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於樂,兩張紙一把剪刀,敏感期這樣讓寶寶體驗剪貼塗的樂趣

2020-09-07 親子閱讀V吧


疫期不誤早教,家庭中的蒙臺梭利,每天分享一款早教小遊戲助力家長們養育更棒的寶寶!今天分享的是一個美藝手工小遊戲——《小老鼠》

適合月齡: 25個月以上。

準備材料:2張不同顏色的紙、剪刀、黑色筆、膠棒/膠水。

遊戲目的:

  • 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和想像力,
  • 讓寶寶在實際操作中體驗剪、貼、塗的樂趣,
  • 同時滿足寶寶此敏感期的需求;
  • 膠棒的粘性還能夠刺激寶寶的觸覺。

方法步驟:

1、準備兩種顏色的紙各一張,剪刀一把。



2、將白紙三等分,取其中兩條。



3、將兩張紙條粘住,捲成一個尖尖的圓角出來,用膠棒固定住。



4、將兩邊多餘的部分剪掉,邊緣用膠棒粘住,小老鼠的雛形出來啦!



5、剩餘的兩張紙剪兩對大小的圓形,兩個圓形粘住後邊緣剪一下,粘出耳朵的樣子。



6、做出鼻子和眼睛,剪三個紙條分別是鬍鬚和尾巴,完成!是不是很呆萌呢?


家長在製作過程中,儘量讓寶寶自己動手,家長可以一邊演示給寶寶看,可以充分鍛鍊寶寶的動手能力,讓寶寶在實際操作中體驗剪、貼、塗的樂趣,同時滿足寶寶此敏感期的需求,寶寶在使用剪刀的時候家長要注意安全哦!

延伸拓展

幼兒期(3-6周歲),孩子的主要特點是探索和思考,家長要做的事情是放手和引導

這個階段,是兒童能力訓練的最重要階段,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語言、自信心以及良好的行為習慣等,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們要注重他個性的教育,讓他形成良好的性格,對他今後的心理發展有很大的幫助。

他會很積極的去思考和探索,家長要學會放手,而不是像三歲之前的手把手的教。

媽媽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相關焦點

  • 兒童在剪刀、膠帶、顏料等小物品裡的大發展
    大量的觀察研究表明如果兒童一直處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跟隨自己內在的發展需求成長,那麼三歲之後兒童身體的各項功能會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充分的使用和開發,這時兒童手的敏感期會有一個延續性的發展,兒童開始透過有意識地使用工具來進行自我訓練,這個自我訓練是怎樣的呢?兒童會不斷地使用剪刀、膠帶、膠棒、蠟筆、顏料等等工具來剪貼塗,所以我們也把這個行為相對應的敏感期稱為剪貼塗敏感期。
  • 最好的早教在家裡,寓教於樂,兩張紙就可以讓寶寶玩的迷宮遊戲!
    最好的早教在家裡,家庭中的蒙臺梭利,每天分享一款早教小遊戲助力家長們養育更棒的寶寶!今天我們給寶寶們分享的是一個啟蒙小遊戲——《瓢蟲迷宮》,就地取材,寓教於樂!適合月齡:25個月以上。準備材料:紅色卡紙、黑色卡紙、鉛筆、吸管、剪刀、豆子、雙面膠。
  • 寶寶抓周,抓起一把剪刀,網友:該給寶寶改名字了
    抓周寶寶抓周抓把剪刀,寶媽網上問寓意,網友:該給孩子改名字了。越越周歲時父母不僅準備了酒席宴請親朋好友,還精心準備了抓周儀式,從網上購買了抓周的道具,其中包括美好寓意的印章、筆、墨、紙、硯、算盤等,還有一些生活常見物品剪刀、尺子等。一家人將寓意好的抓周物品擺在寶寶面前,把生活常見物品擺到邊上,希望寶寶能夠抓個寓意好的物品。
  • 寓教於樂很重要,家長抓住「遊戲敏感期」,挖掘0-6歲孩子的潛力
    文 | 小允兒爸爸(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0-6歲進入了孩子的感官敏感期,在這個階段,通過一些感官遊戲可以發掘孩子的潛力,所以這個時期也是孩子的遊戲敏感期。我回應道:「教育其實不用時刻緊張,寓教於樂才是王道,我們平時給予孩子一定要有遊戲時間,抓住孩子的「遊戲敏感期」,讓孩子發揮本應的潛能。」很多家長都覺得孩子就應該學習,不能有任何娛樂項目,殊不知這樣會錯過孩子的遊戲敏感期,對於孩子來說,遊戲敏感期是成長的關鍵時期。
  • 寶寶抓周,抓起一把剪刀,網友:該給孩子改名字了
    抓周寶寶抓周抓把剪刀,寶媽網上問寓意,網友:該給孩子改名字了。越越周歲時父母不僅準備了酒席宴請親朋好友,還精心準備了抓周儀式,從網上購買了抓周的道具,其中包括美好寓意的印章、筆、墨、紙、硯、算盤等,還有一些生活常見物品剪刀、尺子等。一家人將寓意好的抓周物品擺在寶寶面前,把生活常見物品擺到邊上,希望寶寶能夠抓個寓意好的物品。
  • 寶寶突然迷上用手摳洞洞?可能正處於這一敏感期,一招提升娃智力
    其實,寶寶正處在神奇的「空間敏感期」,1~3歲的寶寶開始對「空間」概念進行探索,在手部精細動作發展的前提下,他們開始對小孔產生興趣,尤其是那種完全契合手指的小孔,很是痴迷,所以常常容易卡在小孔裡哇哇大哭。
  • 搞定「熊孩子」:讓三四歲的娃不吵不鬧玩一天,你只需要一把剪刀
    這個活動適合3~4歲的孩子,我們只需要給孩子提供一把尺寸合適的小剪刀和紙張,就會看到孩子樂此不疲的開始工作了。 有一部分父母擔心孩子會受傷,於是杜絕讓孩子使用剪刀。其實只要引導得當,孩子不僅可以使用剪刀,並且還可以在過程中享受到藝術創作的樂趣。
  • 寶寶行走敏感期,聰明家長實行「3給3不要」原則,寶寶越走越健康
    成就感當寶寶進入行走敏感期,從一個被照顧的角色,轉變為一個可以探索世界的角色,寶寶會從行走中體驗到成就感,寶寶也開始嘗試從媽媽的照顧中解脫出來,每天都可以自己支配時間讓寶寶感覺十分的有意思。2.開發智力寶寶在行走的的過程中可以感知身邊的事物,通過大腦的感知,可以開發寶寶的智力,讓寶寶學會更多的技能,通過行走寶寶還可以認知更多的領域,這樣對於寶寶的身體發育也是一種鍛鍊。
  • 爸爸媽媽,快來一起探尋寶寶手部使用敏感期吧
    手部的使用敏感期介於6個月到3歲之間,寶寶常常去抓取物體。例如四歲大的寶寶喜歡閉上眼睛,借著觸摸去體驗東西。這種遊戲帶給兒童的樂趣,比帶給成人有著更大的樂趣。孩子在手部使用敏感期,往往會成為家庭衛生破壞大王。
  • 寶寶「口腔敏感期」標誌,什麼都往嘴裡塞,家長需要注意這幾點
    有這些表現的,說明你的寶寶已經進入口腔敏感期了。什麼是口腔敏感期?心理學家佛洛依德,將寶寶出生到一歲半之劃分為口欲期,蒙特梭利此基礎上提出了口腔敏感期的概念。口腔敏感期是指,寶寶通過口腔進行味覺、觸覺的體驗過程。
  • 免費搶花園寶寶體驗課!寶寶敏感期早知道,還有精美到店禮
    寶寶為什麼發脾氣?寶寶為什麼對某件東西/某個情景感興趣?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將經歷形形色色的敏感期4-5個月時,色彩敏感期7-12個月時,認物敏感期1歲左右時,語言發育敏感期1-2歲時,大肌肉發育敏感期......你對寶寶的敏感期了解有多少?
  • 怎麼教寶寶用剪刀?選什麼樣的剪刀好?這一篇文章都說清楚了!
    對幼兒來說,剪刀看似是一種很危險的工具,所以很多家長會害怕給孩子使用剪刀。但如果家長為他們選擇了合適的安全剪刀,並在監督指導下教他們使用,是可以起到訓練幼兒手指控制、手腦並用等作用的,而且能為他們增加很多做手工的樂趣。
  • 有時候,快樂只需一把剪刀、一張紅紙……
    >有時候,快樂僅需一把剪刀、一張紅紙,手起剪合間,一張張漂亮的剪紙,總能讓人想起兒時手工課上的樂趣。在韓月琴的演示下,現場的學員們很快拿起紙張剪刀,開始進行學習和挑戰。不難發現,無論男女老少,都在嘗試的過程中不自覺沉浸在剪紙工藝的樂趣之中,並為這門傳統工藝的魅力所折服。
  • 抓住寶寶啟蒙「敏感期」,藝術啟蒙你應該這樣做
    有寶寶的家長都很想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藝術啟蒙最合適。其實藝術,沒有年齡限制,也不應該有年齡限制。 但是對於兒童藝術教育而言,它是有最佳啟蒙期的。著名教育學家蒙臺梭利早在100年前就提出「敏感期」概念。所謂敏感期,就是在某個特定時期,孩子對一定的事物或活動表現出強烈興趣,並能有效地認識事物和掌握活動,而過了這一時期,上述情況便會消失,而且不再出現。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蒙特梭利博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類的打鬧無一不是首先來自於感官。」處於「感官敏感期」的兒童都特別注意周圍的環境,對自己喜歡的東西表現出特有的興趣。一旦父母能利用這個時期,順勢誘導寶寶做各種活動、玩各種遊戲,來幫助寶寶建立和完善感官的功能,就能使他們感覺更敏銳、更精準。如果沒有掌握好時間,過了這個時期,兒童的感覺就不容易達到這樣的效果了。
  • 寶寶愛吃手,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吃手、啃腳還咬人?別擔心,或許是「口腔敏感期」到了寶寶喜歡吃手、啃腳、愛咬人,可能是口腔敏感期到了孫瑞雪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這樣寫到:當兒童出生時,他能夠使用的唯一的器官是他的口、眼睛和體感。
  • 寶寶太調皮?其實是「空間敏感期」來了!
    寶寶太調皮該怎麼辦?怎樣應對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如果你發現,你家寶寶每天上躥下跳,爬高爬低,不要以為是寶寶太調皮,這是寶寶的「空間敏感期」到來了!空間敏感期的特徵1、喜歡扔東西寶寶喜歡扔東西,是因為他們感到物體和物體之間是分開的,是有距離的。這種體現空間關係的遊戲,讓他們覺得很快樂。所以寶寶們會不顧媽媽的警告,而自顧自地扔東西。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在出生之後會經歷很多敏感期,比如爬行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走路敏感期等,而吃手則是代表著寶寶進入了口欲敏感期。這時父母需要注意的是確保寶寶在吃手的時候,他們的手部衛生是乾淨的,這樣就不會讓細菌進入他們的體內,對孩子的健康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 寶寶喜歡吃手,可能是進入「口腔敏感期」,這樣做讓寶寶健康成長
    寶寶在出生之後會經歷很多敏感期,比如爬行敏感期,語言敏感期,走路敏感期等,而吃手則是代表著寶寶進入了口欲敏感期。這時父母需要注意的是確保寶寶在吃手的時候,他們的手部衛生是乾淨的,這樣就不會讓細菌進入他們的體內,對孩子的健康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 認識寶寶的發育的敏感期
    對於寶寶的教育也是這樣,一定要抓住寶寶成長的敏感期進行教育,如果錯過了寶寶長長的的敏感期,那麼寶寶的一生就被耽擱了。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以後,就在不斷地由小變大,由什麼也不懂變得能說會做。這個「變」的過程,醫學上成為發育。然而每個階段「變」的速度並不一樣,有時較快,有時很慢,「變」得較快的那一個年齡段就叫做發育敏感期。寶寶成長過程中,有幾個重要的發育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