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在育兒這件事上,老人的話往往不具備說服力,年輕人講究的是科學育兒。比如老人不喜歡給孩子穿紙尿褲,年輕人則比較青睞,總之各說各的的道理。傳統育兒也不是全無道理的,我們要摒棄糟粕,吸取精華。就說在斷奶這件事上,很多老人會說夏天不要給孩子斷奶,這一點還真要好好聽聽。
關於這個說法,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待:
(1) 寶寶抵抗力下降。
因為母乳本身除了營養豐富外,還具有很強的免疫力,孩子通過喝母乳可以獲得母親的部分免疫功能,幫助寶寶抵抗病毒入侵。斷奶之後,由於沒有母乳中免疫分子的保護,孩子的抵抗力會出現短暫的下降,進而導致孩子容易生病。
(2) 夏季溫度較高
尤其是處於季節交替,進入小兒「手足口、胃腸道」等疾病的小高發期時,這時斷奶很容易給人造成「夏天斷奶比其他季節更容易生病」的感覺。
總之,夏天不是最適合斷奶的季節,這是為什麼呢?
夏天寶寶消化能力差,可能會對添加的輔食不適應;天氣炎熱,孩子容易生病,而母乳是寶寶生病時候最好的安慰;夏天也是乳腺炎的高發期,如果斷奶後護理不好,再加上哺乳媽媽由於氣候的原因,五心煩熱也是常有的,這就加大了斷奶後乳腺炎的發生概率。
所以說夏天可以斷奶,但是不建議大家夏天斷,這樣會給斷奶的過程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而且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哺乳媽媽餵養到寶寶兩周歲,讓寶寶在你懷裡吃奶的時間再長一些吧!
春天和秋天是最適合斷奶的季節,當寶寶釋放出以下這些信號的時候,媽媽們就可以準備給孩子斷奶了。
1.對母乳的依賴逐漸降低了,願意或者喜歡嘗試輔食;
2.對母乳的興趣下降,吃奶時容易分心,喜歡東張西望,甚至跑開;
3.能吃的輔食種類比較多,飲食逐漸轉向固體食物;
4.能適應母乳以外的乳製品。
斷奶對寶寶和媽媽都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媽媽要注意採取正確的斷奶方法,老一輩通常是隔離斷奶,讓孩子和媽媽短暫分離,這種方法確實有效,但是會給孩子帶來心理負擔,變得沒有安全感,所以斷念期間,媽媽一定要更加細心的呵護陪伴寶寶。
1.不要在寶寶患病期間斷奶。因為寶寶患病的抵抗力差,消化功能不好,身體很虛弱,如果這時斷奶,勢必影響身體的康復,甚至加重病情。
2.斷奶期間要加強護理。寶寶斷奶期間,要加強護理,注意觀察寶寶的大便是否正常,體重是否減輕,發現異常現象時,要及時處理,不能聽之任之。
3.不能倉促斷奶。讓寶寶突然和媽媽分開,或者在媽媽的乳頭上塗抹辣椒、墨汁、紅藥水、紫藥水或者黃連水等物質,不但使寶寶的情緒低落、心理上難以適應,還會給寶寶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影響。
4.不用回奶藥。媽媽在回奶時要遵循自然的原則,一般不需要服用回奶藥。
5.減少對乳房、乳頭的刺激。除了減少吸吮外,不要讓寶寶觸摸乳房,淋浴時避免用熱水衝洗乳房。
6.飲食中停止飲用豬蹄湯、魚湯、木瓜湯、燉雞等催乳湯水,減少高蛋白質和水的攝入量。
7.感到奶脹時,可擠出少量乳汁,不要過度擠奶,以免刺激乳汁分泌過多,還可以用冰袋冷敷乳房減輕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