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磨人的申請季又要轟轟烈烈的開始了。我們都知道整個申請過程中,選校很重要。除此之外,文書的重要性也不可小覷。留學文書主要包括簡歷(CV)、個人陳述(PS)以及推薦信(Letter of Recommendation)。
雖然大學的招生標準和流程有差異,但是對於推薦信都相當重視。今天蒙圈兒就和大家說說推薦信應該怎麼寫。
推薦信的作用
語言成績、GPA、GRE 等標化成績在申請碩士項目起著重要重要的作用。但當我們面對的申請競爭者擁有和我們相似的、非常優秀的標化背景時,推薦信往往會成為展示申請者能力的另一項重要依據。
特別對於頂尖高校而言,標化成績往往只是他們用來縮小申請者範圍的第一道門檻,而推薦信則會在之後的篩選中起到重要作用。
根據2017美國學院錄取報告,我們整理出了對於影響2016年秋季國際學生不同錄取因素的側重比,不難發現導師推薦和任課教師推薦已經成為繼標化成績和論文寫作後第三重要的因素,其重要程度也已經超過學生興趣、課外活動、面試等因素。
「無效」的推薦信
申請的過程是複雜又艱難的,而對於絕大多數申請者來說,推薦信更是最艱難的環節之一。所以,我們需要考慮什麼樣的推薦信對我們來說才是最有利的。對大家來說,「最有用的推薦信」仍然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這裡,蒙圈兒要先為大家解釋什麼是「無效的推薦信」。
對於申請者而言,「錄取」是最重要的目標,從這種意義上來說,無效的並不是寫出申請者缺點的推薦信,而是從根本上無法幫助推薦者實現「錄取」目標的推薦信。
「有用」的推薦信
如何才能獲得一封最有用的推薦信呢?四個方面系要考慮:推薦信的策略、禮節、格式和內容。
策略:
我們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是找誰寫—如何在有限人脈裡挑選合適的推薦人?
知名度、業界評價、職稱……哪一個才是最重要的標準?萬一我熟悉的推薦人都不符合這些標準怎麼辦?相信很多申請者在尋找推薦人的初始階段就有過類似的煩惱,其實答案只有一個——這些並不值得煩惱。
為什麼呢?讓我們再考慮一遍推薦信的目的——
歸根結底,推薦信只是讓學校更加了解申請者,使學校確認「這個申請者是我們想要的學生」的一種方式。身份顯赫的「大佬」推薦人並不是萬金油,也並不是必不可少的。一位真正了解你的推薦人,才是對你最有幫助的。
我們需要考慮與推薦人建立可靠的、有深度的交流。這種與推薦人建立的交流當然是越早越好,至少要在申請季提前一年開始建立。
在實際的推薦信中,建議大家適當引導推薦人在開頭寫一段背景介紹,具體描述推薦人和申請者的關係,這樣可以使推薦信剩下的部分更具有可靠性和說服力。
內容:
關於如何引導推薦者寫適合項目申請的內容,這裡也有三個重要的要素。
1) 匹配申請者的目標項目;
2) 根據不同的目標項目,進行適當的修改;
3) 和具體材料相結合。
一般來說,高校會希望申請者通過各項材料展示出這幾種能力和特質:
在本科階段有著智力和知識技能的提升有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資質有分析能力和交流學術思想的能力領導力/創造力等
但是顯然,光說無用,「我認為這個學生非常棒」、「我發自內心地認為這個學生是個優秀的人才」這些誇獎並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高校希望的能力和特質也並不能通過教授的泛泛誇獎而得到有力的體現。
我們在推薦信中需要具體的案例細節和確切的觀察力作為支持,而這些都源自於申請者和推薦人長時間、深層次的交流溝通。
同時,在引導推薦人寫推薦信中,提示案例往往比概念更有幫助。與其籠統地拜託推薦人多多展示「領導力/創造力/專業素養」等概念性的特質,不如提示性地拜託推薦人在推薦信中描述申請者表現好的某個課程或是參與過的某些項目。
以及,好的推薦信並不需要堆砌過分華麗的辭藻,也不需要將申請者塑造的多麼完美全能。過於誇張的描述會使推薦信失去一定的真實性。比起一昧地誇獎,展現出申請者的在大學期間的成長過程往往更具有說服力。
禮節:
這塊主要想和大家說說怎麼與推薦人建立起聯繫,在申請季又需要怎麼溝通。
最大的訣竅就是——越早規劃越好。一旦確定申請研究生項目時,最好就要積極尋找周圍最有幫助的推薦人並建立長期且可靠地聯繫。如果此時已經大三,請務必在開始就保持坦率的態度,告訴推薦人你想申請研究生項目,確保推薦人願意並且有能力幫我們完成推薦信,這點非常重要。
當申請季來臨,請至少提前DDL三個月的時間,大膽的與推薦人溝通。提前三個月是為了保證申請人的時間也足夠充裕。千萬不要拖延到最後一個月,匆匆尋找不熟悉的推薦人。
良好的溝通過程應該是冷靜的、有規劃的,儘可能的做所有可以自己完成的申請步驟,並為推薦人提供充分的背景介紹,這樣可以使推薦人更清楚地明白他們需要為你做什麼,推薦信的效果也會更好。
格式:
第一希望大家注意的是,一定要注意查看申請的項目對推薦信有沒有明確的格式規定,如果有的話,請務必告知推薦人按照規定填寫。
第二條關於一些措辭禮節和模板。這裡希望大家注意的是,儘可能地以一種非常正式、真誠的方式展示推薦信,比如在推薦信中包含以下內容:
禮節性的詞彙,比如開頭的「尊敬的先生/女士」;結尾的「您誠摯的XX」如果可能的話,有推薦人的籤名包括推薦人的郵箱地址或其他聯繫方式如果可能的話,寫出推薦人最知名的論文具體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