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的香港九龍,曾發生過一起非常轟動的童黨事件:秀茂坪燒屍案。
此案可以說和「寶馬山雙屍案」是同類型案件,十四名未滿18歲的青少年將一名16歲受害人虐打至死並燒屍,殘忍至極。而這兩起案件更是讓「童黨」這個詞備受社會關注,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下此案這幫童黨因何做出如此惡行。
背景
「童黨」一詞,應該來源於香港,指一些缺少家庭溫暖,具有反叛性格,不服管教的青少年,他們聚集在一起,做出一些影響社會秩序的惡性行為。
當這十四個童黨少年,還是孩童時,就住在號稱香港「紅番區」的秀茂坪邨。
由於該區多是窮苦人家,青少年好勇鬥狠,濃厚的幫派文化,便這樣籠罩著區內的青少年。
本案主犯許智偉和弟弟許智勇就成長在這種環境下,他們生於港、泰結合的家庭,爸爸是勞工,沒能力娶香港女子,就找了泰國女子為妻。
這類家庭在區內還有不少,上小學時,許智偉就和同案犯黃金寶等人熟識,因為他們的媽媽都是來香港當傭人的泰國人,還都是同鄉。
這些媽媽們由於平時工作忙及語言不通,並不會教育和了解自己的子女,平時多是以打罵為主。
上中學後,許智偉和幾個同學經常被邨內的其他童黨欺負。這幾個常受虐的少年,想到要團結起來,他們認為只有一大幫人一起玩,才不會被人打。
中三時,許智偉就輟學了,跟父母的熟人一名叫「三叔」的去當清潔工人,三叔名叫陳木清,智力比較遲鈍,雖然已經三十七歲了,但卻只有十多歲的少年的心智。他也是本案的導火索所在。
隨後的日子,許智偉一伙人與本案其他幾名主犯傅顯進、石子健及受害人陸志偉等人遇上了。兩幫人交談甚歡於是經常混在一起。
據知情人士透露,「傅顯進當時是他們那幫人的大哥,他學過跆拳道,當時在邨裡也是小有名氣。」
兩個小圈子湊成了童黨,也深受當時「蠱惑仔」文化潮流的影響,當時那些影片、漫畫都成了他們的精神食糧。
黃金寶事後曾向人透露過《蠱惑仔》裡的陳浩南是他的偶像,凡是關於他的漫畫書,電影,一部不漏地追看。
他說:「我和死黨一起去看。看完了打架,覺得也沒有什麼,看他們怎樣打的,就學著樣子,他們都是打不死的!」
顯然,他們把暴力視作虛幻世界裡的英雄表現,根本不知道其中利害關係。
其實他們這夥人本身也是被從小欺負大的。
比方說陳德明,從小學就常被同學欺凌,好幾次被拖進廁所內打,還澆冷水,還曾被打斷骨,經常一身傷。
這些遭遇,令他們萌生出強烈的報復心態。
曾有探員透露:「他們這些人,後來很喜歡用曾經受過的酷刑對付別人,這些經驗互相傳遞,只是看誰的運氣不好而已!」
許智偉及阿進就這樣糾合了十多名童黨,開始在邨內肆意妄為。
由於三叔是獨居的,許智偉他們就用他家做為聚集地,他開始也無所謂,還讓他們配了家中的鑰匙,自由出入。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差點因此喪命。
案發
最初,他們只是到三叔家玩遊戲機、喝喝啤酒之類。但後來,就開始向他動手動腳,以發洩他們的暴力衝動。有時一言不合,就會被打。
在這些童黨中,陸志偉與三叔算聊得來,三叔曾多次勸他不要和他們混在一起,沒有好處,但他都沒有聽。
有一次被許智偉知道了此事,於是夥同其他人將三叔毒打一頓。
雖然三叔身材還算健碩,但也被打得奄奄一息,躲在家中養傷。由於三叔所住的邨屋要重建,所以不少鄰居已搬遷,未有人聽到他的慘叫聲。
陸志偉知道後,勸三叔去報警,三叔因懼怕,不敢報警。但想不到此事被許智偉一夥發現。
1997年5月14日的晚上八點多,阿進叫陳德明打電話給陸志偉,約他來三叔住處有事詳談。
陸志偉不知危險前來赴約,一進門,看到一屋子人都在,便覺不對勁,可已無退路。
阿進等人便上前質問他讓三叔報警出賣他們一事,不等他回答就遭到拳打腳踢。
這幫人輪番上陣,越打越起勁。使出了多種殘酷的招數,有人更嘗試搜尋新的武器執行「家法」。連本來只是旁觀的女童黨也有加入襲擊的行列。
數小時的虐打後,陸志偉終於支撐不住,意識不清,失去了知覺。
此時,這夥人也發現了他的不對勁,知道可能玩出火了,開始著急害怕起來。
曾用水淋他;學救護員急救,試圖喚醒他;還打電話給朋友想找相熟的醫生來幫忙,可為時已晚。
陸志偉呼吸越來越弱,在被連續虐打約三個小時後,失去了呼吸。
善後
陸志偉死後,他們商量如何善後,最後決定把屍體包好抬到樓下三十二座垃圾房燒掉。
阿進發號施令,指揮大家做準備,他們選出四名主犯做代表,負責燒屍,在驚惶失措的情況下把陸志偉的屍體拖往垃圾房,為防止事情被揭發,還買來火水在點火前淋在屍體上,以使人無法辨別他的身份,並兩度燒屍企圖毀滅所有證據。
抓捕
在虐打陸志偉時,三叔全程都蜷縮在屋子角落裡,默默流淚,阿進一夥離開之前還威脅他不要多事,否則不會放過他全家。
但等他們離開後,三叔覺得必須報警。因為家中無電話,他跑到街上打電話報案,還說自己也有被虐打,救護車隨即送他到醫院。
這件童黨燒屍案就這樣被揭發出來。
隨後警方出動,分別將阿進、許智偉一伙人悉數逮捕。
之後主犯之一的陸子健轉作汙點證人,給了首份口供,警方便掌握了案情。
審判
案件在1999年1月審判,六名主犯被判謀殺罪成立,其中傅顯進、許智偉等四人被判處終身監禁後改判22-25年有期徒刑不等。傅顯進至今仍在服刑,許智偉因癌症已過世。其餘人大部分都已刑滿出獄。有五名從犯被當庭獲釋。
當聽到判決後,被判入獄二十三年後改判十九年的黃金寶曾表示對陸志偉的死感到意外,他說「我沒想過他會死,因為之前三叔被這麼多人打,都沒有死。」
此案十分令人痛心和惋惜,他們的無知和暴力,致使一個十六歲的少年失去了寶貴生命。而這班年青人,也為他們的罪行負上沉重的代價。
後續
事件過了十年後,在2007的聖誕節那天,其中一名被當庭獲釋的女童黨成員,25歲的劉佩儀,疑因在失業及失戀雙重打擊下,在順天邨寓所鄰座大廈,留下寫著「不開心」的遺書,跳樓自殺身亡。記得當年法官給她的判詞是:終生將在死者被殺的陰影下生活。
此案之後也被改編為電影《三五成群》,該片重點還原了這夥人虐打受害人的過程,本視頻片段也剪輯自該片,感興趣且心理承受能力強的小夥伴可以看一下!
又是關於童黨犯罪的案件,這篇文章寫下來感覺背後發涼,這不是什麼恐怖片,現實往往更加無情且讓人不敢直視。家庭教育,學校社會教育,個人經歷,生活環境,甚至還有突發因素等等都影響著一個人在人生中選擇走的路。把舊案翻出來講述,是希望正在觀看的你我他能夠從中汲取教訓,避免此類惡性事件的再度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