考時期,高考對於十年寒窗學子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然而就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刻,儘管家長和考生們小心翼翼,每年還是免不了發生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烏龍事件。果然,今年的高考烏龍事件還是如期而至,下面和大家一起數一數今年高考第一天發生的「烏龍事件」:一 高考版的生死時速
  • 不高考可升讀香港高校,但這30名內地高分考生卻...
    教養女王建議家長和考生,非本地生在報考香港本地大學上面對很多未知因素,有一定「冒險性」,宜做好心理準備。香港主要高校DSE錄取分數,請點擊:香港高考狀元花落誰家?以下是關於香港DSE的基本介紹。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也被稱為「文憑試」及「DSE」。學生完成六年中學課程後可參加文憑試。
  • 高考結束後,該地區迎來離婚潮:一場考試,拆散了多少家庭?
    高考,對於12年寒窗苦讀的學生來說是釋放,而對於部分父母而言,卻是婚姻的解脫。每年高考後都是熱鬧非凡的討論各種學生成績、志願,但也有這樣一批家長,選擇了結束生活中的痛苦,走進了離婚大廳。在民政局上班的工作人員說過,「每年高考成績公布後,很多家長都平靜地來離婚。這樣的時候,勸也沒用,因為他們都商量好了。」
  • 高考後迎來「離婚潮」:孩子懂事地說,爸媽你們離婚吧
    每年高考一過,一直延續到9月份,還會有一個社會事件出現,那便是「高考後的離婚潮」。根據民政部的統計,導致的原因近80%是由於感情不和,此外還有家庭暴力、離家不歸等原因。常言道「知子莫若母」,但其實,孩子才是這個世上最了解父母的人
  • 高考後父母扎堆離婚?淺析又將迎來一波的「高考離婚族」
    關注貓夫人,看盡人生百態引言:你聽說過「高考離婚族」這個詞嗎?高考剛結束,孩子可能還沒來得及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社會又將迎來新的一股「潮流」,那就是民政局的「離婚熱潮」。每年6月份高考結束後,接下來的7月-9月份,則成了父母們扎堆離婚的「旺季」。
  • 高考後離婚潮警示:女人會為了孩子忍一陣子,但不會忍一輩子
    高考已經過去了一陣子,網上除了各種曬高考成績以外,有一個現象引起了網友們的注意。有些孩子家長竟然曬起了離異證書,低調點的則會在社交網站上發布一些傷感的語錄。這高考完,一年一度的離異潮算是開始了,也有很多網友不理解,明明之前夫妻兩個人好好的,一起把孩子供到了高考,怎麼說離異就離異呢?原來這都是夫妻兩個人的「默契」。
  • 高考落下帷幕,考生進入查分數、填志願階段,新羅警方提醒:高考招錄騙局多 考生家長需謹慎
    陷阱1:查分簡訊、「釣魚」網站竊取資料劉警官告訴記者,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後考生和家長想儘早知道高考分數的心理,通過向考生和家長發送帶有木馬連結的查分數簡訊,或是在網站上設置一個誘騙性的查分數木馬連結進行「釣魚」,一旦考生或家長點擊打開這些連結,木馬程序便會入侵考生電腦或手機,進而盜取考生的手機號、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資料,通過攔截獲取支付驗證碼的方式將錢款轉走。
  • 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送給父母的考前須知
    又是一年高考到,每當這個時候,家有考生的父母最煎熬,本文通過2位名人大作家對待女兒參加高考的心態分析和折射的道理,提出了父母的考前須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3年前,劉墉的女兒參加美國高考,劉墉送給女兒三個字「平常心」,後成文《給女兒的考前須知》。從各自的文章中,我們了解到兩種心態截然不同的父親。莫言的迷信。
  • 高考「迷信」的莫言和「平常心」的劉墉:送給父母的考前須知
    又是一年高考到,每當這個時候,家有考生的父母最煎熬,本文通過2位名人大作家對待女兒參加高考的心態分析和折射的道理,提出了父母的考前須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13年前,劉墉的女兒參加美國高考,劉墉送給女兒三個字「平常心」,後成文《給女兒的考前須知》。從各自的文章中,我們了解到兩種心態戴然不同的父親。莫言的迷信。陪考的當天早上,莫言看到喜鵲在窗戶外鳴叫時,他說是個「好兆頭」。
  • 萬名內地高中生參加「洋高考」 為刷分考5次SAT
    候考廳裡人頭攢動,考生隊伍延綿千米  對於打算到美國讀大學的高中生來說,這個國慶假期過得並不輕鬆。由於內地並無SAT(俗稱「美國高考」)考點,多數考生只能赴港趕考。本次考試有超過1萬人參加,約九成多是內地考生。考生中有已考過多次的刷分狂人,還有已被內地高校錄取卻選擇休學的心氣高考生。據悉,本次SAT的作文題為「是不是所有人都應該創新? 」  萬名考生擠爆展覽館  上午6點半,沃邦上海SAT考試團的成員在酒店大堂集合,一起出發到考點。
  • 數讀「陝西高考作文近十年高頻詞」|高考大數據
    這屆高三考生解鎖了高考延期、雲上網課、宅家自學、看直播複習等技能,當人生大考遇上疫情大考,真正是「壓力山大」,每天都過得好焦慮…… ?他們關心的有哪些不一樣?@城事智庫帶你數讀史上最「不平凡」高考年!02 疫情後高考,變化知多少?在新冠病毒的衝擊下,2020年高考罕見地延期一個月,調整至7月7日、8日舉行。高考雖推後,夢想不延遲。教育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高考報名人數為1071萬人,比去年增加40萬,在高職繼續擴招200萬後,整體的錄取率有望超過85%(這裡說的錄取率是專科和本科錄取率的總和,並不單指本科錄取率)。
  • 韓國高考疫情中啟動,考生數創歷史最低
    (原標題:韓國高考疫情中啟動 考生數創歷史最低)
  • 廣外南國:英語(師範)專業第一志願填報數為招生計劃數8倍
    8月19日,2020年廣東省普通高考本科批次正式投檔,招生錄取工作有序進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發布2020年在廣東省內普通文理科投檔情況。廣外南國商學院今年在廣東省招生1950人,其中文科1255人,理科695人。
  • 為高考加油丨高考考前指導及考前心態調適
    數形結合思想是高考最重要的思想,多從圖上找思路,從圖上找答案。用坐標思想解題時,可能要注意建立恰當的坐標系,如果定位不當,努力可能白費。代數法中要靈活運用換元法、參數分離思想、歸納思想、分析法、特殊點效應。函數問題無思路時,可能要從研究函數的性質入手,即研究函數的單調性、對稱性、關註定點。●備考前要多總結以前做錯過的題目,為高考作警示。
  • 香港理工大學2013年報考指南:內地考生繳費明細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幾年,香港理工大學的信息越來越受到關注,很多家長都開始考慮要將孩子送到香港去上大學,從每年的新聞報導中,我們也能發現越來越多的內地高考狀元也會選擇港校,香港高校的分數線更是直逼北大清華,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了解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教育在線現將去香港上大學一些基本問題進行匯總,
  • 去年高考數學維納斯,今年高考數學天壇數地磚,明年會有什麼梗?
    整體來看,除去全國卷一和江蘇卷的作文有所難度外,其餘的考卷,考生們都能找到話說,甚至有一些試卷的作文出題,還和考前人們預想的一樣。 高考的語文波瀾不驚,那麼下午的數學呢?畢竟去年被數學支配的恐懼,許多人還是歷歷在目。每一位考生的基礎不一樣,所以我們很難在正式出分前去判斷數學是難還是不難,不過今年的高考數學題卻被考生們給玩壞了。
  • 香港浸會大學2021/2022年度內地本科招生計劃現已接受申請!
    浸會大學2021/2022年度內地本科招生計劃現已接受申請!
  • 2018年高考考前注意事項,考生家長必看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到來,我想起了當年自己參加高考的情形,考前3個月父母在學校附近租房子照顧我,當時我不能理解他們,覺得很煩,如今隨著年紀的增長已經能體會到父母的良苦用心。由於高考的特殊性,很多家長比自己的孩子還緊張,其實大可不必如此,你們的緊張表現會無形中給孩子增加壓力。作為家長,應該平時多關心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不要臨近高考了再給他們施加太大壓力,而此時你們要起到的是「輔助」作用。那麼,2018年高考考前,考生家長應注意哪些事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