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新、記者吳廣城)近日,贛江新幹航電樞紐七臺發電機組全部併網發電,預計年平均發電量5.34億千瓦時,標誌著新幹打造新能源大縣的目標向前邁了一大步。
近年來,新幹縣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生物質、風、水、光電齊頭並進,全縣新能源年發電總量可達11億千瓦時,年產值達5.5億元,實現利稅1億多元。
從「一花獨放」到「滿園春色」,得益於該縣歷屆黨委政府的大手筆,大眼界。新幹是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豬糞生產過剩。為此,新幹大力推進沼氣發電項目,在江西正邦養殖有限公司新幹分公司潭丘豬場,新幹首臺裝機容量60千瓦的沼氣發電機組正在開機運轉,生產的電力除保障該場沼氣工程攪拌機、排汙泵、爆氧機等機械設備正常運轉外,還可補充場區生產、生活用電,每年可節約成本30多萬元。目前,該縣新建的3個1000畝生態養殖小區,全部規劃建設了沼氣發電項目,真正實現變廢為寶。針對每年約有10萬噸的穀殼浪費問題,金佳穀物有限公司新幹分公司投資建成了6兆瓦生物質能穀殼發電站,平均每天可消化170多噸穀殼,年發電量4000萬千瓦時。僅此一項,每年可提升稻米附加值4000萬元。
同時,該縣還充分利用風能、水能、太陽能等新能源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引進符合國家產業開發政策的項目。近3年來,該縣先後引進投資近100億元,建設了贛江新幹航電樞紐、中電投新幹七琴城上風電場和中電建新幹五老峰風電場項目。目前,兩大風電場項目均已併網發電,預計年產值可達3億元,實現稅收3000萬元,風電成為該縣最熱門的新能源產業。玉華山脈的風車也成為遊客觀光的一道風景,為當地旅遊增添了新活力。
發揮光伏扶貧項目優勢。新幹首個林光互補光伏發電項目佔地500畝、裝機19.8兆瓦,晴好天氣下,日發電量可達13萬度至15萬度。項目還緊密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內容,在光伏發電板下種植玫瑰、油菜等花卉苗木,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經濟附加值。該縣為全縣11個省級貧困村,每村建有一個光伏發電項目,年平均發電量10萬度以上,每村集體經濟可增收6萬元,百姓脫貧插上了「充電寶」。
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為脫貧攻堅注入了活力,更為新幹縣域經濟健康發展夯實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