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讓你明白科學家在製造反物質的實驗中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2020-12-11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如何創造能量巨大的反物質,科學家帶你走進反物質的世界。

物理學家:儘管反物質在1932年首次被實驗證實,但直到2016年12月,才有人見到任何反元素原子的光譜。

氫原子光譜:為了看到它,你需要一些氫原子,加熱,並看著它們發光,這很容易。反氫原子(事實證明)有著完全相同的光譜,只是更難找到。

反物質的問題在於你不能讓它觸碰任何東西,如果你這樣做了:砰。不過,考慮到我們一次只能製造幾個原子,這更像是「爆炸」。考慮到反物質是如何製造的,防止反物質接觸到東西是特別棘手的。反物質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和其它物質一樣,最終會撞到某樣東西上,但與其它物質不同的是,它只能做一次。這意味著找不到它:你不能提取或採取反物質,你必須創造它。

我們是通過把粒子撞擊到一起來做到這一點。只要在一個地方有足夠的額外的能量,新粒子就會在粒子/反粒子對中自然發生。通常,當周圍有足夠的能量產生新物質和反物質時,就會有足夠的能量使這些粒子航行。

左圖:這就是鉛離子以光速非常有效地相互射殺。一對鉛離子相互撞擊後探測器所看到的新粒子軌跡。

反物質產生後,你必須將它從(幾乎)光速減慢到行走速度,然後僅利用電磁場讓它在高度真空環境中漂浮。但是電場只作用於帶電粒子,中性物質(具有相同數量的正負電荷)不被吸引或排斥。同時,原子光譜是由原子中的電子或正電子(反電子)在能級之間跳躍或下降產生的。但一旦你把反質子和正電子一起做出了反氫原子,你會的得到一個電中性原子,它會迅速掉落在容器的底部,在一隻螞蟻輕敲腳的力量下,它會被消滅。(單個反物質不會讓人失眠。)

幸運的是,包括氫原子和反氫原子在內的很多原子都有「磁矩」。雖然它們都是電中性的,對電場沒有反應,但它們確實像小條形磁鐵。我們可以用它來保持懸浮。即便如此,這也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只是為了好玩,試著用其它的磁鐵把一塊磁鐵懸浮在半空中(你很快就發現,一次又一次二的失敗,直到你放棄為止,其樂趣不如學習經驗來得多。)

核物理學家不被缺乏樂趣所嚇到,他們聰明地設計了一種保持冷(慢)原子懸浮的方法。「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簡單規則並不適用,因為每個原子都有一個南極和一個北極。相反,我們被迫依賴一個更微妙的(微弱的)效應:氫是「抗磁的」,這意味著它被強磁場排斥。

水、以及青蛙,都是反磁性的,這使得它們能夠漂浮在絕對超強磁場的最小值上(約16特斯拉)。諷刺的是,這比讓單個原子懸浮更容易,因為大量聚集在一起的原子(比如這裡的克米特)彈跳速度慢得多。

即便如此,在磁阱中結合併懸浮剛從加速器中獲得的反質子和正電子,就像在一個淺碗中用消防軟管中接水一樣。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利用反質子和正電子製造反氫原子的效率為28 %,捕獲這些原子的效率大約是0.056%,在一次嘗試中產生的9萬個反質子中,平均只有14個含有反氫原子。

一旦你克服了所有這些小麻煩,剩下的就是精確探測由雷射激發的十二個原子發出的光。這也很困難,但僅僅是因為一個如此小的樣本是很棘手的。順便說一下,最終的結果是,反氫原子光譜與普通的、洗碗水的氫原子(洗碗水的主要成分)是無法區分的。這就留下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宇宙中沒有更多的反質子?當我們製造反物質時,我們也製造了等量的普通物質,我們所意識到的每一個創造/湮滅的過程都是如此。人們期望物質和反物質有一些根本不同的東西,這比「相同,但又有相反「更深刻。這個期待已久的實驗表明正電子和反質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與電子和質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完全相同(但恰恰相反,你知道嗎?)總有更多的細節和探索,所以:對下一件事。為科學。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Lynn-askamathematician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繼研究反物質火箭後,提出關於反物質的問題,看科學家怎麼說!
    今天接著上文中講到的關於反物質火箭,進行一波探討。喜歡的朋友別忘記留言哦!那麼第一個問題是:怎樣才能得到反物質。在科學家傑拉德史密斯從事研究於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巨型加速器通過核反應每10分鐘可以產生10億個反質子。
  • 研究反物質:尋找另一個「我」
    如果我們周圍有反物質——不僅僅是香蕉產生的正電子,宇宙射線中也有正電子,別忘了發現的第一個反物質粒子就是宇宙射線中的正電子——那麼一個麻煩的問題來了:那麼它們哪裡去了,為什麼消失不見了?當然並不是憑空消失了,這是因為身處物質世界中,反物質粒子一旦產生並遇到對應的物質粒子,就會被湮滅掉,湮滅的正反物質對會放出高能的雙光子。
  • 氫的反物質「反氫」的物理性質被CERN測量,反物質研究迎來突破!
    我們知道,如今的宇宙中,反物質的比例是遠小於正物質的,但是根據粒子物理學經典模型預測,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應存在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而事實卻預支相反,這正是物理學界的一個重大謎題。反物質是指和正物質相反的物質,我們知道物質由原子組成,原子中帶電的粒子為質子和電子,其中電子帶正電,質子帶負電。
  • 觸摸「反物質世界」的大門,只需要你手中的香蕉
    反物質不僅存在,還能被」製造」出來其實,目前物理學家們已經能夠在實驗中「製造」大量反物質用於研究了。歐洲核子中心的反質子減速器AD(Antiproton Decelerator)就是一臺將產生初期的高速反質子減速用於研究反質子或者反原子性質的儀器。
  • 為何我們直到今天才觀察到反氫的光譜?為何研究反物質如此困難?
    物理學家回答: 儘管反物質首次於1932年在實驗中得到確認,但在2016年12月前,一直未曾有人看到過任何反物質的原子光譜。氫的原子光譜。為了觀測到它,取一些氫,將它加熱,然後觀察它發出的光。非常簡單。反氫(看起來)擁有完全相同的光譜,只是要得到它就困難得多了。
  • 反物質與普通物質有何區別?目前還看不出來
    在宇宙大爆炸剛剛發生後,宇宙中物質與反物質粒子的數量應當完全相等。兩者相遇後,便會瞬間湮滅、並釋放出能量。因此有人甚至得出了「宇宙不應該存在」的結論。但不知為何,構成你、我、地球、太陽、乃至我們所見萬物的粒子,幾乎全都是普通粒子。據歐核中心指出,宇宙中每10億個粒子中,只有1個為反粒子。「反物質物理學界一直想找到物質與反物質之間的區別。」
  • 事實上「反物質」是無法被人類所利用的,但我們應該為此高興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寫到:「反物質不會產生任何汙染或輻射,而且極不穩定,會燒毀任何接觸到的物質,1克反物質所含的能量相當於20000噸當量的原子彈。」這篇文章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創造了「第一個反物質粒子」,隨後揭開帷幕,開始討論「這種高度敏感的物質是拯救世界還是…是用來製造有史以來最危險的武器」。假如有看過小編以前的文章肯定對這樣的描述有自己的判斷。
  • 雙縫式實驗證明:反物質既是粒子又是波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近日報導,研究人員首次使用電子的反物質——正電子,進行了著名的雙縫式實驗,結果表明其符合量子理論:既是粒子又是波。雙縫式實驗證明了量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之一:點狀粒子也是波。
  • 反氫原子是什麼?研究者:或通過它揭示反物質的真正樣子
    要知道電子中攜帶著負電荷,而反物質恰恰相反就會攜帶正電荷,反氫原子就是通過反物質中的正電子和反質子得來的,根據這個原理當正負相互結合後,正物質和反物質就會發生湮滅現象,在宇宙中反物質也是非常稀少以及很難被發現的
  • 科學家找到光轉化為物質簡單方法 布雷特-惠勒正負電子實驗模擬成功
    一個電子湊近一個正電子(觀察者網註:帶正電荷,質量和電子相等,是電子的反粒子),它倆會同歸於盡,一瞬間放出強光。能不能反其道而行之?科學家布雷特和惠勒1934年提出,如果讓兩個光子通過撞擊結合在一起,有可能變成物質,形成電子和正電子——這是最簡單的「光變物質」方法。但這就好比擠壓熱氣和煙塵去製造炸藥,實在太難了,他們也認為這只是理論,從未想過有人能實際證明這一預測。
  • 關於物質-反物質對稱性破缺的發現
    撰文 | 陳繕真(義大利核物理研究院) 2019年3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學家宣布,他們在粲夸克系統中也找到物質和反物質不完全對稱的證據。「物質和反物質」、「對稱與不對稱」,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 走近反物質,帶你探索它的前世今生
    物理學家表示:儘管在1932年通過實驗首次證實了反物質的存在,但直到2016年12月,才有人觀察到反物質的原子光譜。氫原子光譜。要想看到氫原子光譜,首先你得有一些氫氣,將其加熱,並觀察它發出的光。這很容易操作。
  • 上熱門的「反物質」既是粒子又是波,到底是什麼樣?
    反物質不僅由反粒子構成,它還由波構成。現在我們知道,即使在單個反物質粒子的水平上,這也是成立的。物理學家很早就知道,幾乎所有的東西(光和其他形式的能量,還有你身體裡的每一個原子)都是以粒子和波的形式存在的,這是一個被稱為粒子波二象性的概念,這在實驗中一再被證明。但是反物質粒子,除了電荷和自旋相反之外,與它們的物質伴侶是相同的,要進行實驗就困難得多。這些物質的孿生體通常在巨大粒子加速器中短暫存在。
  • 希格斯玻色子或能解開物質-反物質之謎 | 科技早頭條
    -反物質之謎最初的大爆炸產生了物質與反物質。由於正反物質相遇會湮滅,而如今宇宙由正常物質構成,說明最初的物質含量略高於反物質。正反物質不對稱性的原因,一直是未解之謎。在一篇上傳至預印本網站的論文中,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提出,這一問題可能與希格斯玻色子有關。作者指出,宇宙誕生之初,可能存在3種高能希格斯玻色子,它們很快衰變,並在該過程中生成正常物質。此外,這3種粒子能與反物質反應、湮滅。
  • 何為反物質,反物質的源泉,對反物質人類知多少?
    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其中一個更有趣的存在就是反物質。反物質是一種較正常物質而言,僅具有相反電核的物質,除此之外,據我們所知道的,它的行為方式與正常物質一樣,如果你有很多個反物質,它就可以形成原子,形成星球甚至外星物種。
  • 在宇宙中,反物質和暗物質有什麼區別?
    說完了暗物質,接下來就該反物質了 反物質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和現實世界物質完全相反的物質,更進一步來說,反物質就是由反粒子構成,而反粒子是由
  • 科學家製造了一臺 「反雷射器」,來隔空給手機充電
    北京時間 11 月 25 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近科學家藉助一個所謂的 「反雷射器」設備,終於找到一種可以穿過任何房間完美發射能量的方法。但是,儘管基礎的反雷射器早已經在實驗室測試過,但現實世界可不像在實驗室裡用雷射對準固定接收器那麼簡單、有序。比如:電子設備位置不固定,雜物會妨礙能量傳輸,牆壁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反射能量。但是,本實驗中演示的最新反雷射器可以解決上面所有這些問題,並且可以接收空間中無序分散的能量束——接收率甚至可高達 99.996%。研究人員使用的這種方式的正式術語叫做 「相干完美吸收」(CPA)。
  • 如何區分由反物質和物質組成的黑洞?
    根據我們現有的理解,我們還不能將反物質的黑洞和正常的由物質組成的黑洞區分開。事實上,如果它們有相同的質量,電荷量,角動量,二者間將沒有區別。首先,反物質與普通物質一樣,除了電荷和一些其他性質被翻轉。反物質有正質量,並且以相同的方式受到重力影響。反物質在宇宙中很罕見,因而奇異。但它在遵循物理原則上並不奇異。反物質餅乾在人們看來就和普通餅乾一樣。所以,將反物質引入話題並不會引入任何陌生而奇異的東西。我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問出:「由氫氣組成的黑洞和氦氣組成的黑洞有什麼區別?」答案是並沒有區別。
  • 蟲洞與反物質可以讓人乾坤大挪移?
    蟲洞,又稱愛因斯坦-羅森橋,是宇宙中可能存在的連接兩個不同時空的狹窄隧道。蟲洞是1930年由愛因斯坦及納森·羅森在研究引力場方程時假設的,認為透過蟲洞可以做瞬間的空間轉移或者時間旅行。早在19世紀50年代,已有科學家對「蟲洞」做過研究,由於當時歷史條件所限,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理論上也許可以使用「蟲洞」但「蟲洞」引力過大,會毀滅所有進入的東西,因此不可能用在宇宙航行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研究發現,「蟲洞」的超強力場可以通過「負能量」來中和,達到穩定「蟲洞能量場的作用。
  • 把人放進強磁場中會怎樣?科學家用青蛙做實驗,得到一隻反重力蛙
    1997年,科學家製造出了一隻反重力青蛙,這隻青蛙在直徑32nm的螺線管中懸空漂浮了起來,完全無視地球的重力,而且在青蛙的身上並沒有裝任何其他的裝置,那麼科學家是如何讓青蛙懸浮起來的?問題就在那個特殊的螺線管上,裡面有非常強的磁場,正是磁場讓血肉之軀的青蛙飛了起來。那麼這個磁場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