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6年開始連續兩年,作業幫聯合清華大學校團委發起「夢想學校」公益行活動。資料圖片
2017年資本頻繁注入,在線教育這個萬億級市場正快速成型,這也直觀投射到了在線教育領域用戶規模上。根據易觀千帆10月移動應用大數據顯示,K12在線教育學習平臺作業幫以19.4%的環比增幅在千萬級MAU應用增幅TOP20中排名第9位,在教育類別裡MAU榜中,繼續位居行業首位。
因作業輔導以及搜題、解題的高效,加之相應的擴展功能,作業幫擁有廣泛的中小學生用戶基礎。作業幫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其累計激活用戶3億,月活用戶超過6000萬,日活躍度近千萬。K12在線教育領域,作業幫在市場份額上已領先同行。
死磕品牌口碑 不斷完善服務
作業幫是如何從0做到3億累計激活用戶?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回應,「死磕口碑。」
在侯建彬看來,想要在用戶、家長,乃至行業內樹立口碑和影響力,最根本還是要做好產品和服務。以拍照搜題為例,「市面上所有的機器拍題,從拍一下,圖片上傳,到獲得答案約需要8到9秒,這個時間太久了。我們當時直接砸了一千萬人民幣來做這個事情,把速度從8到9秒提到2秒。」侯建彬說。
除黑科技的加持外,高效精準的「拍照搜題」,離不開有一定規模的題庫。
據了解,2015年,作業幫花費半年的時間搭建了自己的題庫,在全國各地招募了2萬多名大學生和教師去生成題目內容,這是一個巨大的投入,過去兩年內累計花費超過5千萬元。種瓜得瓜,經過精力、人力、財力等的巨大投入,截至目前作業幫題庫量已超1.6億,並成為了K12在線教育領域唯一一個自建題庫的在線教育平臺。龐大的題庫也為作業幫築建了「護城河」。
助力資源均衡 拓展學習邊界
拍照搜題僅僅是在線教育平臺的一個入口,「給所有孩子提供隨時隨地的貼身課外輔導才是根本目標。」侯建彬說。
侯建彬表示,目前中國中小學的學生老師數量極不協調,以小學階段生師比為例,2015年小學在校生人數增長2.55%,教師數量僅增長0.9%。這意味著每名教師負擔的學生人數增加。這種情況下,在線教育平臺的初衷應是幫助學生更便捷地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機會。
近年來,作業幫開始拓展線上學習邊界,提供包括拍照搜題、直播課、一對一輔導、題庫練習、作文搜索、古文助手、中英互譯及語音搜索等覆蓋教、學、測、練、評各個環節的產品和服務。
「這個過程中,教育色彩越來越明顯」,侯建彬說。據了解,2017年作業幫大力發展直播課、一對一輔導,並在8月份宣布升級旗下直播課品牌為「作業幫一課」。作業幫通過整合在線教育各業務體系,完善在線輔導平臺版圖。
企業社會責任是DNA
相比於其他行業,教育行業比任何行業都更有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義務。對於作業幫來說,社會責任已經成為DNA。
侯建彬說,作業幫正用自身的文化和行動,影響著更多員工、用戶乃至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和奉獻,一起推進教育公平踐行普惠教育。
2015年,作業幫攜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合作踐行了「蒲公英計劃」,將新教育科技帶入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2017年,作業幫再次與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合作開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典型案例的研究」課題,促進教師教學能力和教科研水平等專業能力的提高。
同時,作業幫還投身社會公益事業,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作業幫攜手清華大學校團委發起「夢想學校」公益行活動;2016年、2017年連續兩個冬天,作業幫發起「讓爸媽早點回家,圓夢公益活動」。
有數據統計,全國有中小學生1.8億,而基礎教育階段的教師數量不超過1200萬,師資與學生數量嚴重不匹配。同時,還有大量的老師分布在一、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老師的師資力量顯然是跟不上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硬體、軟體、資源、內容投入顯然也是不夠的。而這正是網際網路的機會,也是作業幫的機會。」侯建彬說。
侯建彬指出,「基於線上的教育平臺和教育公司,把大量的內容、優質的師資資源與優質的服務電子化後,通過網際網路的方式,投射到三、四線城市,或者是更偏遠的地區,這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