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黃阿姨每個月都會來到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使用智慧自助體檢機器人為自己做一個簡單的體檢。
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位於鄒平路48號,總建築面積有2085平方米。除了提供傳統的日託、長照、康樂活動以及公益便民服務外,為老服務中心還為老人打造了家門口的人工智慧服務站。
周家渡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老服務中心現在已經可以實現遠程醫療服務。來到服務站的老人可以通過在線視頻坐診的方式完成看病,最終實現不出遠門,在家門口尋醫問診。
對於黃阿姨來說,使用智慧自助體檢機器人已經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她表示,去醫院排隊體檢至少需要半個多小時,現在有了為老服務中心,只要有不舒服的時候,就可以用機器人做個體檢,一共也就花費5、6分鐘。智慧自助體檢機器人的體檢包括心跳、血壓、體溫等項目,基本覆蓋了大部分的檢查。「如果體檢有異樣,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還會為我安排遠程的問診,我可以通過在線視頻完成就醫。」黃阿姨說。
黃阿姨使用智能智慧自助體檢機器人同樣來到服務中心體驗人工智慧設備的,還有73歲的姜先生。因為腰部的問題,走路、上廁所都成為困擾他的幾個大難題。這次他來到為老服務中心就是想諮詢和體驗「悠扶機器人UFU」,機器人不僅可以幫助老年人從椅子上站起來,它還可以帶著老人隨意移動,專門服務於下肢不便的老年人。
姜先生說,「聽說這裡有悠扶機器人以後,就馬上過來體驗了,機器人操作比較簡單,一學就會。」為老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不久的將來,服務中心還會為片區內的老人提供機器人租賃的服務,讓每一個老人都可以藉助機器人在家裡隨意行走。
除了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周家渡街道還依託為老服務中心建立了智慧養老數據中心。通過資源集聚和人工智慧技術,最終形成了立體式養老服務生態圈,老人可以通過養老數據中心享受到各類資源。
智慧養老數據中心已經實現了「服務送出去,社區全覆蓋」。住在附近的丁女士今年已經63歲了,她聽說智慧養老數據中心後,便來到服務中心諮詢網上預約剪髮和網上訂餐等服務。丁女士說,「服務中心的人非常有耐心,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預約理髮和訂餐,有了服務中心以後,生活變得更加方便了。」周家渡街道相關負責人說,「我們建設養老服務中心的目的,就是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老人可以安享幸福晚年。」
丁女士學習使用智慧養老數據中心系統在浦東,除了周家渡街道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陸家嘴的長者綜合照護家園也建設了智慧養老系統。長者綜合照護家園引入了智能康復設備,目的是打造集智能管理、智能康復、智能服務於一體的智慧養老服務中心。
通過呼叫牌、智能床墊、響應手環等智能管理系統,陸家嘴長者照護家園的工作人員不僅可以及時響應老人需求,降低養老服務照護風險,還可以提高照護效率。
此外,陸家嘴長者照護家園在康復區也引入了許多康復機器人,機器人可以根據長者的不同情況制定服務計劃,並實現健康數據檔案自動記錄備案,實現從「人工訓練」到「人機訓練」的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