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火鍋是餐飲最佳賽道?
火鍋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在哪?
什麼樣的火鍋企業能勝出?
火鍋行業未來有哪些機會點?
跟著《火鍋行業全產業鏈研究深度報告》來了解火鍋行業發展趨勢!以下為報告節選內容!
為什麼火鍋是餐飲最佳賽道?
1、餐飲業:萬億級市場競爭激烈,結構性機會凸顯
入口的生意超過14萬億。
按每人每餐10元計算,每人一年吃飯上至少消費1萬元,
國內入口生意超過14萬億,其中主要有在家做飯、到店餐飲和外賣,其中堂食餐飲約佔總量的20-30%。
2017年規模4萬億,近五年保持10%+增長,背後是人均收入提升+快節奏高壓力傾向於「外出吃飯+城鎮化」提升餐飲下沉等因素綜合而成。
餐飲競爭激烈,區域集中玩家分散。
前百強企業僅佔餐飲行業總收入5%,前十大省市佔全國近60%,企業數量約350萬家(火鍋40萬家),從業人員近2000萬人,主要分為正餐、火鍋(約佔總營收10%)、快餐、團餐、西餐及休閒餐飲。
2、火鍋與餐飲關係:火鍋是最能出龍頭的子賽道
3、火鍋品種:北派吃肉、川系香辣、粵系清美、雲貴獨特
火鍋地域特徵明顯,北方清湯涮肉配麻醬,川系香辣麻配油碟,不只是海底撈(需求面積:800-1500平方米)!
4、量價利齊升,火鍋是可以孕育餐飲龍頭的好賽道!
火鍋行業量價齊升,遠超行業其他玩家:
火鍋門店可複製性強,門店拓展速度快,海底撈和呷哺呷哺過去三年店面數量翻倍增加;火鍋每桌平均消費額逐年穩步升高,近五年提價20%
低成本+高翻臺率,行業盈利能力高企:
後廚簡單+菜品較少,門店管理標準化,成本與費用較低;火鍋門店營業時間較其他餐飲子行業更長,平效高,翻臺高。
什麼樣的火鍋企業能勝出?
1、精耕細作,從點做起,而非盲目擴張
從重點城市做起,從點做起,保持直營耕耘品牌調性
優秀的管理培訓體系,良好的晉升機制和激勵計劃
2、差異化戰略深度培養粉絲,口碑傳播一美遮百醜
在餐飲五要素:口味、價格、服務、地點和環境中,把五要素的1-2點做到極致即可成功。
呷哺將性價比做到極致,海底撈在保證口味穩定性的情況下,將服務做到極致。
3、口味的穩定性是核心,消費者追求確定性的幸福
集團公司收購上遊牛羊肉生產,從源頭嚴控上遊食材來源。海底撈向扎魯特旗海底撈購買羊羔肉產品,15-17年的購買額分別為707萬元、6050萬元、7099萬元。
自建倉儲物流體系,保證食材新鮮可靠。海底撈關聯公司蜀海集團向海底撈提高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包括食品倉儲、物流及銷售;呷哺呷哺建立三級物流系統,包括位於北京的中央配送中心,位於上海的區域配送中心及餐廳所在城市的三間運轉倉庫。
食品安全,開放式廚房。顧客可以從前臺監控中隨時看到後臺菜品情況。
火鍋行業未來有哪些機會點?
1、品牌+衛生+服務的溢價越來越高,龍頭強者恆強
行業洗牌加劇,頭部企業在衛生、服務和品牌上精耕細作,形成護城河。
海底撈以服務為基石,在過去三年收入提升85%,成為行業毫無疑問的領軍者。
區域類火鍋經歷洗牌後,有望逐步崛起。
潮汕牛肉火鍋、海南椰子雞火鍋等地域類火鍋近年來發展迅速。2017年火鍋行業洗牌,火鍋門店數量總體呈下降態勢。但是根據辰智餐飲的報告,地域類火鍋佔比從2016年的30.4%上升至2017年的32%。
2、海外市場不斷發力,成為新增長點
華人遍布世界,火鍋需求大。火鍋在海外中餐市場中佔比低,在未來有巨大的
發展空間。火鍋的配料具有較強的彈性,也能適應當地人的口味。
火鍋企業海外擴張,尋求新的利潤增長源。截止17年底,海底撈在海外店共19
家。頤海國際近幾年在海外擴張迅速,已經覆蓋了海外23個國家和地區。
3、火鍋O2O到家模式大熱,深耕「懶人經濟」創造需求
火鍋外賣滿足「懶人經濟」需求。
懶、宅人群雖然喜愛「家裡蹲」,但廚房使用頻率及能力低下,外賣火鍋的興起滿足了個人消費場景和轟趴桌餐場景的餐飲需求。
火鍋外賣市場擴大,尋求新的業績增長點。
火鍋外賣可以充分利用用餐高峰期以外的時間,藉此延長經營時間。火鍋的高標準化可以避免二次加工,可保證送餐速度。
4、一人食方便火鍋火爆,深耕「孤獨經濟」
食用方便和方便麵類似:
外盒放發熱包,內盒放食材;食材放好後,向內盒、外盒分別注入適量冷水;蓋上蓋子,氣孔露出,12-15分鐘後即可食用。
解決「懶人」痛點:
方便火鍋創造了單身年輕消費者想吃火鍋,又嫌懶不想出門的痛點;解決了在異地出差商旅中想吃火鍋的衝動;場景和方便麵非常類似,很多地方可以替代
未來看好,百億市場指日可待:
目前自熱小火鍋約50-100億市場規模,既有部分替代方便麵的需求(800億方便麵,替代10%),也有部分替代傳統火鍋(4000億火鍋,替代5%),預估3-5年其市場空間將達300億元。
本文轉載來自:餐飲O2O 馬曉天,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