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工作都想嘗試,但又做不長,怎麼破?

2020-12-25 騰訊網

1

基本情況

最近遇到一位客戶Nancy,本科學的網絡工作,她畢業兩年,換了5份工作,最長一份工作的時間不超過半年,短的只有幾天。

疫情期間她遭遇公司勸退,在經濟和前途雙困頓的情況下,她開始尋求職業規劃的支持。

Nancy上學的時候可以說是學霸一枚,考試總是名列前茅,獎學金也拿到手軟,工作後,能力也獲得上級認可,但很奇怪,她就是沉不下心來做一份工作,一旦覺得熟練了,她就會覺得沒意思,想離開。

這次疫情,公司的勸退對她的打擊不小,她開始反思,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她希望找到未來明確的發展方向,讓自己能夠長久地發展下去。

2

對未來的迷茫

Nancy是那種典型的「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客戶,似乎什麼都學得很快,什麼也都能做得不錯,但又什麼都沒辦法堅持下來,對未來的願景也是一片茫然。

生涯幻遊中,在未來的職場裡一切似乎都那麼和諧,她成為了部門經理、總監,擁有自己的辦公室,收入可觀,可是值得注意的是職場裡出現了她的母親,母親是來視察她工作的,看到她的工作場景,母親滿足的離開了,但Nancy在這一天結束後的臨睡前卻並不開心,甚至有些淡淡的憂傷。

她的價值觀裡最不重視的一項是父母認可,可是幻遊的職場中卻出現了她的母親,這個矛盾引起了我的注意。

「你真的對父母認可很不重視嗎,可是從你的情況來看,我倒覺得你內心其實是很在意父母認可的,只是不希望自己承認而已」我直接反饋了我的想法。

視頻那頭,Nancy沉默了,許久,她點了點頭「好像是的,也許我還是很在意他們的看法。」

「但是,按你父母的期待而活,你似乎並不開心,還有些憂傷,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嗎?」

她又沉默了。

3

尋找內心真實的渴望

第一次諮詢結束,我讓Nancy去找找自己的榜樣人物,看到她的榜樣人物,我又一次困惑了。

不論是近期1、2年的,還是未來3、5年,甚至是更長遠的榜樣人物,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工作上非常拼命,情商也很高,事業發展如火如荼。

這與她價值觀裡最重視的工作生活平衡又產生了矛盾,「這個女孩是什麼都想要啊」,我心裡想到,「但什麼都想要的結果卻往往是什麼都難以得到,她需要給自己的需求排個序」

諮詢中,我提出了我的疑問,並向Nancy描述了工作生活平衡的狀態和事業上拼命發展的狀態差別,對於女性,特別是生育後的女性,現在的社會給予的包容真的沒那麼多,既想要工作生活平衡又想要全身心投入事業,這中間的衝突是不言而喻的。

結合她的期望,我們梳理了她過往的工作情況,她在工作中確實很拼命,一旦投入,會自願加班把工作做好,成果也很不錯,她真的很希望自己能在事業上有一番作為,發揮自己的能力優勢,並不斷學習成長,成為事業成功的那個人,這樣也能夠獲得滿足和成就感。

但是這樣拼命的生活她也不願意一直過下去,在所在領域獲得一席之地後,她希望能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能夠愜意隨性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最終實現工作生活平衡,這就是她對自己的身份定位。

隨著90後的諮詢客戶越來越多,我發現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已經成為了大家普遍的需求,這預示著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開始越來越愛自己了。

4

明確職場的切入點

找到事業抓手

明確了內心期待的生活狀態和身份定位,Nancy的焦慮放下了不少,可是該如何實現事業上的成就呢?

畢業兩年,換了5份工作,經歷了4種完全不同的職業,Nancy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從事什麼工作才能開心,才能不再感到厭倦。

其實線索早就藏在她的生活中了。

在Nancy幻遊的未來畫面裡,她日常的工作就是在紙上寫寫畫畫;在大學專業網絡工程的學習中,她也只對與畫面相關的課程感興趣。

智慧、信仰道德、自我成長、成就感、藝術創造都是她非常重視的價值觀。

INTP的性格角色就是建築師/設計師,這個性格的特點是做事邏輯條理性強,有全局意識,對事物充滿好奇心,喜歡嘗試、研究和不斷創新,所以Nancy喜歡不斷挑戰新鮮事物,對於已經熟練的工作卻意興闌珊。

她的職業興趣為藝術型、調研型和社會型,需要不斷學習研究、創新變化,同時又有與人合作機會的工作比較適合她。

她的軟技能也很突出,學習能力很強、分析歸納能力、洞察力、計劃組織能力等等都是有優勢的;

而硬技能部分,她的審美、創意、視覺化表達、包括舞蹈等,都顯示出在藝術方面,她是有天分的。

各種線索都指向了與畫面、藝術相關的、需要不斷學習成長、創新創作,又可以適當團隊合作的職業類型。

我們整理了以下的幾個行業和職業方向:

網際網路行業的動畫設計、UI設計、視覺設計師、產品策劃、運營;

影視文化行業的市場營銷、編導、視頻策劃;

廣告行業的平面設計、插畫師。

Nancy的行動力很強,經過了職場調研和生涯訪談,她覺得這些工作她都很喜歡,一時間又難以抉擇了。

於是我們進行了第三次諮詢。

這些職業類型多少都與畫面相關,也涉及到創新和團隊合作,可是我們不能一一去嘗試,這樣時間成本太大,也會使得我們的經驗不夠集中,不利於核心競爭力的形成。

我們開始梳理這些職業與Nancy的適應性。

網際網路的產品策劃、運營、UI設計、視覺設計等等雖然與畫面相關,但是也需要對市場和客戶體驗做深入了解。

影視文化行業的編導、策劃的未來發展方向是綜合管理,此時專業也許不再是最重要的。

澄清了這些職業的特點和差異,Nancy覺得還是更加純粹的設計更適合她,她希望把精力集中在專業的研究和成長方面,而不是分散在市場和管理上。

我們最終鎖定了平面設計和插畫方向,這些領域未來也更容易發展成為自由職業者,客戶職業發展的切入點終於清晰了。

5

內在卡點突破

職業方案明確了,行動計劃也詳細制定了,可是Nancy的行動卻沒有那麼順利,在找工作的時候,她還是趨向於去嘗試另外一個新的職業,結果工作第二天就又被老闆勸退,她備受打擊。

而且對於待在當地,還是去一線城市發展她也開始了糾結。

明明確定了職業方向和行動計劃,為什麼還是沒法按計劃實施呢,甚至又回到了曾經的行為模式和思維習慣中去,她也很困惑,我們為此進行了溝通探討。

原來Nancy的原生家庭不是很和諧,母親比較強勢,對父親和她的要求都比較高,更是常常拿她和別人比較,她一畢業就逃離了這個家,一年只回去1、2次。

在她的內心一方面希望實現母親的要求——事業上出人頭地,但另一方面又不自覺地開始叛逆——行動上阻礙自己,讓自己沒那麼容易成功。

其實這樣矛盾的心理和行為很容易出現在父母強勢的孩子身上,源於這些強勢的父母自身對愛矛盾的表達方式。

她與母親的對話我看過,母親的話語字裡行間透露著對女兒的擔心和愛護,但是語言措辭卻句句是打擊、責備,我讀完內心都壓抑不已,更何況是Nancy。

最近看到一句話,是以孩子對話父母的口吻說的,我深有感觸:我希望你們陪我長大,而不是教我長大。

是的,父母當然是愛孩子的,但是他們的愛有時候也沒有那麼純粹,也可能摻雜著私心,他們的愛也可能表現為滿滿的控制欲,他們的愛也許本身就充斥著矛盾,那麼,作為最親近的孩子,又怎麼可能感覺不到呢?

於是,在這樣複雜矛盾的關係下,自然衍生出了複雜矛盾的心理和行為。

Nancy從小喜歡與人競爭,這讓她有動力去行動,但一旦競爭失敗,她就會表現得一蹶不振,再難前行,她看起來很優秀,但內在其實是缺乏自信的。

表現在工作中,她的學習能力很強,很多工作都容易上手,但她似乎又害怕深入,害怕遇到困難後無法突破,於是她不斷多番嘗試,卻不敢集中在一個方向上深入探索。

自信心不是憑空而來的,是需要在行動中去積累產生的;

慣性思維也不是說改就能改得掉的,是需要不斷覺察、自省、然後再通過反覆行動實踐去糾正的。

Nancy在哭過一場後,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矛盾,決定放下一切,不再糾結,用實際行動去突破自己的卡點。

現在,她一邊學習設計軟體,一邊尋找設計助理的工作,相信以她的能力和行動力,走上屬於自己的職業發展之路並不難,但是突破自身內在卡點,和家庭和解,她還需要時間。

6

寫在最後

隨著女性思想的覺醒,越來越多女性期待在職場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平衡卻是女性永遠的話題。

是的,社會文化一時間難以改變對女性的要求,那么女性對於職場發展就更需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到了30歲前後,女性的面試中就少不了關於結婚和生育的話題,為了讓自己避免這樣的尷尬,女性拼事業越早越好。

所以對於Nancy,我提醒她,已經沒有多少時間在各種工作中多番嘗試和探索了,對於感興趣的工作做好職場調研和生涯訪談基本就能判斷自己是否適合了。

當下需要做的,就是鎖定方向,集中精力升級打怪,才能在未來生活、家庭需要時,讓自己有能力自由起來,還不用擔心脫離職場。

完美的工作是不存在的,我們需要明確自身最核心的需求,然後進行必要的妥協,畢竟,職場發展是一場長跑,而不是隨時隨地都需要衝刺。

最後,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感受自己真實的情緒,解決好與自己的關係。

迴避和壓抑真實的自己,能量是無法完全釋放的,只有和真實的自己相連結了,我們內在的能量才會充分地釋放出來,才能更容易開啟我們的行動,實現我們的願景。

1

郭蕾老師

火把生涯諮詢師、中國職業規劃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人才測評師、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

【從業經驗】

工科出身,具備十多年的人力資源管理經驗,熟悉教育、地產、網際網路、零售行業,歷經兩次職業轉型,親身經歷了從國企到私企、城市轉換、婚姻變化、全職媽媽復出、企業高管到自由職業者的過程。

2013年開始職業規劃諮詢之路,服務過大學生、職場新人、尋求職業轉型、職業發展人士、全職媽媽、中年轉型人士,熟悉職場各階段人員的職業需求。

【擅長領域】

1.多年的職業規劃諮詢經驗,擅長卡點剖析、職場潛力挖掘、職業能力重組,善於支持大學生求職、職場新人適應和轉型、突破職場發展困局、全職媽媽復出、應對中年危機等。

2.擅長通過引導幫助客戶看到自身優勢和內在需求,陪伴客戶進行職場探索和自我發展,通過正向鼓勵,逐步支持客戶達到個人價值的實現。

【諮詢風格】

暖意與力量並存、感性與理性兼具

2

《覺醒》

《覺醒:把人生設計成你想要的樣子》融合了王虹老師9年諮詢經驗和豐富人生經歷,從多角度解析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規劃案例。

本書以個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主線,通過案例分析來探討「穩定」「跨界發展」「熱門行業」「興趣」「原生家庭」「35歲現象」「職場天花板」「我的職場我做主」等熱門議題,讓我們了解問題背後的深層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

王虹老師希望通過此書,使人們不斷地探索自己,做真實的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將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關焦點

  • 辭職找工作不順利,對什麼都不感興趣,問題在哪裡,怎麼破?
    既然每個人都要工作,現在工作國家也不包分配了,都要自己找工作,和任何事情一樣,找工作也許會有破折,也許會很順利,個人境遇不一樣。如果是裸辭找工作,找工作不順利,自己又擁有大量的空閒時間,空虛,價值感失衡,就會產生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想法。
  •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工作怎麼辦?
    今天先來說說我在豆瓣,看到的一個帖子:如果不考慮薪水尊嚴面子,你最想做什麼工作?網友們紛紛留言:想去擺攤賣菜,農貿市場裡的那種。不講價,但是可以送你把香菜。想做演員吧,小時候就很想了,所以現在是戲精。隱居山林啊,做個手藝人,琴棋書畫詩酒茶,家具裝飾吃穿用都自己動手。我都快30了還是想當科學家。
  • 不嘗試一下,你怎麼知道自己不行呢?
    工作後大多數時間是對著電腦跟數字、文字打交道,一直覺得自己聲音不好聽也很不喜歡自己的聲音。機緣巧合的機會我開始在某app錄音配音。最初的時候,60秒對我來說就好長好長,一般只能錄十幾秒。後來參加平臺的活動,為了拿到最基本的勤奮獎,每天需要上傳十分鐘的錄音。我好死不死地選擇了報名兩項,意味著我每天要上傳兩段十分鐘的錄音。
  • 最怕你胸懷大志,卻什麼都不敢嘗試
    那段時間,他整天無所事事,吃吃喝喝,時間長了,欠下很多錢。後來走投無路的表哥硬著頭皮重新開始。跟著親戚學買物料、擺早市。之前欠下的債,也正慢慢地還。本以為重找起點很難,所以什麼都不願嘗試,被逼上梁山重新出發的那一刻,暗無天日的生活突然就看到了希望。
  • 了解的不一定是真的,但如果真的想做某事,可以下定決心,準備並嘗試!
    Amber:「我想問下你們漁船近期有招人嗎?」我:「現在處於淡季,沒有招人喔。你有工作經驗嗎?漁船的。」Amber:「漁船的到是沒有。」沒有經驗的希望不大,因為漁船跟一般的工作很不一樣。你得有心裡準備。」Amber:「這樣啊,主要涉及哪方面的工作,你有時間簡單跟我說說嗎?我了解的WHV船員大家都是當waitress,好像關係也不大。」
  • 如果不考慮薪水尊嚴和面子你想做什麼工作神評哈哈哈哈
    「如果不考慮薪水尊嚴和面子,你最想做什麼工作?」神評說出了大部分人的心聲!哈哈哈哈2.帶著心愛的手串,騎著拉風的摩託車,抽著雪茄去釣魚,老哇塞了!3.這玩意吧,除了口味比較單一,其他挑不出來毛病,一瓶才一塊錢,最重要的是衛生絕對過關,我就想不明白為啥都沒人喝呢?4.原來這眼藥水可以當香水用!
  • 工作不開心想辭職,又不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想做什麼,怎麼辦?
    因為工作的原因,身邊不乏這樣的聲音。每天上班都是煎熬,該辭職嗎?大學畢業後是直接找工作,還是考研?我不喜歡做財務,但我又不會別的,怎麼辦?……別緊張,我們多數人都曾經歷迷茫期,都會被眼前的幻像迷惑而迷失方向。關鍵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想成為什麼人。就像我們要去度假,卻沒想好去哪裡。
  • 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工作,怎麼辦?
    當你把所有的時間拿來應付考試,當你稀裡糊塗聽父母的意見填了高考志願,當你渾渾噩噩讀完大學要找工作了,甚至當你隨波逐流找了個工作幹了好幾年。哐當。某一天。你猛然發現,你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你羨慕那些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什麼和不要什麼的人。到底要怎麼才能知道你喜歡做什麼呢?首先,你的時間花在哪裡,是看得見的。
  • 做自己想做的,不要害怕嘗試
    嘗試這兩個字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比較熟悉,小的時候老師和家長就告訴我們,如果真的遇到了你,特別想要做的事情,那麼一定要讓自己去試一試,就不要讓自己想的特別多,不要想著後果會是什麼樣子的,一定要讓自己努力的去嘗試。
  • 只要你想做,什麼時候出發都不晚
    30歲的時候,想去學鋼琴。但想到這個年紀手指已經變得僵硬了,很難學會的,所以又放棄了。  40歲的時候,想學一門喜歡的外語。20歲、30歲、40歲,你一直都在抱怨自己已經老了,這個沒辦法嘗試,那個已經學不會了。其實你是在為自己找藉口,如果你看到下圖的她,你還好意思說自己老了,還會說自己現在做什麼都來不及了嗎?  英國有一位老奶奶,她在67歲迷上瑜伽並開始學習,到現在她100歲了,這個愛好她整整堅持了33年。  其實,年齡從來都不是你追逐夢想的絆腳石,只要你想做,什麼時候都不太遲。  真的,年齡只是數字。
  • 做著不喜歡的工作,但又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給你3條錦囊妙計
    我 好的,我們現在來看一看你最看重的是:舒適的環境、單純的人際關係、成就感,但不能是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你想一想什麼樣的工作能夠符合這些要求呢? 她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什麼具體職業能夠同時滿足這些要求。
  • 長子宮肌瘤吃什麼好?不妨嘗試下做這道料理
    子宮長肌瘤日常飲食到底該怎麼吃?這一直都是女生們最疑惑也是最苦惱的部分,總覺得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想自己下廚動手煮,卻也不知道該從何著手,如果在看篇文章的你也遇到這個狀況的話,不妨嘗試做看看以下這道料理,美味又健康喔!
  • 做好薄餅有訣竅,比紙薄比手帕軟,柔韌筋道,不破不漏包啥都好吃
    導語:做好薄餅有訣竅,比紙薄比手帕軟,柔韌筋道,不破不漏包啥都好吃,想吃薄餅自己做,掌握2個竅門,柔韌透亮又筋道,放涼了也不變硬您好,感謝收看悅悅家的美食,健康搭配,用心烹飪家常美味!以前悅悅特別羨慕人家的麵食手藝好,特別是在擀麵的時候,那擀麵杖別提有多聽話了,好像有魔法一樣,想把麵團擀多薄都行,不會破,也不會粘連,更不會如同橡皮糖一樣,邊擀邊往回縮,他們做出來的薄餅,又柔又軟,好看又好吃。
  • 做什麼都不吃,到底怎麼回事?
    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加輔食階段,到底哪裡做的不對呢?6個月左右到了輔食添加期,寶寶又有新的食物可以體驗了。這對他來說,是非常與眾不同的。因為之前都是通過媽媽的羊水或母乳來體會,對某種食物口味只是有個模糊的印象。這次呢,終於可以自己親自體會了!
  • 小破站什麼都好,就是不掙錢
    且之前8個季度,都全部是虧損。難怪有投資人調侃,「小破站什麼都好,就是不賺錢。」鈦媒體作者丨子彈財經2020年,中國的視頻賽道上演了「冰火兩重天」。一邊是傳聞許久的愛奇藝「被出售」,但遲遲未有著落;另一邊是字節跳動大力扶持西瓜視頻,希望能在長視頻領域跑出一個新的抖音。
  • 普通人去北京打工都做什麼工作啊?想去北京找工作,什麼都不會?
    工作哪裡都有,為什麼一定要選擇北京呢?沒來過北京覺得北京很好。但只有真正到過北京才知道作為北漂有多艱難。如果真的要到北京找工作,自己什麼都不會的話我給你寫建議:一,可以從事快遞相關行業,這個行業有很多,比如:各個公司的快遞員,比如順豐、圓通等。二,可以從事送餐類似快遞行業,現在比較火的就是騎士,國內最大的兩個平臺就是餓了麼和美團,這個對人員要求也相對較低。
  • 在家適合做什麼工作?做這些迅速收入破萬
    還有的人選擇做自由職業,也需要尋找工作,但是在尋找副業或者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最主要的就是不知道做什麼好,找不到和自己條件相匹配的工作。那麼在家適合做什麼工作?今天就來給大家推薦幾個比較好的選擇。
  • 工作效率最高境界,就是什麼也不做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工作效率的提升永無止境,沒有最快,只有更快。快到最後就是什麼也不做。在一個辦公室裡面工作,同事們的工作效率參差不齊,有的人磨磨蹭蹭,本來幾分鐘就能搞定的事情,非要折騰一個上午。由於圖片有三百多張,複製工作非常繁瑣。我一看徹底懵逼,你們不知道量化操作嗎,於是寫了一個只有一句代碼的批處理命令給他們,一運行三百張圖片的名稱就保存成Word文件了。幾秒鐘的事情讓他們幹一個上午。量化操作在高效辦公中隨處可見,如果不懂得,那就是抱著電腦在搬磚。
  • 想做家政服務工作,保姆保潔月嫂育嬰養老工作怎麼選?
    這裡是關注家政行業的珠海同輝家政,今天來講下一個話題,家政服務員、月嫂、育兒嫂、保潔、養老護理員這些工種怎麼選?如果我想去找家政工作的時候,我應該選擇哪一個呢?怎麼選?有啥區別?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這也是很多參加家政培訓前的新人迫切想要了解的問題,珠海同輝家政就在這裡做一個簡潔介紹下。1、保潔員首先我們來說下保潔員,從字面的意思就能理解,保潔主要做什麼?其實分好幾種。
  • 「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的怪圈怎麼破?
    「想休,但不讓休、不敢休」的怪圈怎麼破? 》的評論。10月29日,深圳市第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深圳經濟特區健康條例》,提出推行強制休假制度,以更好地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該項法規引發輿論廣泛關注。實際上,帶薪休假20多年前就被寫進了勞動法。這次深圳市以國內首部地方性健康法規的形式,推出強制休假制度,似乎更能讓勞動者看到「休息,休息一下」的切實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