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九首詩詞寫出一生的心境,是亂臣賊子還是千古名相?

2020-12-15 文心說

王安石,被列寧譽為 「中國十一世紀最偉大的改革家」。但後世對他的評價可謂冰火兩重天,有人說他是亂臣賊子,明朝楊慎《丹鉛錄》中有評價「安石之奸邪,合莽操懿溫為一人者也。……宋之南遷,安石為罪之魁。求之前古奸臣,未有其比。「 也有人讚譽他是千古名相,誠如黃庭堅所言:餘嘗熟觀其(王安石)風度,真視富貴如浮雲,不溺於財利酒色,一世之偉人也。更被梁啓超譽為:若乃於三代下求完人,惟公庶足以當之矣!意思是說從夏商周到現在,四千多年歷史中,王安石堪稱古今第一完人

今天通過他自己的九首詩詞,一探這位毀譽參半的宋朝宰相的內心世界

一、到手的狀元郎飛了

22歲那年,王安石參加了朝廷舉辦的科舉考試,殿試中本來所有考官一致圈定王安石為第一名,在送給皇帝最終裁定時,卻因一個叫做「孺子其朋」的典故將其降為第四!原來這孺子其朋說的是周公教育周成王的一句話,皇帝宋仁宗看了非常的不高興,所以最終降為第四。

但這件事情絲毫沒有打擊到王安石,我們來看他的詩詞

此時少壯自負恃,意氣與日爭光輝。

……

材疏命賤不自揣,欲與稷契遐相希。

這句出自其詩作《憶昨詩示諸外弟》,看這詩詞中的用詞,不難看出王安石年少時就志向遠大,用日月爭輝來形容,可見心高氣傲,這樣一個不拘小節的人,對科舉名次不會太過介懷!

二、深根基層,革新探索

王安石不遠在京師為官,多次拒絕調回京師為官的機會,他認為在京師為官束縛太多,更重要的是不能真正親臨一線,了解民間疾苦,對症下藥。他體察民情,制定切合實際的政策;突破常規,大膽革新,把後來正式變法中「青苗法」在鄞縣做了試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當時的王安石早已是心懷天下,對未來的變法強國充滿信心,在鄞縣任滿後回鄉探親,途經杭州時,他寫下了這樣的詩篇。

《登飛來峰》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調入京師後,他給仁宗皇帝上了一封萬言書,將自己在地方任職十多年的觀察、調研做了一次全面系統的闡述,力陳自己的改革設想。可仁宗年老體邁病入膏肓,沒等改革就死了。

三、富國強兵,在此一舉

剛登基的神宗就接到一份「百年之積,惟存空簿。」的財政奏摺,神宗立刻下詔邀其進京,共商大事。君臣二人一個年輕力壯有決心,一個人到中年有方案,變法運動開始了。

《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變法伊始寫下的一首詩,一句「總把新桃換舊符」包含著了變法的美好願景!毋庸置疑,變法的初衷是好的,之前的基層試點也取得過很好的效果。可真到了全國推行,弊端開始顯現出來,於是北宋「新舊黨爭」的序幕由此來開

四、罷相歸家後,重回京師,恢復部分新法

當《流民圖》呈送御前時,神宗徹底動搖了於是新法廢除,王安石罷相歸家。後來在變法隊伍苦口婆心的爭取下,神宗又恢復了變法的諸項政策,還特地下詔邀王安石回京。返京途中,留下了那首「超然邁倫,能追逐李杜陶謝」的七絕名篇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此時的他多麼希望新法推行的形勢能夠儘快穩定下來,自己好退出這紛紛擾擾的名利場,歸隱還鄉,享受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 回到朝堂後,君臣之間默契不如從前,王安石的弟子呂惠卿為了獨攬大權,更是陷害王安石。不到兩年,57歲的他再次辭去宰相一職。

五、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辭官回到南京之後,王安石終於回歸了田園生活,過著和普通老百姓一樣的日子,經常是騎一頭毛驢出門。遠離了政治,潛心於文學創作,那個時期最有代表的一首就是:

《梅花》

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這首詩非常樸素,平實,讀了有一種清新撲鼻的感動,而且意境高雅,也象徵了王安石的自身品格,更是對他退出廟堂的最好寄語。

六、歸園田居、心如止水

在南京過著閒適的小日子,猶如神仙般,這首膾炙人口的佳作也應運而出:

《書湖陰先生壁》

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但就算遠離了朝堂的紛擾,看淡了世間名利,對世事也沒有了能力改變什麼。王安石種菜賞花,掃地育林,卻做不到心如止水,變法事業也難以忘懷,卻又如何奈何呢

七、蒼涼失落,深沉感嘆

從退出朝堂不問世事開始,寫出過很多含蓄深婉、雅麗精絕、格調高雅、意境深遠的詩作,但只能說是對自己的一種寬慰,對現下的一種無奈,而這首足可以媲美《赤壁懷古》的名篇似乎所說了他內心的真實寫照,這首詞雄渾闊大:

《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

千裡澄江似練,翠峰如簇。

歸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

千古憑高,對此謾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

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連當時的發對派蘇軾本人連連讚嘆:「此老真乃野狐精也!」但詞裡行間透露處的蒼涼失落,和回味自己的變法往事的深沉感嘆,著實讓人透不過氣來!

八、理想幻滅的痛苦與絕望

罷相八年後,年僅38歲的神宗去世,司馬光復出為相,盡罷新法。面對後繼者的全盤否定,深受打擊的王安石次年辭世,臨終前寫就一首《新花》詩,字裡行間充滿了理想幻滅的痛苦與絕望:

《新花》

老年少忻豫,況復病在床。

汲水置新花,取慰此流芳。

流芳柢須臾,我亦豈久長。

新花與故吾,已矣兩可忘。

花兒的生命不過是須臾之間,而他也將不久於人世,不管是花兒還是我,都終將會被人們遺忘。面對這樣的結局,讀者無不唏噓感嘆。

九、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

最後,我們再一起重溫他的鳳凰山,人生如果可以重來,生長在盛世,那麼鬥鬥雞溜溜狗,快樂逍遙的過一輩子,那樣的人生多麼輕快啊

《鳳凰山》

歡樂欲與少年期,人生百年常苦遲。

白頭富貴何所用,氣力但為憂勤衰。

願為五陵輕薄兒,生在貞觀開元時。

鬥雞走犬過一生,天地安危兩不知。

王安石生在下坡路的宋朝,面對諸多社會弊端,選擇負重前行,走了一條沒有後路的改革路。但相對於秦商鞅和明張居正的下場,王安石也算是善終了!

可惜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千秋功過是非任由後人說。王安石的一生,你又覺得是失敗還是成功,又有什麼看法。

(圖片來源於網絡,王安石圖較少,考慮到宋朝官服,借用電視劇蘇軾圖)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劉禹錫九首《浪淘沙》,淘盡時光斑痕,驚豔古今
    這九首詩,是劉禹錫從洛陽到長安,從長安到巴蜀,從蘇杭到安徽,最後又回到洛陽,穿越了大半個中國,畫了一個巨大的圈圈後寫下的,可謂是記錄下了他的每一幀生命見聞。這一首,還是白描,就是單純寫海門的浪,氣勢也宏大。尤其一個「觸山回」,仿佛赫然眼前了,又一個「似雪堆」,是不是衍生出了後來蘇軾的「千堆雪」呢?
  • 李清照因愁緒而發牢騷,寫出了一篇千古名詞
    李清照因愁緒而發牢騷,寫出了一篇千古名詞中華五千年璨爛的歷史文化長河之中,有兩顆明珠一直懸掛在高空之中,一顆是唐詩、一顆是宋詞,唐詩我們最為熟悉今天先暫且不表,來聊一聊宋詞。讀完這首詞不僅讓人感慨,才女原來是這樣發牢騷的,憑藉滿腹的才學硬是憑藉牢騷寫出了一篇千古名詞,不虧是「千古第一才女」。
  • 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寫出了自由的內涵
    他用自己短暫的一生,寫出了自由的內涵
  • 九首色彩斑斕的詩詞,句句都好看,美到不可方物!
    想像一下,如果詩詞中出現斑斕的色彩呢?又會是怎樣的場景呢?九首色彩斑斕的詩詞,句句都好看!作者連用七種顏色鋪敘,寫出了彩虹的絢麗奪目。全詞中彩虹的絢麗,斜陽的紅,村莊牆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藍和群山的蒼翠為主色。真正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整個畫面豐富和諧,生機盎然。
  • 九首詩詞,寫盡人生百般滋味、千古情愁
    今天,跟大家分享九首詩詞,聊聊那些年我們曾經歷過的人間滋味,亦或還未曾歷經過的情愁。1. 情之況味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漢·佚名《上邪》當心與心碰撞就產生了愛情;當愛與愛相遇就註定了一生的相伴;緣分讓我們牽手,愛讓彼此停留,讓我們珍惜彼此一生一世永相守。愛情真的是個很奇妙的東西,具有無窮的魔力,讓人為之著迷。
  • 詩詞的世界裡,睡不著都這麼詩意!8個失眠的千古名句,照亮長夜
    在詩詞的世界裡,一花一木、一葉扁舟、一曲絲竹,都帶著詩意。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詩詞裡的失眠之作。在詩詞的世界裡,連睡不著都可以很詩意。千年文壇,多少詩人因相思、因鄉愁、因羈旅苦悶、因前途未卜、因家國情懷,無法入眠,這些文字化成了詩詞後,便驚豔了歲月,照亮了長夜。
  • 快遞小哥買房後,心有感慨寫下此詩,竟獲得詩詞大賽50000獎金
    中國傳統詩壇,有李白杜甫這樣的大家,用一生的時間,揮灑吟詠出來許多千古流傳的詩句。也有崔護陳陶這樣用一首詩,讓後世記住他們千年的詩人。還有許多詩人,甚至連姓名也不曾留下,但卻留下了驚豔千古的詩詞名句,「一樹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屬何人」。數千個春秋流轉,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定然還有許許多多的優秀的詩作,優秀的詩人,無意之中,被浪花捲去,散佚在時空之中,不為世人知曉。
  • 蘇軾隨手寫下一首奇詩,順著來讀是千古絕句,值得收藏!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不斷湧現了很多優秀作家,他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詩詞作品,歷經千年流傳長盛不衰。無論是唐詩還是宋詞,針對中國漢字的運用都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當然,這也產生了一個難題,就是現在想要把唐詩宋詞譯成別的文字,對翻譯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想要翻譯中國的古代詩詞,不僅必須具備非常深厚的文學功底,還要有豐富的想像力。
  • 【詩詞鑑賞】一壇松月伴秋吟,九首關於秋吟的詩詞,感受古人對秋天...
    古人常常把對秋天的感悟,寫在詩詞裡,九首關於秋吟的詩詞,一起去感受古人在秋天的濃濃情懷和秋意! 秋吟 宋-白玉蟾
  • 蘇軾大徹大悟後,寫下一首千古名作,開篇驚豔,最後一句模仿不來
    蘇軾一生中,依次貶官了3次,分別去往了:黃州、惠州和儋州。歸根結底,主要還是由於蘇軾在官場上性子太耿直。但即使如此,蘇軾仍然保持著1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這一點從他的作品中就並不難發現: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 他是成語一箭雙鵰的主人公,兒子是一代名相,女兒是千古賢后
    長孫晟的兒子正是唐太宗帳下第一功臣,唐朝的一代名相長孫無忌,也為大唐做過不少貢獻。長孫晟的女兒,正是唐太宗一生的摯愛長孫皇后,有著千古賢后的美譽。
  • 南宋出了個鬼才:一生浪跡江湖,22歲寫出千古名作
    這些人不再把詩詞寫作當作興趣和消閒,而是當作職業和飯碗,有點類似於元代以後的職業戲曲家、職業小說家。若放在現當代就更好理解了,就像是魯迅寫雜文、金庸寫武俠,都是謀生的技藝。姜夔雖然科舉不中,但憑藉才華還是很容易找到欣賞他的「僱主」。1187年,33歲的姜夔結識了著名詩人蕭德藻。
  • 中國最有才氣的領袖,他寫的這首詩詞成為千古絕句,至今無人超越
    中國古典詩詞的歷史源遠流長 ,但是說要盛行的還是要在唐宋時期,而到了民國的時候,雖然還有很多的作家在寫詩譜詞,但是卻沒有多大的影響力,很少有那種能夠寫出千古絕句的 ,但是雖然說很少但是還是有的,比如在民國時期被人稱為「民國第一詩人」的柳亞子先生。
  • 唐代一個不入流的詩人,卻寫出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唐代是中國歷史上詩歌最為繁盛的時期,造就了文學史上最為璀璨輝煌的一代之文學——唐詩!唐代的輝煌離不開唐代哪些多如繁星的詩人,正是他們緊隨時代的變化,對詩歌的格式體裁內容進行革新改變,才有了深受大眾所喜愛的唐詩。
  • 九首唯美落日詩詞: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
    九首唯美落日詩詞: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1. 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出自唐代賈島詩《暮過山村》。這句詩寫出塞外奇特壯麗的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4. 落日楚天無際,憑欄目送飛鴻。出自宋·戴復古《木蘭花慢》。楚天,古楚國的天空,此代指南國的天空。歸鴻,北飛的大雁。南國的天空無邊無際,夕陽冉冉西沉,憑欄而望,一隊大雁正往北方飛歸,此寫春日黃昏所見之景。
  • 這九首古詩詞告訴你:彼此當少年,莫負好時光!
    人的一生中,少年時期是最意氣風發,是最青春逼人。少年時,我們不知道光陰流逝之快,等到時光老去,再回過頭時,才發現自己已經白了少年頭。其實,人終究是會老去的,不老的只有夢想與激情,願你我都能做永遠的少年。
  • 諸葛亮的名字家喻戶曉,為何沒有躋身「千古名相」之列,原因是什麼
    然而,諸葛亮由於不善用人和戰略上的失敗,一直難以成為名相中一員。諸葛亮作為蜀漢丞相,非常聰明,勤政謹慎。「自校簿書」,「罰二十以上親覽。諸葛亮親自領導軍隊,處理軍隊和朝廷的一切事務。這不僅反映出他不善於用人,也反映出他不善於謀略。
  • 他用3年才寫出這2句詩,所有人都說他愚蠢,這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說起唐朝,除了它富庶的經濟、強盛的國力之外,估計最讓我們稱道的就是那蓬勃的文化了,尤其是詩詞藝術的發展,更是堪稱中華民族文化發展史上的一座豐碑。而流傳千古的「僧敲月下門」就是出自他的筆下,據說其中的一個「敲」字賈島也琢磨了好久才最終確定。雖然他的詩詞多是對瑣碎生活的描繪,但正是因為他的苦心孤詣才讓自己的作品能夠久久流傳,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名篇佳作。
  • 蘇軾被貶黃州,寫下宋詞中最豪放的一首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在享受這樣的生活的同時,他還寫出了廣為流傳的佳作,兩篇月夜泛舟的《前赤壁賦》與《後赤壁賦》,還有一篇《記承天寺夜遊》的小短文,及其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在其中《念奴嬌赤壁懷古》這首詞,可以說是蘇軾一生中最具備代表性的豪放詞。寫這首詞的時候,早已是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此時四十五歲的蘇軾來到黃州早已兩年多了。
  • 九首詩詞話春水: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塘
    九首詩詞話春水:落花滿春水,疏柳映新塘1.溶溶春水浸春雲,碧琉璃滑淨無塵。出自宋·歐陽修《浣溪沙》。溶溶,指水面浩大的樣子。「暗千家」是誇張,不是實寫,從效果上突顯春雨之細密,同時也寫出了春雨中所見景象的朦朧之美。從而給人以一種可意會、可想像的空間,益發勾起人們對春雨江南的無限嚮往之情。3.春雨初晴水拍堤,村南村北鵓鴣啼。出自宋·方嶽《農謠五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