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鯊發布兩大國產自主可控存儲系列新品

2021-01-15 存儲在線

5月11日,北京鯨鯊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在京發布了兩大系列產品:基於飛騰FT1500A處理器全國產化,自主可控雙控存儲RedStor RC和自主可控分布式RedBrick RB系列新品。

鯨鯊軟體副總裁朱明勝介紹,雙控存儲RedStor RC產品主要針對資料庫,虛擬化等高IO以及高業務連續性的應用場合,主要客戶包括政府,軍隊,公檢法等高信息安全等級需求領域。

RedStor RC雙控存儲平臺

分布式RedBrick RB系列可為用戶提供大規模橫行擴展能力和PB級文件系統,實現海量數據的跨平臺共享,並可作為大數據分析平臺底層存儲支撐,特別適用於高信息安全領域的海量非結構化數據(如雷達,衛星,網絡等)存儲,挖掘等應用產品。

RedBrick RB系列自主可控分布式存儲平臺

鯨鯊軟體創立於2007年,專注於企業級存儲研發,生產,以SAN/NAS存儲,大數據存儲平臺,超融合架構為核心產品。從2012年開始基於國產處理器、作業系統展開全國產自主可控伺服器、存儲、專用板卡研發,致力於成為軍民融合產業政策的參與者和推動者。

 

相關焦點

  • 國產芯 更可信 澤石發布自主可控存儲CS2、IS3系列產品
    近日,澤石科技發布了國產消費類固態硬碟CS2系列、工業級IS3系列。此次發布的兩個系列產品均包括M.2、2.5寸、mSATA規格,滿足主流消費級和工業級市場需求,助力中國信創產業發展。CS2、IS3系列固態硬碟搭載長江存儲64層3DNAND,從顆粒、主控晶片、Firmware等硬體,以及測試、生產、銷售實現了自主可控。CS2、IS3系列提供256GB、512GB、1TB等多種容量,其順序讀速度可達560MB/s,順序寫速度可達520MB/s,在SATA接口的固態硬碟中具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固態硬碟中的核心配件包括快閃記憶體顆粒和主控晶片。
  • ...這家國產中間件公司大漲超10% 科創板自主可控行情有望「軟硬...
    昨日盤面上,以中微公司、芯源微為代表的半導體國產設備公司強勢上漲,中微公司更是近16個交易日漲幅超100%;誠邁科技再次漲停,報收216.55元,近一年時間裡漲幅高達1064.25%,成為一隻十倍大牛股。今日科創板軟體股接力昨日晶片行情,未來在自主可控加速推進的背景下,科創板行情主線有望從「硬體先行」走向「軟硬兼施」。
  • 讀懂同有科技第三次轉型關鍵詞,自主可控與存儲生態的雙輪驅動
    在此背景之下,7月10日,同有科技對外發布了業界首款商用自主可控存儲系統,並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快閃記憶體、自主可控、雲計算」三大戰略方向,同時聯合天津飛騰、天津麒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共同建設存儲新生態,由此也標誌著同有正式踏上了第三次戰略轉型之路。
  • 因智存而有為,神州雲科Elastic存儲新品發布
    8月1日,神州數碼集團旗下神州雲科基於多年行業實踐與技術積累隆重發布了分布式Block存儲Elastic,依託自主研發的力量打造運營級產品,為整個行業帶來了一股強勁的動力。神州雲科Elastic系列產品力爭無論在企業運維、雲平臺或虛擬化對接上做到盡在掌握。
  • 中國自主可控行業全景圖
    發展底層國產自主可控晶片與基礎軟硬體,是保衛中國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根本保障。隨著全社會由IT時代步入DT時代,大數據驅動人工智慧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動力,保衛自主信息安全刻不容緩。中國發展國產化自主可控堪稱波瀾壯闊的最偉大曆程。
  • 國產品牌、自建封測廠、三年IPO... 國產存儲康佳芯盈的「星辰大海」
    面對著積貧積弱的國產半導體產業,國家也從2014年開始設立國家集成電路大基金,用以扶持國產半導體產業,建立健全國產集成電路產業鏈。正是在「國家隊」的介入,以及民間資本的助推下,不到五年光景,誕生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化存儲器品牌。
  • 國產瀏覽器遭「換膚」質疑,業內發聲:自主可控存疑
    8月15日,國產瀏覽器公司紅芯宣布基於自主可控的瀏覽器核心技術完成2.5億元融資。當天下午有網友發布「解壓紅芯瀏覽器執行文件」的動圖,顯示多次解壓後的文件有「Chrome」(谷歌瀏覽器)字樣,認為紅芯只是一個「換膚版」瀏覽器,並非自主創新。
  • 華大電子聯手中天微, 共築完全自主可控金融「芯」長城
    2018年9月20日,杭州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微」)和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大電子」)共同推出一款「完全自主可控」的國產CPU晶片。該晶片是華大電子獨立研發的雙界面金融卡SoC晶片CIU9872B系列之一,採用中天微嵌入式CPU內核CK802。
  • 國信證券多行業聯合深度 | 自主可控,大勢所趨、必由之路
    報告摘要策略:自主可控,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目前中國無疑是世界上的製造業第一大國,但很多產品仍需要進口,當前的環境更是加速推進我國國產替代和自主可控的進程。一方面,國內政策積極推動國產替代與科技創新的發展。
  • 多家公司被列入「實體名單」,自主可控重要性再次凸顯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五家公司被列入「實體名單」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更多制裁,可能會使依賴美國技術的中國企業陷入困境,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再次凸顯。經過中興、華為和中科曙光的事件之後,國家對「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將更加強烈,未來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力度將加大。
  • 五萬字收藏版|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正文篇2)
    7.7 華為海思:發布鯤鵬及昇騰兩款CPU應對伺服器和雲計算市場,ARM晶片市場化最強力量華為海思的麒麟晶片已經通過華為高端手機Mate系列、P系列打響自身品牌,2018年華為正式發布了鯤鵬系列和昇騰系列晶片,基於ARM架構,分別用於伺服器和雲計算市場。
  • 青島軟博會 神州雲科展現自主可控澎湃力量
    自2012年「十八大《決定》」發布以來,隨著中央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小組成立,政府陸續出臺了《網絡安全法》、《關於加強電信和網際網路行業網絡安全建設的指導意見》等多項政策和發展規劃,2016年底更是將自主可控寫入《十三五國家信息規劃
  • 工業軟體賦能設計貫通智造 -CAXA CAD/PLM 2021新品發布
    2020年10月20日, CAXA CAD/PLM 2021系列新品首場線上發布會成功舉辦,行業專家、新老用戶及合作夥伴等共同見證了國產自主可控工業軟體CAXA CAD/PLM2021的全新升級亮相,此次發布的軟體包括CAXA CAD電子圖板2021、CAXA 3D實體設計2021、CAXA CAPP工藝圖表2021及CAXA PLM
  • 騰訊雲發布五大資料庫新品 未來聚焦三大主航道
    【TechWeb】8月28日消息,騰訊雲資料庫正式啟動戰略升級,宣布未來將聚焦雲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戰略方向,並發布五大資料庫新品,包括資料庫智能管家DBbrain、雲資料庫TBase、資料庫備份服務DBS、雲資料庫Redis混合存儲版,以及自研雲原生資料庫CynosDB商業化版本
  • 自主可控才有話語權,浩辰CAD堅持國產化之路
    而近日因為華為晶片禁令升級的原因,引發了國內對於國產工業軟體自主可控的擔憂。國內知名的國產CAD廠家浩辰CAD表示,要想在國際當中擁有話語權,就需要擁有自主研發的核心競爭力。「國內的工業軟體整體情況是,管理軟體相對比較強,工程軟體、研發設計軟體相對比較弱,低端軟體比較多,高端軟體比較少。因此,國內的製造企業在很多業務領域實際上長期依賴於國外的軟體。」
  • 騰訊雲資料庫正式啟動戰略升級 發布五大資料庫新品
    8月28日消息,騰訊雲資料庫正式啟動戰略升級,宣布未來將聚焦雲原生、自治、超融合三大戰略方向,並發布五大資料庫新品,包括資料庫智能管家DBbrain、雲資料庫TBase、資料庫備份服務DBS、雲資料庫Redis混合存儲版,以及自研雲原生資料庫CynosDB商業化版本。
  • 攜手京東方和美國高通,大朋VR發布2019新品P2系列
    暨高通驍龍XR1 VR一體機全球首發1月4日,中國虛擬實境領軍企業大朋VR在京發布了新品P2和P2-S行業版。發布會現場邀請到國內上百家行業及教育領域合作夥伴,大朋VR執行長陳朝陽先生表示:大朋VR一體機P2系列的發布,要感謝高通,京東方和大朋VR上千名工程師和合作夥伴的幾百個日夜努力,在2019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高通驍龍XR1的移動VR一體機,不僅在外觀ID上更為潮流,減輕20% 重量的同時,繼續提供驚人的5小時電量,持續不斷地提升消費者的體驗,給行業合作夥伴注入全新的血液,賦能行業,攜手共贏。
  • 八年鍛造,為雲而生,QingStor 分布式存儲全線升級
    深圳,2020年9月2日——  9月2日,青雲QingCloud (qingcloud.com) 「雲無界 數未來」2020 全國巡展深圳站開幕,QingStor企業級分布式存儲全線升級,並全新推出容器存儲一體機 KubeSphere KF3000 和分布式全快閃記憶體儲一體機 QingStor NF6000 兩大新品。
  • 國產計算機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重構中國IT產業生態
    不同的指令集無法兼容,若過分強調指令集的自主發展,之後還要面臨重新搭建生態系統的挑戰,考慮到 Wintel 和 AA 成熟生態在市場的領先地位,競爭難度非常大。因此指令集授權+自主研發 CPU 的模式是一種可行的自主可控路徑。
  • 武漢矽感科技:讓中國二維碼自主可控
    打破壟斷,開啟二維碼的「中國時代」  作為一種新型的數據採集、存儲、傳遞的自動識別技術,二維碼因其快速、準確、低成本、容量大等特點,目前已經廣泛應用於物流、國防、防疫、安檢、通信、傳媒等各大領域,成為信息化和物聯網的基礎關鍵技術。2012年我國出臺的《物聯網「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將二維碼列為物聯網核心感知技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