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姐最近月經量特別多,經期不到1小時就要換1次衛生棉。
她覺得不太對勁,到婦產科就診,醫師給她做了B超檢查。
醫師說她的子宮內膜太厚,最好再做宮腔鏡或子宮內膜搔刮術檢查。
近年,經常可以聽到某某女性得子宮內膜癌,她很擔心,子宮內膜太厚跟癌症有關嗎?
今天,我們來談談這個問題。
子宮內膜是讓受精卵著床的地方,它的功能就是準備懷孕。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子宮內膜的厚度隨著排卵的周期而有變化:月經來時,子宮內膜剝落、連血液一起排出,即是月經。來月經後子宮內膜最薄,厚度只有0.5cm。濾泡期時,雌激素增加,內膜組織開始變厚,排卵時約增厚到0.8cm,準備讓受精卵著床;排卵後,黃體素上升,讓內膜保持在0.8~1.5cm左右,不再持續增厚,等待受精卵著床。如果沒有懷孕,它就會剝落,如此周而復始。
簡明扼要的子宮內膜周期性變化。
子宮內膜隨著排卵周期而有厚薄變化是正常的,但如果變得太厚,可能是有病變、長息肉或荷爾蒙不平衡。
要了解子宮內膜的厚度,婦產科醫師透過B超檢查即可得知。
B超分陰道B超和腹部B超兩種。
醫師建議,已有性經驗的女性做陰道B超比較能清楚看到子宮內膜。
那麼,子宮內膜多少是厚?多少是薄?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標準,我們分別以女性停經前和停經後來說明。
醫師通常會參考以下標準:
女性在停經前:
月經快來時,子宮內膜增厚到1.5cm左右都算正常。
月經有沒有異常是重要的判斷標準。
如果子宮內膜增厚到1.8cm,特別是還伴隨月經量多、非經期出血等症狀,就會建議做宮腔鏡或子宮內膜搔刮術,將子宮內膜細胞取出來做病理檢查,看看子宮內膜是否有惡性病變,比如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可算是子宮內膜癌零期)或子宮內膜癌。
如果女生子宮內膜增厚到1.8cm,但沒有症狀,就比較不用擔心,持續追蹤就好。
女生可以等月經結束、子宮內膜都剝落了,恢復一般狀態,再做一次B超,比較能確定它到底有沒有增厚。
但如果女生子宮內膜厚達2cm以上,即使沒有症狀,我們還是建議積極一點,做宮腔鏡或用子宮內膜搔刮術取子宮內膜細胞出來做病理檢查。因為有時可能是女生忽略了月經量多及不正常陰道出血,並不是真的沒有症狀。
如果子宮內膜細胞病檢後,發現沒有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等惡性病變,那麼可能是荷爾蒙失調而造成子宮內膜過厚。
有些女性黃體素分泌得不夠多,子宮內膜要剝落又不剝落,就會造成非經期的不正常出血,這種情況需要用荷爾蒙調經,子宮內膜才不會越來越厚。
通常荷爾蒙藥物需要服用3個月,之後停藥,看看荷爾蒙分泌是否恢復規律。
荷爾蒙失調可能跟作息不規律、壓力、過胖都有關,因此除了用荷爾蒙調理,也需要調整生活。
停用荷爾蒙後,子宮內膜過厚可能再度發生,但只要沒有經血過多或不正常出血,通常沒有大礙。
此外,乳癌病人服用抗荷爾蒙藥物,也可能會讓子宮內膜變厚,需要定期追蹤。如果這些女生沒有經血量多、非經期異常出血,一樣不需要擔心,也不需調整藥物,如果有上述症狀,才建議做子宮內膜搔刮術或宮腔鏡檢查。但如果內膜如果持續變厚,達2cm,即使沒有症狀,最好還是進一步檢查。
女性停經後:
如果停經後婦女因更年期症狀等問題有補充荷爾蒙,子宮內膜會增厚,月經也會來;如果沒有再補充荷爾蒙,子宮內膜的厚度應該不到0.5公分,若比0.5公分厚,就要小心病變。
子宮內膜如果有長息肉,也會讓子宮內膜看起來較厚,但不是真的讓內膜變厚,因為B超下看不清是內膜還是息肉。子宮內膜息肉多數是良性的,不用處理。但如果息肉造成月經量多、陰道不正常出血等症狀,或者大到讓受精卵難以著床,影響懷孕,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子宮內膜增厚,需化驗了解是否為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增厚和子宮內膜增生是不一樣的,後者需透過病理化驗才能得知。
如果醫師從B超看到病人子宮內膜增厚,又有不正常出血症狀,就會建議進一步做病理檢查,用子宮內膜抽吸管(在門診即可進行,不用麻醉)或子宮內膜搔刮術(須進手術室,要麻醉)取出子宮內膜細胞送病理檢查,以了解是否有增生,無法只靠B超判斷。
子宮內膜增生又分成好幾類,其中「非典型增生」屬於癌前病變,已經沒有懷孕需求的女性,建議最好切除子宮。如果女生仍有強烈懷孕需求,可先考慮用藥物治療,但因復發率很高,生產後仍建議切除子宮。如果不治療,內膜細胞持續增生,變成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就會提高,5年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變成癌症。
子宮內膜增生也會有月經量過多、非經期出血的症狀,跟子宮內膜過厚的症狀很像,所以不能單從症狀來判斷是哪一種問題。如果合併有子宮肌瘤或肌腺症,會更棘手,因為子宮肌瘤和肌腺症也會造成經血過多,而且會造成子宮變形,在B超下看不清楚子宮內膜,此時醫師會建議病人接受子宮內膜搔刮術,直接取出子宮內膜細胞送病理檢驗。
女性要儘量避免吃高脂肪食物和含雌激素保健食品。
我們要如何預防子宮內膜病變呢?
女性不論是否已經停經,最好避免吃太多高脂肪食物,因為肥胖是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因子之一。脂肪會被體內某種酶代謝成雌激素,如果過胖,這種雌激素就會增加,子宮內膜發生病變的風險就會提高。
醫師也不建議吃含雌激素的保健食品,如大豆異黃酮、蜂王漿、月見草油等,以免雌激素過多,刺激子宮內膜可能發生病變。
子宮內膜太薄 恐難懷孕。
對育齡期女性來說,子宮內膜隨著雌激素分泌而變厚,是正常且必要的;但如果子宮內膜太薄,受精卵難以著床,會不容易懷孕,此時也需服用荷爾蒙調理。
子宮內膜太薄通常跟之前動過手術有關,比如流產手術,多少會傷到內膜底部細胞,或發生術後沾連,細胞不易生長,內膜就會太薄。
女生如果有這些月經異常要注意。
月經是了解女性健康的重要指針,除了記錄每月幾號來、多久來一次、會不會痛,下列狀況也應警覺,必要時應就醫檢查:
1、月經量多:一個月月經量大約80ml左右。月經量是否過多,可從以下幾點判斷:
•量多的天數:經期前兩天經血量較多是正常的,如果量多的天數很長,就要注意。
•換衛生巾的頻率:如果1~2小時就要換一次,量就算較多。
•有無血塊。血塊多又大,代表月經量多。
2、非經期出血:不是月經期也出血,就要注意。有時不會很大量,可能只是內褲上有少許血跡;有時隨尿液排出,容易誤以為是血尿。
3、月經來的時間拉長:月經一般來5~7天,超過10天要注意。
另外,還有人會問,做子宮搔刮手術會傷到子宮嗎?
子宮搔刮術必須在手術室進行。病人麻醉後,醫師會用鴨嘴撐開陰道,看到子宮頸後,將刮勺伸進去,將內膜刮出來。若原本是處女,過程中會造成處女膜破裂。
醫師取出內膜組織的目的是為了做病理檢查,幫助診斷,並不會颳得很徹底,不至於傷及子宮,而且一段時間後內膜會再長回來。但搔刮術不能頻繁進行,否則可能影響懷孕。
如果在B超下看到子宮內膜長息肉,因而讓子宮內膜看來比較厚,而病人還想懷孕,通常就不會直接做搔刮,而會用宮腔鏡下拿掉息肉,儘量避免刮到子宮內膜,影響受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