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6日電 工信部網站6日公布《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第3777號(工交郵電類408號)提案答覆的函》指出,將加強二維碼技術在各行業應用的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積極推動我國二維碼國家標準成為國際標準。
工信部介紹,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是用特定幾何圖形按照一定規律分布以記錄數據、符號等信息。與傳統條形碼相比,二維碼能夠存儲數字、圖片等更多信息和更多數據類型。目前常用的二維碼有快速響應矩陣碼(QR碼)、四一七條碼(PDF417碼)等。二維碼是一種信息載體,它需要附著在特定對象上才能實現信息傳遞。利用二維碼進行追溯,還需要對附著對象進行標識,即物品編碼。當前全球存在多種編碼方案,主要有:全球統一資源標識(URI)系統、對象標識符(OID)系統、數字對象體系(Handle)系統等。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形成較為齊全的二維碼和編碼標準體系,為二維碼產業應用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其中,在標準組織方面,成立了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自動識別與數據採集技術分技術委員會(SAC/TC28/SC31)等標準化組織,與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工委員會第一聯合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自動識別與數據採集技術分技術委員會(ISO/IEC JTC1/SC31)等相對應,在完善我國制定二維碼和編碼標準的同時,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修訂工作。
在二維碼標準方面,我國先後頒布了五種二維碼國家標準,即《快速響應矩陣碼》、《四一七條碼》、《漢信碼》、《網格矩陣碼(GM碼)》和《緊密矩陣碼(CM碼)》。我部還與商務部制定了《肉與肉製品二維條碼追溯技術要求》等一系列行業標準。
在物品編碼標準方面,我國先後發布了《物聯網標識體系 物品編碼Ecode》、《信息技術 開放系統互聯 OSI登記機構的操作規程 第1部分:一般規程和國際對象標識符樹的頂級弧》、《信息與文獻 數字對象唯一標識符系統》等國家標準。各行業還基於各自特定需求制定了一批物品編碼行業標準。
另外,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提出的IDcode編碼方案源自ISO/IEC 15459標準。管理ISO/IEC 15459標準的註冊機構設在美國AIM公司,由其分配發行機構代碼,任何企業或者組織都可向其申請發行機構代碼。據悉,全球已有45家企業或組織獲準並分配到發行機構代碼,中關村工信二維碼技術研究院獲得的MA代碼是其中之一。
工信部稱,隨著行動裝置的廣泛普及,二維碼在行動支付、證件管理、電子票務、資訊閱讀、生產管理、食品溯源、物流追蹤、餐飲服務等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2013年起,我部在伊利、蒙牛等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利用二維碼開展了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試點,開通了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截至2019年4月底,試點企業累計向平臺上傳6.8億條數據,實現了消費者通過智慧型手機、平臺網站對試點企業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相關信息的實時追溯和查詢。
下一步,工信部表示,將與有關部門一起,加強對二維碼碼制標準的宣傳推廣,倡導和推廣各行業部門使用符合國家標準的二維碼產品;加強二維碼技術在各行業應用的頂層設計和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相關標準制修訂工作,積極推動我國二維碼國家標準成為國際標準。(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