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這個夏天熱度最高的電影,除了國漫之光《哪吒》就是票房撲街的科幻電影《上海堡壘》,從劇情設定到特效包括演員的造型都被網友嘲了個遍,面對網友導演滕華濤頂不住壓力,最終出來道歉,但是卻將鍋甩給了鹿晗,稱自己用錯了演員,鹿晗不適合演科幻片。
滕華濤的這番言論不僅惹惱了粉絲們,也引起了不少演員的不滿,作為青年演員的向佐便發文怒懟滕華濤,稱當初當初選擇用鹿晗就是因為看中了他的流量身份,現在票房不理想卻說是用錯了人,實在不是男人大丈夫所為!
向佐的這一舉動為他贏得了不少好感,很多粉絲稱娛樂圈就是缺少這種敢於說真話的人。
相信導演一開始選擇鹿晗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中了其身後的6000萬粉絲,只是萬萬沒想到粉絲變現的時候竟出現了斷崖式跑路,去除普通觀眾的票房貢獻,恐怕真正鐵粉去買票的寥寥無幾,流量明星的泡沫始終還是破了。電影畢竟不同於電視劇,只有真真實實的電影票才是判定票房好壞的唯一標準。
其實流量明星演電影一直被網友們所抵制,與鹿晗同為頂流的吳亦凡在2015年出演徐靜蕾導演的電影《有過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同樣被網友群嘲,大家紛紛表示是流量毀了才女,但是徐靜蕾卻在微博上力挺吳亦凡,認為吳亦凡第一次擔任男主能夠做到這樣已經很好了。同樣是撲街,兩位導演的做法卻截然不同。
一部電影能否成功是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的,劇本的質量,演員的契合度以及演技,還有導演以及整個製作團隊都是非常重要,沒有哪部電影能光靠其中一個因素就成功,同樣也不能把電影的失敗完全歸咎於一個方面。
電影的基礎還是在於劇本,如果故事本身很優秀,最後電影口碑也不會崩成這樣,可以參考同為科幻電影的《流浪地球》,雖然主演都不是流量,但是電影質量太好,最後收穫了很多自來的推薦,所以想要拍出一部好電影,好好打磨劇本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