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五批援青教師到玉樹了!將支教一年

2020-09-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市第五批援青教師已於日前抵達青海玉樹,即將開始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經過短暫調整後,他們將在北京援建的玉樹州第四民族高級中學正式上崗。

新一批援青教師一行5人,分別是密雲區新農村中學教師李小朋、平谷區夏各莊聯辦學校教師李保剛、延慶區十一學校教師胡永鋼、懷柔區第一中學教師李悅、景山學校京西實驗學校教師張新雪。這5位老師分別教授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等科目,都是各區精心選派的優秀教師。

援青教師李小朋介紹,他們是9月4日抵達的玉樹。在玉樹的一年裡,他們將在玉樹州第四民族高級中學開展教研指導工作。出發前,他們有針對性地重溫了教學大綱和教學理論,通過網絡了解了玉樹的教育概況,並有計劃地加強了體育鍛鍊,以便適應玉樹的環境。他表示,援青教師目前身體狀況都還不錯,正在逐步克服高原反應。

「玉樹和北京的教學水平有差距,我們將會採用同課異構的方法講課,從而找到更好的教學方法。」李小朋說,援青教師團隊在把北京教育理念帶到玉樹的同時,將努力因材施教,提高當地的教學質量,做到「扶貧扶智」。

張新雪是第五批援青教師中年齡最小的一位,也是惟一的「90後」。她表示,作為一名從教剛兩年的青年教師,援青的這段經歷將會成為她人生的一次歷練。「我將會向前幾批援青的教師前輩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為玉樹教育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玉樹州第四民族高級中學是北京市援建的寄宿式學校,整體建築面積39600多平方米,可容納42個教學班2100多名學生。第五批援青教師在短暫休整後,本月就可正式上崗。

相關焦點

  • 北京老師支教玉樹「三件事」感受最深
    自2010年「4·14」玉樹地震以來,北京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億多元,用於玉樹州的教育設施建設,劉海雅支教的「四高」,便是從對口支援資金中拿出2000萬元啟動建設。此外,北京還選派優秀師資力量到玉樹支教。面對不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人文環境……援玉教師劉海雅需要面對一段獨特的人生考驗。
  • 北京累計投入2億多元支援玉樹教育
    北京對口支援玉樹十年,實施教育現代化等項目;2016年至2019年先後選派25名教育幹部開展援青工作自2010年北京對口支援玉樹,十年間,北京已經派出先後四批、共計176名援青幹部人才來到青海玉樹進行支援工作。十年來,北京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30.7億元,實施各類援建項目324個。「扶貧必扶智。」在北京對口支援玉樹的各個領域中,教育成為其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 十年支援2億元、25名教育幹部 北京幫玉樹帶出高考第一名
    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凱祥援青教師「生力軍」在北京對玉樹的教育幫扶方面,援青教師團隊成為中堅力量。劉建新介紹,2016年-2019年,北京市先後選派25名教育幹部到玉樹州縣(市)教育部門和學校、教研機構開展援青工作。
  • 威海二中舉行援青教師歡送會
    2020年8月28日上午,威海二中在明德樓五樓會議室舉行援青教師歡送會,為即將遠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支教的王小傑老師送行。校長張良、黨委副書記劉中山等學校領導、教務處負責人、教師代表及援青教師參加歡送會。歡送會上,張良校長代表學校對王老師積極響應黨的號召,赴青海支教表示深深的敬意。
  • 十年支援2億元、25名教育幹部 北京幫玉樹帶出高考第一名 | 攜手奔小康 首都在行動
    教育扶貧在精準扶貧中起著固本強基的作用,2010年以來,北京在教育領域累計支援玉樹2.6億多元,通過全鏈條的投入促進玉樹地區辦學成效顯著提升。資金幫扶以外,北京市每年還會選拔5名經驗豐富的教師前往玉樹,幫助學校制定教學規劃,當地老師提升教學技能。
  • 山東省教師啟程援疆援藏援青
    中宏網山東9月4日電 9月1日上午,山東省教育廳在濟南遙牆機場舉行簡短儀式,歡送赴新疆建設兵團十二師支教教師。近日,山東省已選派60名支教教師,分赴西藏日喀則、兵團十二師和青海海北州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工作。
  • 山東教師啟程援疆援藏援青
    9月1日上午,山東省教育廳在濟南遙牆機場舉行簡短儀式,歡送赴新疆建設兵團十二師支教教師。近日,我省已選派60名支教教師,分赴西藏日喀則、兵團十二師和青海海北州開展為期1年的支教工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我省今年共選派第二批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教師和山東省援青教師350名,其餘290名支教喀什的援疆教師已選拔完畢,按照新疆疫情防控要求和喀什地區中小學開學安排,準備隨時進疆支教。
  • 玉樹「北京班」走出三名州高考第一
    曲周桑毛是土生土長的藏族姑娘,也是在北京對口支援玉樹教育發展下異地辦學赴京學習的一名學生。今年,該州三名高考第一名均來自玉樹州的異地高中班——「北京班」。北京第四批援青教育團隊領隊、玉樹州教育局副局長劉建新說,「玉樹異地辦學進一步提高了玉樹地方教育發展水平,已經成為玉樹教育、乃至玉樹民生工作一個響亮的品牌。」
  • 山東選派350名教師到新疆青海西藏支教
    關於實施第二批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和選派援青支教教師有關問題的通知魯教師函〔2020〕19號各市教育(教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省援藏援疆援青指揮部(中心管理組)::一、主要任務根據國家實施第二批萬名教師支教計劃要求和我省援青工作需要,2020年,從中小學在職教師、管理人員中選派350名優秀教師赴西藏、新疆、青海支教1年,其中,西藏20名、新疆290名、兵團30名、青海10名。
  • 玉樹州關工委慰問組看望慰問支教教師代表
    9月10日,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州關工委副主任、州委老幹部局局長韓芝芬一行來到玉樹州第四高級民族中學,親切慰問教育教學一線的10名海東支教教師,並就如何做好新時期學校關工委工作、針對民族地區如何做好青少年教育等問題進行了座談交流
  • 廣州女教師七赴玉樹支教
    原標題:穗女教師七赴玉樹支教   編者按:在每個人的成長路上,總會遇上一群可愛的人。他們與你非親非故,卻會用心地教你讀書認字,教你做人道理。他們會在你頑皮的時候對你耐心教導,會在你奮發的時候給予誇獎鼓勵,會在你挫敗的時候施予溫柔呵護……他們為社會送出一批批人才,自己卻默默堅守在三尺講壇,燃燒寶貴的青春為無數後輩掌燈。
  • 人物·林美娟:自費六赴青海玉樹支教
    教藏區老師學習標準漢語拼音   剛到玉樹支教時,林美娟經常聽當地教師上課,她發現部分教師漢語說得不標準,有的教師甚至不認識聲母、韻母。   性格直率的林美娟在2007年支教快結束時,忍不住跟當地一名教師說了實情,不料這名教師很有興趣改正。
  • 用愛與責任築起教育的豐碑 ——援青教師組織陳立群同志專題學習會...
    為了積極響應浙江省教育廳關於向陳立群同志學習的號召,11月1日,在青浙江援青教師組織開展向陳立群同志學習的專題學習研討活動
  • 我省將選派350名教師赴西藏新疆青海支教
    8月7日,省教育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4部門下發通知,啟動第二批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和援青支教教師選派工作,從普通中小學和職業學校選派350名優秀教師、學校管理人員赴西藏、新疆、青海支教1年,其中,西藏20名、新疆290名、兵團30名、青海10名。
  • 山東將選派350名教師赴西藏新疆青海支教
    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來自山東省教育廳的信息顯示,近日,該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4部門下發通知,啟動第二批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和援青支教教師選派工作,從普通中小學和職業學校選派350名優秀教師、學校管理人員赴西藏、新疆、青海支教1年,其中,西藏20名、新疆290名、兵團30名、青海10名。
  • 山東省將選派350名教師赴西藏新疆青海支教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訊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獲悉,8月7日,省教育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4部門下發通知,啟動第二批國家援藏援疆萬名教師支教計劃和援青支教教師選派工作,從普通中小學和職業學校選派350名優秀教師、學校管理人員赴西藏、新疆、青海支教1年,其中,西藏20名、新疆290名、兵團30名、青海10名。
  • 甘肅省教師教育聯盟對口臨夏州「援教頂崗」工作支教大學生全部到崗
    9月4日至7日,甘肅省教師教育聯盟對口「援教頂崗」工作順利開展,來自我省八所師範類院校的1508名支教大學生全部到崗。,介紹了我州教育基本情況,指出了我州存在的教師總量不足和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較突出等問題,並對各縣(市)教育局、受援學校、高校帶隊指導教師、「援教頂崗」大學生如何搞好下一步支教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並寄予了深切厚望。
  • 為援青儘自己的一分力
    說起一年前報名援青時的情景,陳榮高仍然很激動。年過半百的陳榮高是鹽城市伍佑中學的高級教師,也是江蘇省對口援建,鹽城援青教師中的一員,2019年援青期間任海南藏族自治州第五民族高級中學辦公室主任、高三地理老師。在此之前,陳榮高已經有30年的從教經歷。青海同德,平均海拔3660米;江蘇鹽城,平均海拔不足3米。
  • 上海援青教師趙興洲:願把音樂帶來的快樂分享給學生
    在將要退休之際,選擇從平均海拔2.19米的上海,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教書,趙興洲有兩方面考慮:一是想去採風,追尋「西部歌王」王洛賓的足跡,尋找創作靈感;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名生物老師,他希望通過此行圓一個心心念念的夢——當一名音樂老師。一年援青時間飛快過去,趙興洲預期計劃基本實現。
  • 北京援助玉石培訓學校「西藏藝術傳承」
    昌平援建玉樹培訓學校 豐富牧民生存技能 畢業生達1783人北京援玉培訓學校裡的「藏藝傳承」在藏式服務課上,老師正在一個接一個地演示藏式靴子的製作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70%的人口從事畜牧業.單一的產業結構制約了曲麻萊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