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患者說:「到時候我會邀請你來參加我的葬禮」

2021-01-15 澎湃新聞

原創 阿本 果殼病人 收錄於話題#腫瘤16#精神心理10

作為一名醫生,我時常感到深深的無奈。我不是一名手術臺前、無影燈下救治病人身體的醫生,我是一名陪患者聊天、盡力撫慰他們心靈創傷的心理醫生。

面對每一位患者,同樣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來訪者多了之後,我就會不自覺地感慨,感慨死亡的突如其來,感慨人的堅強與脆弱。幾乎每一個人在突如其來的疾病面前,都只能痛苦、哀嚎、無奈、抑鬱和狂躁。所有你能想到的負面情緒,都能在一個深度病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每天都有人患上絕症,2019年年底,我就接待了其中一位。

疾病撕扯著他身體和心理的最後一道防線

他走進我的工作室,一身休閒運動裝,只是臉色略顯蒼白而且情緒低落,這樣的神情也是我在這個房間裡見過最多的神情。

我請他坐下。

他說:「醫生您好,是朋友介紹我過來的,說您能把我救活。我現在相當於死了,但實際上比死還痛苦。「

這是位男性患者,45歲,和太太、女兒、父母生活在一起,家庭非常幸福。每天吃過晚飯後,女兒總是在畫畫或者彈琴,妻子在客廳看書看劇,他也習慣性地喝茶聊天。每當這個時候,他內心總洋溢著滿滿的愛和成就感。

但這似乎已經變成遙遠的過去,而且再也不可能重現。

兩個月前,他確診為肝癌晚期。醫生告訴他大概還有12個月的時間,此時他剛過完45歲的生日。

肝癌早期基本無症狀,晚期則會出現肝區疼痛、發熱、乏力等。基本上都和飲酒、病毒性肝炎、食用黴變食物、遺傳等有關。丨Pixabay

在與病魔鬥爭的這段時間,他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經歷的最大痛苦不是來源於身體,而是想過無數次自殺。不久前經一位醫生朋友介紹,他來找我為他治療,期待有所好轉。

他說我能把他救活,其實我並不能。我只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每一位信任我的患者在剩餘的時間裡好好地活。

他從懂事開始,就知道人要努力上進。考高中,上大學,他成績總是名列前茅;進入社會,娶妻生子,他有著明確的目標和規劃,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他所擁有的美好已經超過大多數人,除了這個晴天之下的霹靂。

這些個人經歷,都是後來到他家出診時他一件一件告訴我的。疾病硬生生撕扯著他身體和心理的最後一道防線,吞噬了一切美好。他的一切生活計劃都亂了套,所有的節奏都無所適從。

「這是死亡逼近的感覺,逃不掉」

慢慢地,我們也從醫患關係變成了朋友關係,而他所剩的時間也一天天在減少。

他說:「我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但是我太害怕了,一想到死就渾身發抖。而且,比死更可怕的是眼睜睜等死!」他表情黯淡。

「364天、363天、362天……這是死亡逼近的感覺,逃不掉,我只能看著它一步一步靠近,只能一秒一秒等待,那種強烈的無力感,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身體完全不受控制,呼吸急促,全身無力,無法表達,充滿絕望。這是我每天晚上都必經的情景。」他語氣急促地說。

在明媚的空氣中,我靜靜地聽他傾訴。在病痛的壓迫之下,大多數人都遊走在崩潰的邊緣。

在明媚的空氣中,我靜靜地聽他傾訴。丨圖蟲創意

他幾乎咆哮地說到:「這兩個多月以來,我每天都想自殺,無論用什麼方式,只要足夠快,快得體會不到痛苦就行。」

「不想坐以待斃,但我還有父母,還有朋友,還有許多沒有完成的事情,還有太多太多放不下的東西,不想就這麼離開這個世界。」

他憋足勁一般。這些藏在心底的話,或許他沒有和任何人說過。這是對生的留戀,對時光的渴求,對美好的嚮往,對失去的不甘。

「那又如何呢?我無數次在內心竭力地呼喊和掙扎。但睜開眼的一剎那,依舊一片漆黑。」他深吸一口氣。我溫和地看著他,讓他一吐為快。

他說他不願意想起別人對他的好,想了就放不下,放不下就不敢死。

我告訴他:「自殺並不意味著放手,而是代表放棄。」

在絕症面前,這種自殺傾向是很多人的共同表現。他們不斷進行著內心演練,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使自己封閉麻木起來。但其實他們不是自私,也不是冷漠,只是在恐懼和孤獨中封閉了太久,對周圍的人和事失去了感覺。所以只需要有一隻手掌在背後託住,他們就會感覺好很多。

我聽他把內心最深處的淤積吐露出來,最後我們約定了下次見面的時間。

另一個故事,關於溫暖的告別

每個禮拜我們都會見一次面,有時在我的諮詢室,有時在他家裡。聊一聊他的生活和最新的檢查結果,以及他的情緒變化。

2020年1月份的一個周末,他約我到他家見面。那天,他到小區門口接我,氣色看起來好了一些。小區綠化很好,走在蜿蜒的小道上陣陣桂花香沁人心脾。

進他家時,我注意到門口的拖鞋擺放得錯落有致,客廳也整潔簡約,小孩的畫板擱在一旁,他一邊泡茶一邊和我聊天。

我確定現在能正面跟他談論關於死的問題了,而不是避而不談。我給他講起了以前一個患者的故事,和他的情況非常相似。

那是一個企業的創始人,胰腺癌晚期,也正是當打之年。得知病情的最初那段時間,他痛苦、狂躁、試圖自殺——撞過腦袋,吞過安眠藥,但都被救了回來。每次和我聊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他總是痛哭流涕,不能自拔。

後來,他學著說服自己,學著面對和接納病情。他開始慢慢嘗試著做關於自己的「死亡規劃」,心平氣和地和家人聊天、和朋友傾訴、和醫生探討。

他已經不懼怕死了,而是想好好地死。他希望自己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平靜而溫暖的。

在醫院的病房裡,他告訴家屬和醫生,他不希望被扒光衣服當眾搶救,不希望渾身插滿管子躺在ICU裡,連最後一絲尊嚴都沒有。他希望最後的時光能在一個充滿陽光窗外有樹的房間裡,被醫護人員溫柔地對待。

他希望與這個世界有一個溫暖的道別。

八個月之後,他安然離世。

「當然,能做到這樣的人微乎其微。他雖然戰勝不了病魔,但戰勝了自己!他堅強而坦然地面對,是對自己更是對家人最好的交代。」我臨走之前說。

他第一次平靜地說出了「死」

去年春節,受疫情影響,原本的會面計劃沒有實現。

元宵節時,他給我打了一通電話,告訴我他帶著一家老小回了一趟農村老家。雖然父母都在身邊,老家也沒什麼親人了,但他還是想回去看看,畢竟那裡是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兒時的回憶都在那裡。

他帶著女兒去了自己小時候玩耍的地方,給她講了很多關於自己小時候的事情。割草、餵豬、放牛、遊泳、爬山拾柴、學校趣事……小孩子對這樣的生活總是充滿好奇。

他帶著一家老小回了一趟農村老家,那裡有兒時的回憶。丨Pixabay

他說是父母和這塊土地養育他長大成人,他雖然感恩這裡,但不希望自己死後葬在這裡,那樣不方便。還是葬在城市好一點,方便家人有空的時候去看看他。

聽到這裡,我內心劇烈地顫抖了一下,鬆了一口氣,這是他第一次平靜地說出了「死」。

他接著說:「其實就像這次疫情,那麼多人無緣無故就感染上了,嚴重的沒過幾天就死了。而我,至少還有這麼長的時間可以活,可以和家人好好告別……」他停頓了一下。

他情緒有些波動,我接過話:「你什麼時候回來,到時我們再見面,記得帶點老家的特產過來。」

放下手機,我想起了這幾年來自己的一些患者朋友,有的已然離世,有的漸漸好轉。

「到時候我會邀請你來參加我的葬禮」

幾天前,他從老家回來了,第一時間約我見面。我到他家時,情形和上次一樣,時光在這個家裡似乎停住了,不曾流逝。這是我第一次感到時光是如此這般的溫柔可愛,在記憶中,它只會帶走東西,從不會為任何人任何事停下腳步。

時光是無情的代名詞,但這一次不同。

他迫不及待地告訴我:「原來死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接受死去,才是接受生命的全部。完整的生命不只有生,還必須包括死。我們無法決定怎樣來到這個世界,但我現在能夠決定要怎樣離開這個世界!」

我認真端詳著他,雖然依舊憔悴,但現在病痛折磨的僅僅是他的身體,擊垮不了他的心靈。

當生命的終點來臨時,我們能做的很少,伸手也抓不住什麼東西。但我們能讓死亡的過程更溫暖、更深情,從容且不留遺憾。

當生命的終點來臨時,我們希望從容且不留遺憾。丨圖蟲創意

他告訴我:「我已經沒有什麼割捨不下的人和事了,所有的事情已經和家人交代清楚了,他們不會因為我不在就活在痛苦和孤獨之中。我們彼此理解。」

「我看了一個視頻,一位九十多歲的歐洲老人,因不堪癌痛的折磨,他說服家人和醫生,請求進行安樂死。儀式當天,老人盛裝端坐、滿面祥和,猶如在等待一場期待已久的盛典。親友們身穿禮服手捧鮮花,到現場與他擁抱告別,場面溫馨而感人。」

他望著前方,堅定地說:「這才是一個人結束生命的最好方式。我們只有認真過好當下,才有底氣和實力去面對一切突如其來。我雖然決定不了生命的長度,但我能決定方式。」

他最後微笑著說:「到時候我會邀請你來參加我的葬禮,但具體是多久之後就順其自然了。」

我說:「越久越好!」

註:文中患者信息經過處理。

個人經歷分享不構成診療建議,不能取代醫生對特定患者的個體化判斷,如有就診需要請前往正規醫院。

作者:阿本

原標題:《我的患者說:「到時候我會邀請你來參加我的葬禮」》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開心一笑:參加她葬禮我是穿紅色的衣服去還是黑色的衣服
    1、前女友上幾個月為了錢跟一個比我矮又醜的男人跑了,這幾天給我打電話說那男的拋棄他了,想起了我的好,我果斷拒絕了她,她現在又哭又鬧,說現在她只有我了,不答應她她就去割腕自殺。那麼問題來了,參加她葬禮我是穿紅色的衣服去還是黑色的衣服去?
  • 孕婦能不能參加葬禮?網友親身經歷嚇哭我!
    這下可把我問懵了!在我的認知裡親人,尤其還是至親的葬禮,哪怕是懷孕也應該去參加的吧~~為什麼她的切入點和我不同?我就追問她為什麼有此疑問。就我們都是有帶那個發喪的白帽子的,家婆說我們也算是最親的親戚了,你跟著大夥慢慢走,實在不行,就去那些鄰居家裡坐一坐……後來硬撐著走到下葬的地方,我全身都癱了,老公背我回去的,床上躺了好幾個小時才緩過來……網友2:我們這如果自己老婆懷孕了,至親離世,做丈夫的也不能碰棺材,下葬時不能下去捕墓,不然對孩子不好。
  • 我懷孕後男友來提親,母親逼我分手,三年後前任邀請我參加婚禮
    我懷孕後男友來提親,母親逼我分手,三年後前任邀請我參加婚禮 愛情雖說美好,但有些時候愛情抵擋不住現實的衝擊。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兒女過得幸福,對於女兒來說,他們希望女兒找一個好婆家。如果女兒找的對象沒錢,縱使女兒和對象感情再好,我想許多父母不會同意這門婚事,他們的戀情往往只有一個結局:分手。
  • 日本邀請中國參加天皇葬禮,中國居然答應了,但條件讓日本難堪
    日本邀請中國參加二戰時天皇的葬禮,中國居然答應了,但條件讓日本難堪   中國人民經過14年浴血奮戰,終於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華大地。如今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浴火重生。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在經過美國的扶持下,也是得到了快速的恢復,如今成為了亞洲唯一一個發達國家。
  • 前公公去世,前夫讓我和兒子去參加葬禮,現任男友:你去了就分手
    前公公去世,前夫讓我和兒子去參加葬禮,現任男友:你去了就分手夫妻離婚的可以做朋友嗎?有人說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想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婚姻。但有時候事與願違,夫妻沒辦法過下去了,離婚或許是最好的選擇。有人說離婚了,夫妻就應該斷得乾乾淨淨,不應該藕斷絲連。
  • 等我傷好了,我會聯繫你們,到時候再去你們的警局拜訪!
    看著一撥接一撥的人說著不同的話,透露出相同的意思,羅恩無語望天。如果羅恩真的是一隻普通貓咪,這或許會是一個極好的獎勵——布種天下,讓自己的血脈越發繁盛,是每一隻雄性生物的天職。但是,羅恩是一隻擁有人類靈魂的貓,雖然有著貓咪的身體和部分習性,卻不代表著羅恩能夠接受一隻母貓。 或者說,羅恩從未想過,也一隻避免去想,會有這麼一天。「謝謝~,不過我現在需要休息。」
  • 「孕婦參加葬禮對胎兒不好,我不想去」「迷信」
    那天還沒下班,老公就打來電話:「老婆,趁著還沒下班你去給領導請個假。咱們明天回老家。」 崔茹自然清楚老公所說的回老家是去做什麼,她說:「孕婦參加葬禮對胎兒不好,我不想去。
  • 遼中患者曾參加葬禮,葫蘆島公布新增患者軌跡
    瀋陽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疫情防控組通告遼中區一名確診病例,曾參加過葬禮,提醒相關居民注意居家隔離 葫蘆島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通告新增1例確診病例的行蹤軌跡,曾坐火車逛市場。
  • 孕期不參加葬禮就算了,為什麼也不能參加婚禮呢?原因在這裡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孕期不參加葬禮就算了,為什麼也不能參加婚禮呢?原因在這裡可能很多人都聽說過,懷孕後,最好不要參加葬禮,容易影響寶寶健康發育。這樣的說法雖然沒什麼科學依據,但是大家基本上都會遵從的。而你是否聽說過,懷孕後也不能參加婚禮的呢?
  • 如果你懷孕了,最好不要參加婚禮葬禮,不是迷信,網友真實感受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孕期不參加葬禮就算了,為什麼也不能參加婚禮呢?而你是否聽說過,懷孕後也不能參加婚禮的呢?答案依舊是不建議去,為什麼呢?有些地方可能對於孕婦參加婚禮葬禮,都不會在意。但也有地方,對於孕婦參加婚禮葬禮是忌諱的,如果你不知道,跑去了,就會讓對方不開心的。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還是不去為好。
  • 多年不見的人說,邀請我參加他的婚禮是給我面子
    至於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如果她真心希望你參加,那真的沒有時間,也沒有理由不去,然而她可以表達她的意圖並跟隨份子錢,但是如果她不去,立馬就會改變她的臉色,如果她真的打得好,我就算有事也會請假,即使我真的沒有,她也會給他份子錢,因為她是一個值得交流的朋友,像她這樣的人只看重所謂的錢,
  • 張思源《不會邀請你來我的party》歌詞
    真的假的都在這裡,不會邀請你來我的party。  不會邀請你來我的party  歌手:G.G(張思源)  所屬專輯:不會邀請你來我的party  作曲 : G.G(張思源)  作詞 : G.G(張思源)  編曲:Mai  混音:Mai  不會邀請你來我的party  我不會邀請你來我的party
  • 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 像是參加一場葬禮
    舔舔乾裂嘴唇按耐住心中悸動的寂寞像愛上狐狸的羔羊一個風情萬種一個情竇懵懂白鴻02告別我和過去的自己告別像是參加一場葬禮沒有哀嘆,沒有輓聯除我之外,沒人記得我向這場葬禮豎起中指這是唯一的墓志銘白鴻03>你並不在意我站在白雪上面被春風吹到了十月飄然的零落成泥你踩著我並不在意我是否溫暖了另一顆種子白鴻
  • 寶寶在「葬禮」上哭鬧不止,是看到了「髒東西」?用科學來解釋
    導讀:寶寶在「葬禮」上哭鬧不止,是看到了「髒東西」?用科學來解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在「葬禮」上哭鬧不止,是看到了「髒東西」?用科學來解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應家屬邀請,拜登將參加喬治的葬禮,他能改變美國黑人命運嗎?
    近一個星期來,由於46歲黑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美國各地爆發了示威活動。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批判種族主義,要求政府嚴懲涉事的白人警察,並加大力度保護黑人的合法權利。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不到5個月的時間,美國就將舉行新一屆的總統大選。
  • 特殊葬禮,陽新93歲老人去世僅9人參加葬禮
    楚天都市報2月13日訊(記者梁傳松 通訊員向能來 倪勝林)沒讓親朋好友來弔唁,沒操辦一桌酒席,就連請的抬棺人每人也只給一盒方便麵。2月12日,楚天都市報記者了解到,陽新縣韋源口鎮茅村一名有130多名親友的93歲老人去世,整個葬禮只有女兒和兩個兒子三家9口人參加。
  • 小沈龍邀請張二嫂參加活動被拒絕,直言你是害怕那個人吧?
    小沈龍邀請張二嫂參加活動被拒絕,直言你是害怕那個人吧?趙本山徒弟小沈龍18號要辦一場活動,說白了就是賣貨,昨晚連麥快手八點檔人氣王張二嫂,說要邀請張二嫂出席活動,但是張二嫂表示我徒弟胡鬧最近兩天也要辦活動,我如果去參加你的活動,馬洪濤、李四的活動我就必須參加,但是胡鬧這邊很多工作還沒有準備好。小沈龍說我知道你為啥不來了,你是不是怕見到那個人?
  • 「請你幫我準備好葬禮,我要死在中國!」這位日本共產黨老人說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名日本共產黨員,在退休之後來到中國參加了推廣堆肥技術的工作,不少人問他:「川崎老師,你為什麼要到中國來?」川崎廣人笑著回答道:「我是為了替日本軍人贖罪,除此之外,也為了尋找個人價值。」從這一句簡簡單單的話便不難看出,川崎老人是一位多麼樸素的人啊!
  • 在別人葬禮上蹦迪的這些黑人,我竟罵不起來
    有熱心網友還為幾位小哥寫了一首rap:黑哥一笑,生死難料,棺材一抬,世間白來。舞步一跳,抬去埋掉,此曲一響,爹娘白養。抬著棺材跳舞這樣的葬禮形式對於國人來說還是第一次見,場面極具衝擊力。許多年輕人紛紛調侃:等自己掛了,也要這樣風光大葬。02你以為人家在搞噱頭?不,辦葬禮,人家可是認真的。舞蹈葬禮在西非國家流傳非常廣,對於當地人來說,葬禮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儀式之一,也是重要的社交場合。因此,他們會「花式」舉辦葬禮。
  • 路桂軍教授:我想給自己辦一場華麗的葬禮,每年一次
    有一天,我跟我兒子說,爸爸要辦一個葬禮。我說,你想沒想過,你現在上學,你所有的花銷,人生的一些規劃都是我在支撐你,假如有一天我突然得病,馬上要離開這個世界了,你是不是要負責你媽媽,你妹妹,還有你爺爺奶奶的生活,你是不是要全靠自己對自己重新規劃?我兒子呆呆得說,老爸,我是確實在想,確實讓人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