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678字,閱讀時間3分鐘
同事小美去年做了媽媽,休產假六個月,孩子現在一歲半了,邊上班邊照顧孩子實在是忙不過來,於是下定決心給孩子斷奶。
可一到餵奶時間,孩子因為吃不到奶就哇哇的哭,模樣很是痛苦,同事也很心疼,就讓她婆婆衝奶粉給寶寶喝。然而寶寶因為長時間都是母乳餵養,喝不慣奶粉的味道,怎麼也不喝,一直哭,哭累了餓了才會喝奶粉,每次喝得還不多。
同時看著寶寶委屈又可憐的樣子,真的擔心寶寶在這樣下去會不會營養不良,她婆婆告訴她堅持一段時間就好了。斷奶的第五天,小美覺得自己快堅持不下去了。
小美的這種情況是每個寶媽的必經之路,總是在堅定的決心和寶寶的哭聲中徘徊不定,有的寶媽因為心軟幾次斷奶不成功,搞得自己和寶寶心力憔悴,身心備受折磨,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做法。那麼怎樣科學有效輕鬆的斷奶呢,以下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真正做到專業無害斷奶。
寶媽斷奶「心要狠」
一旦下定決心斷奶就沒有半途而廢一說,斷奶其實也是為了寶寶身體好。
世界衛生組織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表示母乳餵養應堅持24個月,至少要6個月,通常在1歲半到2歲斷奶比較合適。
母乳含大量身體必需元素,是任何奶粉都無法代替的,並且根據調查發現母乳餵養長大的寶寶比喝奶粉長大的寶寶更不容易生病,身體更強壯。
有的寶媽斷奶三四次都不成功,一次次地反覆斷奶,不僅耽誤了孩子的全面均衡成長,還讓寶寶和媽媽心靈遭受巨大創傷,在斷奶期間媽媽和寶寶兩個人都是很痛苦的,斷奶一定要一次性成功不可反覆回頭。
如何科學高效斷奶?
1、時機的選擇很重要
過晚斷奶,會導致寶寶營養跟不上,隨著年齡增長,寶寶胃口變大飯量增長,純母乳餵養已經無法跟上孩子增長的速度。另外媽媽的身體熬不住,更何況是有工作的寶媽。
同樣,過早斷奶會使寶寶的身體根基不穩,本來寶寶身體就比較脆弱,各方面免疫系統發育還不成熟,易生病。所以寶寶斷奶不要過早也不要過晚。
2、斷奶前要做好準備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滿6個月之後開始添加輔食,在六個月之前母乳營養成分足夠寶寶健康生長,6個月之後,母乳營養密度相對來說較小,這時需要添加輔食,添加輔食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寶寶要自己能夠坐起來;
二是寶唾液腺發育完善可以消化分解澱粉類食物;
三是大人吃飯時,寶寶對食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媽媽對寶寶自身情況了解清楚後,再結合奶粉以及適合寶寶吃的輔食來餵養。同時做好斷奶準備,寶媽自身的心理建設和寶寶「輔食」的選擇搭配,選擇輔食時要注意輔食的營養成分,真正做到豐富均衡。
3、面對寶寶哭鬧做好應對措施
一般經過長時間的餵養,寶寶基本形成固定的吃奶時間,快到寶寶吃奶時間時,媽媽應該準備好衝好的奶粉,注意對奶粉溫度以及濃度的掌握,奶粉溫度過低會使寶寶拉肚子,過濃會使寶寶不好消化,溫度過高會燙到寶寶,過稀營養分量跟不上,所以「衝奶粉」絕對要謹慎細緻。
如果寶寶不喝奶粉,媽媽不要上前去哄,態度要堅決,換爸爸或者家裡其他長輩去哄寶寶。
也可以放一首舒緩的兒歌,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太多人的寶寶容易哭鬧,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打亂自身情緒狀態,而去發脾氣。寶寶雖然小,但能感受到周圍氣氛的變化。寶寶哭鬧過程中,不要向寶寶嘴巴裡灌奶粉,容易嗆到寶寶,應該等寶寶情緒大概穩定後再喝奶粉。也可以拿寶寶喜歡吃的輔食來轉移寶寶注意力,吃奶的念頭一旦挺過去,就容易餵奶粉了。
拒絕「土方法」斷奶
在R頭抹辣椒水,芥末,墨水甚至臭豆腐水這些方法是最常見的,並且全部是錯誤的,非但不會讓寶寶吃奶的念頭消下去還會給寶寶帶來巨大傷害。
不注意衛生的情況下,塗抹加上雜七雜八的各類味道,容易讓寶寶本就不成熟的味覺系統忽然豐富起來,很有可能會破壞寶寶的味覺以及嗅覺,甚至吞到脾胃裡,造成寶寶不斷嘔吐,難受,拉肚子。
又或者不小心弄到寶寶眼睛裡,有的寶寶因為嘴巴沾到辣椒水不止嘴巴紅腫,全身大片紅疹,出現過敏現象,嚴重損壞寶寶的身體健康,這些都是大概率事件,不容小覷。
凌晨媽媽來叨叨:
寶寶成長的每一步都很重要,父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做好充足準備再進行斷奶,在斷奶期間,寶爸不僅要幫助寶媽做好心理建設,更要對寶寶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以防寶寶營養跟不上,造成營養不良,錯過寶寶生長發育的最佳時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有一種成長叫「斷奶」,邏輯斷奶三步走,寶寶不哭鬧,媽媽不受罪
用這4種方式睡覺的娃,身體會越睡越差,希望沒有你家娃
「輔食過渡期」就在第一個月,了解這三點,幫娃順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