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正在暴風驟雨般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而共享農莊的出現,也改變著鄉村的業態結構。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共享農莊,以及它和鄉村旅遊的融合互補。
壹
什麼是共享農莊?
比如,村民可將現有房屋進行改造升級,做成民宿出租,民宿的經營權、股權可轉讓。城裡人、候鳥老人可租賃農田農莊,用於農業生產或農事體驗。這是簡單的「共享農莊」。
但一般要遵循3個建設原則:
1、申請建報必須在三層以內。
農莊民宿(客棧)建設的體量、高度和風貌管控,民宿(客棧)不能超過三層,嚴禁以農莊建設為名違法違規開發房地產或建私人莊園會所。
2、優勢村莊、農場先行試點。
堅持資源共享。把農莊建設與全域旅遊、百鎮千村建設以及休閒農業示範點、鄉村旅遊示範點、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建設相結合,統籌推進。選擇一批基礎條件好的村莊、農場等先行試點。
3、貧困村發展「共享農莊」優先。
把發展「共享農莊」和脫貧攻堅緊密結合起來,優先在自然環境良好的貧困村特別是少數民族貧困村發展「共享農莊」,形成貧困戶與經營主體利益共同體,通過土地入股、出租、在農莊務工等方式增加貧困戶收入。
貳
「共享農莊」的五種類型
看一個地方,適不適合做共享農莊,先看看它的基礎設施建設的怎麼樣。比如:農業的生產條件;通信網絡基礎設施,物流體系,旅遊功能,周邊的道路、景觀等。
根據不同的資源和區位,我們把共享農莊,分成5種類型:
1、訂製型
對認養的農作物建立檔案,嚴格按照約定標準進行生產。產品成熟後,按照訂製要求收貨,既可配送到指定地點銷售、代銷,將銷售收入返還共享者。大型農產品批發市場、菜籃子集團、酒店、企業、學校等可參與投資「共享農莊」
2、養老休閒養生型
鼓勵農村集體組織和農民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發展特色民宿客棧,吸引消費者特別是「候鳥」前往農莊休閒養生度假。打造「民宿+農地」休閒養生產品,把經營權租賃給「候鳥」人群、城市居民,用於農業生產或農事體驗。
3、消費式眾籌投資回報型
消費者及投資主體通過眾籌等方式募集資金用於發展「共享農莊」,農莊為消費者及投資者提供農資供應、技術指導、託管代種代養、產品銷售等配套服務,消費者及投資者按約定獲得實物或投資收益回報。
4、扶貧濟困型
引導消費者及投資主體與貧困村或貧困戶直接對接,消費者認養貧困戶的農作物或者承租貧困戶的農地、農房,貧困戶通過出租土地、房產或以土地、房產入股獲得財產性收入以及通過打理農莊獲得務工收入,實現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
5、文化創意型
資源,吸引各類藝術家、創客利用品牌設計、故事挖掘、藝術再造、農業科普等文創藝術方式,打造特色農莊。
叄
共享農莊的開發模式
根據地方的重視程度不同,對共享農莊的扶持政策,各不相同。比如海南等個別地區,對共享農莊的扶持政策,比較重視。
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採取先建後補、貸款貼息、貸款擔保等方式支持發展「共享農莊」。開展存貨抵押、訂單抵押、畜禽產品抵押等創新業務,向資信情況良好的農莊積極發放信用貸款等。鼓勵城市居民下鄉參與建設「共享農莊」。以租賃合作方式利用空閒農房建設「共享農莊」。
所以,結合政策扶持情況,我們把共享農莊的開發模式,總結了3點:
1、整村綜合開發模式。
由企業或農民合作社對整村進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利用村莊空閒地等建設民宿和其他相應設施,民宿可以出租,民宿的全部或部分經營權、股權可轉讓;將整村農用地進行統一規模化生產經營,消費者可以租賃農用地經營權或認養農作物,企業或農民合作社為消費者提供系列服務。
2、村民農房改造升級開發模式。
由企業或農民合作社將村莊現有房屋進行改造升級,其房屋可以出租。將村莊部分農用地進行統一生產經營,消費者可以租賃農用地經營權或認養農作物,企業或農民合作社為消費者提供系列服務。
3、合作生產基地開發模式。
企業或農民合作社利用農業基地內農業附屬設施用地等建設管理用房,或利用基地已有的建設用地建設民宿,民宿可以出租,民宿的全部或部分經營權、股權可以轉讓。消費者可以租賃農用地經營權或認養農作物,企業或農民合作社為消費者提供系列服務。
共享農莊雖然是個新概念,但與傳統農莊也有一脈相承的關係。此前綠維以「普洱現代茶莊園」為代表,普洱的莊園旅遊已經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莊園旅遊模式。
肆
綠維案列
綠維創景通過對普洱莊園旅遊資源的深入挖掘與高度凝鍊,確定以亞熱帶高原的特殊文脈為核心,以亞熱帶高原的大農業、少數民族文化、自然景觀三方面策劃普洱莊園,將普洱最終打造成亞熱帶高原生態莊園旅遊度假區。此項目的規劃思路,得到甲方高度認可。
1、項目背景及評價
普洱市森林覆蓋率達67%,自然生態優良,農業資源豐富,普洱茶聞名天下,茶文化厚重而豐富。同時,普洱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分布而又混合雜居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文學、藝術、宗教、語言、風俗、服飾、飲食、娛樂、建築等,為普洱大農業的差異化打造提供了依託。
但普洱莊園的發展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莊園旅遊基礎設施缺乏,在調研的莊園樣本中,大多數還處於一產範圍;現有莊園多數處於莊園經濟構建或發展期,還沒有向莊園旅遊延伸;現有莊園同質化嚴重,在縣內就形成了競爭趨勢;莊園旅遊專業團隊缺乏,目前莊園內的人員均為當地百姓。
因此,本項目的關鍵在於如何體現普洱莊園獨特的個性,以超前的理念及視角,找到普洱莊園打造方式,又對應各級政府政策導向、順應乃至引領市場趨勢潮流的開發方向及主題概念。
總體來看,本項目面臨轉型壓力大、市場競爭大等挑戰,但若實現了主題概念、核心產品和產業模式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完全有望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最具特色的主題化生態莊園度假區,成為業界的經典和標杆。
2、主要開發思路
通過對普洱資源的整合分析,綠維創景認為本項目的關鍵在於如何體現普洱莊園獨特的個性,以超前的理念及視角,找到普洱莊園打造方式,又對應各級政府政策導向、順應乃至引領市場趨勢潮流的開發方向及主題概念。本著立足自身、放眼世界、博採眾長、為我所用的思路,綠維創景認為將本項目定位為「亞熱帶高原生態莊園旅遊度假區」最適宜來承載這一重要使命。
項目挖掘提煉普洱莊園的獨特性,以亞熱帶高原的特殊文脈為核心,突出生態化理念,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亞熱帶高原的大農業、少數民族文化、自然景觀三方面策劃普洱莊園,形成獨具亞熱帶高原特點的農產品種植主題莊園、浪漫愛情主題莊園、商務會議主題莊園、養老度假主題莊園、少數民族風情主題莊園區、創意農業主題莊園等多樣、個性莊園產品,以此構建普洱莊園世界。
每個主題莊園均由農業發展、旅遊度假、私家莊園三個產品體系構成,但根據莊園現狀的不同,打造不同的發展重點,使處於各個階段的莊園均可在短期內,以不同的主題實現開發運營,同時為莊園後期向更個性、更高端的發展劃定方向、預留空間。
3、五大發展戰略引導未來發展方向
政府指導,市場運作
以政府指導,給予前期鋪墊和政策支持,使得普洱更好地開發莊園旅遊。政府是莊園旅遊發展的核心動力,政府的功能主要體現在制定規劃、出臺政策、宣傳促銷、提供導向性投入、人力資源培訓、培育產業環境和社會氛圍。而旅遊產品的融資、建設、經營要走市場化道路,以「經營」的理念來發展莊園旅遊。
資源整合,產業聯動
普洱擁有良好的莊園旅遊發展基礎條件,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推進資源整合與業態創新,莊園旅遊產業完全有能力成為普洱的新型服務業,帶動服務業發展的同時,帶動農業、林業的產業鏈延伸、發展和升級,帶動普洱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動農產品加工業、交通運輸業、商貿物流業、休閒娛樂業等泛旅遊產業發展。因此,資源整合、產業聯動戰略,對於整個普洱市來講,有著非同凡響的深遠意義。
突出特色,差異發展
普洱擁有茶、咖啡、石斛、水果等特色產品優勢,擁有獨特的少數民族文化傳統,莊園旅遊發展必須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東西,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同時,還應注意與周邊地區錯位競爭,差異發展,重點建設有別於周邊地區已開發成功的旅遊產品,與周邊地區形成互補共濟的發展格局。
龍頭帶動,產業聚集
普洱莊園旅遊剛剛起步,設施、人才薄弱,缺少有主導能力的龍頭旅遊集團與政府合作針對莊園旅遊進行開發。
第一,可支持發展較快的旅遊企業快速成長為規模較大的龍頭旅遊集團。第二,建設樣本庄園旅遊項目。普洱莊園旅遊要建設幾個極具代表性的莊園項目,帶動其它莊園發展。
節慶拉動,整合營銷
旅遊節慶是「旅遊搭臺、經貿唱戲」的重要載體,普洱已有眾多的獨具特色和一定知名度的節慶,可以結合文化氛圍,樹立旅遊形象,吸引大量旅遊者。旅遊發展中,應整合利用各種營銷手段,發揮各自的優勢,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為市場開拓和品牌建設服務。
4、多層級、立體化的空間結構
根據普洱市旅遊發展現有基礎,遵循重點突破、引擎發展,立足休閒、養生、度假,以演繹「林、茶、水、人」四要素為發展思路,重點發展莊園項目為吸引核,形成 「一個中心▪五大莊園旅遊片區」的空間格局。
空間結構分析圖
一個中心
思茅與寧洱城市一體化:形成莊園旅遊集散中心,突出普洱城市旅遊特色。
中部商務度假莊園片區
憑藉自身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形成以會議、休閒、度假為特色,打造面向商務和高端市場的國際商務休閒度假基地,成為普洱商務度假的核心區。
北部休閒養生莊園片區
依託無量山、哀牢山山嶽旅遊資源及其生物多樣性資源,川河、者幹河等水域及其周邊自然田園風光,發揮鄉村民族文化資源優勢,打造鄉村旅遊發展帶;充分發揮景東、鎮沅與周邊成熟旅遊城市的區域聯動發展,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休閒養生莊園片區,在此基礎上帶動周邊運動健身、文化養生度假項目及周邊特色民族村項目。
西南原生態莊園片區
普洱「綠三角」區域擁有頂級的原生態民俗文化資源、景邁山千年萬畝古茶園,具有引爆普洱旅遊的巨大潛力和條件。因此,將綠三角資源進行整合,以少數民族的原生態生活理念為莊園特色,結合環境資源的原生態,打造世界級民俗原生態莊園旅遊目的地。
東部特色農業莊園片區
做大、做強生態農業文章,以生態農業為環境基底,提升休閒遊憩產品內容。以品質居住、特色休閒、夜間娛樂、商務會議為主要功能,以獨有的符號與註解,形成一種直觀形象表徵,整體營造一種優雅、懷舊、時光凝固的「慢節奏」休閒氛圍,建設生態型莊園旅遊綜合開發區。
東南邊境風情莊園片區
抓住雲南省建設面向西南開放的橋頭堡,勐康口岸作為國家一類口岸開放的機遇,發揮江城「一眼望三國」的邊境城市特徵,在「中老越三國經濟圈」中的優勢條件,以及萬象經勐康口岸至昆明更加便捷的條件,以「神聖的三國文化、神奇的生態文化、神秘的民族文化」,以及配套設施建設,鑄造旅遊核心吸引物,大力發展邊境旅遊、跨境旅遊,在橋頭堡建設中實現旅遊突破。
來源:鄉村振興
原標題:《一篇文章告訴你:共享農莊開發模式》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