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阜陽新聞網報導,天氣熱了,又到孩子們扎堆遊泳的季節。最近,公眾號「英國那些事兒」發了篇名為《小男孩遊泳回來一周之後離奇死亡》的文章,嚇壞朋友圈裡的各位家長。文章提醒家長要小心乾性溺水。何為乾性溺水,真有那麼可怕嗎?潁州晚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據該文章講,美國4歲的小男孩Delgado與父母去遊泳,晚上回家後就說肚子疼,幾天之後上吐下瀉,肩膀也疼,一個星期後,送到醫院救治,醫生表示太晚了,孩子救不活了。
之後給出了一個結論:乾性溺水。文章解釋了乾性溺水是如何發生的:在小孩遊泳時,水沒進入肺部。當他們在水裡呼吸的時候鼻子和嘴巴吸入水,喉部緊急收縮發生痙攣,導致呼吸困難。這種痙攣現象會一直存在,並造成孩子的窒息死亡。
潁州晚報記者通過百度搜索後發現,有關報導在網絡上並非首次出現。去年這個時候,有新聞報導稱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名10歲小男孩,遊泳後回家感覺很困,沒想到上床後便一睡不起,搶救無效後發現乾性溺水。同樣是去年,在國內,武昌一名6歲男孩,離開泳池後因為相同的原因死亡。
針對這個讓人恐怖的消息,潁州晚報記者採訪了市二院急診科副主任趙玉。
趙玉說,醫學上的確有乾性溺水這一說法,但根據網絡描述,文中的小男孩並非死於乾性溺水。乾性溺水是指肺部沒有進水或者少量進水,進水量不足以影響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而溺亡的主要原因是喉頭痙攣、聲門關閉、腦部缺氧致腦水腫,最終導致心律失常,心跳停止,它所造成的結果同溼性淹溺一樣,但乾性溺水的發生率極低。
「乾性溺水者當場就會死亡,不可能拖好幾天甚至一星期。」趙玉說,他沒有看過具體的帖子,如果事件屬實的話,只能推測孩子是吸入性肺炎導致死亡。「可能是遊泳時吸入了有害異物,導致水留在肺裡沒有完全排出,引發了肺炎,最後造成了這個悲劇。」
實際上,國外的報導中也提到,Delgado此前已經因為嘔吐看過醫生,當時認為是胃不舒服開了點藥便回家了。後來父親發覺孩子越來越不對,才又送到了醫院,期間經過了好些天。
每年夏天,有關溺水死亡的報導屢見不鮮。阜陽藍天救援隊曹隊長介紹,遊泳溺水救援的成功率很低。一般情況下,錯過「黃金4分鐘」的救援時間,溺水生還的機率將下降至50%;超過10分鐘,生還的可能性僅為0.09%。「如果看見有人溺水,要大聲呼救,身邊沒有救生器材時,千萬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目前藍天救援隊將工作的重點由救轉為防,在暑假來臨之前,藍天救援隊已經開展了100多場防溺水進校園活動。「可喜的是,通過不斷宣傳,今年到目前為止,阜城三區沒有發生一例青少年溺亡案例,這也是我們今年整個暑期的目標。」曹隊長說。
連結
就快放暑假,家長帶孩子去遊泳或戲水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水質如何?水中是否有異物?
2.教育孩子不要在水中大喊大叫,動作不要過於激烈。
3.孩子一旦嗆水要立即返回陸地,尋求專業幫助。
4.回家後注意孩子有沒有頻發咳嗽、呼吸急促、發燒等,出現問題及時就醫並告訴醫師曾經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