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幫」展位前,觀眾在留影。
不會的題目隨手拍照上傳就能立刻呈現答案和解題思路,同時還能提示相關考點、提供同類題型練習,如果孩子依舊不能理解,可以連線在線老師,進行1對1在線講解——這是作業幫在網際網路大會上帶來的「黑科技」。
絕技
計算出每位用戶知識點掌握情況
新興技術和網際網路,逐漸令教育領域的「千人千面」逐漸成為可能。據介紹,作業幫依託自建的覆蓋全國小學、初中、高中教材和練習冊95%題目的龐大題庫,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技術,計算出每位用戶知識點掌握情況,並針對每個學生的個體情況推出相應的題集,讓學生做最少的題目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比如孩子從2017年1月到2017年6月在使用作業幫APP學習,針對他搜的所有的題目,我們可以做一個大數據分析,孩子哪個知識點是不足的,我們形成錯題本,幫助他查漏補缺。」一位在場工作人員介紹。
體驗
拍下題幾秒就出解題思路和答案
針對核心的拍照搜題功能,現場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拍下題後,不到幾秒鐘就出現了解題思路和答案,此外,頁面底下還出現相應科目老師的連結。
記者在APP中看到,作業幫還囊括了作業幫一課(直播課堂)、1對1輔導、題庫練習、作文搜索、古文助手、中英互譯及語音搜索等覆蓋教、學、測、練、評各個環節的產品和服務。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搭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提升教學效率,改善教育環境,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讓中國K12階段的孩子在獲得好的教育服務和教育資源時,多一些便捷,少一些障礙。
在移動教育快速發展下,傳統教育的痛點有望迎刃而解。那種老師上課只能針對大部分人,不能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個性化教學的模式,有望成為過去式。
聲音
在線教育實現普惠有天然優勢
「在踐行教育公平,實現普惠教育上,在線教育有著天然的優勢。」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說,網際網路技術不斷發展,高效、便捷的網絡生態,突破了傳統教育在時間、空間、地域上的限制,使得在線教育成為推進普惠教育的最佳選擇之一。
在談及普惠教育、教育公平時,侯建彬認為,教育公平不僅要加強對經濟相對落後地區孩子們的教育關愛,力爭讓每個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機會。同時,還要對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教育,通過「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學生的個性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