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前些天迎來了堪稱中國電影史上最猛烈的炮火,首當其衝的是鹿晗,一大半的冷嘲熱諷呵斥怒罵是衝他來的。
有網友跑去作者江南微博下留言:「感謝鹿晗吧,替你背了爛片的鍋,他的粉絲還幫你提高票房。」
江南老師比東北大漢還爽快,一語不發,直接把這位網友給拉黑了。
演了這麼爛的電影,演員指定是最晃眼的靶子,沒啥好冤的,影片要是口碑票房雙紅,你也是最耀眼的。
可鹿晗遇到這事還是挺稀罕,前邊萬彈齊發火力超猛,就夠瞧的了,沒想到背後又來一槍。
上映8天就灰溜溜下架,票房慘澹,《上海堡壘》的導演滕華濤在電影上映第三天就發了一條致歉的微博,態度挺誠懇的把責任擔下來了。
電影被罵成這樣,不是啥光彩事兒,歉也道了,電影也下片了,按說這事就悄悄地讓它過去就完了,不知道咋想的,滕華濤又接受一專訪。
在訪談中滕華濤表示「流量可以扛宣傳,但絕扛不了票房」——「從技術上來講對鹿晗沒意見,但在演員類型的差別上,我用錯了鹿晗,選擇了一個不適合他的類型。」「如果要反思,我確實忽略了一點,我們想拍的這種科幻戰爭,和他的演員類型的差別。」
滕華濤的意思很明白,「不是鹿晗不好,是不適合這部片子,不適合科幻」,可這當口,鹿晗擋的槍夠多了,還要被導演拉出來示眾,這事辦得就是不地道。
更何況鹿先生膚白貌美秀眉大眼的,長得多科幻啊,你沒拍好科幻片,就斷言一個演員不適合這一題材的電影,也太把自己當回事了吧?
談到鹿晗,滕華濤還舉了怪之極也的例子:「我們直覺覺得,《明日邊緣》湯姆·克魯斯也是帥哥,怎麼人家能用帥哥拯救世界,我就不行了?」
「別人能幹好的,我就能幹好」,這樣說話,給自己鼓鼓勁行,你要把它當真話聽,要麼狂到傻,要麼沒挨過打。
《明日邊緣》拍得好,不是湯姆·克魯斯帥,是導演導的好,把他用的好,這麼簡單的道理不明白,一個導演能說出這麼自大沒腦子的話,也算嘆為觀止了。
好玩的是,這麼狂妄的滕導,小事偏偏就搞不定。說到倍受爭議的鹿晗髮型的問題,滕華濤表示:「我覺得可能是一個(問題),但這是一個不可逆的事,定下來拍完了,我還有別的可能性去調整嗎?」
拍完了當然沒法調整,可拍前你幹啥呢?定也是你定的呀。一個著名的導演,連演員的髮型都決定不了?這麼明晃晃的又甩鍋給演員,這也太LOW了。
鹿晗因為髮型被罵慘了,如果不是他堅決不同意剪髮的原因,既然提到了,作為導演你這時應該把責任擔下來,而不是說些模稜兩可的話。
雖然口碑票房慘敗,滕華濤還強調說,「不管是從態度還是技術上,從來沒有主觀上想做出一個爛東西,濫竽充數混日子,來偷摸掙把錢。」
這更是爛到極點的廢話,誰主觀上就是想拍部大爛片?再說了,啥叫「偷摸掙把錢」?小偷公司麼?
感覺滕華濤這次接受採訪,思維和言語似乎處於一個完全失控的狀態,隨便扯出一句都很有「發揮」餘地。不知道這到底是咋回事,難道訪談那天下雨了,還是露天,還沒打傘,雨還挺大?
…
電影是導演的藝術,這話早就被說爛了,一部片子不成功,導演和編劇最起碼負80%的責任。既然滕導也覺得是自己的問題,那就爽快點,別動不動掛上演員。
單就這一句「導演說用錯了主演」,簡直具備了所有引爆網絡的「點」,你想讓人別只聽這一句,要全面了解滕導的意思,怎麼可能?
就現在這網絡環境,傻子都知道,語言稍有不慎就會被無限放大。沒幾個人有時間有興趣從頭到尾關注你的長篇大論,就是斷章取義,就是把熱鬧往大了看。
其實滕華濤這當口就不該再接受採訪,就該閉嘴,然後集中精力再拍部好片出來,到時再說話。現在不管你出於什麼目的,把本就被罵到不堪的演員再次置於風口浪尖上,都不是什麼明智之舉,也不是什麼厚道之人。
就在《上海堡壘》上映前,滕華濤帶著鹿晗一起參加《嚮往的生活》做宣傳時,何炅問「你是為什麼選了他?因為他火,粉絲多」?
滕華濤說不是,自己在2014年就見到了鹿晗,當時根本不知道他是誰,「這幾年雖然也有聊過別人」,但始終還是覺得鹿晗是最合適的人選。
沒過多少天,電影上映了,效果不好,滕華濤立馬改口說選錯了演員,這也太直接了吧?有網友調侃「他是不是沒看那期《嚮往的生活》?」
嗯,有可能,估計滕導光顧著「參演」,忘了看了,所以不知道自己都說了些啥。
唉,怎麼說呢?為啥說滕華濤這篇訪談槽點滿滿?這又是個例子。你要說當初就是看中了鹿晗的「流量」,還顯得夠真誠直率,可你偏說看中的是鹿晗的「演技」,那你這審美可真夠獨特的。
滕華濤這樣的言論,引來向佐不點名發文扇臉:「某導演說話你不要太噁心了,如果人家當時不是頂級流量的話你會用他嗎?今天你用了他,請你好好愛護你的演員!!!你確定你是個導演嗎?哪有導演會甩鍋在演員上?你是個男人嗎?這樣的鍋你都背負不了,別做這一行了吧!請去念書吧,一個導演的修養一點都沒有!」
向太陳嵐也很快來點讚,還留言助陣:「兒子啊!這是噁心,不是嘔心力作。」
娘倆兒一塊兒撕滕華濤,有意思,就差「龍五」了。
同樣遭遇差評,把事扯到「演員」頭上的,還有第三季的《中餐廳》。
這季的節目,被吐槽最多的就是「零啟動資金」和「以物易物」,黃曉明、秦海璐、王俊凱、楊紫,帶著一個國宴大廚,一幫人拎著包裝精美的中國的粽子等食品和各類中國風的禮品,在美麗如畫的義大利西西里小鎮陶爾米納,滿大街竄,跟人陪笑換蒜頭換茄子換菠蘿換冷飲……
在海鮮市場,黃曉明找老闆:「我們有一些禮物,我們想要換一下東西。」
我們有個「禮物」送你,但你得拿東西來換!這是人話嗎?說穿了,這就是以前路邊賣跌打損傷大力丸的路數:我們這個藥免費送給大家,當然,你們也不好意思白拿……
這幾位章魚海虹蝦的挑了5樣,一打單80歐。你再看黃曉明說了啥:「來,我們禮物送一下。」
人要是沒皮沒臉了,那真是沒救了,人家5樣海鮮都給你包好了,你要拿東西跟人換,這叫「禮物送一下」?
沒想到負責打單的小哥不幹:我們「歪果仁」不要「禮物」,要錢!
黃曉明和大廚傻了,不跟人扯「送禮」了,直接說實話了:「這個我們拿來換魚和海鮮。」
看小哥還是不幹,黃曉明又靦著個臉跟人解釋:我剛剛跟老闆說好的呀,咦,老闆呢?
大肚子範兒的「老闆」不見了,打單小哥又不換,黃曉明還有大廚就這麼捧著中國的茶葉、中國的特色禮品,傻站在海鮮店裡,沒人搭理。
然後,更丟死人的來了,黃曉明又逮著店裡其他人求情:「不是說可以嗎?拜託。」那人面無表情的走開,斬釘截鐵回了他一個字——「NO」!
黃曉明吃癟,大廚還不死心,又死皮賴臉跟人講價:80歐是吧?這禮物給你,你50歐賣給我們。
小哥依舊是一個字回他——「NO」。
我的天哪,真是丟人丟到國外,丟人丟到姥姥家。
黃曉明和大廚捧著茶葉和特色禮品,低三下四耍賤賣萌地求一個義大利的海鮮小哥「你給我換嘛換嘛」,然後被人一拒再拒,根本都不想搭理他們。
中國的好茶葉,中國風的特色產品,就這麼被你們拿出去丟人現眼,這尼瑪叫「傳播中國文化」?!
真心可憐中國的茶葉,還給那麼大的鏡頭,真想把店裡的海鮮都甩他們臉上。
幾個人就在人店裡嘀嘀咕咕摳摳索索,最後看人實在不願換,只好拿錢出來買。
有錢不拿出來花,非纏著人要拿自家的「好東西」換,人看不上眼不換,最後沒轍了,才臊頭臊臉的把「禮物」收回去,把錢拿出來。稍微正常點的人,都能鑽到地縫裡去。
這個「以物換物」的丟人行動被罵慘了,前兩天《中餐廳》節目的監製夏青、總導演王恬在接受採訪時說到了這事。
王恬說按照導演組的最初想法,雖然沒有啟動資金,但基本食材給備了,又有國宴級的大廚,嘉賓們起碼可以簡單開張,賺取啟動資金。但嘉賓們腦洞大開,決定選擇以物易物的方式,以獲取更充足的食材。
節目組充分尊重他們的意願,於是大家帶著剪紙、琺瑯、銀器等各種各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全面出動——「讓更多國外友人了解了中華文化,讓節目在傳播飲食文化之外,靈活而有機地實現了多方面的文化傳播。」
天哪,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劇組?都被罵成丟盡臉面的叫化子了,他們還有臉稱這是「文化傳播」。
再說了,嘉賓的功勞我們節目組不佔便宜,可這是「論功行賞」的時候麼?就這3點幾的評分,你們看不到麼?這會兒爆料,把飽受罵名的「以物換物」環節推到嘉賓們頭上,《中餐組 》節目組,你們真仗義!
…
從滕華濤說用錯鹿晗,到《中餐廳》說「以物易物」是嘉賓們的主意,這是到了「演員擋鍋季」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