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10年來形成了一個傳統—「常去老孟家看看」

2020-12-22 今日滄州

在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老兵帶新兵的時候,總不忘說一句:「常去老孟家看看。」

從第一次「去老孟家看看」到現在,已經有10年時間了。

老孟是誰

老孟名叫孟立貞,今年44歲,是泊頭市泊鎮肖圈村的一名貧困戶,他患有糖尿病、心臟病、腰間盤突出等疾病,不能幹累活。他的妻子有小兒麻痺後遺症,沒有勞動能力。他大女兒在一家工廠打工,小兒子還在上小學。算上低保,老孟一家人如今的年收入不到3萬元,10年前就更少了。

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的駐地在肖圈村。10年前,肖圈村黨支部書記孟祥勝找到中隊負責人求助。「孟立貞一家很困難,勉強種了幾畝地,一家人的開銷全從地裡出。到了麥收、秋收的時候,他家沒有壯勞力,忙不過來。部隊的同志們能不能去他家幫幫忙?」孟祥勝說。

中隊負責人答應了下來,並派了四五名戰士來到孟立貞家幫忙,忙完地裡的農活,把家裡也給收拾乾淨了。從那以後,每隔一段時間,部隊就會派人到老孟家幫忙。農忙時,割麥子、收玉米;農閒時,幫著拾掇家裡的零活兒;逢年過節,帶著米麵油去慰問。

「現在,我們基本上每個月都派三四個人去幫忙。」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指導員王吉華說。

「常去老孟家看看」

28歲的杜濤是武警滄州支隊泊頭中隊的一名士官,已經服役10年了。10年前,他就去孟立貞家幫扶,一直堅持到現在。「當時,他們住的是土房,連個院牆都沒有。」杜濤回憶道。

「知道他家的情況後,部隊領導隔段時間就派我們去他家看看。」杜濤說,「其實我們幫不了太多,也就是多出把力氣。逢年過節時,再給他們家送點兒慰問品。」

杜濤已經帶過兩屆新兵了。他說:「我帶新兵時,都會交待一下老孟家的情況,讓新兵們牢記這個傳統,常去老孟家看看,幫忙幹點兒活。」

據了解,這10年來,不光是杜濤,很多老兵都會和新兵們說這句話:常去老孟家看看。

幫扶到底

2015年,孟立貞家翻蓋房子。「當時,我家附近堆了一堆別人扔的雜物,裡面有一些磚頭。戰士們為了給我省錢,就去那裡撿能用的磚頭,搬回來給我蓋房子。」孟立貞說,在部隊和村裡的幫助下,他翻蓋房子只花了1萬多元錢。「當時,別人蓋房子都得花10來萬塊錢,我是省了錢又省了力。」

說起這些年部隊給他們的幫助,孟立貞和妻子有道不完的感謝,「這些戰士太好了,每隔一段時間就來我家看看,來了就幹活兒,還給我們送了米麵油。他們又給我留了電話,我忙不過來的時候,一給他們打電話,他們準來」。

孟立貞說,現在大女兒上班了,他也在幫人看倉庫,每月有了一些收入。「現在我不種地了,沒那麼多活兒了,但戰士們還是經常來,送些吃的用的,幫著我幹些家裡的活兒。」

王吉華說,他認識孟立貞已經4年多了,眼看著老孟家的日子有了起色,他心裡有說不出的高興。「不管戰士換多少批,不管中隊領導換成誰,只要老孟需要,我們會一直幫助他。」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何曉玲 通訊員 梁宏順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狙神」的追夢赤子心——記武警滄州支隊特戰中隊班長侯旭波
    「狙神」的追夢赤子心——記武警滄州支隊特戰中隊班長侯旭波新華社石家莊6月11日電 題:「狙神」的追夢赤子心——記武警滄州支隊特戰中隊班長侯旭波劉新、張丹、常雨康這名教員就是武警滄州支隊特戰中隊班長侯旭波,官兵們都稱他為「狙神」。見到侯旭波,記者的第一個感覺是黑,皮膚特別黑。他說,這是多年特戰訓練中來自太陽的饋贈。8年前,18歲的侯旭波從甘肅隴南山區來到河北。3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他被選入機動中隊特戰排,成為一名狙擊手。
  •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哈爾濱支隊武警哈爾濱支隊軍史長廊及中隊...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哈爾濱支隊武警哈爾濱支隊軍史長廊及中隊榮譽牆採購項目中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武警哈爾濱支隊軍史長廊及中隊榮譽牆採購項目 品目 貨物/其他貨物/其他不另分類的物品 採購單位 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哈爾濱支隊
  • 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讓暴恐分子聞風喪膽
    今天,一段關於武警新疆總隊四支隊特勤中隊的視頻在網上廣泛流傳。 他們常年戰鬥在第一線,成功處置數十起重大暴恐事件。 他們是一個英雄的集體,連續15年被表彰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榮立集體一等功1次,有17名官兵榮立一、二等功,136人榮立三等功,湧現出「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劉志軍、高凱等一大批先進典型。
  • 武警荊門支隊開展紅色主題教育
    圖為武警荊門支隊機動二中隊指導員劉晨豪(右一)給官兵講解抗美援朝精神。在講解員引導下,官兵們不時在歷史實物前駐足,靜靜聆聽一個個恢弘的戰鬥故事。「看到人民英雄被灼燒的棉衣殘片、他們用血肉之軀飛身堵槍口的3D場景,以及強度天塹的大型實景雕塑,這種近距離觀看帶來的震撼,是我在書本上感受不到的。」武警荊門支隊執勤一中隊中士餘文杰感慨地說。
  • 武警三支隊五中隊指導員範寶輝:博學篤行為使命
    今天,在濱海新區,武警天津市總隊三支隊五中隊指導員範寶輝,把黨的創新理論當作建隊鑄魂的法寶,把崗位作為展示先進的平臺,用真理和人格的力量樹起戰士心中的旗幟,帶出了一支護航渤海灣的鋼鐵勁旅。  知恥後勇練精兵  五中隊地處改革開放前沿——天津濱海新區塘沽。
  • 武警新疆總隊某機動支隊特戰一中隊:英雄的部隊英勇的兵
    目睹這一幕,負責特戰一中隊「魔鬼周」訓練的總教官、武警新疆總隊某機動支隊副大隊長劉志軍,嘴角露出滿意的微笑。陽光下,他臉上的那道傷疤,格外明顯。  有人說,傷疤是軍人的勳章——一次戰鬥中,劉志軍臉頰受傷,他忍著劇痛,果斷反擊,制伏暴恐分子。戰鬥結束,他的臉上縫了5針。從那之後,那道長長的傷疤,成了劉志軍個人最鮮明的標記。
  • 特區衛士——記武警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
    支隊先後16次被武警廣東省總隊評為基層建設先進支隊,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集體三等功兩次,支隊沙頭角中隊被武警部隊授予「沙頭角好中隊」榮譽稱號,執勤十四中隊被武警部隊評為「基層建設標兵中隊」。「如果說深圳是一艘滿載期望、奮力遠航的巨輪,那麼武警深圳支隊就是護航這艘巨輪順利前行的英勇水手。」武警深圳支隊支隊長紀振京說。
  • 永新武警中隊:續寫三灣改編精神壯舉
    駐守在這裡的江西武警吉安支隊永新縣中隊,於1950年組建,承擔著執勤和處突維穩艱巨任務。60多年來,他們大力弘揚「支部建在連上」政治優勢,一屆屆黨支部、一代代黨員、一茬茬官兵都要來這裡,追憶先輩傳統、堅定理想信念,以「三灣精神」勵志鑄魂。
  • 傳承「雷鋒信仰」託舉「民族力量」 武警北京總隊執勤第三支隊「小...
    中國青年網北京5月2日電(記者謝東櫻 通訊員王志斌 姜翰)一個國家需要信仰的力量,一個民族需要英雄的力量。1963年,毛主席號召全黨全國全軍「向雷鋒同志學習」,56年間,「雷鋒精神」灑滿華夏大地,託舉起了東方文明古國的厚實底蘊,凝聚起了億萬中華兒女的民族力量。
  • ...即將退役的武警士兵 向全區即將退役的武警官兵致以親切的間候
    11月24日上午,受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和自治區主席巴特爾委託,自治區黨委常委、秘書長符太增來到武警內蒙古總隊一支隊一中隊看望慰問即將退役的士兵,併合影留念。  符太增首先代表自治區黨委、政府對武警內蒙古總隊一支隊一中隊官兵特別是即將退役的士兵,為保障自治區黨政機關安全作出的突出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並向全區即將退役的武警官兵致以親切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
  • ———記武警甘肅總隊甘南州支隊舟曲縣中隊副中隊長王偉
    武警甘肅總隊甘南州支隊舟曲縣中隊副中隊長王偉在妻子遇難的情況下,強忍悲痛在第一時間和戰友們一起緊急救援出23名倖存者。在舟曲救援一線,他的事跡廣為傳頌。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發生當夜,王偉和中隊幹部果斷決策,把除執勤外的50名官兵組成兩支救援隊,衝出營區救援群眾。作為第一路救援隊的隊長,王偉帶領25名官兵冒著大雨衝向受災現場。
  • 抗美援朝的衝鋒號在武警安徽總隊合肥支隊吹響
    耳畔再響衝鋒號——武警安徽總隊合肥支隊開展「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主題活動見聞■ 王鍇、徐偉武警安徽總隊合肥支隊組織開展「傳承抗美援朝戰鬥精神 凝聚強軍興軍磅礴力量」主題紀念活動。鄭尊禮向武警合肥支隊執勤五大隊官兵講述入朝作戰經歷。「那時候,白天敵軍飛機狂轟濫炸,我們只能在夜間進行作戰……」「一次執行作戰任務,夜很黑,我們一隊人誤入美軍陣地,安靜地可以聽到美國兵的交談聲,情況十分嚴峻。
  • 連續30多年執勤安全無事故 武警成武中隊:哨位就是戰場執勤就是戰鬥
    從1995年開始,中隊把忠誠正直作為隊魂,一茬茬官兵始終砥礪傳承,躬身踐行。每當幹部調整、老兵退伍、新兵下隊,中隊都以特殊的「接風會」「送行會」,學隊史、傳隊魂、背隊訓、講隊風。  2014年10月30日,中隊政治指導員張志南作為武警部隊唯一一名基層代表,參加了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其間,習近平主席向基層代表們提出了殷切的囑託。
  • 自製「花燈」鬧元宵 重慶武警官兵環保迎佳節
    自製「花燈」鬧元宵 重慶武警官兵環保迎佳節  【解說】正月十五鬧元宵,2月10日,在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來臨之際,武警重慶總隊四支隊涪陵區中隊官兵們「自製花燈環保迎元宵」,通過手工製作具有部隊特色的「果蔬燈」,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喜迎元宵佳節的到來。
  • 武警宜昌支隊打造「科技強勤」樣板
    (圖)中新網湖北新聞7月20日電 (田健 楊辰 趙亞磊)在鄂西山區,有一群官兵用青春和汗水守衛著國家重要戰略物資儲備倉庫,他們不分晝夜堅守在執勤崗位上,嚴防死守,確保了儲備倉庫萬無一失,他們是武警宜昌支隊某部官兵。近年來,武警宜昌支隊積極推進守衛目標「智慧磐石」工程建設,著力打造「科技強勤」的標杆和樣板。
  • 武警撫遠中隊的神聖使命:迎接祖國第一縷陽光
    【網絡媒體國防行】武警撫遠中隊的神聖使命:迎接祖國第一縷陽光    中新網撫遠7月21日電(記者 陳海峰)「把太陽迎進祖國,把青春獻給警營」。在武警黑龍江總隊佳木斯支隊撫遠中隊,這十四個紅色大字在營房操場的一旁格外亮眼。
  • 綿陽武警:感恩母親厚植家國之情 質樸言語飽含忠孝之心
    武警官兵站成「心形」感謝母親。 謝湯興 攝  武警官兵站成「心形」感謝母親。 謝湯興 攝  武警官兵站成「心形」感謝母親。 謝湯興 攝  武警官兵用樸素言語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
  • 厲兵秣馬練兵忙——武警蘭州支隊執勤五中隊紮實開展冬季大練兵活動
    中國甘肅網12月14日訊(通訊員 李堃 李志豪)連日來,武警甘肅省總隊蘭州支隊執勤五中隊緊貼任務需要,嚴密組織以「練技能、講方案、訓基礎」為主題的冬季大練兵活動。中隊從實戰出發,在嚴寒天氣條件下加強訓練,從嚴從難從實摔打部隊,強化官兵克服寒冷天氣造成的不利影響。通過智能、體能、技能的專業訓練,穿插小競賽、小遊戲等方法,強化以力量、耐力、協調性為主的體能訓練,有效地調動大家的訓練積極性。持續激發官兵不畏艱難、向戰而行的血性虎氣,進一步堅定敢打必勝的信心決心,真正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 幫建新營房 南昌鐵路局收到武警九江支隊感謝函
    近日,南昌鐵路局集團公司收到了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九江支隊發來的《關於武警九江支隊執勤一大隊三中隊新營房建設的感謝函》,對集團公司出資新建營房,改善駐守武警官兵住宿環境給予感謝。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 安龍籍武警戰士彭發忠成長記
    一年有12個月,傳統文化裡有12生肖,鐘錶的錶盤有12個數字,12代表了輪迴也代表了新的開始,對於一個軍人來說,12年的戎裝生涯是一次成長更是一次蛻變。在武警雲南總隊曲靖支隊有這樣一個人,他勤勤懇懇、埋頭苦幹、克己奉公,他精湛的技術和敬業精神,深得部隊的讚許,戰友們都稱他為「老黃牛」。他就是武警曲靖支隊通信技師、貴州安龍籍現役武警戰士——彭發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