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生長在盧灣、身份證號是310103開頭的人而言,復興公園是個特殊的存在。它承載了眾多童年和青春的記憶。草坪、花園、假山、電馬……還有錢櫃、Park97……等等,不一而足。當然還有一處所在,也是重要的,對一代人而言,是他們人生必須經歷的階段。每個人都要加入少先隊,大多數人要加入共青團。而很多盧灣的中小學,都會選擇在這裡舉行入隊和入團的儀式:復興公園的馬克思恩格斯紀念像。
復興公園馬克思恩格斯紀念像
圍繞這座紀念像及這座紀念像所處的位置,實在有很多故事好講。事情要從雕像背靠的南昌路講起。南昌路東起重慶南路西至襄陽南路,全長不到兩公裡,卻在在中國近代史上有其特殊地位。南昌路的名字來源於江西省會南昌,是1943年收回租界以後命名的,在法租界的時代,南昌路分兩段,雁蕩路以東叫陶而斐司路(Route Dollfus),法租界公董局1902年越界修築,最初叫軍官路(Rue des Officies),1920年用法國軍官陶而斐司名字命名,這段路很短,我估計不超過兩百米。雁蕩路以西的南昌路,原名環龍路(Route Vallon)。要說馬克思恩格斯雕像,先要從這個「環龍」(Vallon)說起。
勒內·環龍
(Rene Vallon,1880-1911)
圖片來自網絡
關於第一位在中國上空飛行的人是誰?專家有專家的說法。比如明朝的萬戶。但那些飛行並非成功,萬戶就是犧牲的。第一位在中國上空成功飛行的人,是法國人環龍。如果現在翻譯,他的名字應該叫勒內·瓦隆。1911年1月10日,環龍從法國乘坐郵輪來到上海,帶了「山麻式」單翼飛機和雙翼飛機(Sommer Monoplane,biplane)各一架。稍微修整一個月後,2月25日,「中國上空的第一次飛行」在江灣跑馬廳舉行。兩千多名上海各界人士到場觀看,一時成為海上盛事。當時不要說是在上海,哪怕是在全球,飛機都是稀罕事,兼之環龍來自法國,上海的法國僑民十分踴躍,他在上海的第一次飛行表演極其成功。2月26日,也就是第一次飛行的次日,環龍第二次飛行表演賣出5萬張參觀券,一時成為滬上盛事。
上海市民爭睹環龍飛行表演
圖片來自網絡
可惜樂極生悲,5月6日環龍進行第三次飛行表演,悲劇發生了。那次表演更為轟動,環龍決定把降落地點調整到市中心泥城橋上海跑馬廳(即現在的人民廣場和人民公園)。由於操作失誤,環龍的雙翼飛機在空中熄火,如果是在更為空曠的江灣跑馬廳,他也許有機會棄機逃生,但上海跑馬廳是市中心,如果飛機一頭撞進市區,死傷將極為慘重。環龍竭盡全力把飛機迫降在跑馬廳草地上,但飛機解體,環龍不幸身亡,年僅31歲。
環龍飛機殘骸
當時中文報紙對環龍失事進行的詳盡的報導。有意思的是不知是誰翻譯的,「環龍」被翻成「環落」,「落」,對於飛行的人而言實在是不祥之兆,有點《三國演義》裡「鳳雛」龐統遇到「落鳳坡」的感覺。但環龍看不懂中文,也沒有辦法想了。按新聞的說法,飛機上的木條碎為齏粉,環龍身體隱而不見,只看到頭壓在機輪之下。環龍夫人放聲大哭,觀眾用門板將環龍送到醫院救治,候脈二十五分鐘未見絲毫跳動,遂告不治。
當時報紙對環龍飛機失事的報導
環龍是第一位在中國上空飛行的人,而且他以自己的犧牲換來了觀眾的安全,因此法國公董局在法國公園(今復興公園)建立了環龍紀念碑,碑文上除法文,還有一段中文:「紀念環龍君 君生於1880年3月11日,籍隸法京巴黎,於1911年5月6日歿於上海」,「君實為中國第一飛行家,君之奮勇及死義,實贈法國之光榮」。1920年,法國公董局將新修築的一條馬路命名為環龍路,也就是現在的南昌路西段。對環龍之死,法國公董局的官方定位是「奮勇死義」。
環龍紀念碑舊影
圖片來自網絡
本來環龍的事跡到此告一段落,但他的身後事,卻又有些曲折。剛才說到環龍夫人目睹丈夫失事身亡悲痛欲絕,堅持要把環龍遺體送回法國安葬。當時正是五月,上海的天氣潮溼悶熱,醫生不得不在環龍遺體內灌注藥水以防腐壞。無奈環龍到上海表演飛行,盤纏已經用盡,要把遺體運回法國需要相當一筆費用,籌措多日仍是不夠,環龍最終魂歸上海,未能埋骨家鄉。有種說法,復興公園花園的噴水池,原來是環龍的墓地所在。環龍夫人的下落也成了一個謎,很多老人回憶,之後很多年,每到環龍生日和忌辰,總有一個法國女子到復興公園環龍紀念碑獻花,至於那是不是環龍夫人?如果是,她住在上海的哪條馬路哪條弄堂?沒人過問也沒人知道。
當時報紙對保護環龍遺體的報導
復興公園花園噴水池舊影
圖片來自網絡
如今的復興公園噴水池
環龍去世三十年後的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環龍紀念碑被拆除,具體時間不可考。兩年後租界收回,環龍路改名南昌路,環龍在上海的痕跡徹底消失了。如果那位每年到環龍紀念碑獻花的女士果真是環龍太太,算年齡當時不超過六十歲,應該還健在的。目睹這樣的場景,不知她會作何感想……
四十年代末復興公園地圖
圖中上部為環龍紀念碑舊址
圖片翻拍自《老上海百業指南》
時光流轉又是數十年,到1983年,馬克思恩格斯紀念像正式在環龍紀念碑舊址的基座上奠基。有意思的是,奠基當天5月5日,是馬克思的誕辰紀念日。而環龍飛機失事是5月6日,只差一天而已。兩年後的1985年8月5日,也就是在恩格斯的逝世紀念日,紀念像正式建成揭幕。塑像由花崗石雕成,高6.4米,寬約3米,重達70噸。周圍有雪松環繞,又有綠草如茵的大草坪,相互輝映,莊嚴肅穆。馬恩紀念像承載了上海市民很多記憶,但對於這座雕塑本身,了解的人恐怕不多。老版《盧灣區地名志》中記載作者為張永浩,由北京藝術雕塑工廠石刻。經我查證,「張」永浩實為「章」永浩。
2018年上海美術學院老教授作品展
85歲的章永浩和他創作的馬恩雕像
圖片來自網絡
章永浩另一件重要作品
外灘陳毅雕像
復興公園馬恩紀念像舊影
圖片翻拍自《盧灣區地名志》
最近我還寫了
遇見虹口秦關路的斷壁頹垣
短短柳江街,青天也是劊子手
小胖子
黃梅天,曬曬更健康
網紅神曲BGMの絲綸閣下口是心非
情迷義大利之夏
昨夜,我一口氣逛了十一家書店
上海被遮蔽的老店招知多少?
魔都街頭字彙
請勿在江西南路隨地小便,謝謝配合
九十年代的盧灣區,那時你在哪裡?
走進九江路聖三一堂
如果這些東西你都用過……
百圖追憶當年的老徐匯區
掃描以下二維碼關注「老周望野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