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太調皮?其實是「空間敏感期」來了!

2020-12-22 寶寶知道

寶寶太調皮該怎麼辦?怎樣應對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如果你發現,你家寶寶每天上躥下跳,爬高爬低,不要以為是寶寶太調皮,這是寶寶的「空間敏感期」到來了!

空間敏感期的特徵

1、喜歡扔東西

寶寶喜歡扔東西,是因為他們感到物體和物體之間是分開的,是有距離的。這種體現空間關係的遊戲,讓他們覺得很快樂。所以寶寶們會不顧媽媽的警告,而自顧自地扔東西。

2、喜歡藏貓貓

寶寶到了兩歲後,特別喜歡和爸爸媽媽玩藏貓貓的遊戲。他(她)常常把自己藏在桌子底下、門後面,甚至是大衣櫃裡,然後讓爸媽來尋找。

寶寶之所以喜歡藏貓貓,不僅僅因為藏貓貓是一種遊戲,更多的是在遊戲當中,寶寶可以體驗事物之間的空間關係,這讓他們感到有趣。

3、喜歡轉圈圈

除了藏貓貓,寶寶還喜歡通過轉圈的方式來感受空間的自由和快樂。寶寶常常會纏著大人和他(她)玩轉圈的遊戲,或者自己圍著大人轉圈,或者乾脆自己站在地上以自己為中心轉圈,直到眩暈為止,轉完之後就開心地咯咯笑。

4、喜歡壘高樓

除了搭積木外,寶寶還喜歡拿各種東西壘高樓,有時候甚至拿小板凳一個個地壘起來當火車頭推著玩。

5、喜歡小蓋子或小孔

對於帶蓋子的瓶子,寶寶會不斷地把蓋子拿掉,再蓋上。對於有孔的物品,總是喜歡拿小的東西去塞住小孔或者把小指頭塞進去再拿出來。

6、喜歡爬高

窗臺,沙發,桌子,花臺等,只要寶寶能夠到的地方,總會勇往直前,而且還喜歡從高處跳下來。寶寶在反覆爬高爬低的過程中,感受身處不同方位帶來的感覺。在跳躍的過程中,感受徵服「高地」的成就感。

7、喜歡爬樓梯

不會走的寶寶都喜歡手腳並用的爬樓梯了,在寶寶一個接一個徵服樓梯的過程中,寶寶內心是非常喜悅的,然後再下樓梯,感受高高低低的感覺。

8、喜歡倒著滑滑梯

不要以為寶寶倒著滑滑梯是調皮搗蛋,這也是空間敏感期的特徵之一,寶寶要用身體的不同部位,不同的方向來感受遊戲的快樂。

9、喜歡跪和趴在地上玩

這種現象也是寶寶在用身體不同的部位來感受空間,媽媽可以在地上鋪上地毯或地墊,允許寶寶趴和跪,但是時間不要過長。

鍛鍊寶寶空間敏感期的小遊戲

遊戲一、床單做玩具

方法:把乾淨的床單鋪開,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鑽到床單下面,爸媽用手頂住床單,和寶寶一起在床單下感受黑暗、空間受限制的感覺。

目的:為寶寶創造一個新環境,讓他們在適應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出空間感。

遊戲二、翻山越嶺

方法:在家裡找一個相對寬敞的地方,放上一些枕頭、抱枕、絨布玩具,讓寶寶嘗試用各種方法翻越過去。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設計一些故事情節,既發揮了想像力,又鍛鍊了空間感。

目的:可以訓練寶寶對空間障礙的觀察和反應能力,加強他們解決空間問題的能力。

遊戲三、搭積木

方法:給寶寶一些積木,讓他們縱向把積木堆高,橫向把積木拼接起來,也可以讓寶寶自己發揮想像和主動性,找一些喜歡的玩法。寶寶高興,願意玩,才是最重要的。

目的:這是很普通的遊戲,相信每個寶寶都玩過,也都會玩,可以很好地刺激寶寶的空間感和創造力。

遊戲四、翻滾

方法:準備好一塊大墊子,讓寶寶躺在墊子的一邊,然後開始側翻。如果寶寶適應了,就可以讓他做連續地翻滾,一直到墊子的另一邊。

目的:這個遊戲讓寶寶在了解和把握墊子空間的同時,也訓練了立體感,並且還加強了寶寶的動作能力。

遊戲五、人力小推車

方法:讓寶寶趴在地上,爸爸或媽媽抬起寶寶的雙腳,讓寶寶雙手支撐著往前爬。還可以加大一些難度,比如轉彎和爬坡,以增加遊戲的樂趣。

目的:可以加強寶寶空間感的培養,還能鍛鍊手臂的力量。

遊戲六、給寶寶一個大紙箱

找一個裝洗衣機或其他東西的大箱子,給寶寶改造一個小小遊戲屋,讓寶寶感受在狹小空間遊戲的不同。另外經常陪伴寶寶藏貓貓,這會給寶寶帶來無窮的快樂。

遊戲七、蕩鞦韆,滑滑梯,蹦蹦床等大型玩具

寶寶在此階段,非常喜歡玩蕩鞦韆,滑滑梯,攀巖,蹦蹦床,走空中架橋等比較大型的玩具,家長可以陪伴探索玩耍,如果寶寶一開始沒有自信去玩,可以先從觀看開始,一點一點的探索,當他確定是安全的之後,才會放心的去玩。

寶寶在經歷空間敏感期時,會特別鍾愛一些大人看起來毫無意義,甚至是搞破壞的、讓人抓狂的行為,並反覆實驗和實踐。其實,寶寶在通過看、聽、觸摸這些簡單的動作來了解別的物體和空間。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持充分的耐心哦。在保證寶寶安全的前提下,放手給寶寶自由,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和了解。

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在這段時間,媽媽除了要給寶寶自由,也需要注意安全問題,把家裡的一些危險因素儘可能的清除,另外家長也要做好陪伴,以免寶寶在探索的過程中出現意外。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我是小扒扒)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總是把玩具往地上扔怎麼辦?不要錯過空間敏感期
    畫面中,兩個寶寶不停地把沙發上抱枕扔到地上,林志穎則不停地撿,玩得不亦樂乎!網友們紛紛評論,「好可愛啊!」「太調皮啦!」。也有爸爸媽媽表示,自己家寶寶也是這樣,喜歡往地上扔東西,弄得家裡亂糟糟的,還得提防孩子別把瓷的、玻璃的東西扔到地上。其實,寶寶們這樣做,不僅僅是調皮,而是因為他們到了空間敏感期。
  • 寶寶空間敏感期在什麼時候
    寶寶空間敏感期在什麼時候2020-12-03 18:03:32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如果寶寶進入空間敏感期,就會把一些非常有限的空間想像得很大,而且非常想探索這個空間到底有多大。@視覺中國  寶寶的空間敏感期一般在2周到4周歲之間。在這段時期,寶寶會有一個通過自己的身體來感受長寬高這些立體空間的過程。
  • 寶寶喜歡扔東西?那是因為到了「空間敏感期」,家長要關注
    有親自帶過孩子的家長就知道,寶寶們真的是很神奇的一種生物,有的時候他們會乖的像天使,也就是許多視頻裡看起來的那樣。安靜又可愛,甚至還會賣萌,這樣的寶寶簡直太惹人喜愛了。但是很多孩子又會調皮,可以天使和惡魔,就是一個人。
  • 寶寶愛上鑽洞,專家:給孩子建立空間感,別錯過「空間敏感期」
    空間敏感期的寶寶愛鑽洞愛鑽洞的可不止閨蜜的姑娘和大寶,在社會新聞裡我們常常看到令人噴飯的內容,主角也往往是正在敏感期"探索"空間的熊孩子。再大一點的孩子喜歡用小木棍穿過彩泥做成糖葫蘆則是在體驗空間的"穿越模式"。這樣讓寶爸寶媽頭疼的調皮行為,實際上是孩子學習和感知空間的方式,探索會一直持續到他們上小學之後。
  • 過度保護會扼殺寶寶的智慧,空間敏感期要放手
    剛出生的寶寶,口是最值得信賴的工具,隨著吃手,握緊拳頭等行為的累積,手會逐漸被口喚醒,當寶寶能夠自由地使用手時,手就成了他除了口以外另一個展示智慧的工具。而手的使用,同時引來了寶寶的空間敏感期。空間敏感期是所有敏感期中最有意思的一個敏感期,時間和空間將界定某物在一個位置,這個位置在早先還是一個感覺的狀態,在其後的發展中,位置就會逐漸發展出更為抽象的秩序。
  • 孩子喜歡攀高爬低,原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家長別急著阻止
    >孩子變「猴子」,原是「空間敏感期」到了!除了若蘭寶貝,我也常見周圍的寶寶喜歡爬高爬低,緊跟著看護孩子的媽媽或奶奶、外婆總是呵斥不停:「不要爬上去,會跌倒!」、「下來,等下摔了!」... ...可是,通常是大人喊得越著急,孩子爬的越開心。家長只好一邊護著孩子,一邊嘆息著「這孩子真是太調皮了」。
  • 寶寶愛扔東西鑽洞,爬上爬下,不要斥責,那是寶寶空間敏感期到了
    ,其實是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到了。從2歲起孩子開始進入空間敏感期。兒童通過物體的位置探索空間,通過物體的運動探索空間,還通過彎曲的視界探索空間。通過不在視界中的物體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
  • 誤會寶寶的這些調皮行為,原來都是因為敏感期!
    沒有什麼不一樣,對於出生不久的寶寶,他可以啃到的每一樣東西對他來講都新奇無比。你知道當寶寶學會把手送到嘴裡的那一刻對他來說有多麼的神奇麼?我曾抱怨過CC怎麼總是學不會吃手,等她進入口腔敏感期之後,我非常興奮,跟C爸給她準備過各種千奇百怪的探索物。
  • 寶寶愛鑽洞、扔東西?家長別著急,這說明孩子「空間敏感期」到了
    今日話題:孩子的探索欲望太強烈了怎麼辦?今天朋友跟我說,她家的寶寶又解鎖了一個新的「遊戲」,那就是鑽洞,看著孩子偷偷把手指往插座裡塞的時候,朋友默不作聲的把家裡所有的洞都堵上了,因為她知道孩子的空間敏感期來了,家裡的以後將要開始不「太平」了。
  • 寶寶屬老虎的?為啥總愛咬各種東西?其實是娃到了「口腔敏感期」
    「口腔敏感期」,簡而言之,是孩子把「口腔」當做探索工具的時期,是通過「口腔」的探索,形成自己對物質、世界的認知的時期。「心理學教弗洛伊德認為,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為口腔敏感期。」從普遍意義上來說,寶寶們會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開始進入「口腔敏感期」,並且需要持續六個月的時間。
  • 為啥寶寶總愛"打臉"?其實是"手部敏感期"到了,父母別誤會
    其實是"手部敏感期"到了面對寶寶總愛"打臉",總喜歡破壞性的行為,有些父母會非常焦慮,覺得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者可能存在暴力傾向,會馬上制止孩子的這些行為。父母別誤會,寶寶這是到了"手部敏感期"了,。
  • 為啥寶寶總愛「打臉」?其實是「手部敏感期」到了,父母別誤會
    為啥寶寶總愛"打臉"?其實是"手部敏感期"到了面對寶寶總愛"打臉",總喜歡破壞性的行為,有些父母會非常焦慮,覺得孩子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或者可能存在暴力傾向,會馬上制止孩子的這些行為。父母別誤會,寶寶這是到了"手部敏感期"了,。為什麼到手部敏感期的時候孩子會喜歡"動手"呢?
  • 孩子的空間探索,教你玩轉空間敏感期的5大法寶
    課堂上我們也經常會看到我們的寶寶在玩插座圓柱體的時候,他們會把圓柱體從基座上拿出來的時候,就會用自己的手指頭伸進粗細不同的原穴裡面去實驗一下,仔細的琢磨誒這個元素到底有多寬,到底有多窄呢?這個細節就是一個心智的感知,孩子在用他自己的身體來體驗一下他眼睛所看到的這個圓洞的大跟小。空間敏感期是這樣的一個豐富多彩的一個時期。
  • 「熊孩子」喜歡扔東西,可能是空間敏感期,玩得好可以建立空間感
    寶媽寶爸不要忙著發火,可能是寶寶到了空間敏感期寶寶的空間敏感期是從0-6歲之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嬰兒從媽媽子宮裡出來,來到一個更大的空間,他的空間敏感期就已經開始了。寶寶通過不斷的對空間探索,逐漸的去了解這個世界,就像人類一直探索宇宙的邊界一樣。
  • 既愛爬高又愛鑽洞,「空間敏感期」培養好了長大數學成績不用愁
    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從學習爬行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在這期間寶寶對於空間有著特別大的好奇,會做出一些之前不曾有過的動作,比如說扔東西。到了3歲左右的時候,孩子會出現喜歡爬上爬下的現象,這個時候家長會覺得孩子變得頑皮了,其實這是孩子空間敏感期非常常見的一種表現。
  • 別對敏感期太敏感
    寶寶通過手把周圍抓到的物品都送進嘴裡進行「檢驗」,這個過程也完成和健全了口腔的功能。寶寶用口腔來認識世界,用嘴打開世界的大門。不如直接回復一句:「孩子處在口腔敏感期」。被問到:「兩歲的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去說明「孩子從一歲半左右開始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個體,表現比較「自私」,認為所有東西都是「我的」,甚至霸道,以此來建構自己的獨立性,建立安全感。
  • 其實是「秩序敏感期」來啦
    家長留言問題「我家寶寶最近脾氣有點大,今天幫他收拾玩具,他都不讓我碰...」「下班媽媽回到家,忘記及時換上家裡穿的睡衣和拖鞋,他非拉著我完成這一個步驟,才能做其他事情。」>為了維護秩序而執拗,一切必須要重新來。
  • 空間敏感期的重要性
    空間敏感期的重要性2020-12-03 18:01:59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孩子通過物體的位置、運動以及彎曲的視界等進行探索空間,最後得到空間感,形成一定的空間概念。空間敏感期對孩子的成長和發育十分重要,家長要做的就是及時發現、允許以及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環境」,讓孩子渡過敏感期從而更好的發展。那麼,空間敏感期的重要性是什麼?
  • 寶寶見啥都啃,見啥都摸?幼兒成長的三個敏感期,父母要早知道
    其實,如果寶寶到了這樣一個階段,那麼是到了幼兒成長的三個敏感期,父母要早知道,因為這三個敏感期事關寶寶的雙商發展,早點了解並關注的話才能幫助寶寶提升情商和智商。著名教育專家李躍兒就曾經說過:了解孩子從小到大所有的發展模式,就會知道該怎樣才能更恰當地幫助孩子,這就是最好的教育。因此,家長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三個敏感期到底是哪三個。孩子的敏感期具體是指哪三個?
  • 蒙氏教育:什麼是空間敏感期
    我們都知道,敏感期對孩子來說更確實有很重大的意義,敏感期內的教育對孩子來說更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有很多家長呢在第一次來早教中心的時候都會說,我的孩子是不可能喜歡畫畫的,他只會亂畫,又不會用筆,也不會區分顏色,更不會畫線條,一點耐心都沒有讓他來學畫畫,那可真是白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