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新開門店如何在二三級市場構建售後服務營銷平臺?

2020-12-20 中國營銷傳播網
  清晰理解我國家電售後服務是建立穩固售後服務營銷平臺的先決條件

  在經歷了激烈的市場競爭後,家電零售已經日趨成為中國流通業中較為成熟的行業——從原來的商品進貨渠道的比拼,到家電經營規模的對抗,後又經歷了殘酷的價格血刃戰,當前又是品牌、經營模式、供應鏈、服務等綜合能力的較量,總之,現在的家電經營商家為保持現有市場的既得利益,並提升經營業績,已到了一個幾乎將所有經營要素都被翻騰個遍,似乎用爛的程度了。記得前幾天聽一位專家講,一分錢可以將一個企業打敗,似乎聳人聽聞,但是仔細想來,也確實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大型企業,如果不能比競爭對手在成本控制上降低1分錢,那麼結果可想而知。

  家電競爭已開始為1分錢而爭,但對於那些剛進入家電市場的新經營者或擬進入的未來經營者,除了要在開業初期考慮如何通過自己的優勢和差異戰略快速擊敗競爭對手,搶奪市場,提高商品的市場銷售份額外,是否認真考慮過被商家視為棘手和「投入有形回報無形」的售後服務營銷平臺的構建呢?那麼又應該怎樣進行新門店的家電售後服務營銷平臺的構建呢?

  目前中國家電市場的一個現狀是,各廠家產品同質化、商家服務無差異化嚴重等,使得售後服務成為取勝市場的重要法寶之一,基於此,不少廠家和商家都紛紛擴大服務的內容,類似於「10年保修」「終身保修」等不切實際的承諾陸續出臺,正是由於家電服務的功能被錯誤的扭曲,不少家電巨頭和商家背負上了售後服務的沉重包袱,據筆者調查了解,像海爾、海信、TCL等家電大鱷,每年用於售後、維修服務的支出超過1億元,因此,面對如此的家電市場和巨大的售後服務壓力,中國的商家一般有三種售後服務的操作模式。一是自己不建售後服務中心和售後服務站,售後諮詢和維修等服務完全依賴生產廠家的維修站和特約維修點去處理,這樣節約了商家的經營費用,同時對商家來說也存在降低服務質量的隱患;第二種是將售後服務作為家電銷售服務的提升,市場競爭的武器,通過售後服務,獲取消費者的忠誠度而達到佔領市場的操作模式,但是這種方式卻存在長期的服務投入成本與當期的銷售獲益難以衡量的問題,存在服務成本無底洞的風險;第三種是把家電售後服務作為商場銷售服務保障外,也作為自己商場的另一種可銷售的「商品」,通過爭取成為廠家的特約維修站,既保證了對自己本商場銷售商品的售後維修,又通過替廠家維修非本商場銷售的家電商品而獲取廠家的維修結算費;並通過各種途徑接收本商場售後服務以外的維修任務(超出保修範圍以外及其他商家銷售的家電類商品),使售後服務成為商家的又一利潤創增點,但如果該種模式控制不好,就會造成售後服務贏利與商場整體服務提升之間的矛盾。

  在國外,用戶須為維修家電付費早已成為慣例,比如東芝電梯主要靠賣維修耗材、配件及獲取高額維修費作為獲利點的,但在國內,由於在家電市場競爭初期企業盲目的承諾,及市場消費水平較低等因素,使消費者已形成了「買家電的同時也買了服務」的觀點,認為售後服務應該免費或低收費,因此我們不能為甩掉售後服務高投入低產出的包袱,盲目套用國外的售後維修的經驗,也不能通過降低服務質量而縮減服務成本。

  因此我們不難看出,第三種售後服務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重點在於經營者怎樣把握利潤與服務成本之間的關係。於是,我們就站在這種思路上考慮如何構建售後服務營銷平臺。

  首先,我們就以一家位於二三級市場,經營規模在1500~3000平方米,初期資金投入在500~1000萬元的門店為例,把構建其售後服務營銷平臺的最難做的頭三年工作進行詳述和解析,三年後,該店的售後服務營銷平臺即進入正常的運營狀態——既要保持持續的獲利,實現自保,又能節省費用而不降低服務質量。

  第一年全力支持家電商品銷售,創造顧客增值服務,打造售後服務營銷平臺

  家電新開門店的第一年,家電生產廠家一般都有整機一年保修,主要部件三年保修,超過三年自己維修的服務承諾,因此經營者完全可以在開業第一年把精力重點放在提高前臺家電商品的銷售額,擴大當地的市場份額上。與此同時建立起售後服務營銷平臺,提升企業形象上,增加市場賣點。

  1、經營目標:全力支持家電商品銷售,創造顧客增值服務;打造售後服務營銷平臺。

  2、固定投入:租賃50-100平方米門頭房,地理位置以銷售賣場為中心,進行簡單的售後服務門頭設計。

  3、機構、崗位、人員設置:

  維修部經理1人,主要負責維修站全面工作,協調與門店的關係。

  信息接待2人,主要負責信息接待(前臺顧客來電諮詢;銷售回訪;廠家維修回訪等)及費用結算(安裝、維修、配件等費用)。 

  維修工2-3人,主修彩電、音響類家電維修工2人,主修製冷、洗衣機類家電維修工1人,主要負責商品調試——彌補前臺銷售人員調試工作的不足;二是小量的維修工作——修理無廠家保修商品及彌補廠家售後服務不及時。

  4、第一年主要工作:

  第一、配合前臺銷售進行回訪和信息處理

  第二、家電安裝網點的建設:與廠家籤定安裝協議(空調、洗衣機、打火爐、油煙機類家電);然後發展當地安裝網點;籤定網點安裝協議,實行安裝外包,監督安裝,收取安裝管理費。

  5、損益情況:第一年主要收入是收取安裝管理費(一般是按照廠家結算安裝費的20-30%收取管理費)。

  第一年費用支出主要是房租、人員工資及辦公使用費等。

  6、技術支持:建立完整的顧客銷售記錄並形成客戶檔案,按時進行顧客回訪或跟蹤服務,需要必要的計算機系統或辦公軟體和網絡支持。(顧客回訪或跟蹤服務也可以採取與生產廠家合作的方式來完成,與廠家籤定回訪協議,由廠家承擔部分的電話回訪費或者由廠家承擔部分跟蹤服務任務,尤其是大件家電的回訪,如冰箱、空調安裝等。)

相關焦點

  • 家電售後服務亂象 行業售後服務外包什麼情況?
    中華建材網訊:近年來,家電市場份額越來越大,部分企業將售後服務拋之腦後。家電維修外包成了行業內的共識,家電企業競做起了甩手掌柜?而在這項服務裡,一些忙著內外擴張、花大筆金額投入在營銷和廣告宣傳中的家電品牌們卻無暇顧及和「擴張」一下售後團隊,這種現象在二三線城市以及鄉鎮地區更為明顯,售後服務質量難以保證,家電企業對這些維修網點的監管和約束力鞭長莫及。值得注意的是,同時「接活」的「特約經銷商」對接的客戶是企業,而不是消費者,他們面對消費者「走錢不走心」。
  • 專家評點:我國家電售後服務競爭全面升級
    有的企業,將售後服務作為一張營銷戰術,大打服務牌,成為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一個亮點;有的企業,售後服務成了其經營過程中的一個大包袱,扔不掉,做不起,佔據著較大的成本包袱。  如何化解售後服務這個大包袱,如何實現服務營銷的效益最大化?如何花最少的錢做最完善的服務?從免費服務到收費服務,我國家電業還要等多久?
  • 極客修獲京東投資 家電售後服務現巨頭博弈
    後服務市場在商業巨頭的攪動之下硝煙四起。7月18日,手機維修平臺極客修獲京東物流、愛回收投資的B輪融資。同一天,蘇寧發布大家電售後服務6S標準。京東與蘇寧各自憑藉著在3C、大家電的布局,將雙方在後服務市場的較量升級。自此,京東+極客修、蘇寧幫客+嗨回收、國美管家+十分到家讓京東、蘇寧與國美在後服務市場劃分陣營,並與眾多生活服務平臺同臺競技。
  • 家電產品外包售後服務將走向何方?
    到底所謂的特約維修點的維修水平又如何?誰來對這些特約維修點的資質把關?家電維修又是否應該有一個收費的標準?  現狀:為降成本 售後服務外包給沒資質維修點  根據調查,目前大多數企業對於售後服務都採取了外包的形式,但一些企業在指定維修點時不能遵守國家有關維修部和從業人員資質的規範要求,還有一些企業為降低售後服務成本,將售後服務外包給了沒有資質的維修點。
  • 為何出現下沉市場,家電下沉市場如何升級?聽聽這些大咖怎麼說……
    隨著中國家電企業、流通企業近30年發展,家電市場渠道非常完備,包括鄉鎮的夫妻店、代理商、批發商等。如今,家電製造企業和流通企業都在把重點轉向農村市場,這是市場倒逼的結果。家電產業發展到今天很難,因為新的營銷手段帶來技術創新壓力,同時網際網路的出現,尤其是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消費行為,打破原來廠商營銷的節奏和布局調整。
  • 家電清洗設備與廚衛家電實體店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中國廚衛行業平臺】隨著家電與廚電行業發展至今,廚衛與家電實體店受到多方面的衝擊,包括房地產精裝修趨勢衝擊、電商銷售量額不斷增長衝擊、多大品牌渠道竄貨衝擊、大型電商平臺線下渠道竄貨衝擊、大型電商平臺線下家電門店瘋狂布局衝擊等,這些是實體店經銷商必須面對的問題。
  • 家電售後服務外包有錯嗎?你覺得呢
    近年來,家電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家電行業實現了由大強轉變,但是售後服務卻停滯不前。而售後維修利潤空間有限,企業視其為成本中心,不願在售後部門進行過多的投入,為降低運營成本,多數企業都把售後服務業務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商,家電售後服務外包成了行業內的共識。
  • 蘇寧零售雲受邀出席中國家電年會,斬獲2020年「磐石獎」
    12月10日,以「睿變重升 共創新生態」為主題,第十屆中國家電營銷年會在杭舉辦,蘇寧零售雲集團應邀參會,共同探尋縣鎮市場的創新融合。如何洞悉渠道變化和商家,再次為發展賦能成為2020年關鍵。蘇寧零售雲將傳統基因進行現代化重塑,在全國範圍通過蘇寧零售雲門店的形式,進行市場下沉,實現渠道毛細血管的鋪陳。
  • 葉遠璋:呼籲「家電下鄉」「節能補貼」等政策 加速推進家電市場...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行業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當前企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家電消費市場的整體萎縮,特別是海外疫情的發展造成對外貿易基本停滯,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欲望急劇下滑,絕大部分企業的正常經營活動和業績保障都將受到影響,如何在現今國內需求下滑海外疫情肆虐的環境下,在維護好整個行業產業鏈生態的前提下,提升銷售業績,讓產能有效釋放將是大部分企業特別是對於規模以上實體製造業
  • 富士山洗衣機引領「後家電下鄉時代」營銷變局
    7月26日,富士山洗衣機在杭州發布「全驅變頻」系列洗衣機,並在業內率先啟動「變頻下鄉」計劃,打破變頻洗衣機價格堅冰,降低變頻洗衣機價格門檻,將高品質、高性價比的變頻洗衣機推向三四級市場,使更多的消費者能享受到變頻技術所帶來的綠色生活。
  • 規範家電回收市場 讓舊家電變廢為寶
    然而長期以來,大多數人對家電的使用壽命並不了解,普遍認為「只要不壞就還能用」,殊不知,家電一旦超過使用年限,就會存在漏電、起火等安全隱患,且更加耗能。 「家裡的冰箱、電視機都是我結婚時買的,用了很多年。」梁女士告訴記者,因為年份久,她最近打算更換家電,但在更換過程中梁女士遇到了一個難題:舊家電該如何處理?
  • 牽手海爾 家樂福瞄準高端家電市場 卡薩帝當急先鋒
    雙方約定,將在門店形象、產品規劃、營銷互動及會員體驗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以蘇寧在家電、3C領域的優勢為依託,攜手發力新中產高端家電消費市場,實現2020年銷量5倍增長目標。「智慧家庭」是當下萬物互聯時代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用戶在選購家電時,不再單單只看硬體,而是希望能夠融於場景、進行體驗化消費。家樂福在中國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擁有優質的門店網絡和會員基礎。
  • 牽手海爾,家樂福瞄準高端家電市場,卡薩帝當急先鋒
    雙方約定,將在門店形象、產品規劃、營銷互動及會員體驗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以蘇寧在家電、3C領域的優勢為依託,攜手發力新中產高端家電消費市場,實現2020年銷量5倍增長目標。「智慧家庭」是當下萬物互聯時代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用戶在選購家電時,不再單單只看硬體,而是希望能夠融於場景、進行體驗化消費。家樂福在中國特別是一、二線城市擁有優質的門店網絡和會員基礎。
  • 惠而浦(中國)攜手賽意V平臺打造移動售後服務平臺
    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和分外激烈的行業競爭,惠而浦(中國)公司不斷進行管理創新、營銷創新,提升運營質量、運營效率,為搭建一個更加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實現售後服務的快捷、方便、實時的管理,惠而浦(中國)攜手賽意打造移動售後服務平臺。
  • 本周家電圈:市場冷熱不均,企業爭豔鬥芳,行業又一春
    同時整個家電產業步入轉型的關鍵期,雖然彩電還面臨天花板的約束,但是白電的空調、洗衣機則率先找到新的增長引擎,而廚電和小家電也在構建技術創新新動力。隨著四季度家電傳統銷售旺季到來,特別是雙11大促對於家電零售市場和消費需求的激活,行業高景氣度有望進一步持續。
  • 售後服務變成電話轉接 家電消費升級先解決「痛點」
    家住市區滿庭芳的李女士告訴記者,以前買電器都有商家的售後服務支持,現在好像都變成外包廠家了,這樣下去實體店對比電商的優勢確實越來越少。  記者走訪家電市場了解到,由於家電售後受技術、配件等制約,現在實體店的售後確實多由廠家網店支持,有的雖然對外宣稱有技術人員,其技術水平也乏善可陳。在各類投訴中,家電類投訴量一直高居首位,佔總量的1/3。
  • 如何提高眼鏡門店效能提升營收?
    在大數據橫行的年代,眼鏡店如果不與時俱進,很有可能被市場淘汰。作為一個網際網路運營,我將從流量、管理、運營三個方面講解一下如何判定一個好的眼鏡店管理軟體。當然,鏡小二的作用不單單是這麼簡單的驚鴻一瞥,還有很多比如供應鏈管理、門店管理、員工管理、營銷管理等等功能就不再贅述了。二、有贊眼鏡門店管理系統——營銷系統
  • 2017年家電零售額增速前三品類 洗碗機、破壁機和吸塵器
    28個SW一級行業指數漲幅排行榜中,家電排在第3位。家電三級行業中,空調漲幅**大,洗衣機跌幅**大。《消費主張》欄目播出了2017家電報告,2017年家電領域增長**高及表現**好的家電品類是;2017洗碗機的零售額同比增長增幅**高,為140.8%,破壁機排名第二,為74.6%,吸塵器排名第三,為51.6%。我們持續看好廚大電和吸塵器領域的投資機會。
  • 門店通2.0為連鎖餐飲營銷破局,私域蓄水與門店轉化一站解決!
    為滿足Tim Hortons 等連鎖餐飲業品牌增強數位化運營能力的需求,騰訊廣告整合了平臺資源,結合「會員通」一站式會員招募的私域沉澱優勢,以及「門店通」高效觸達周邊潛客、刺激門店轉化的服務功能,推出全新升級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門店通2.0。
  • 不只是擁抱京東天貓,家電工廠消滅代理商戰役悄悄打響了!
    近年,多位家電企業的操盤手曾多次與筆者交流時,直言不諱指出,現在市場缺少的絕對不是錢、更不是直營門店,而是優質的項目和產品。「好的產品,現在都是在挑選渠道零售商。同樣對於選擇代理商的標準,也從過去的關注資金實力,引爆的營銷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