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比一下中西方的教育問題,我們就能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現象,那就是在中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的寶貝,集全家之力供養一個孩子,這其中寶媽做的貢獻是最多的。而在國外基本上沒有全職媽媽在家育兒的現象,國外的父母更重視個人工作,而孩子也有自己的生活發展。
但是像國外這種育兒觀念,顯然不會被國人所接受,所以全職媽媽們一直是育兒產業的領軍人物,但是現在又有很多寶媽不想拋下自己的事業成為了上班族寶媽。
全職媽媽和上班族媽媽有何區別?在接送娃上學方面就能看出
全職媽媽:小方是一名全職媽媽,剛生完寶寶的她,也曾想過繼續上班工作,但是又想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就選擇了安心在家裡帶孩子。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小方越來越覺得選擇在家帶孩子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而且在接送孩子的時候,小方也發現了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自己的孩子由於更信任小方,所以每次送孩子上學時孩子不哭不鬧,安靜的在學校裡上課,因為他相信媽媽會來接他。這種孩子對媽媽的全身心的信賴,都是由小方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
上班族媽媽:小林是一名上班族媽媽,因為上班的原因,她不得不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每天雖然會抽出些時間來陪伴孩子,但是小林能感覺到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她很少參與進去。小林總覺得和孩子之間缺少點什麼,而且爺爺奶奶也跟小林說,每次送孩子上學時孩子都哭鬧不止,非常難纏。小林也明顯的感覺到孩子的安全感非常低,可能與她經常不在家,無法陪伴孩子有關。
上班族媽媽和全職媽媽培養出的孩子到底有何不同呢?
1.性格差異
孩子由不同的人撫養長大會產生不同的特性,由全職媽媽撫養長大的孩子,性格大多比較開朗,活潑善談。而上班族媽媽帶出來的孩子性格比較內向,內心的安全感很低,這都會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對於全職媽媽來說,她們有更充足的時間照顧孩子,對孩子心理健康更有利,而上班族媽媽可能會由於繁忙的工作而忽略掉孩子心理發展。
2.獨立性差異
上班族媽媽帶出來的孩子,獨立性都是非常高的,因為孩子從小就要接受不斷的與媽媽分離的過程,所以他們的獨立性比全職媽媽大出來的孩子高。而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大多比較依戀媽媽,他們很難適應新環境,社交能力也有待提高。
3.親子關係差異
不同媽媽帶出來的孩子,在親子關係上也有明顯的差異。全職媽媽帶出來的孩子與父母的感情都比較親密,孩子會更加依戀父母,能夠自如的接受父母的愛,也能向父母表達愛。而上班族媽媽帶出來的孩子,由於獨立性較強,過早的接受與父母分離的現實,導致他們面對父母的愛有些接受無能,有時會變得非常陌生。
對於上班族媽媽來說,當孩子已經與自己產生距離時,應該如何維護親子關係呢?
1.珍惜與孩子相處的時光
對於上班族媽媽來說,白天忙於工作已經消耗掉大量的精力,但是每天仍然會抽出一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想要維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就要珍惜陪伴孩子的時光,在和孩子相處時做到人在心在。不要一邊玩著手機,一邊心裡想著工作,一邊陪著孩子玩耍,這樣孩子也能夠感受到父母的力不從心。
2.關心孩子的生活
很多上班族媽媽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帶後,就很少關心孩子的生活,認為孩子只要能夠健康長大就可以了。但事實上如果孩子感受不到父母對他的關心,孩子的內心會產生巨大的失落感,會成為一個內心缺愛的人。所以父母就算再繁忙也要定期與孩子進行談心,問問孩子的生活情況以及交友情況,這樣孩子會覺得自己是時刻被父母關心著的。
3.和孩子共同完成一件事
忙於工作的父母會和孩子產生一種分離感,想要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就要多對孩子的事情留心,生活中經常參與到孩子的事情當中。比如說孩子在做遊戲時,父母可以積極的參與進來,每天和孩子完成一場遊戲能夠促進親子雙方的親密感,並且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散步,一起看電視,在完成這件事的過程當中,孩子會自然而然對父母產生依賴心理。
在這個忙碌的社會,每個女性都不甘心拋棄自己的事業,但當有了孩子之後就要做出取捨,女性在這上面的犧牲是非常大的,但是為了孩子我們要知道就算選擇了工作也要顧及好孩子的心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