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紙質文章可用讚賞碼打賞,線下原創付費場景將被改變?

2020-12-11 36氪

還記得之前微信推出的讚賞碼嗎?當時對於讚賞碼會被用於何處,很多人還存有很大的疑惑。不過,最近我們找到了新的答案。而且這種使用方式,可能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

日前,在最新一期的《21世紀商業評論》雜誌中,我們看到在一些文章結尾的空白處,赫然出現了讚賞碼。在讚賞碼下面,寫著「微信掃碼讚賞碼,支持請打賞作者」。

這意味著,讀者看完一篇紙質文章後,覺得贊的話就可以像看微信公眾號文章那樣直接打賞作者。

傳統雜誌首試讚賞碼

掃描文章上附有的讚賞碼後,讀者會看到6種不同的打賞金額。當然讀者也可以自定義想打賞的金額,還可以寫下自己的名字以及讚賞留言,從而與作者形成互動。翻閱雜誌來看,目前讚賞碼主要用於封面文章《「智」愈城市》、特寫文章《支付寶的小微熱情》、《土地春秋》、《奢侈品沒有電商》以及高端訪談《西方視野中的大國雄心》這五篇文章中。

據了解,這次微信讚賞碼與《21世紀商業評論》的合作,是源於雙方對線下原創付費這一場景的共同認可,進而所進行的一次創新探索。讀者可以通過讚賞碼進行打賞,讚賞實時到《21商評》設置的微信號錢包帳戶的。而且因為這次是試水,雜誌方主要也想看看市場的反應和評論,所以本次讚賞碼放了5篇文章,涉及4位記者,讚賞的收益會全數平分給4位記者。

算起來,讚賞碼上線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了。當初微信團隊告訴36氪,讚賞碼的設計初衷就是服務線下的。如今來看,微信團隊首先讓讚賞碼在線下原創付費場景進行了嘗試。

或改變線下原創付費場景

在紙媒的文章裡加讚賞碼直接打賞,在之前是完全沒有過的事情。那麼,這種嘗試會給內容創作者和傳統媒體帶來哪些改變以及產生什麼意義?

具體來說,讚賞碼與紙媒結合,有點類似實體版的公眾號,打賞文化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另外,讚賞碼印刷在刊物上,可以讓讀者和媒體產生更深層次的連接,改變了以往傳統媒體只能單向傳遞資訊、輸出內容的方式,讀者可以對他們認可的內容進行打賞,甚至可以對文章進行評論。

一方面,讚賞碼為媒體和作者開通了一種新的收入模式,未來,傳統媒體和從業者的收入結構因此改變也不一定;另一方面讚賞行為是讀者根據閱讀內容質量的一種自發行為,是對內容創作者的最高肯定,也會鼓勵更多優質原創內容的產生。

看到這裡,36氪詢問那些曾在紙媒待過的媒體人,他們認為這看起來似乎還不錯。如今,紙媒發行量下滑、廣告銷售額下降,甚至出現紙媒停發等情況。相應的,閱讀紙媒的人群也沒有以前那麼多,而且作者的待遇也不是很具有競爭力。結果是,很多優秀的作者積累經驗後,往往會選擇網站或創辦自媒體。有了讚賞碼後,無疑可以增加作者的收入。同時也可以讓作者獲得肯定,沉澱更多優質的內容。

可能遇到的挑戰

不過紙媒的整個大環境不是那麼好,閱讀人群、有付費能力的用戶可能也不會那麼理想。36氪給其中的一篇文章打賞,發現目前總打賞人數只有11人。如果看微信公眾號的文章,一般中部以上的文章打賞頻次很高。雖然不僅在線上,線下也有很多優質的原創內容,但或許一直欠缺一種合適的付費形式。

至於打賞頻次,目前來看和公眾號相比,確實有一些差距。這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第一次的嘗試,大家的習慣養成還需要時間; 二是體量不一樣,傳播方式也不一樣,傳統刊物的發行方式,特別是《21世紀商業評論》這種月刊形式,文章的時效性並沒有那麼高,體量和傳播的效率跟線上是不一樣的,長尾也會拉的比較長。

另外,這次合作是第一次的試水,更多的可能是模式的探索和口碑,以及支持原創的態度,或許打賞人數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

除了打賞人數和頻次的問題外,怎麼處理媒體平臺和個人利益之間的關係,也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大問題。其實之前很多紙媒都會將比較不錯的文章發到微信上,但是作者的文章下面的二維碼通常是平臺而不是個人的。雖然現在有了讚賞碼,但可能依然會出現作者個人收不到打賞的情況,這樣一來讚賞碼又形同虛設了。

說起來,讚賞碼的設計初衷,就是幫助那些有收取讚賞、小費等需求的用戶在線下場景更便捷的收款。但是傳統媒體是以集體為單位進行運作,讚賞碼在傳統紙媒上的應用確實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收款方的設置,打賞收益的分配問題。這個更多需要機構內部來考量調整,而微信方面可能更多的是提供一個工具。

比如傳統媒體的收益來源主要是廣告和發行,而媒體人的收入又主要來源於稿費,如果讚賞文化被廣泛接受,讚賞碼成為新的收入來源道,不管對於媒體機構還是媒體人而言,都是一個好消息。而至於是否需要對收入結構重新調整,則是機構和媒體人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考量的問題。當然,任何一種改變都需要一個周期去重新適應,並提供新的適配方案。換個角度想,從長遠來看,這也是讚賞碼對於這個行業帶來的積極意義。

未來的想像空間

其實早在今年10月19日晚,在iOS版微信的6.5.19版本更新中,推出了「可以生成自己的讚賞碼,接受打賞」的功能。具體來說,用戶進入微信主頁,打開位於右上方的「+」標識,點擊「收付款」功能。在該功能中,除了之前就有的二維碼收款、群收款、面對面紅包三大功能外,又多出了讚賞碼功能。

讚賞碼是什麼?當時微信團隊的回覆表示:「讚賞碼是微信新增的一種收款功能,主要應用於個人收款場景,可以幫助有收取讚賞、小費等需求的用戶在線下場景更便捷地收款。比如:餐飲服務員、演出展覽作者等,可開啟讚賞碼功能並設置讚賞金額和引導語,既可在線下場景中出示讚賞碼,由讚賞者掃碼完成支付。

這次讚賞碼加紙媒的嘗試,也算是其在線下邁出了第一步。不管讚賞碼在線下原創場景中的前景如何,這總歸是一次有意義的創新。除了之前微信團隊提及的餐飲服務員、演出展覽作者外,未來讚賞碼還會被用於那些場景?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讚賞碼的場景不只在線上,不只在高新領域;同樣也不局限於媒體,原創內容。每個用戶都可以生成自己的讚賞碼,只要你覺得你的付出是有價值、值得被讚賞的,就可以用上自己的讚賞碼。

相關焦點

  • 微信推線下「讚賞碼「 閱讀報刊也可以打賞了
    近日,微信推出「線下打賞」功能,每個用戶都可以生成自己的讚賞碼,只要你覺得你的付出是有價值、值得被讚賞的,就可以用上自己的讚賞碼。《21世紀商業評論》成為首批開啟微信讚賞碼的報刊,讀者看完一篇紙質文章後,覺得贊的話就可以像看微信公眾號文章那樣直接打賞作者。
  • 微信讚賞碼在哪裡弄怎麼用 開通生成微信讚賞碼方法
    雖然微信裡有打賞功能,但對於自媒體平臺文章使用微信打賞就不太方便了,因此微信還有一個很實用的功能「讚賞碼」。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下微信讚賞碼怎麼開通,開通這個功能,打賞也可以實時到帳,非常方便。
  • 音頻、小說、賣課,微信付費閱讀有哪些「錢景」?
    二、付費閱讀有哪些應用空間?在曾經對微信付費內容的猜想中,不少人認為這對已具備付費用戶基礎的深度內容(如財新等媒體)、小說類、知識付費類內容是利好。但目前的付費規則,已明確不面向媒體、機構號開放,而且需要三個月無違規、至少三篇原創內容。如此規則下,微信付費閱讀功能會有哪些應用空間?
  • 什麼樣的文章更容易讓人讚賞?多少次閱讀和點讚能換來一次打賞?
    (數據截止至4月5日,文章順序按讚賞數從大到小排列) 「三表龍門陣」最近10篇讚賞文章,平均每386次閱讀,4次點讚,可產生一次讚賞行為。 其中,文章《巴菲特這幫孫子咋不辦湖畔大學呢》讚賞效率最高,總閱讀7萬+,總點讚721次,總讚賞260次,平均每280.6次閱讀,2.7次點讚可換來一次讚賞。
  • 微信重啟iOS端打賞功能,掃讚賞碼完成支付
    【鈦媒綜合】在蘋果修改了有關打賞的規定後,微信又重啟了打賞功能。10 月 20 日,微信更新上線了6.5.19 iOS版本,出現了新的讚賞碼功能。讚賞碼是微信新增的一種收款功能,存在於微信收付款頁面下方,主要應用於個人收款場景,可以幫助有收取讚賞、小費等需求的用戶。
  • 那些使用文章付費功能的公眾號怎麼樣了?
    6. 75.8%的文章的付費閱讀比在10%一下,平均單篇文章的付費閱讀比是8%(未考慮超過10萬的閱讀數,實際結果可能有誤差)。7. 平均單個公眾號付費閱讀收入為6885元(未考慮iOS微信蘋果30%的抽成),平均單篇文章的付費閱讀收入為3064元。在月報數據的基礎上,我們發現,這111個公眾號中,有62.16%僅發布1篇付費文章,試水嘗鮮的比例較多。
  • 微信正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運營者可自行刪除付費閱讀文章
    符合上述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iOS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端通過蘋果IAP支付,安卓用戶則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
  • 一篇文章收入近萬,數千人付費!微信付費閱讀如何養活網文作者?
    據了解,微信付費功能灰度近 3 個月以來,已有 2 萬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閱讀,其中近 400 個帳號將付費當作日常功能使用,主要領域包含財經、文學、教育、科技。目前最高收入的一篇文章,收入23. 3 萬。
  • 微信讚賞碼是什麼?如何開通和使用?
    在瀏覽別人的微信公眾號的時候,總會在文章最底部看到讚賞功能,點擊以後可以選擇一個金額作為對作者的感謝,其實我們都可以開通讚賞碼的,以後如果一同出去吃飯需要AA制的時候或者是為了表達對某人的謝意,我們就可以通過掃碼讚賞碼的方式進行,下面就是開通和使用方法!
  • 什麼樣的文章更容易讓人讚賞?| 新榜觀察
    原標題:《什麼樣的文章更容易讓人讚賞?多少次閱讀和點讚能換來一次打賞? 對於個人號運營者,沒有哪一種語言比「讚賞」更為懇切,讚賞行為本身表達的是粉絲對作者、推送內容的認同和支持,是一種主觀性判斷,但從客觀而言,一篇文章的閱讀量、點讚量對於文章讚賞量是否有一定影響?
  • 付費閱讀:財新網的思考與實踐
    國際上,英文領域的付費閱讀起步較早,一線媒體已有成功實踐。從中國市場看,高階資訊和知識的需求逐漸凸顯。隨著線上跑馬圈地的結束,原本線下的信息分層需求,也會在線上出現,而這種超越大眾性的需求本身就隱含著付費意願。從音頻、視頻,到打賞、公益眾籌,85後、90後新生代的消費習慣興起,業已接受了網絡產品的付費形態。
  • 謝謝你讚賞我
    當年的論壇、博客,相對於報紙雜誌是新媒體,現在的微信、頭條號、公眾號等移動媒介,相對於接入埠的網站,又是新媒體,下一個新媒體是什麼?我也不知道。當年,網絡文學悄然興起,催生了一波波大噸位級的網絡寫手,多少人夜不能寐,守著心目中的大神更新文章,然後買幣打賞。然而,在堅守 「正統」的作家們眼裡,這是不上檔次的,是「取悅賣文」。
  • 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報告:每天90%的原創文章閱讀量不過萬
    首先,原創文章在整體文章中的佔比就很少,看上去顯得「勢單力薄」。 10月25日,新榜日常監測的90萬個微信公眾號,共發布超過72萬篇微信文章。其中,原創文章3.2萬篇,佔當天所有文章的4.5%。
  • 蘋果強推IAP機制被指涉嫌壟斷 就打賞功能與多個APP「全面開戰」
    法治周末記者注意到,包括今日頭條、知乎、喜馬拉雅FM、嗶哩嗶哩動畫等應用,在最新的版本中,都對其原先的打賞政策進行了調整。   例如,在今日頭條中,原創作者在發布文章或視頻內容後,都可以選擇開通打賞功能接受用戶的金錢鼓勵。5月25日,法治周末記者同時用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打開今日頭條的同一篇原創文章時,發現安卓手機上的文章依然可以接受打賞,而蘋果手機中的文章,打賞按鈕已經不見了。
  • 魔力耳朵打造產品線上線下雙結合 Level2配套紙質教輔火爆上線
    線上線下雙結合 學習內容緊貼外教主課在課程研發方面,魔力耳朵一直在為線上線下不同的教學場景設計有針對性的產品,配套紙質教輔系列就是針對學員線下學習研發的一款產品,由魔力耳朵中美教研團隊聯手歷時3個月精心打磨原創研發,內容取材於外教主課,與外教課學習緊密結合,全面覆蓋課程核心知識點,鞏固課堂學習內容
  • 現代漢語詞典APP付費使用:為原創付費應成為一種習慣
    電子版本的詞典在帶來便利的同時,其高於紙質書需付費98元的價格卻令人不太能接受。自進入資訊時代以來,我們習慣於從各種網絡渠道搜尋免費的信息,但逐漸累積的超負荷信息增量在分散我們注意力的同時,也常常埋沒了一批優質原創內容,使得我們獲取信息的難度大大增加。在此情況下,內容付費市場開始顯現出活力,以金錢節約時間成本,付費是一種明智的篩選方式。
  • ...付費閱讀9個月後,平均單篇文章收入133元!| 中國微信500強月報...
    其中時事類帳號「尹香武」發布了29篇付費內容,均與購房乾貨知識相關,累計收入6.8萬元,為付費閱讀創收最多的公眾號;每100篇被付費閱讀的內容中有5篇會被進一步讚賞,其中,讚賞人數最多的付費內容為公眾號「花花小茶館」發布的《大結局|夜來南風起》。
  • 90%原創文章閱讀不過萬|微信公眾號數據報告|微信公眾號文章數據...
    首先,原創文章在整體文章中的佔比就很少,看上去顯得「勢單力薄」。10月25日,新榜日常監測的90萬個微信公眾號,共發布超過72萬篇微信文章。其中,原創文章3.2萬篇,佔當天所有文章的4.5%。(這裡的原創文章指獲得微信原創標識的文章,未標原創的文章不算在內)更讓原創作者感到扎心的可能是下面這組數據。
  • 以後微信訂閱號要付費閱讀?你會買嗎?
    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按照規定,原創文章收費價格方面,運營者可在1-208元裡的35個價格檔位選擇合適的定價,暫時不支持運營者自定義價格。值得注意的是,微信團隊表示,運營者可以自行刪除付費閱讀文章。這意味著讀者即使為文章付費,也有可能因運營者主動刪除而無法繼續閱讀。對此,微信團隊稱建議運營者對付費閱讀文章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對用戶負責,如因運營者自行刪文導致了用戶投訴或糾紛,平臺會視情況進行相關處罰。
  • 將閱讀資源「嵌入」日常場景
    儘管線下銷售和推廣活動受阻,但出版行業另闢蹊徑,線上閱讀視頻不僅僅雲存儲於網際網路,還落地更多線下空間。(文匯報3月9日)建設書香城市,也要創新驅動,與時俱進,才能營造生機無限、活力四射的嶄新局面。滬上「讀書會+酒店」的跨界合作試水,折射了出版業創新發展的新信號,助力閱讀與讀者更深層次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