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是一篇公文的「血肉」。一方面,材料是形成公文觀點的基礎。另一方面,材料是表現公文主旨的支柱。
這裡討論的材料主要指作者從日常活動中收集到的與公文寫作相關的事實和思想觀點,例如各種人物、事件、數據、理論、指示意見、建議、經驗、問題等等。
本期公文寫作,思響哥帶大家來學習一下如何收集有用的材料,使寫作的過程更得心應手。
01哪些材料需收集
公文材料的收集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日常材料收集,一類是臨時材料收集,日常材料收集主要是為寫作打牢基礎、增強後勁;臨時材料收集主要是為了掌握情況、支撐觀點。
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等理論知識
平時需多注重廣泛收集政治理論方面的素材,對政治理論書刊、黨報黨刊發表的理論文章、領導講話等,要學會有針對性的引用。
此外,還要重視積累方方面面的政策文件,起草公文時,能夠明確大的方向;遇到把握不準的問題,能夠找到政策依據,避免憑感覺說白話、憑熱情說錯話的現象。
本行業、本系統情況
公文起草者如果對這個系統內上下情況了解得不夠,那麼對本單位、本部門履行職責活動情況的掌握就可能是片面的和孤立的。因此,對這方面的材料也應該著力收集,上下求索。
本地基本情況
本地的基本情況包括本地區和本單位、本部門的基本信息。本地區的基本情況如本地總人口、總面積、地理位置、主導產業、一二三產業比、每個產業的分布區域、主導品種、單產、總產、總產值等,都儘可能收入資料庫,防止使用時因找不到資料分散精力、影響思路。
本單位的基本情況如遇到的問題、發生的事情(過程、動向)、工作的進程(作法、經驗)種種,以及一些其他信息,如職能、性質、人員配備、中心工作等,公文寫作人員也應該了如指掌。
外地工作經驗
為了寫出有新意、有觀點、有價值的公文,寫作人員還要善於學習和借鑑外地的經驗和做法,一方面能為觀點提供有力的支撐,另一方面能夠豐富文章材料,減少認識上的誤區、工作上的盲區。
領導的思路、觀點
每個領導都有自己的講話風格和對問題的獨到見解,平時注重對領導觀點的收集和積累,在文稿中儘可能多地使用領導平時常說的話、常講的觀點,才能增加領導對公文特別是一些講話稿的認同度。
02篩選材料有標準
調查、搜集而來的材料,不是堆砌在寫字檯上,而是要不斷地分析研究,進行篩選。篩選材料,主要有以下一些標準:
相關性
篩選資料時應注意與撰寫任務、與公文主旨的相關性。要根據文章主題的需要來決定材料的取捨。圍繞主題選擇材料,不僅要求材料能反映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且材料的「量」要適度,砍去那些無用的,保留那些最能說明問題的材料。
與表現主旨、說明觀點十分有力、緊密相關的材料,要詳,要具體、充分;與表現主旨、說明觀點雖有關係、必不可少,但是關係又比較一般的材料,要略,要概括。
真實性
如果選用的材料不真實,那麼用以說明或論證的觀點也是虛假的,甚至會引起決策上的失誤。要做到篩選的材料真實,就要有實事求是的作風,要尊重事實,要認真地去鑑別材料的真偽,然後再決定取捨。
真實性還包括在篩選材料時,切忌帶有主觀隨意性。也就是不能根據篩選者本人的意願、口味、感受來決定材料的取捨,不能以偏概全。
典型性
這是要求篩選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來表現主旨,說明觀點。一份材料,它在自身所屬的某一類事物中,如果最能體現該類事物的總體本質特徵,並且預示著該類事物總體的發展方向,那麼這份材料就是典型性強、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只有使用最有代表性的材料,才能使公文的觀點鮮明,主旨突出,增強內在的說服力。
新穎性
材料新穎、生動,才能表現新鮮活潑的內容,才能吸引人、打動人。篩選材料時應先注重選用那些在現實發展中出現的新材料。
比如新形勢下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也可以是亟待重視的新典型、新經驗或者需要攝取的新視角、新觀念、新思路、新見解,特別是那種代表了新的發展方向、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事物。
03公文材料「細」整理
篩選後的材料一般比較零散、彼此之間可能缺乏聯繫。這樣的材料我們不能直接藉以形成觀點和主張,因此我們對所佔有的材料要做一些簡單的整理。
重新排版。把各種粘貼過來的材料進行重新排版,包括對頁面進行重新設置,對字體、字號、標題、行間距等按標準加以規範。
核實。要對積累的材料做必要的核實。即查內容是否全面、人名、地名、時間、數字是否準確,文字、計量、標點、符號是否規範等等。
初步規範。完善標題,可以結合自己的需要統一標題的格式和風格;簡單增減,根據材料需要刪繁就簡,對需要增加的內容,予以增加擴充;優化內容,分類歸納,對一些材料進行重新優化調整,並按照主題或時間進行分類,使其更好地為公文寫作服務;加以概括,有時不能將材料原原本本地引入公文,而是要加以提煉、熔化,用概括的語言,反映在公文寫作之中。
靈活轉變。積累素材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到公文的起草中,這方面最大的忌諱是缺乏特色、缺乏個性。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素材作用,要重視將及時收集到的素材進行充分消化和吸收,從而拓寬思路,啟發思維,努力變成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已的風格。
系統全面地、多角度地調查、收集材料,可以為我們比較、了解、研究事物的全貌提供全方位的參考。
因此,思響哥提醒大家,材料積累得越充分、越有效,公文撰寫者在選擇材料時就越能左右逢源,遊刃有餘,寫作時就能信手拈來,寫出更充實、更具說服力的公文。
來源: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