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共享經濟正在從一個新鮮事物變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從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共享模式的成功盤活了許多周邊資源。在國家鼓勵旅遊實現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共享農莊」模式在中國市場愈加清晰。下面就來看看國內外四大共享農莊典型案例。
美國
Amy's Farm
不設門檻,隨意進出;設立黑板標註當日農作任務;隨意採摘;蔬果無人販售自酌付款
Amy's Farm 由一位 60 多歲的媽媽和她 30 歲的女兒共同經營。這個家庭曾經經歷過破產,在朋友的幫助下依靠借貸租下了近 60 畝的農場,兩位女性面對龐大的農場規模顯得力不從心,多虧朋友與志願者對接參觀服務和耕種,母女二人隨後便以此為理念,將農場打造成完全開放式的隨性經營。
農場會有一塊小黑板,上面會寫著當天哪些活需要做,比如給白菜澆澆水、給土豆松鬆土,這樣一來,遊客們就有了幹活的目標性,大家辛苦一天,到最後看著有什麼想帶回去的蔬菜水果,隨便給點錢,就可以直接拿走。
這樣一來,美國這家共享農場不僅勞動力問題解決了,還成了旅遊景點,種出來的莊稼還能賣到超市獲得利潤,實現了一舉三得。
艾米農場憑藉門隨便進、活隨便幹、菜隨便摘、錢隨便給的經營策略,完美體現了農場的特點,不僅宣傳了農莊,招攬了遊客,還將農場的農耕需要和遊客的體驗需求完美結合,創造了全新的休閒農業體驗方式。如今,小小的艾米農場平均每天有100人前來參觀體驗,僅接待的中小學生就超過30萬人次,不算自助商店的收入,僅團隊參觀與活動課程,每年就淨入25萬美元。
日本
Ma Farm
會員制都市小農園;農業專門學校;農產品直營;農田土地租賃平臺
Ma farm 由 1982 年出生的西辻先生創立,至今已經有十年時間。西辻先生五歲時第一次體驗種蘿蔔、收穫蘿蔔,從此愛上了種菜。而他所創造的這個農場也是為了讓更多人快樂地參與、從事農業。公司 2016 年收入總額 10 億日元,利潤 4000 萬日元,2017 年的經營目標是 12.9 億日元。收入主要來源於都市小農園、農業專門學校、農產品直營和農田土地租賃經濟四個方面。
公司將距離市區近(車程在半小時內)的農地包裝成「都市小農園」。目前公司有 120 多個「小農園」,擁有會員 10000 多人。公司每周會派遣農業專業人員在小農園進行現場指導,為了增加項目粘性,每個月還會向租地客戶郵寄新品種蔬菜種子和各種主題活動的資訊,吸引客戶來小農園參與。
他們還在東京、大阪和名古屋創辦了自己的農業專科學校,學制是一年半,開設有務農技術、農業經營和蜜蜂養殖三個專業。學校每年會收取 64 萬日元的學費,現在已有 800 多學生畢業。
Ma farm 擁有三家自營的蔬菜直營店,不是普通意義上的菜店,而是設計時尚的蔬菜賣場,讓客人有快樂的體驗感。公司之所以創辦自己的產品直營店,為的是推動農產品的當地化生產與消費的理念,最大化實現產、供、銷的「本地化」。改變原有農產品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的不必要的物流成本,「本地化」保持了農產品的新鮮與流轉成本的降低,真正達到了多贏。
Ma farm 還設計了一個「農園土地租賃經紀」平臺,有閒置農地的人可以上網登記自己的土地位置,想租賃土地的人可以在平臺上搜索。 Ma farm 作為一個專業的「第三方」就會提供撮合甲乙方合作的「經紀」工作,使交易變得簡單、順暢。而每撮合一筆交易,Ma farm 或獲得每筆 50 萬日元的手續費。通過網際網路,Ma farm 把這些長尾需求有效聚合起來。
德國
公主花園
形成種植社群;固定志願者和即興志願者分工;亞裔打造的亞洲種植區
2009 年,有人從柏林當地政府手中租下了一片荒地,把它改造成了一個城市農場。這裡就成了一處公共的農耕地,任何人都能自由出入,摘走園中的成果,但前提是——要在這裡進行耕種。許多志願者紛紛將自己家裡的土豆、西紅柿、蘿蔔、香菜等「土特產」帶到花園裡種植。大家以菜會友,彼此交流心得。
許多志願者參與勞作、耕種、收穫,一切與金錢無關,許多人卻在此開啟了自我的另一種人生。作為柏林少數的城市農耕基地,來自世界各地的農業專家常常在這裡舉辦各類講座,如何育苗、堆肥、做土壤,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藉此機會彼此熟悉,也愛上了這種自給自足的生活。
自然教育以一種真實、有趣的方式在花園中展開,清晨早起澆灌植物的任務,也由小小志願者完成。周末時,「公主花園」定期會舉辦音樂會。小黑板上寫著當季的蔬菜品種。
中國
艾米農場
機稻田 + 智能種植標準化系統;會員定製家庭農場;自發形成「糖爸爸」社群
艾米 CEO 唐飛在共享概念尚未盛行的 2014 年遍瞄準了這片廣袤的市場,率先提出共享農場理念,踐行定製共享運營模式,引進臺灣、日本、韓國、歐美國家的生態農業、仿生物學技術,將閒置良田進行整合。
通過閒置農田託管計劃,面向全國範圍接受相關地方政府、合作社、鄉村旅遊度假項目、特色小鎮等單位的閒置優質農田託管申請。經過環境審核後的土地,艾米會將進行統一建設,打造成統一管理的農場,實現共享農場的全方位運營。
同時,艾米深耕用戶社群,已有 2000 戶家庭受邀成為共享會員,並自發形成了「糖爸爸」社群。三五知己,幾分田地,一個小院;無論是攝影、繪畫還是品茗、美食都在這裡聚集。相互交流,尋覓知音,營造積極向上、活力健康的生活氛圍。
艾米用一顆胚芽米,連結城市和鄉村。通過共享,將鄉村的閒置土地、鄉村農民和城市家庭三方連接起來,讓荒蕪的稻田重新煥發生機;讓鄉村的閒置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為農民創收的同時,讓城市家庭吃上生態、環保、無汙染的健康主糧,匹配更好的鄉村優質資源。【來源:農業行業觀察、品牌農業與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