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英巡玩家是無辜的」
在戰艦世界裡,英國輕巡洋艦「海王星」和「米諾陶」憑藉射速極快的主炮和強大的防空火力給玩家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她們作為圖紙船並沒有被建造出來,但其諸多子系統在皇家海軍最後一型火炮巡洋艦——「虎」級巡洋艦上得到了重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一路上坎坷的歷程也代表著皇家海軍曾倚重的巡洋艦隊最後的榮光。
時間回到1944年,皇家海軍的新一輪造艦計劃要求建造5艘新的巡洋艦,起初計劃建造裝備有4座雙聯134mm高平兩用主炮的巡洋艦(Design N2),這是一級經濟實惠的巡洋艦,其顯著的特點是相對較弱的武備和只有28節的航速。
但是在1944年2月的會議上,時任第一海務大臣的坎寧安上將堅持要為新的巡洋艦配備152mm口徑的主炮和114mm口徑的高平兩用副炮,他要求設計一型以「貝爾法斯特」號(HMS Belfast)為基礎,有著更強火力的巡洋艦。
Design N2
「貝爾法斯特」號巡洋艦,現作為博物館艦停泊於泰晤士河
關於新巡洋艦的第一份設計案(Design Q)於1944年3月提交,隨後在5月又提交了一份稍加改進的設計案(Design R)。與「貝爾法斯特」號相比,新設計最大的改動是在艦體設計和動力系統兩方面。
在艦體設計上,英國人拋棄了此前在「利安德」級和「城」級巡洋艦上所採用的短艏樓船型,而是改為長艏樓船型,這樣可以避免艏樓甲板中斷處結構脆弱的問題。此前在「愛丁堡」級輕巡洋艦的設計上,艏樓甲板在艦體中部中斷,同時裝甲帶和裝甲甲板也在距離艏樓中斷處幾英尺外的地方下降一層甲板,由此在結構上出現了雙重非連續性,從而導致此處成為結構上一大弱點。
「果敢」號驅逐艦的前部主炮,攝於1953年12月,馬爾他
在動力系統上,新設計將兩組鍋爐並排布置,在中間用隔壁分開,以防止因一次命中就損失全部動力。這樣布置的動力系統不僅可以有效縮短艦體長度,還可以減小兩根煙囪間的距離來為各類火炮和指揮儀提供更好的射界。
在防護方面,這兩份設計與「貝爾法斯特」號相差無幾,但主裝甲帶和操舵裝置裝甲之間的空隙被填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火力方面,這種新型巡洋艦在火力上與「貝爾法斯特」號相差無幾,繼續沿用了「城」級輕巡洋艦上4座三聯裝152mm炮的布局,但安裝在新型的MK24炮塔中。
副炮則由早期巡洋艦標配的雙聯裝102mm炮升級為「果敢」級驅逐艦(Daring Class)所裝備的114mm炮。不過海軍槍炮部長(DGD, Director of Gunnery Division)對此並不滿意,因為MK24型艦炮充其量只是在舊有型號上稍加改進而來,仍然採用著過時的分裝式炮彈,使用人工裝填。在戰爭初期,這樣的艦炮尚能憑藉其短時間內的爆發射速在對射中不落下風,但到了戰爭末期這樣的設計顯然早已過時。