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成為戰略主線

2020-12-14 和訊股票

中國中投證券首席投資顧問 張德良

投資快報:這段時間的焦點,已從貿易摩擦上升至科技競爭,消息面變得撲朔迷離,此時,行情怎麼樣看?

張德良:消息面的變化,講起來話長。先講股市的實際反應吧。一句話,眾多負面因素打擊下,市場整體是穩定。特別是這幾天,指數逐步穩定,成交量萎縮。股市調整,有一個規律非常有效,就是「調整至成交量不再萎縮、股價也不再下行」的時候,調整就大概率進入尾聲。當前,就處於這樣的狀態。

當前位置,就圖表上看,得到本輪升幅50%位置、120日均線和250日均線的支撐。不過,2月25日的缺口(2804-2838點)沒有回補,本周一觸碰2838點,如果能夠去補一補,市場心理就會踏實許多。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指數已回補。

總之,眾多利空打擊而不再下跌,這是當前最大的特徵。此時,要關注的是成交量是不是不再萎縮,指數是不是真的拒絕下行。最悲觀的情形,就是成交量持續萎縮、指數陰跌下行。

投資快報:上周,我們談到核心投資主線,應該還是科技創新以及資本市場改革。果然,這一周,自主可控為核心的科技創新表現活躍。這一主線,會持續保持熱度麼?

張德良:這一主線的熱度會持續。現在的全球競爭格局,自主可控與創新科技主題,將會成為持續關注的戰略大主題。華為供應鏈,只是這一戰略主題的一部分。

上海已提出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上海方案」,三大產業就是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這是全球競爭至高端的核心技術產業領域,結合自主可控,可關注的領域更多。

投資快報:每個領域都涉及眾多公司,產業鏈條也非常複雜,一般人不容易把握,你有什麼建議?

張德良:我覺得,只要關注一些核心優勢龍頭股。

「硬體」領域,包括半導體/晶片、連接器、射頻器件、分立器、傳感器、濾波器、環形器、MEMS、工業交換機、伺服器、雷射器材料等。「軟體」領域,則包括作業系統、FPGA、中間件、網際網路+、雲/大數據、北鬥等。

信息技術領域,代表性股為北方華創、中國軟體(600536,股吧)、中國長城、中航光電(002179)、恒生電子(600570)、紫光國微、中科曙光(603019)、浪潮信息(000977)、航天信息(600271)、四維圖新(002405)、紫光股份(000938)、太極股份(002368)、東軟集團(600718)等。新能源領域,代表性品種 為隆基股份(601012)、濰柴動力、寧德時代。生物醫藥領域,就是恆瑞醫藥(600276)、藥明康德。

投資快報:不過,我們還是擔心。像自主可控、稀土之類的主題,熱度越高,感覺未來變數越大。這種擔心,是不是有點多餘?

張德良:不是多餘,正是問題的焦點。純粹的炒作相關主題,肯定沒有未來。這個戰略主題,能夠持續升溫的核心,就是我們的科技創新制度,是不是真的加快改革,產業推進進程是不是真的全方位推進。制度變革,已成為關鍵。

當然,大盤重心穩定,也是至關重要的。影響市場重心的,最直接的就是大市值權重股,以中、農、工、建交、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神華為核心,它們與宏觀經濟景氣度緊密相關。當前,它們的估值(PB)基本上處於1倍左右,這樣的估值定位,透露的信號,就是市場對宏觀經濟持謹慎態度。

我們再以中國石油601857為例,當前已觸及過去三年(2016年至今)下沿,持續十三天,盤旋於7.2元附近,市淨率1.07倍。類似情形的,還有中國神華。如果再創新低,那麼,重要指標股幾乎都將進入「破淨」狀態,這種狀態,對市場情緒會構成壓力。當然,全面破淨,再現恐慌的時候,會不會就是歷史性機遇呢?但當下,更重視情緒對市場的衝擊。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

相關焦點

  • ...這家國產中間件公司大漲超10% 科創板自主可控行情有望「軟硬...
    國信證券認為,完成與華為鯤鵬系列「一雲兩翼」相關產品的兼容適配認證工作,標誌著寶蘭德與華為在基於戰略合作、基於生態建設、基於共贏加強合作上邁出了裡程碑式的一步,對於進一步夯實與上下遊軟硬體廠商的合作基礎有重要意義。
  • 青島軟博會 神州雲科展現自主可控澎湃力量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發展自主可控的技術和產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確保信息安全,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神州數碼集團(000034)旗下的北京神州數碼雲科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神州雲科),踐行自主可控戰略,立於風口,業已走在行業前沿,專注於為企業級用戶提供端到端的雲基礎設施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
  • 讀懂同有科技第三次轉型關鍵詞,自主可控與存儲生態的雙輪驅動
    在此背景之下,7月10日,同有科技對外發布了業界首款商用自主可控存儲系統,並旗幟鮮明的提出了「快閃記憶體、自主可控、雲計算」三大戰略方向,同時聯合天津飛騰、天津麒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希望共同建設存儲新生態,由此也標誌著同有正式踏上了第三次戰略轉型之路。
  • 中國自主可控行業全景圖
    發展底層國產自主可控晶片與基礎軟硬體,是保衛中國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的根本保障。隨著全社會由IT時代步入DT時代,大數據驅動人工智慧成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動力,保衛自主信息安全刻不容緩。中國發展國產化自主可控堪稱波瀾壯闊的最偉大曆程。
  • 自主可控重要性凸顯 北鬥「星光」閃爍
    分析人士認為,「自主可控」有望成為下一階段市場投資主線。作為「自主可控」重要代表,北鬥產業鏈一直肩負著保證國家信息安全可靠自主化的重任。經過多年發展,北鬥全球組網正在加快推進。機構普遍認為,北鬥業務未來有望大幅放量,另外整個板塊估值處於低位,向上彈性較大。
  • 大眾銳評|增強「兩鏈」自主可控能力
    改革開放以後相當時間內,我國抓住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分工機會,形成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發展模式,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不僅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也形成了規模龐大、配套齊全的完備產業體系,成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 武漢矽感科技:讓中國二維碼自主可控
    二維碼專利和標準的缺失,無疑使得我國在信息化競爭中面臨著二維碼標準受制於人的被動局面,甚至還可能存在信息產業的專利陷阱和技術風險,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在國內外IT電子行業積澱多年的矽感科技,就意識到自主可控的二維碼對我國國民經濟的重大作用,2000年,他們投入巨資開始了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的研究。
  • 自主可控產業體系如何構建
    本報記者 陸聞言 劉加軍 通訊員 黃煒  「無論對企業還是對行業而言,高質量發展一定是自主可控的發展。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上,無論是原料還是市場,技術還是產品,都能夠有一定的可控性,才是高質量的發展。否則一切受制於人,很難說是高質量發展。」
  • 國信證券多行業聯合深度 | 自主可控,大勢所趨、必由之路
    因此無論從國際貿易的經濟因素,還是國家戰略自主可控的角度來看,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可控勢在必行。我們從政策和資金層面對國產半導體的突圍之路進行了詳細的梳理。隨著貿易戰的持續發酵,中國製造業對於進口晶片的巨大依賴成為中國產業升級的最大軟肋。
  • 多家公司被列入「實體名單」,自主可控重要性再次凸顯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五家公司被列入「實體名單」及未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更多制裁,可能會使依賴美國技術的中國企業陷入困境,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再次凸顯。經過中興、華為和中科曙光的事件之後,國家對「自主可控」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將更加強烈,未來相關產業政策的扶持力度將加大。
  • 安信證券--計算機行業動態分析:中央再度發出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的...
    Facebook 高管:計劃明年推出數字貨幣 Diem 和數字錢包 Novi  上海:加大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 投資  阿里雲推出 7款產品,啟動 AIoT 夥伴計劃  公司動態:  運達科技:公司與保利科技防務投資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鯨鯊發布兩大國產自主可控存儲系列新品
    5月11日,北京鯨鯊軟體科技有限公司在京發布了兩大系列產品:基於飛騰FT1500A處理器全國產化,自主可控雙控存儲RedStor RC和自主可控分布式RedBrick RB系列新品。鯨鯊軟體副總裁朱明勝介紹,雙控存儲RedStor RC產品主要針對資料庫,虛擬化等高IO以及高業務連續性的應用場合,主要客戶包括政府,軍隊,公檢法等高信息安全等級需求領域。
  • 開源作業系統和CPU並不等於自主可控
    此前,一位網友提問,既然要建中國版Wintel,為何不用自主CPU+自主作業系統,而是用自主CPU+Linux呢?鐵流的回覆是,如果有內核全部自主開發的作業系統,那自然是好的,但現在的問題是沒有自主內核的作業系統,因而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Linux了。
  • 中央定調指明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發展方向,A股「硬核」科技...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注意到,對於今年全社會關注較多的強化科技創新、穩定產業鏈供應鏈等焦點議題,此次會議指出,要「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而回到A股二級市場來看,前期強勢的化工、有色等周期股近期開始下滑,消費板塊的白酒股新高之後也逐步回落,而長時間以來,大科技板塊的調整已經相當充分。
  • 銀河證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科技創新與自主可控 電子行業是...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2020年12月16日-18日在北京召開,科技創新再次成為工作重點,會議提出2021年經濟工作的8項重點任務,前兩項分別聚焦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與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 用友NC Cloud完成銀河麒麟兼容性認證,支持企業自主可控
    測試可表明,用友NC Cloud在國產作業系統上功能兼容性良好,完全支持企業自主可控。同時,用友NC6.5也獲得了此產品認證。國家對於自主可控、信息安全尤為重視,並推出眾多政策。用友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企業服務提供商,一直支持軟體國產化建設,並在產品上強化安全可控。擁有自主可控的作業系統,可大大提高企業應用系統的安全性。銀河麒麟伺服器作業系統,是在「863計劃」和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研製而成的高安全、高可靠、高可用,具備最高安全級別的國產作業系統,。
  • 增強產業鏈和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是重點 財政政策回歸正常化 貨幣...
    大 | 中 | 小
  • 國產瀏覽器遭「換膚」質疑,業內發聲:自主可控存疑
    8月15日,國產瀏覽器公司紅芯宣布基於自主可控的瀏覽器核心技術完成2.5億元融資。當天下午有網友發布「解壓紅芯瀏覽器執行文件」的動圖,顯示多次解壓後的文件有「Chrome」(谷歌瀏覽器)字樣,認為紅芯只是一個「換膚版」瀏覽器,並非自主創新。
  • 8月10日:自主可控是保障網絡安全的關鍵基礎;微信禁令下蘋果將受...
    ·趨勢洞察倪光南: 自主可控是保障網絡安全的關鍵基礎倪光南針對網絡安全領域的自主創新問題分享了兩點看法。第一,放棄幻想,認識到核心技術不能靠買、靠換。網絡安全是數字世界的地基,自主可控是網絡安全的關鍵基礎。如果沒有自主可控能力,對方可以利用人為的漏洞從後門攻擊,防禦設備一打就穿,保護網絡安全無從談起。倪光南表示,核心技術靠買、換都是靠不住的,最終還是靠自己。第二,計算機技術領域要持續的引導高效創新。
  • 五萬字收藏版|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正文篇2)
    傳送門:五萬字收藏版|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導讀篇)五萬字收藏版|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正文篇1)安永平 方正證券計算機首席中國計算機行業—自主可控全解讀產業鏈關鍵環節之CPU晶片——自主架構與引進可控共同發展CPU自主可控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