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對聯愛好者對出的下聯令人讚嘆

2020-12-13 夏末講歷史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對聯愛好者對出的下聯令人讚嘆!

對聯,也稱之為春聯,是我國古老的傳統文化,對的就是巧和取,講究的是平仄協調,是中華民族獨有的一種藝術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對聯就像一杯濃茶一樣,早已融入了國人的生活,是國人不可或缺的一種「精神食糧」。

據史書記載,對聯最早出現在漢末三國時期,不過那時候還不叫對聯,而是稱為對對子,官方話叫楹聯,形式短小、文辭精煉。隨著歷史車輪的滾動,對對子在自身發展過程中,又吸收了一些文學語言的特點。相傳,我國第一副春聯乃是後蜀之主孟昶所寫:「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

古代曾有這樣一個經典的上聯:「牆邊柳,枕邊妻,無葉不青,無夜不親。」就曾難倒了不少對聯愛好者,之所以這個上聯比較難,主要是對聯的後半句「無葉不青,無夜不親」剛好形容了前半句的「牆邊柳,枕邊妻」。況且,對聯中的「葉」與「夜」同音,「青」與「親」近音,可謂是十分對稱。

後來,有一個神童對出了下聯「籠中鳥,倉中谷,有架必跳,有價比糶(tiào)。」神童給出的這幅下聯,對得十分工整,意境也是恰到好處,讓人讀完後不禁拍案叫絕。

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上聯,同樣是流傳於民間。古人用三國中的張飛和關羽兩位名將來出上聯,寫得頗有韻味: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

別看這幅上聯簡單,只有寥寥十一個字,但卻是意境深遠。仔細品讀一下,便可知道這是一個諧音聯,也是一個會意聯。諧音聯,顧名思義就是利用語音達到一語雙關的目的。古代經典的諧音聯有很多,諸如大唐高力士和李白的對聯。高力士上聯:二猿斷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對鋸(句);李白下聯:一馬陷足汙泥內,老畜生怎能出蹄(題)。

而這個上聯中的「鳥在籠中」的「籠中」,其諧音對應的則是「隆中」,眾所周知,諸葛亮在出山時便居住在隆中這個地方。後劉備兵敗,在徐庶的推薦下,才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因此,鳥在籠中指的就是此時還未出山的諸葛亮。

至於這個上聯的下半句:恨關羽不能張飛,則可以解釋為在諸葛亮出山前,關羽和張飛雖然貴為萬人抵,但面對群雄割據的時局,卻英雄無用武之地,不能助大哥劉備分憂解難。這個可參考,在被曹操大軍追殺時,劉關張三人的境遇便可得知一二。

前文提到過,這個上聯雖然只有短短的十一個字,但卻意境俱佳,巧妙地借用了諧音的語境,向人描述了漢末大亂時,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備的形式,可謂是非常妙。因此,想要對出下聯確實是有很大的難度。

但是,世上沒有對不對出的對子,雖然這個上聯意境深遠,一語雙關,頗有難度,但依然還是有對聯愛好者對出了讓人讚嘆的下聯,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其中最牛的三個:

1、身臨佛前,需悟空還得八戒

這第一個下聯,用的是《西遊記》中的三個人物:如來佛祖、孫悟空和豬八戒,正好和上聯的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相對應。另外,「身臨佛前」對「鳥在籠中」,「需悟空還得八戒」對「恨關羽不能張飛」,無論是從語句上,還是從意境上來講,都是非常不錯的下聯。

2、豹入水泊,笑林衝真是吳用

第二個下聯,用的是《水滸傳》中的兩個人物:林衝和吳用,雖說後半句對得頗為工整,但遺憾的是,下聯的前半句「豹入水泊」卻沒有和上聯一樣用諧音,但這點小瑕疵不足以影響下聯整體的意境。

3、人在山蜀,虧臥龍早入水鏡

這第三個下聯則頗為深意,對得也是最為工整的一個下聯。「虧臥龍早入水鏡」的臥龍指的就是諸葛亮,水鏡則指的是司馬徽。在三國中,司馬徽曾向劉備舉薦過諸葛亮。根據史料來看,「早入水鏡」可以理解為諸葛亮早早地就進入了司馬徽的法眼中。至於這個下聯的前半句「人在山蜀」,指的就是在成都稱帝的劉備,因此,這一下聯的含義可理解為:劉備之所以可以取得在成都開國立業的成就,主要是因為當初水鏡先生的推薦,才有了諸葛亮的全力輔助。

對對子的樂趣,就在於認真地分析其中所傳遞的意境。上面說到的這三個下聯,雖然在平仄協調上有一些小小的瑕疵,但整體意思對得也是頗為巧妙。各位看官,不妨發揮一下您們的聰明才智,看看您有合適的下聯嗎

相關焦點

  •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網友下聯令人讚嘆,大寫的服
    民間像這樣的對聯還有很多,而且個個都能令人拍案叫絕。據說宋代有位才女,在和一位和尚一塊兒吃麵條時,想出了上聯:面對面吃麵。這個上聯一共出現了3個「面」字,前面兩個「面」和最後一個「面」詞性不一樣,所以下聯也要出現三個相同的字,但前後詞性也要不一樣。於是和尚有意調侃才女,他的下聯是:心連心貼心。
  •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下聯讓人拍手稱讚
    文化講究的是一種傳承,可以說中國的文化,就是在不斷的傳承中發展的。因為中國歷史悠久,所以以此為基準,誕生了很多藝術形式,除了唐詩宋詞,俗語成語,對聯也是傳統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過年過節有喜事的時候都少不了對聯。
  • 一語雙關的對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你能讀懂嗎?
    自古以來對對聯,一直就是文人墨客之間的文字遊戲,有的人為的是展現自己的才華,而有的便是為了幽默打趣,向我們最熟悉的蘇軾、唐伯虎等都是對對聯的好手。比如說唐伯虎曾經就有一副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據說這個上聯在500年內沒有一個人對出下聯。除此之外,清朝的乾隆皇帝也非常喜愛對對聯,有一次出遊路過一個叫「天然居」的時候想到過一副上聯:「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 盤點古今讓人拍案叫絕的對聯!最後一個至今沒有下聯!
    2師臥龍友子龍龍師龍友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表面看這是一句描寫關羽的對聯,軍師諸葛亮臥龍先生,朋友趙雲趙子龍,兄長劉備劉玄德,三弟張飛張翼德這副對聯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功績, 從對聯中可以看出諸葛亮的才智與忠心。上下聯濃縮了諸葛丞相一生的文治武功,文字藝術上很見功力。雖然採用的是《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故事,並不算完全根據史實,但讀來別有一番滋味。
  • 古今四十副絕妙對聯,最後一個下聯無人對出
    對聯,是中國傳統的文學形式之一,上下聯字數相對、平仄相對,音韻和諧,文字凝練,至今深受百姓喜愛。自五代時期孟昶至今,流傳下來的千古名聯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古代那些著名的對聯。9、雲鎖高山,哪個尖峰得出;日穿漏壁,這條光棍難拿。10、一史不通難做吏,二人相聚總由天。11、上鉤為老,下鉤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二人是天,一人是大,天大人情,人情大過天。
  • 一副絕妙對聯,解盡人生意趣!
    有一副對聯,上下聯意境相通,上聯講人生困境,下聯講消解的法門。字面人物又兩兩相對,各有出典,可謂佳聯!【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個上聯,其實倒是講的一種人生狀態,人生遇到困境是常態,因為人生在世,困鎖自己的條條框框太多了,不得志的人就像鳥兒關在籠中,關閉了羽翼,不能展翅高飛。
  • 一幅絕妙對聯,解盡人生意趣!太有趣了!
    上聯鳥在籠中,恨關羽不能張飛。看似平平淡淡的一個上聯,其實倒是講的一種人生狀態,人生遇到困境是常態,因為人生在世,困鎖自己的條條框框太多了,不得志的人就像鳥兒關在籠中,關閉了羽翼,不能展翅高飛。問題是其中的關羽和張飛又是「三國"概念裡很重要的兩個人物。
  •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
    經典對聯,上聯:「孔夫子,關夫子,一對夫子」,下聯太經典了文/江南煙雨夜行人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的基本規則簡單,限制少,成為了一個能夠讓各類人都登上的大舞臺。普通百姓,文人官員,皇帝王侯,只要擁有基本的對聯常識,沒有誰會受到限制。因此,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一事、一物、一人,都有可能催生一副對聯。越是飽讀詩書的人,越是如此。歷史上流傳下聯的故事當中,少有讀書人在一起而不吟詩作對的。宋朝大才子蘇軾和朋友在一起時,往往都會對上幾句,娛樂消遣。比如他又一次和黃庭堅下棋,旁邊有棵松樹,掉了個松子在棋盤上。
  • 中國對聯哪家強,上聯:小偷偷偷偷東西,給出你的下聯
    對聯顧名思義就是指對仗工整,平仄協調。雖然說起來容易,對起來可是繁瑣的很。當初有一劉秀才是飽讀詩書才華橫溢,卻在家中照料生病的母親並未去考取功名。新上任的縣令得知此號人物,便要去一睹風採。一見面二人相談甚歡,縣令便想考考這位聞名整村的秀才,出了一個對子給他對。上聯:蠶為天下蟲。
  • 才女以對聯招親,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下聯令人叫絕
    古代時,對聯是十分受人歡迎的,上至皇室宗親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喜歡對聯。經過了千年的演變,就算到了今天「對聯」依然在人們的視野中。只不過不再像古代那樣受人歡迎了,只是在新春佳節時才有對聯登場的機會。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個有趣的對聯故事。宋朝是一個典型的「重文輕武」的朝代,當時,文人的地位很高,文官在朝中的影響力也比武官大。
  • 上聯「鴻是江邊鳥」,下聯更經典,網友聽後拍手叫絕
    對聯文化在我國戰國的時候就有了,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講求格式工整對仗,這與我們傳統上的「陰陽相對」哲學思維有關。我國歷史上的第一幅對聯出在五代中後蜀國主孟昶的臥室之中,直到現在仍然深受大家的喜歡,每到過年期間,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來迎接新的一年。
  • 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是什麼
    對聯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大家都知道,一副對聯分為上下兩聯,講究的是對仗,一般要求字數相等,詞性相對,平仄相拗和句法相同。由於對對聯要求較高,它能充分展示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和文化修為。因此,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雅士留下許多稀奇有趣的對聯。那麼,上聯觀音山上觀山水下聯是什麼呢?
  • 張之洞出上聯「陶然亭」,才子對出下聯:張之洞
    對聯是古代文人重要的文化形式,尤其是在明清,很多文人在平時宴遊時經常互相對對聯打發時間,經常是一個人出上聯,一人出下聯,對不出的人則為輸了。對聯比唐朝的律詩更加注重平仄,也更加注重意境,所以能寫出一副好對聯也是不容易的事。
  • 才女出對聯招親,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書生智對下聯獲芳心
    張小姐知書達理,飽讀詩書,最愛吟詩作對,所以她決定用對聯來選擇自己的如意郎君,隔天,張府大門貼出了張家的「擇婿公告」以及張小姐的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聲明只要對出下聯,就有機會成為張家的如意郎君!
  • 經典對聯:上聯「無錫錫山山無錫」下聯是什麼?
    對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雖然說現在的人很少自己寫對聯了,但是在我國古代幾乎上每一個讀書人都會寫對聯。就像我們的小學生會乘法表格一樣。在古代比對聯是古人最常見的娛樂方式。他們總是能從簡單的文字組合中悟出一些道理。
  • 山東人出上聯:泰山日,孔子仁,人文典範!山西人的下聯真是絕了
    尤其是對聯文化,堪稱是中國古代文化中經典中的經典。 因為地域文化的差異,所以很多對聯裡面有著明顯的地域特色,看過之後不但讓人充分的了解了當地的人文文化,而且也深深讚嘆祖國的宏大。據說明朝年間,有一個山西的學子去京城參加考試,考試的前夕學子們聚集在一起,天南地北的討論著各自家鄉的習俗,相互之間多了解了解。
  • 不出名卻令人讚嘆的5副對聯,出句難對句妙,讓人嘖嘖稱奇
    對聯,俗稱對對子,是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深受老百姓的喜愛。歷史上有很多不出名的對聯,雖然當年傳為佳話,如今卻默默無名。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愛好對聯的讀書人。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令人讚嘆的5副對聯,出句難對句妙,讓人嘖嘖稱奇。
  • 縣令出上聯「鴻是江邊鳥」,秀才對出下聯,但沒有網友的回答精彩
    對聯在我國古代的時候是一種男女老少都喜歡的文字遊戲,號稱對對子,就是由一個人出上聯,讓另一個人來對出下聯,誰能對出來那麼這個人就是贏家,這不僅是當時文人墨客和讀書人比拼才華的一種形式,還是民間的百姓們最喜歡的文字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