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老兵帶新兵的時候,總不忘說一句:「常去老孟家看看。」
從第一次「去老孟家看看」到現在,已經有10年時間了。
老孟是誰
老孟名叫孟立貞,今年44歲,是泊頭市泊鎮肖圈村的一名貧困戶,他患有糖尿病、心臟病、腰間盤突出等疾病,不能幹累活。他的妻子有小兒麻痺後遺症,沒有勞動能力。他大女兒在一家工廠打工,小兒子還在上小學。算上低保,老孟一家人如今的年收入不到3萬元,10年前就更少了。
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的駐地在肖圈村。10年前,肖圈村黨支部書記孟祥勝找到中隊負責人求助。「孟立貞一家很困難,勉強種了幾畝地,一家人的開銷全從地裡出。到了麥收、秋收的時候,他家沒有壯勞力,忙不過來。部隊的同志們能不能去他家幫幫忙?」孟祥勝說。
中隊負責人答應了下來,並派了四五名戰士來到孟立貞家幫忙,忙完地裡的農活,把家裡也給收拾乾淨了。從那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部隊就會派人到老孟家幫忙。農忙時,割麥子、收玉米;農閒時,幫著拾掇家裡的零活兒;逢年過節,帶著米麵油去慰問。
「現在,我們基本上每個月都派三四個人去幫忙。」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指導員王吉華說。
「常去老孟家看看」
28歲的杜濤是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的一名士官,已經服役10年了。10年前,他就去孟立貞家幫扶,一直堅持到現在。「當時,他們住的是土房,連個院牆都沒有。」杜濤回憶道。
「知道他家的情況後,部隊領導隔段時間就派我們去他家看看。」杜濤說,「其實我們幫不了太多,也就是多出把力氣。逢年過節時,再給他們家送點兒慰問品。」
杜濤已經帶過兩屆新兵了。他說:「我帶新兵時,都會交待一下老孟家的情況,讓新兵們牢記這個傳統,常去老孟家看看,幫忙幹點兒活。」
據了解,這10年來,不光是杜濤,很多老兵都會和新兵們說這句話:常去老孟家看看。
幫扶到底
2015年,孟立貞家翻蓋房子。「當時,我家附近堆了一堆別人扔的雜物,裡面有一些磚頭。戰士們為了給我省錢,就去那裡撿能用的磚頭,搬回來給我蓋房子。」孟立貞說,在部隊和村裡的幫助下,他翻蓋房子只花了1萬多元錢。「當時,別人蓋房子都得花10來萬塊錢,我是省了錢又省了力。」
說起這些年部隊給他們的幫助,孟立貞和妻子有道不完的感謝,「這些戰士太好了,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我家看看,來了就幹活兒,還給我們送了米麵油。他們又給我留了電話,我忙不過來的時候,一給他們打電話,他們準來」。
孟立貞說,現在大女兒上班了,他也在幫人看倉庫,每月有了一些收入。「現在我不種地了,沒那麼多活兒了,但戰士們還是經常來,送些吃的用的,幫著我幹些家裡的活兒。」
王吉華說,他認識孟立貞已經4年多了,眼看著老孟家的日子有了起色,他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不管戰士換多少批,不管中隊領導換成誰,只要老孟需要,我們會一直幫助他。」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何曉玲 通訊員 梁宏順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