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與交換作用(電子自旋)

2021-02-08 daodaophysics

自旋是電子的內稟屬性,雖然有時會與經典力學中的自轉相類比,但實際上本質是迥異的,作為一個純量子力學概念,自旋和生活中的直觀經驗並不符合,卻依舊可以被神奇的數學描述。電子和電子之間有庫侖相互作用,各帶負電的兩個電子互相排斥。這個性質就是電子帶電荷的「經典」結果。但除此以外,電子之間還有什麼其他的有趣性質嗎?


答案是肯定的。一個是電子的非定域性(空間某處的性質,不僅僅由該處自身的物理條件決定),一個是電子的交換,兩者都與電子的全同性緊密相關。交換,經典的來看,就是處於空間兩個不同位置處的電子,在一瞬間互相對調量子態。由於在量子力學裡,量子態描述了粒子的全部信息,所以對調量子態,就好象對調了粒子一樣。這種可怕而又簡單的操作給了波函數額外的對稱性,由此可以引起很多神奇有趣的物理現象。


交換作用在固體物理裡面無處不在,舉個例子,比如只考慮庫倫相互作用通過計算Madelung常數得到離子晶體的結合能可以得到和實驗非常吻合的結果,但是到了金屬,完全不適用,必須把電子交換考慮進去,才能獲得和實驗比較接近的結果。這裡討論的磁性,如鐵磁性,反鐵磁性等,也必須要電子交換及相關的理論來解釋。磁性是一個純量子力學效應,有定理為證,

Bohr – van Leeuwen theorem: the equilibrium magnetization of a system described by classical physics is zero.




海森堡模型(Heisenberg model)



考慮兩個電子的情形,解薛丁格方程可以得到自旋單態和三重態的能量差

哈密頓量可寫成

得到Spin Heisenberg model

其交換係數就決定了基態的自旋分布。把它推廣到多體系統是很有實際意義的。J>0時得到鐵磁態,J<0得到反鐵磁態。 


更General的自旋哈密頓量

依次考慮了外磁場、單離子各項異性、Heisenberg交換、Dzyaloshinskii-Moriya作用、各項異性交換和偶極子的相互作用。


一些微觀的交換機制,如Direct exchange, superexchange, RKKY interaction, double exchange略。。。



相關焦點

  • 節能的磁性隨機存儲器:為自旋電子器件帶來新機遇!
    導讀據韓國浦項科技大學官網近日報導,該校與首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提升自旋軌道力矩磁性隨機存儲器(SOT-MRAM)能源效率的新方法,為未來基於自旋電子學的節能的磁存儲器帶來了振奮人心的新機遇。為此,第二代 MRAM 即「自旋轉移力矩磁性隨機存儲器(STT-MRAM)」應運而生。存儲密度達128Mb的自旋轉移力矩-磁性隨機存儲器(STT-MRAM),寫入速度達14納秒。
  • 新型超薄磁性半導體:打造新一代自旋電子器件和量子電子器件!
    值得慶幸的是,除了電荷這一特性,電子還具有另外一種與生俱來的量子物理特性:「自旋」。自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角動量,要麼「向上」,要麼「向下」。自旋著的電子可以創造出轉移或存儲信息的磁矩。(圖片來源:Sumio Ishihara)基於電子的自旋特性創造出的新型電子器件,也稱為「自旋電子器件」。自旋電子器件具有體積小、速度快、功耗低等優勢。在後摩爾時代,自旋電子器件有望成為基於電荷的傳統半導體器件的替代品。
  • 磁性與磁矩-上篇
    在原子中,電子因繞原子核運動而具有軌道磁矩;電子因自旋具有自旋磁矩,原子的磁矩主要來源於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這是一切物質磁性的來源。(原子核的磁矩僅是電子磁矩的1/1836.5,因此原子核磁矩一般被忽略)單一孤立原子的磁矩磁矩是一個有方向的矢量。
  • 控制電磁特性的新方式可以實現自旋電子計算
    最近的一篇理論論文表明,在289到602華氏度的溫度之間可能有新的物理作用-硫鐵礦成為磁性和絕緣體的溫度範圍。由於中子具有自己的內部磁矩,因此它們還可以揭示每個原子的磁自旋方向。但是,由於中子與原子的相互作用較弱,因此X射線也很容易解決材料的原子結構和微小晶體中的原子振動。研究人員使用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的超級計算機上創建的量子力學模型比較了兩次不同掃描的結果,以保證研究成果的準確性。研究人員觀察了硫鐵礦的相變情況後,發現了以前看不見的作用機理。
  • 凝聚態物理學的進展,對物質磁性的唯象研究,磁性物理的蓬勃發展
    每個原子都有由一個或多個電子的軌道磁矩和自旋磁矩而產生的永磁偶極矩,在無外場時,熱運動使磁矩取向無序,在有外場時,磁矩與外場取向相同。排列的程度與外磁場強度和熱運動有關,當溫度高時,熱運動加強,對取向排列破壞就大,所以順磁性會隨溫度升高而減少。鐵磁性是物質表現出的磁導率很大,並隨外場強度而改變的磁性。當外場加到某一強度時,會發生磁性飽和。
  • 磁振子自旋電子學領域重要進展:新型自旋閥結構
    然而,自旋電子學卻是一門不同於傳統的新學科,它採用電子的自旋或磁矩作為信息載體。「磁振子自旋電子學」(magnons spintronics)是一個新興的科研領域。筆者曾多次介紹「自旋電子學」的概念。那麼「磁振子」(magnon)又是什麼呢?
  • 清華大學研究團隊創新磁性翻轉機制突破MRAM技術瓶頸
    SOT-MRAM (右)(來源:清華大學)7B9ednc由清華大學材料系與物理系跨領域合作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電子自旋流操控鐵磁-反鐵磁奈米膜層的磁性翻轉,證實了電流脈衝引發的垂直交換偏置(exchange bias)能夠克服熱穩定性的挑戰,可望成為新一代MRAM的核心架構,打造出讀寫速度更快、更省電、斷電時信息也不流失的「不失憶內存」。
  •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丘學鵬課題組在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丘學鵬課題組在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重要突破:L10相FePt中體自旋力矩效應 來源: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時間:2020
  • 新技術打破磁存儲器速度紀錄 比最先進自旋電子設備快近...
    然而,與傳統的電子晶片相比,這些依賴於「磁記憶」存儲的設備仍然受到其相對較慢的速度的阻礙。近日在《自然·電子》(Nature Electronics)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由法國、美國學者合作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宣布研發出了一種新的磁化「開關」技術(將信息「寫入」到磁存儲器的過程),其切換比最先進的自旋電子設備快近100倍。
  • 變革性的新跨越:認知量子自旋液體中的非常規自旋輸運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分數量子霍爾效應(英語: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簡稱FQHE),其中的組成粒子是電子,而準粒子帶有一部分電子電荷。「磁序」,英文:magnetic order,或又稱:磁性順序,在物理學中,指磁的次序,「有序」或「無序」表示在磁系統中是否存在某種對稱性或相關性。
  • 進展|一種基於自旋軌道力矩效應全電學操控磁矩翻轉和信息寫入的新...
    如何利用全電學方法實現磁性薄膜的確定性磁矩翻轉,一直是研發自旋電子學器件的挑戰性難題之一。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實現磁矩確定性翻轉的方式發生了階躍性的變化,極大地推動了自旋電子學核心器件—磁隨機存儲器(MRAM)更新換代式的遞進發展。
  • 進展|基於納米環磁性隧道結的自旋隨機數發生器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磁學國家實驗室M02韓秀峰研究員課題組,一直致力於自旋電子學材料、物理和器件方面的研究。早在2006年,該課題組即製備成功納米環磁性隧道結(NR-MTJ),並通過施加垂直方向的電流,實現了自旋轉移力矩(STT)效應驅動的自由層磁矩翻轉和納米環磁隨機存儲器、以及納米環自旋振蕩器和納米環微波探測器等應用基礎研究[Appl. Phys. Lett. 91 (2007) 122511; Phys. Rev. B 77 (2008) 134432; Phys. Rev.
  • 史上最成功的數學預測 | 電子自旋
    很久以前法拉第就發現,運動的電荷會產生磁場;線圈中流動的電流是電動機的基礎。即使是靜止的電子也有磁場,因為所有的電子都有自旋。就像每個電子都攜帶有相同的電荷一樣,它們也有著相同的自旋量。這種內秉的旋轉屬性將電子變成一個微小的磁鐵。物理學家自然想知道電子的磁性有多強。如果把電子看作是一個極小的旋轉球,計算就很容易。但理論計算得出的電子自旋結果只有實驗測量結果的一半。這種差異可以解釋為,電子的固有自旋與普通的旋轉不同。
  • 自旋電子學:磁記憶狀態呈指數變化
    自旋電子學是納米電子學的蓬勃發展分支,除傳統電子學中使用的電子電荷外,它還利用電子的自旋及其相關的磁矩。自旋電子學的主要實際貢獻是在磁傳感和非易失性磁數據存儲方面,研究人員在開發基於磁的處理和新型磁存儲方面尋求突破。
  • 進展|外爾費米子與鐵磁自旋波共舞
    首個實驗確認的磁性外爾半金屬Co3Sn2S2於2018年被提出【見科研進展:新型磁性Weyl半金屬的發現及其巨反常霍爾效應】,並被相關譜學實驗證實【見科研進展:時間反演對稱破缺-磁性Weyl半金屬實驗實現】。目前,Co3Sn2S2已經成為磁性拓撲物理前沿研究的一個重要平臺。
  • 清華物理系江萬軍研究組在拓撲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進展
    清華物理系江萬軍研究組在拓撲自旋電子學領域取得進展清華新聞網9月15日電  9月14日,清華大學物理系、低維量子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江萬軍助理教授應邀在物理類綜述期刊《物理報導》(Physics Reports)上在線發表綜述文章《磁性多層膜中的斯格明子》(「Skyrmions in magnetic
  • 北京大學新材料學院:發現自旋電子超交換相互作用如何調控鋰電池...
    【成果簡介】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團隊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發現三元層狀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之間「自旋電子超交換」作用。圖2 三元層狀材料Ni/Li反位後形成180°超交換相互作用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潘鋒教授團隊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發現三元層狀正極材料中過渡金屬離子之間「自旋電子超交換」作用(兩個過渡金屬(TM)的自旋電子通過所共同連結的氧原子(O)的電子作為橋梁進行電子「超」交換相互作用,如圖2所示),從而對Ni/Li反位起到關鍵性的調製作用。
  • 萬物皆有磁性,物質的磁性是怎樣產生的?如何檢測木片的磁性?
    我們知道一切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而原子內部有不斷繞核運動的電子。每個電子都有電荷,當電荷移動時,它在周圍會產生磁場。磁力被定義為由移動的電子引起的電流所產生的力。磁性是空間的屬性,它具有感知磁力的能力。通過觀察磁鐵和磁性材料之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可以看出這種現象。
  • 自旋電子學材料、物理與器件研究進展 | 本周物理學講座
    報告人:韓秀峰,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時間:2月28日(周四)18:30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地點:雁棲湖校區 教1-109自旋電子學是基於電子的自旋、軌道和點和自由度,研究電子自旋相關輸運性質及自旋與磁、光、電、力 、熱、聲等物理場之間相互作用的新興學科。
  • 進展|p電子誘導的鐵磁性和半金屬性(half-metallicity)
    在一定溫度下,晶態材料中電子自旋之間的相互作用會誘導出鐵磁和反鐵磁等多種長程磁有序態,磁矩一般來自於原子3d/4f 殼層中的未成對電子,也可以來自於一些缺陷和p電子。p電子誘導的磁性很早就有報導,典型的例子是氧氣在低溫下所形成的固態氧,它表現出長程的反鐵磁性(TN=24 K),這裡的磁矩來源於氧氣分子中未成對的π*(pxy)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