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孫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中國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匈牙利裴多菲大劇院特邀導演,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客座教授,美中藝術交流協會秘書長。
16日,在洛陽海外聯誼會第四屆理事大會召開期間,記者採訪了第三次回到家鄉的洛陽女兒——孫萍。
15歲出演大戲
孫萍的父親是地道的洛陽人,出生在老城。上世紀60年代初,她的父母到寧夏當醫生。孫萍從小能歌善舞,加上清亮的嗓音,10歲時,她被老師選中進入寧夏京劇團學員班,開始學習京劇表演。憑著靈性和艱苦磨鍊,孫萍很快脫穎而出。15歲時,她主演現代京劇《賽駝之後》,在全國戲劇匯演中獲三項大獎,一舉成名。
憑著對京劇的熱愛,隨後,不滿18歲的她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考取中國戲劇學院,成為中央戲劇學院培養的第一批京劇專業大學生。畢業後,她進入中國京劇院,先後同袁世海、杜近芳等名家聯袂演出過《霸王別姬》、《龍鳳呈祥》等經典劇目,受到同行的讚賞,成為京劇院的骨幹力量。
京劇文化的傳播者
除了對表演的鐘愛,她還要做一個京劇藝術傳播者,將京劇介紹給世界。
1990年,匈牙利布達佩斯室內劇院院長和藝術總監到中國訪問,由孫萍負責接待,他們觀看了孫萍的演出,完全被中國的傳統藝術迷住,不久,孫萍就收到匈牙利發來的邀請函,邀請她赴匈牙利進行文化交流。於是,孫萍受文化部及中國京劇院委派前往匈牙利。
「我們的文化必須為世界了解,這樣才能影響他人。」抱著這樣的想法,孫萍在歐洲將京劇的表演動作融入到歐洲歌舞劇中,創造出「動作戲劇」,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2002年,孫萍回到祖國,繼續著她的京劇文化傳播事業。
搭建河洛文化傳播平臺
洛陽海外聯誼會第四屆理事大會召開期間,她抽空去聽專家講解河洛文化。孫萍說,洛陽地處中原大地,是河洛文化的發源之地,以河洛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明對世界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
「我是洛陽的女兒,與洛陽有血濃於水的親情,我希望能為河洛文化的傳播貢獻自己的力量。」孫萍說。
此外,她還遊覽了龍門石窟與國家牡丹園。孫萍說,洛陽牡丹雍容華貴,目前洛陽牡丹園雖多,但每個牡丹園中的品種相似,她建議能充分挖掘牡丹文化,讓各牡丹園選用不同牡丹品種進行差異化經營,使遊客在每個牡丹園中能領略到不同的牡丹文化。
孫萍13歲時回過洛陽,5年前,剛從國外歸來的她又回了一次洛陽。說到這三次回洛陽的印象,孫萍由衷地說:「洛陽的變化真大,越來越美麗了,目睹這些年來家鄉的巨大變遷,真是太高興了。」
採訪結束時,孫萍說:「下次回家鄉時,希望能將籌劃已久的『亞洲文化論壇』帶到洛陽來,讓博大精深的河洛文化走向世界。」(見習記者 戈曉芳)
返回洛陽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