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矽感科技:讓中國二維碼自主可控

2021-01-20 中國網財經

  近日,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被譽為「中國智慧財產權奧斯卡」的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評選出20項中國專利金獎獲獎項目。武漢矽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發明專利「一種二維條碼編解碼方法」榜上有名。

  打破壟斷,開啟二維碼的「中國時代」

  作為一種新型的數據採集、存儲、傳遞的自動識別技術,二維碼因其快速、準確、低成本、容量大等特點,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物流、國防、防疫、安檢、通信、傳媒等各大領域,成為信息化和物聯網的基礎關鍵技術。2012年我國出臺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將二維碼列為物聯網核心感知技術之一。

  然而,20年前,二維碼還是個人們並不熟知的「舶來品」,中國也並沒有一套具備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二維條碼技術標準。因此,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只能按照國際「等效引用」的慣例,分別於1997年和2000年,將日本QR碼(快速響應碼)和美國PDF417碼(417碼)作為我國的二維碼國家標準發布。

  二維碼專利和標準的缺失,無疑使得我國在信息化競爭中面臨著二維碼標準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甚至還可能存在信息產業的專利陷阱和技術風險,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國內外IT電子行業積澱多年的矽感科技,就意識到自主可控的二維碼對我國國民經濟的重大作用,2000年,他們投入巨資開始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的研究。經過不懈努力,2003年5月22日,矽感科技研發的《二維條碼的編碼和解碼方法(CM碼)》 正式向國家專利總局申報專利,緊接著又陸續申報了《一種二維條碼編解碼方法(GM碼)》《二維條形碼碼圖印刷方法及解碼方法》《有條碼的安全存摺及該存摺的安全信息存取方法》《一種帶有防偽功能的二維碼》等一系列二維碼領域的專利。這些專利發明也打破了國外二維碼對我國10多年的專利壟斷,開啟了全球二維碼的「中國時代」。

  精益求精,研發全球無「死穴」的二維碼

  多年的受制於人,讓矽感科技意識到,在研發中國自主可控二維碼的過程中,不僅要填補國內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的空白,更重要的是在技術上要有全球的創新性和引領性,為未來申請中國二維碼的國際標準奠定基礎。

  矽感科技的研發者不負厚望,他們研發的GM(Grid Matrix)二維碼碼圖由正方形宏模塊組成, 每個宏模塊由6乘6個正方形單元模塊組成。GM二維碼具有10%-50%五級糾錯分級,由低到高等差遞增,在糾錯等級容許的前提下任何區域都不怕被汙損,每個碼詞可被獨立定位,擦除錯誤容易被發現,可容忍大面積的汙損,大角度的彎、折以及透視變形。

  正是憑藉超強的抗汙損、抗畸變能力以及360°大傾斜視角、遠程快速解碼等優異性能,GM二維碼也成為了全球碼圖中沒有死穴的二維碼。

  「四標合一」,從專利到標準拿下主動權

  有了自主可控的二維碼,成功打破了國外二維碼的技術壟斷。但要想實現與國外二維碼的市場競爭,還必須從標準層面掌握主動權,通過頂層設計為中國二維碼制定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

  2006年5月25日,武漢矽感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網格矩陣碼(GM碼)和緊密矩陣碼(CM碼)被信息產業部發布為行業標準,並在2007年獲得信息產業部科技進步獎。

  2008年,網格矩陣碼(GM碼)被AIM(全球自動識別協會)發布為國際標準,標誌著中國二維碼國際標準正式發布,GM碼正式進入全球三大國際標準行列。

  2011年5月25日網格矩陣碼(GM碼)被發布為國家軍用標準;2012年5月1日網格矩陣碼(GM碼)和緊密矩陣碼(CM碼)被發布為國家標準。

  這些標準規定了網格矩陣碼(GM碼)和緊密矩陣碼(CM碼)的符號結構、信息編解碼方法、糾錯編解碼方法、信息排布方法、參考解碼算法以及符號質量要求等技術內容。

  至此,中國完全擁有了具有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國家軍用標準以及國際標準的「四標合一」的安全二維碼。這也對守護我國的信息主權和信息安全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雲上發力,多行業應用助力自主安全

  2012年GM碼正式成為國家標準後,武漢矽感又踏上了探索GM二維碼行業應用之路,希望能讓自主安全的二維碼為中國的產業發展帶來福音。

  在網際網路+食品安全領域,以 GM 碼技術為核心構建的「二維碼食品安全追溯大數據云平臺」,提取了農產品和生鮮食品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等供應鏈環節消費者關心的公共追溯要素,形成了「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環節追溯,並對追溯信息進行了風險評估,做到對食品安全問題早發現,早處理。

  如今,該平臺已覆蓋武漢全市包括中百倉儲、武商量販、中商平價、沃爾瑪、家樂福、永旺、大潤發、華潤蘇果等156家大型中外資超市和 1500家品牌連鎖店。該模式還成功推廣到陝西寶雞、河北張家口、廣西南寧、廣州黃埔區、江蘇泰州、內蒙古呼和浩特、貴州黔南州等地區,成為中國食品安全追溯行業的領導者。

  為了在食品安全行業深入推廣GM二維碼的應用,武漢矽感科技還參與制定了國家商務部發布的三個國內貿易行業標準:基於二維條碼的瓶裝酒追溯與防偽應用規範;速凍食品二維碼條碼識別追溯技術規範;糖果巧克力及其製品二維碼條碼識別追溯技術要求。

  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武漢矽感科技在中國建設銀行的進帳單、銀行匯票、轉帳支票上通過GM二維碼賦含票據信息,實現系統自動提取、分揀票據信息,通過信息化降低金融系統的運行成本。

  在網際網路+稅務領域,GM 碼成功在京東商城啟動電子發票試點,中國內地電子商務領域的電子發票正式誕生。

  在網際網路+國家安全領域,武漢矽感科技為國家相關部門機要信函涉密載體二維條碼應用項目開發的定製碼(SCDCC 碼),於2012年6月1日正式頒布為強制性國家標準。依託矽感加密碼制技術,保證了國家重要機關機要信函的信息安全。

  在網際網路+旅遊領域,通過應用矽感科技二維碼技術,將旅遊景點門票數位化、營銷無限化、運維智能化,已成功建設了包括九寨溝、 黃山、 龍門石窟等在內的一大批數字景區、智慧景區。

  從資訊時代走向DT時代,數據正日益成為如同石油一樣的戰略資源和基礎設施,而大數據安全又成為其核心命脈。二維碼作為物聯網核心技術,是大數據自動採集識別的一個重要入口,圍繞GM二維碼的行業應用,武漢矽感科技對GM二維碼採取註冊備案、授權使用、後臺解析、應用路由,構建了GM國碼信息服務雲平臺。

  這個由食品安全追溯雲、廣播電視雲、網際網路保險雲、綠色製造與回收雲、稀土危化追溯雲等各種子云平臺組成的應用平臺,正助推國家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的廣泛應用,引領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新時代。

  (高飛)

(責任編輯:羅伯特)

相關焦點

  • 中國自主可控行業全景圖
    2013年斯諾登曝光美國「稜鏡計劃」,美國政府可以隨意調取科技IT界八大巨頭數據,監控全球信息。貿易摩擦中,美國利用國內法律法規對華為等中國科技公司供應鏈的隨意限制,顯示了科技霸權主義的威脅,以及國際科技跨國公司並不能擺脫本國政府的控制。發展底層國產自主可控晶片與基礎軟硬體,是保衛中國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根本保障。
  • 讀懂同有科技第三次轉型關鍵詞,自主可控與存儲生態的雙輪驅動
    在此背景之下,7月10日,同有科技對外發布了業界首款商用自主可控存儲系統,並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快閃記憶體、自主可控、雲計算」三大戰略方向,同時聯合天津飛騰、天津麒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共同建設存儲新生態,由此也標誌著同有正式踏上了第三次戰略轉型之路。
  • 自主可控成為戰略主線
    中國中投證券首席投資顧問 張德良投資快報:這段時間的焦點,已從貿易摩擦上升至科技競爭,消息面變得撲朔迷離,此時,行情怎麼樣看?張德良:消息面的變化,講起來話長。先講股市的實際反應吧。一句話,眾多負面因素打擊下,市場整體是穩定。特別是這幾天,指數逐步穩定,成交量萎縮。
  • 大眾銳評|增強「兩鏈」自主可控能力
    當今世界,核心技術、高端科技就是現代的「國之利器」,誰能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下好科技創新「先手棋」,誰就能佔領先機,讓自己的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尤其在當前,個別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逆全球化趨勢更加明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衝擊。沒有科技的自立自強,就擺脫不了「卡脖子」困境,就沒有產業鏈供應鏈的自主可控。
  • 自主可控產業體系如何構建
    日前,永鋼集團黨委書記、總裁吳毅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  近年來,永鋼集團通過自主可控產業體系的建設,在發展質量和企業競爭力上,實現了一個飛躍。2018年,永鋼集團實現鋼產量861萬噸,效益創歷史新高;全年開發新產品85個,其中特鋼56個;全年出口156萬噸產品,出口到108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有32個。
  • 電子科技入校園 自主可控從娃娃抓起
    為培養學生對電子科技的興趣,以及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科技創新能力,近日,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七〇六所組織開展的「送電子科技知識入校園」活動,在北京市海澱區玉泉小學告一段落。  「送電子科技知識入校園」活動,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七〇六所在結合自身在計算機技術領域先天優勢的基礎上,與海澱區玉泉小學共同發起的一項公益活動。
  • 開源作業系統和CPU並不等於自主可控
    此前,一位網友提問,既然要建中國版Wintel,為何不用自主CPU+自主作業系統,而是用自主CPU+Linux呢?鐵流的回覆是,如果有內核全部自主開發的作業系統,那自然是好的,但現在的問題是沒有自主內核的作業系統,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Linux了。
  • 五萬字收藏版|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正文篇2)
    傳送門:五萬字收藏版|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導讀篇)五萬字收藏版|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正文篇1)安永平 方正證券計算機首席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產業鏈關鍵環節之CPU晶片——自主架構與引進可控共同發展CPU自主可控三要素。
  • 國信證券多行業聯合深度 | 自主可控,大勢所趨、必由之路
    報告摘要策略:自主可控,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目前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的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很多產品仍需要進口,當前的環境更是加速推進我國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的進程。一方面,國內政策積極推動國產替代與科技創新的發展。
  • 國產瀏覽器遭「換膚」質疑,業內發聲:自主可控存疑
    8月15日,國產瀏覽器公司紅芯宣布基於自主可控的瀏覽器核心技術完成2.5億元融資。當天下午有網友發布「解壓紅芯瀏覽器執行文件」的動圖,顯示多次解壓後的文件有「Chrome」(谷歌瀏覽器)字樣,認為紅芯只是一個「換膚版」瀏覽器,並非自主創新。
  • 張燕生: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日前在參加中新社主辦的「國是論壇:中央經濟工作會解讀——2021年中國經濟怎麼看怎麼幹?」時表示,未來30年中國要講三個故事,一是科學技術創新的故事,二是企業合規的故事,三是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創新鏈能夠提升到高端與全球對接的故事。
  • 多家公司被列入「實體名單」,自主可控重要性再次凸顯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五家公司被列入「實體名單」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更多制裁,可能會使依賴美國技術的中國企業陷入困境,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再次凸顯。經過中興、華為和中科曙光的事件之後,國家對「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將更加強烈,未來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力度將加大。
  • 自主可控重要性凸顯 北鬥「星光」閃爍
    分析人士認為,「自主可控」有望成為下一階段市場投資主線。作為「自主可控」重要代表,北鬥產業鏈一直肩負著保證國家信息安全可靠自主化的重任。經過多年發展,北鬥全球組網正在加快推進。機構普遍認為,北鬥業務未來有望大幅放量,另外整個板塊估值處於低位,向上彈性較大。
  • 安信證券--計算機行業動態分析:中央再度發出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的...
    板塊個股漲幅前五名 分別為: ST 中安, 中科創達(300496), *ST 索菱, 朗新科技(300682), 虹軟科技;跌幅前五名 分別為: GQY 視訊, 萬達信息(300168), 麥迪科技(603990), 優刻得-W, 海科 B。
  • 銀河證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創新與自主可控 電子行業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20年12月16日-18日在北京召開,科技創新再次成為工作重點,會議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的8項重點任務,前兩項分別聚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銀河證券指出,作為十四五期間以及今後較長時間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科技領域尤其是半導體、人工智慧等環節將是國家政策重點扶持的對象,我們預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工作重點後,未來相關領域有望進一步出臺具體的支持政策,行業中長期成長空間巨大。
  • 用友NC Cloud完成銀河麒麟兼容性認證,支持企業自主可控
    近日,用友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用友NC Cloud產品與天津麒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銀河麒麟桌面作業系統V4,銀河麟伺服器作業系統V4完成了兼容性互認證測試。測試可表明,用友NC Cloud在國產作業系統上功能兼容性良好,完全支持企業自主可控。同時,用友NC6.5也獲得了此產品認證。
  • 鯨鯊發布兩大國產自主可控存儲系列新品
    5月11日,北京鯨鯊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在京發布了兩大系列產品:基於飛騰FT1500A處理器全國產化,自主可控雙控存儲RedStor RC和自主可控分布式RedBrick RB系列新品。鯨鯊軟體副總裁朱明勝介紹,雙控存儲RedStor RC產品主要針對資料庫,虛擬化等高IO以及高業務連續性的應用場合,主要客戶包括政府,軍隊,公檢法等高信息安全等級需求領域。
  • 自主可控才有話語權,浩辰CAD堅持國產化之路
    來源:創商網在剛剛落幕的全國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建議,要加大稅收對5G應用、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等科技創新項目的扶持力度,賦能「中國智造」。其中工業軟體作為工業化長期積累的工業知識與經驗的結晶,是打造中國智造4.0必不可缺的核心。
  • 深讀|倪光南: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新基建的安全 自主可控是前提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網絡安全也沒有新基建的安全,這是大家要注意的。」8月10日,由新京報貝殼財經主辦的「中國經濟新格局:乘風破浪」夏季峰會繼續在線舉行。在「AI如何助力新基建」分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計算機專家倪光南在其演講中強調,自主可控是新基建安全的前提。
  • 青島軟博會 神州雲科展現自主可控澎湃力量
    7月21日,2017中國(青島)國際軟體融合創新博覽會暨信息通信技術博覽會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神州雲科跟隨神州數碼集團,攜旗下全系雲基礎設施產品及重點行業解決方案登陸展會,與到訪嘉賓共議自主可控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