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財政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 補助合計72977萬元

2020-12-22 瀟湘晨報

財政部近日向內蒙古、黑龍江、河南、湖北、湖南、貴州、陝西、甘肅、寧夏等省區下達2020年中央財政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此次補助合計72977萬元。

財政部要求上述省區財政廳,在30日內正式分解下達到本行政區域縣級以上財政部門。有關資金分解下達文件及時抄送財政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及財政部當地監管局。督促下級財政部門按規定加快資金撥付和兌付,確保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資金及時到位,推動相關工作任務按期完成。

省區財政廳組織預算執行中,要做好績效監控,確保年度績效目標如期實現。嚴格按照有關資金管理規定,加強資金管理,確保資金使用規範安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2020年第二批)合計72977萬元。相關省區資金分配如下:內蒙古394萬元、黑龍江16萬元、河南120萬元、湖北3655萬元、湖南355萬元、貴州48673萬元、陝西17300萬元、甘肅2114萬元、寧夏350萬元。

【來源:金投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新一輪退耕還林補助來了!補貼標準都在這兒
    近日,財政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提出新一輪退耕還林每畝退耕地補助1200元,退耕還草每畝退耕地補助850元。早在1999年時,我國在四川、陝西、甘肅3省率先開展了退耕還林試點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於是,從2002年1月10日開始,決定全面啟動退耕還林工程。為了保護農戶的收益,國家決定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
  • 濟源前一輪退耕還林補助全面結束
    11月25日,隨著大峪鎮王拐村崔素連2020年度完善退耕還林補助的發放,濟源已全面完成前一輪退耕還林補助發放。退耕還林補助發放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社會影響大,不僅是保護農民退耕積極性、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的關鍵措施,還關係著黨和政府的形象與信譽。
  • 新一輪退耕還林每畝退耕地補助1200元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5月6日,財政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提出新一輪退耕還林每畝退耕地補助1200元,五年內分三次下達,退耕還草每畝退耕地補助850元,三年內分兩次下達。
  • 四川若爾蓋:退耕還林補助資金仍是退耕農戶的重要生活來源
    若爾蓋縣前一輪退耕還林以生態林為主,地處高山峽谷,立地條件差,生長周期長,無法產生經濟效益,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已到期,退耕還林政策補助已全面停止。為切實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問題,推動建立長效機制,州政府、州林草局通過多種途徑向國家和省反映問題、匯報工作、爭取支持。
  •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對「關於延長和提高退耕還林補助的建議」復文
    經國務院同意,有關部門2014年聯合印發的《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嚴格限定在25度以上非基本農田坡耕地、嚴重沙化耕地、三峽庫區和丹江口庫區15—25度非基本農田坡耕地,且必須將退耕範圍落實到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和年度變更調查成果現狀圖上,做到實地與圖上一致,不得擅自擴大退耕還林規模。
  • 覆蓋低保戶、特困戶...退耕還林、還草每畝分別補助1200...
    覆蓋低保戶、特困戶......退耕還林、還草每畝分別補助1200、850!2020年4月28日財政部:退耕還林每畝地補助1200元 5年分三次下達財政部網站5月6日消息,財政部發布關於印發《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規定: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補助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下達的年度任務和補助標準確定補助規模。
  • 2019年退耕還林補助新政策:一畝地補助多少錢?
    退耕還林建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退耕還林,二是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四川、陝西、甘肅三省首先開始實行退耕還林。2002年1月10日,國務院決定全面開展退耕還林工作。2002年4月11日,國務院還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退耕還林政策和措施的若干意見"。由於各省實施的退耕還林政策和退耕還林時間不同,可就2019年退耕還林新政策的具體內容徵求地方政府的意見。
  • 財政部:退耕還林每畝退耕地補助1200元,5年分三次下達
    財政部:退耕還林每畝退耕地補助1200元,5年分三次下達 財政部網站5月6日消息,財政部發布關於印發《林業草原生態保護恢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 退耕還林補助已定,快來了解一下
    這些年,隨著國家在大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被重點關注,那就是環保,特別是在農村,出於改善農村環境考慮,將流失或低產能的土地重新規劃,讓土地價值最大化,這就是「退耕還林」。
  • 農村退耕還林補助政策 補貼幾月份發放
    退耕還林是國家推出的一項補助政策,主要是為了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把水土流失的耕地,有步驟停止耕。當然,農民會獲得一筆補貼,根據2020農村退耕還林補助政策,補助標準又上漲了,每畝退耕地補助1200元。退耕還林是很重要的三農項目,這是為了保護環境而制定的政策,修復、改善生態環境。而大家最關心的是退耕還林補助標準,今年補貼標準已經公布了嗎?根據最新農村退耕還林補助政策,補貼仍然是為8+8年,標準也公布了。
  • 退耕還林農戶享受補助期限延長
    新華社長沙8月25日電(記者丁文杰)記者25日從此間召開的全國退耕還林工作會議上了解到,退耕還林工程實施以來,全國累計完成退耕還林任務3.64億畝。國務院最近發出關於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延長退耕還林補助期限,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長遠生計問題。
  • 2020年,退耕還林是否有補貼?補助標準是什麼?
    為了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國家提出了退耕還林政策,將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計劃,有步驟地停止耕種,按照適地適樹的原則,因地制宜地植樹造林,恢復森林植被。首先於1999年在三個省區開展了退耕還林試點,從此揭開了我國退耕還林的序幕。後於2002年全面啟動退耕還林工程。
  • 2020年退耕還林補助來了,每畝地1200元!
    而近年來,不少農民都選擇了外出發展,這樣一來老家的土地就閒置了下來,為了避免土地資源的浪費,農民朋友們選擇了退耕還林。那麼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就是:好消息!2020年退耕還林補助來了,每畝地1200元!退耕還林實際上指的就是把農民閒置的土地利用起來,在空地上種植上樹木和植被,以此來避免土地浪費,同時還能保護生態環境。
  • 退耕還林後續政策解讀
    《國務院關於完善退耕還林政策的通知》中要求,「繼續對退耕農戶給予適當補助,以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解決退耕農戶生活困難和長遠生計問題」,我省配套出臺了《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完善退耕還林政策措施的意見》對國務院的通知精神進一步提出具體的落實意見。
  • 退耕還林還草20年:綠了山川 富了百姓
    災後,黨中央、國務院果斷作出了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重大戰略決策,把生態承受力弱、不適宜耕種的坡耕地退耕,種上樹和草。退耕還林主要安排在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嚴重地區,安排在15度以上坡耕地尤其是25度以上陡坡耕地。20年來,中央財政累計投入5174億元,完成造林面積佔同期全國林業重點生態工程造林總面積的40.5%,工程區森林覆蓋率平均提高4個多百分點,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 退耕還林
    1.種苗造林費補助。按退耕還林每畝300元的標準,實行縣(市)內包幹使用,兌現方式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 2.現金補助。退耕還林每畝補助1200元,分三次直補兌現給退耕還林農民。第一年每畝補助500元、第三年每畝補助300元、第五年每畝補助400元。    退林還林補貼政策不是全省都有,到2020 年,全省在遼中縣、康平縣、法庫縣、鳳城市、鐵嶺縣、西豐縣、開原市、北票市、凌源市、建平縣、喀左縣、朝陽縣、建昌縣、綏中縣、昌圖縣15個縣(市)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40.68萬畝。
  • 2020年退耕還林每畝補貼1200元,是真的嗎?最新政策來了
    根據最早的資訊得出,那些被規劃在「退耕還林」項目的耕地原來是林地或者是草地,後來因為人口眾多,耕地面積不夠才允許開墾種田的。但是因為這些地土質並不是很適合種田,所以糧食的產量並不大,還造成了生態環境的惡化,所以退耕還林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之前有網友在後臺留言說有新政策表示:「退耕還林的補貼漲了,變成了每畝補貼1200元,是真的嗎?」
  • 稻草人式履職導致退耕還林補助金躺帳3年
    調查人員調閱塗井鄉退耕還林有關財務帳冊近日,忠縣紀委監委的一則通報,在當地引起關注。通報指出,該縣塗井鄉農業服務中心職工陳某華,在發放退耕還林補助金中漠視群眾利益,不擔當不作為,導致全鄉共計319萬元的補助資金未能及時發放到戶,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
  • 退耕還林補助期滿轉公益林管理是大勢所趨,如何妥善處置農民收益
    國家以財政補貼的形式,對退耕還林農戶給予了持續穩定的資金補貼,從當初的8年,延長補助8年,累計持續補貼了16年。至2017年開始,這些補貼政策陸續到期,下一步,這些退耕還林生態防護林,該何去何從?如何才能真正實現退耕還林之初擬定的"退的下、還的上、穩得住"的既定目標呢?
  • 從一普通村莊變遷看四川退耕還林還草20年
    鄭環彩不僅賣茶葉,還把自家的房子改成了農家樂,一年的收入在7萬元上下。作為蒙頂山茶核心產地,秋茶正集中上市,還要舉辦首屆桂花節。茶和桂花是海棠村的兩大致富樹,是退耕還林帶來的新產業。1999年9月,四川啟動退耕還林還草試點,至今正好20年。全省已有263.6萬貧困人口通過退耕還林還草脫貧,海棠村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